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特别是中小型工厂和发展中企业,他们总在一定的时期遇到发展的瓶颈,总是觉得运营的成本一直高涨,却又难以找到成本的所在“位置”,我们称之为“隐形成本”。这如同生命体暗含的疾病,久治不愈,挥之不去,成为工厂经营者皱眉的一道推力。
; p+ ~% ~! \, H* N/ I9 a* ]6 ], \
) _4 D, A2 c" K! d如果能找到这些“隐形成本”,无疑如同找到“病原体”,那么下一步的“对症下药”一定就是再次腾飞之时了。如果能总结出企业常常存在的多种“隐形成本”,企业就可以由此而进行比照自检。今天,你还“隐形”了吗?
& C- e+ U& @( c9 J/ {+ _( R$ l6 i" ^. r8 M9 w8 ]* \8 W
1
工厂人才流动成本
4 U1 _2 s+ B0 R2 Z- d, h$ V有很多工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是很欠缺的,他们认为人才是无限的,成为“铁打的营盘”,员工自然也就成为了那“流水的兵”了。
8 J. L' o$ J+ u
不能不说,一个工厂技术人员的离开对公司都是一笔不少的成本。因为公司要承担新招聘该岗位员工的前期成本,还要承担新员工是否适合岗位的风险,新员工也经历了一个磨合期才适应工厂的流程。重要老员工的离职可能会流失重要的内部资料或信息,而其离职后,很可能会进入自己的竞争对手的企业。
3 i4 e' P$ I0 I3 X$ W% s4 Y P. I9 c; \所以,员工特别是老员工的流失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高出其收入几倍的支出。很多小工厂在经营多年后,你发现他们一直是那么小的团队,而除了老板之外,没有一个员工是从企业成立当初留下来的。我想这可能就是其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吧。
a+ U/ z2 n1 O
2
加班成本
+ d0 Q! P1 ]$ i4 G$ D* y8 G0 o很多老板总认为,员工在下班后“废寝忘食”地“加班”是一种敬业现象。殊不知,这可能隐含着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
2 c$ n# N! O7 A' E. x2 p第一,加班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任务太重,而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着低效率。如果客观工作任务确实很重,那么企业应该及时补充新的人员和岗位才是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4 \; k. w! h" i! O; X2 [2 d* S
第二,加班耗费更多的员工精力和体力,严重透支员工的健康,长期下去,会让一些重要员工不能长期发挥其效能,并且有为公司带来负担的隐患,比如有的机械操作员工因为长时间加班而导致精神失常,造成事故,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 q/ ^/ W9 X7 Z$ f
第三,加班员工并不一定“务正业”,有些员工在下班之余,名为加班,利用公司的资源,从事其个人事情,同时还领取公司的加班费,很多企业的重要损失、数据丢失等都发生在下班时间,而加班成为企业“藏污纳垢”的死角。
3
制造流程成本
' P5 ^0 @# _) [" _1 s5 y: k
工厂的乱,有太多都是因为流程,这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通病,凡是发展缓慢的企业,其流程一定是混乱或不合理。他们为此承担着很高的成本,然而一直却视而不见。
+ ^' h" [/ Y1 i
流程,是企业运营的产业链,如同流水线一样,没有科学合理的制造流程,也就失去对各项工序系统性的控制,很多工作半途而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返工,无奇不有。但不得不承认,这会成为裹住工厂前进双脚的乱麻。
1 [3 v- t' k7 u+ _
/ r1 Z" ^+ [' X% W. C4 ?$ j; R$ l2 b8 a% S1 ]
5 l! P( h3 X. Q. r% o
1 Z ]7 J6 E8 q$ A, ~! w/ y4
会议成本
4 ?7 w1 G/ d+ V7 T+ R' M/ o3 Y) R: Z" ^& ^% g
% Q5 d; |8 d4 p' y: r o+ _
0 j8 a5 M( n! E% }
工厂的经营无非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会议是工厂解决问题和发布指令的集体活动,但是也是一个高成本的经营活动。
: r& ~# T0 B# ~5 I2 L
因为这个活动往往是很多领导者参与的集体活动。每过一分钟,意味着与会人员总数的分钟数,而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掌握开会的技巧,都存在“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与会无必要,时间无控制,发言无边际”的六无现象。
, d+ m" f: t" Z
& o: M3 k0 c* n! g
* H* y" o. J0 G4 T r3 ?
* d, b+ Z5 P5 Y* ?+ P! ^! I6 g
) X0 P, U$ i% ]6 A# }, [) ?5
岗位错位成本
/ l1 j! P! Q1 L/ {8 d$ q7 Y6 {
5 Y" J2 y6 O' i5 q" Y" S" d! w2 e
0 ?! N0 H* H3 S9 s' j+ `4 R' j$ {/ K+ B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句名言“将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
v7 Z! s6 Z: G+ _3 F$ j
有的工厂,每天安排技术人员花不少时间去拖地、打扫卫生、擦机床,有的领导还自己带头参与,看起来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我不禁叹息,这家工厂从事的是制造,怎么会花那么高工资请来并不专业的清洁工。
* K- p8 A' O! z5 g4 v其实这体现了老板们一个非常清晰的心理,他们认为这些员工招聘回来就是要用的,只要自己有人手能做的,就不用再花更多的钱去做。但是我们发现他们因此付出的代价很高。
4 n+ D/ K# d2 l3 b
7 d4 V! R( h1 X, b: [6 _/ i
7 q$ ^9 \" Z2 L2 d# b" f9 b
4 [! @: r* p! z2 l0 s6 k! J& C# Z# W7 V9 {$ g7 m8 k# n
6
采购成本
& W) l, O1 b, x
' a& j) p: _) y. B3 R0 r$ ?$ y- P. K
( B) u" \6 w- d, Y P: ^- p7 _4 T6 @. V% ~' f2 C3 g/ G# ?5 ^2 h0 D; j# [
采购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方式,但是这是影响工厂经营的重要成本部分。我们常常只会将此成本关注在采购的价格和数量上,而难以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
1 i% N% N4 W7 h& e1 q' P曾经有一家模具企业的产品分厂,在做一个新项目时,项目组每天的运营成本为8万元,可是其在产品上市前夕,采购部门为了采购10万余元的包装,竟然耗费了一周时间,理由是要找价格低廉的供应商以节约采购成本。整个营销团队因此多等待一周时间无法和客户签约。
; y% u5 O) R$ o
而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企业里均存在。一味的追求降低采购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同时并存的“隐形成本”。当然,降低采购直接成本与本文并无冲突,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企业的采购部门,要站在整体经营的角度综合权衡的各项指标,才能真正控制采购的成本支出。
E6 t9 T2 c0 q0 Y
" c( ] x% x% m7 ?$ X4 A) F# ?. _7 K6 K5 ?" D# D
* q7 _8 ?8 ]8 l/ ~# ^" ?
+ e8 @& V3 s0 H P
7
沟通成本
2 Z0 i- {6 l' g: r3 A; ?
在当今经济动荡不安的环境里,工厂的经营节奏也日益变快,可万事都有一定的限度,快节奏的运营,给企业也带来了众多的麻烦。沟通,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很多企业在做众多的制度培训,精神层面的培训,可是大多没有“沟通能力”培训。* Z7 c8 k0 P& u# a& ^3 @* W
* ~: G& }' C) [/ l3 M9 a) C7 z
+ H7 h& O! a9 }, l. P
( h4 F* [+ f+ x7 G7 n! o5 n, y3 [& V a5 }# c3 [7 {( W) C! Z
( O/ v3 \; i8 b5 A( ^; K* n- w
在大多数工厂,你会发现,在同事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严重失真的现象,或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或百人百解……这种现象,说小了,让很多工序成为无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机会。说大了,有可能因此给企业带来隐患。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沟通不良而导致的成本增长。
8 U6 l' P0 i1 K. d8 }
; V; m: j! W Z8 b4 h b
- O- \4 Z' q7 R: W
& R: u% D/ J2 I9 g; n8
停滞资源成本
9 r8 q2 N- \6 u/ B- W2 j5 b/ N1 Z
5 F$ S9 y: ]/ F4 L4 M
) a# ]) l* s e' _* }( t
3 P9 T& C+ y7 z2 J# m r0 x- b4 J停滞的资源在企业里可以说是最广泛的“隐形成本”,例如闲置的设备,积压的库存,低利用率的岗位职业,闲置的资金、搁置的业务等。他们虽然不一定会继续消耗企业的投入,但是他们却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企业会为此承担着利息等隐形成本。
( Q! q6 y6 I8 c
所以说,一个企业里,停滞资源的多少,体现着企业资源利用率的高低。
/ ^' A8 \7 S% x* o2 \6 ]8 o
6 F, ^9 q4 [# l: t; n0 G1 I8 u# g' X1 {* [* T! I* R' [. O( ^
1 R0 j. ^! v# L
* Y# a1 y% |4 Z4 `+ u9
模具企业文化成本
/ l% p8 P! n5 ?- F
?* @$ K' k/ Z4 O" `" V- O C6 a* i% k3 n3 X! x) d0 ^
有人说企业文化如同一个企业的魂,会在其每一个成员的精神面貌中得以体现。这种文化在企业成立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建立,他受企业的创始人的文化、习惯、技能、职业、好恶等影响,因此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 w' ~4 p: i8 i7 b5 M8 O3 ~但是说企业文化会成为成本,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事实如此。我们会发现一些工厂的员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极其低下,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只要进入,不久要么离开,要么也会变成那样,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环境”问题。而这个“环境”正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 a. n. F7 ?- ]* ^4 x. B [& ?企业文化如同企业的生命,会伴随企业的一生,只能调整,不可重造。
. y; l' x: G* Y0 E; [5 N
! j5 |$ s% u, R! ]9 O$ h/ @8 P: N4 a: U% k
0 N( b8 `7 c# f10
信用成本
! R- u& x3 q/ l# o% g! K1 Y
: N9 ^2 V5 y, a, Q Q7 w1 e4 r. c0 y7 E0 I
% B1 g8 N& K7 B3 {, w, W5 Z这是一个牵扯到远期回报的成本,诚信经营如同诚信做人。我们发现,很多工厂,习惯拖欠供应商货款,习惯拖欠员工薪资,习惯克扣他人,习惯拖欠银行贷款等等,认为这样可以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D" J% V9 P0 s6 K# l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企业经营的严重隐形成本:首先,供应商一定会将时间成本算在其报价中,这类企业无法采购到最低价格的原料或服务。其次,员工薪资拖欠,违背劳动法规,有被惩罚的危险。
+ ^* w* z4 p$ R% X0 w2 w7 u而拖欠银行贷款,克扣他人,会给其信用度大打折扣,在企业某一天遇到困难时,会四面楚歌的。无疑,工厂为此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其实其并没有因此获得任何益处。
3 N3 O/ M0 l: Z1 e# X4 ?6 Z, O
; z, D$ j4 M/ J
4 q3 t4 ^) J! a, Y' c
. U1 ~2 n. L( x/ D1 y2 {11
风险成本
- ^( o4 S" x+ g8 j, E
* x! `/ r9 f) ]3 Z
! P1 D- ?) Y: s2 d) k' ^6 T6 r
2 C) y1 u- Z# |6 K! Q* v将企业推向快车道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但是风险系数也因此而同步增加。特别是大中型工厂,他们虽然发展迅猛,收入丰厚,但是一旦出现危机,将是灾难性的。
; [& J) G1 S& o3 ]# f E/ w
多个案例证明,企业的风险很多都是因为预料不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在风险发生前,都早以埋下隐患。而很多大型企业或者知名企业因为一次风险而消亡。可见,风险是举足轻重的隐形成本。而这种现象并非显而易见,实在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j, J4 |7 n4 j( o1 r! _
7 v% }. v7 r/ \4 U& Q* K* l- T: u/ z& `1 O) p0 K
6 L& j4 f' j y6 o6 B
12
企业家成本
5 L, t- E6 ~8 f* p$ t; w; e; ~! M+ h4 f& E* e4 W
9 x+ H3 C4 n* \7 i# {/ `% P, A/ k: a
“企业家成本”指的是企业的老板本身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有一句话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家如同一支军队的首领,其本身是企业支付成本最高的员工。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把自己变成了企业的“皇帝”,一切自己说了算,全体员工变成了执行的机器。但是,企业家个人因素的缺陷,将会为企业增加沉重的成本负担。
4 C# Z5 C: S! J( }$ G3 p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小型企业,但在大型企业里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成本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甚至是每一个职员。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我们常常强调,在你的范围,你就是领导,你有权决策。
( \$ t$ o w; L% e1 \
而很多领导者一直以自己为中心,这将大大降低了团队的作战能力,增加了高额的隐形成本。记得曾经对一个抱怨公司缺乏人才的老板说过一句话:“你们公司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和善用人才的智慧”。
; M$ C l# M; c% X
5 @% q8 ?7 p: i2 _& D; A1 A
. o" n g6 H; x" V
5 D$ w. M% O" `7 `由上可见,工厂在经营管理中,常常要背负着很多负担,而隐形成本正是其中最重的一担。发现并有效降低以上隐形成本,也许是工厂进步的有力举措,这也是很多工厂真正的弊病所在。
0 l* j* X, K @, t+ C% D; r: \% V---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