|
发表于 2013-5-12 22: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返工返修,我最终说明一下我的理解吧,可以批判可以赞同,没关系,我说明了这只是我的理解。
) H' w( B5 t3 o9 n) O1、返工--合格,返修--不合格,这个概念深入人心,是有其历史沿袭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新版标准并没有完全继承旧版的定义,而且《理解与实施》本身就有前后冲突和逻辑上的错误。
" P2 }5 I, ~9 e# L2、合格与否并不是判断返工和返修的基础,过程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返工和返修的差异在于目的性的差异,返工关注的是产品的符合性,返修关注的是产品的可用性(intended use),一般情况下,产品的符合性满足了也可以认为是满足了产品的可用性(产品本身的符合性设定不适宜导致不可用,是属于策划不适宜,是一个特例,组织应有义务修正其策划以保持得到预期结果),但是另一方面,就如我前文所举例的内容,狭义产品的符合性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得到可用性的结果,9000:2005给到的产品的定义是过程的结果,关于不符合(不合格)的定义是未满足要求。当然,一剑封喉也好,RML也好,很多朋友都知道,要求是有显性的,也包括隐含的,有需求也有期望。对于显性的、容易确认和固化的这些要求来说,判断一个产品合格与否,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但对于隐含的需求和期望,我认为则就是相对复杂的情况了。
# E( e. s% C( `5 O9 P7 Y8 e因为在狭义产品质量以外的这些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是时刻变化的,不同客户的需求和期望都存在差异。" O5 v, M" d8 B9 I
例如,一剑封喉认为交期问题也是质量问题,不是不可以,但是作为时间这一固有特性,不同的客户的需求或同一客户的前后需求都会存在差异,所以我更倾向于其为广义概念。, C4 k% a& @' h; P9 u
又例如,翻新、返修、库存产品的需求,有的顾客就是不希望使用这种产品,所以,尽管从狭义产品质量来说,即便是合格产品,因为顾客不期望,所以从广义产品质量来说,这些是不合格品;但是苹果把这些摊开来让卖,让客户自己选择,那么意味着对选择购买这些产品的客户,这就是合格品。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说,这还是不合格,不过是让步接收了,但是从要求满足角度来说,严格定义的让步是你期望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被迫接收低级或次级的产品,而对于苹果的这个案例来说,买翻新机的顾客可不是逼不得已的,反而兴高采烈的很,因为,他们的需求摆在这里,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我们讲差异化订制,需求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和产品因此才会差异化。那么这种主动追求和界定的差异化,能看成不符合的情况吗?0 b7 k" W1 B& f) j" I, ?" Y
3、因此符合要求和符合预期用途,返工和返修,我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旧版标准的定义还是有适用性的,但是如果说百分之一百的非我即你,相互排斥,我认为过于武断和蛮横,我相信,这也是标准变迁过程中,为什么原本的定义被修改的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