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特别是中小型工厂和发展中企业,他们总在一定的时期遇到发展的瓶颈,总是觉得运营的成本一直高涨,却又难以找到成本的所在“位置”,我们称之为“隐形成本”。这如同生命体暗含的疾病,久治不愈,挥之不去,成为工厂经营者皱眉的一道推力。
* n) i1 [0 d* J$ o
1 f5 F/ w; _, `8 j! o0 y
如果能找到这些“隐形成本”,无疑如同找到“病原体”,那么下一步的“对症下药”一定就是再次腾飞之时了。如果能总结出企业常常存在的多种“隐形成本”,企业就可以由此而进行比照自检。今天,你还“隐形”了吗?
5 g: H9 y/ g. \. m3 Z# h- n: `9 I; q( y' `( B6 s
1
工厂人才流动成本
r/ [ a% \ x% f& |9 V
有很多工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是很欠缺的,他们认为人才是无限的,成为“铁打的营盘”,员工自然也就成为了那“流水的兵”了。
7 H* D, ]6 E5 J
不能不说,一个工厂技术人员的离开对公司都是一笔不少的成本。因为公司要承担新招聘该岗位员工的前期成本,还要承担新员工是否适合岗位的风险,新员工也经历了一个磨合期才适应工厂的流程。重要老员工的离职可能会流失重要的内部资料或信息,而其离职后,很可能会进入自己的竞争对手的企业。
& E! T, r' a( `8 ]( N: X
所以,员工特别是老员工的流失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高出其收入几倍的支出。很多小工厂在经营多年后,你发现他们一直是那么小的团队,而除了老板之外,没有一个员工是从企业成立当初留下来的。我想这可能就是其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吧。
}5 R! l: o) ]% D4 j7 W2
加班成本
7 v$ C2 Q1 g* ^. X/ |' H& \5 R
很多老板总认为,员工在下班后“废寝忘食”地“加班”是一种敬业现象。殊不知,这可能隐含着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
! d; ^; B7 v0 \第一,加班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任务太重,而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着低效率。如果客观工作任务确实很重,那么企业应该及时补充新的人员和岗位才是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 ]+ w. c6 w& m# ~第二,加班耗费更多的员工精力和体力,严重透支员工的健康,长期下去,会让一些重要员工不能长期发挥其效能,并且有为公司带来负担的隐患,比如有的机械操作员工因为长时间加班而导致精神失常,造成事故,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8 W# Z" k1 \4 c: q第三,加班员工并不一定“务正业”,有些员工在下班之余,名为加班,利用公司的资源,从事其个人事情,同时还领取公司的加班费,很多企业的重要损失、数据丢失等都发生在下班时间,而加班成为企业“藏污纳垢”的死角。
3
制造流程成本
4 y' x2 ~- t0 C/ e1 s工厂的乱,有太多都是因为流程,这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通病,凡是发展缓慢的企业,其流程一定是混乱或不合理。他们为此承担着很高的成本,然而一直却视而不见。
c& j# e. q, l1 ]( O# o
流程,是企业运营的产业链,如同流水线一样,没有科学合理的制造流程,也就失去对各项工序系统性的控制,很多工作半途而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返工,无奇不有。但不得不承认,这会成为裹住工厂前进双脚的乱麻。
! b! n. u' u3 p+ p7 h6 O
7 i0 v) N. S, [- p; M, q8 U& D' Q$ m( a! V) F' }% s P
/ g% s0 j; V# E+ q3 E- N/ i" F5 l( C+ e, c3 P+ P* }' R( ?
4
会议成本
: Q' u1 d) T$ S# g: D$ Z$ }
5 q6 `! F$ j7 q8 d8 p1 _
+ }% S( }7 M) ?
: y8 ~: x4 n6 @5 |) S4 K工厂的经营无非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会议是工厂解决问题和发布指令的集体活动,但是也是一个高成本的经营活动。
% { W. P' A M
因为这个活动往往是很多领导者参与的集体活动。每过一分钟,意味着与会人员总数的分钟数,而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掌握开会的技巧,都存在“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与会无必要,时间无控制,发言无边际”的六无现象。
6 ^/ g; \5 S6 |" k
$ O: | O1 w8 U3 \* q) T
# M# G- ]% ^0 ^. _ i K$ i" t
' l8 e8 S1 A' P/ i+ h6 ]7 l, `) A, S9 s: @' \% a! n, A. {9 K* @
5
岗位错位成本
; y/ m, ~: m& _# i1 x9 T0 ?1 B
g. G* F% E5 v* s. \- d2 M! }" \9 Y& z/ M) j3 n# ] [
" C% Y- ]3 x9 w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句名言“将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
. o' @; u8 d3 `- z, n: P! b
有的工厂,每天安排技术人员花不少时间去拖地、打扫卫生、擦机床,有的领导还自己带头参与,看起来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我不禁叹息,这家工厂从事的是制造,怎么会花那么高工资请来并不专业的清洁工。
9 a) \' h8 [& u$ O9 Y# D7 G其实这体现了老板们一个非常清晰的心理,他们认为这些员工招聘回来就是要用的,只要自己有人手能做的,就不用再花更多的钱去做。但是我们发现他们因此付出的代价很高。
G6 Y/ ?; F8 ^# z% ]& J
$ m7 u% X: B6 r9 x0 @4 \3 Y1 W7 ]3 G* S% E; Q
1 {! d! ~% }% E2 R1 G: n
! m$ V# f& h4 [9 t) l$ ]3 V6
采购成本
0 f! _' W* G- Z+ F1 n0 k
/ r a3 i: U8 k. H" ^! X
, H/ v8 H# }. f' p" e7 j z. s b. I% m, h
采购在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方式,但是这是影响工厂经营的重要成本部分。我们常常只会将此成本关注在采购的价格和数量上,而难以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
4 x- j6 C3 U+ n1 b5 O: }曾经有一家模具企业的产品分厂,在做一个新项目时,项目组每天的运营成本为8万元,可是其在产品上市前夕,采购部门为了采购10万余元的包装,竟然耗费了一周时间,理由是要找价格低廉的供应商以节约采购成本。整个营销团队因此多等待一周时间无法和客户签约。
1 L6 o3 [6 P/ |$ H. W0 E) E* Z而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企业里均存在。一味的追求降低采购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同时并存的“隐形成本”。当然,降低采购直接成本与本文并无冲突,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企业的采购部门,要站在整体经营的角度综合权衡的各项指标,才能真正控制采购的成本支出。
; w/ C4 L$ W4 |; I1 L! C1 H# O2 S- b) [6 M
" A" g" F, a- J
& L' y- Q9 q' Z p; I& j1 ?
_) Z% J; S# f% G7
沟通成本
& @3 U6 T" \" Q7 w& J* z( ^
在当今经济动荡不安的环境里,工厂的经营节奏也日益变快,可万事都有一定的限度,快节奏的运营,给企业也带来了众多的麻烦。沟通,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很多企业在做众多的制度培训,精神层面的培训,可是大多没有“沟通能力”培训。0 i) D- G$ H/ l3 V7 v1 |
* p9 s# s$ J: ^2 a
3 f/ X- U0 q# @. R
" Z- l/ s& J( c$ l8 O% `" h
) B. g3 ]) t4 W
& g* Y2 E! D* d在大多数工厂,你会发现,在同事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严重失真的现象,或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或百人百解……这种现象,说小了,让很多工序成为无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机会。说大了,有可能因此给企业带来隐患。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沟通不良而导致的成本增长。
, r& r2 @4 g( ]& F
2 T' I/ q- [* C+ Y4 y+ k" r
8 k3 w& [& ~ R' K) A
7 w2 J* g" l0 H# [9 I7 b! _
8
停滞资源成本
' l! f7 s$ S5 i4 Y k3 P, F% @5 Z4 W k! g6 K. t" \+ A
: t8 Q* `( g* b9 R. B* K! S: C- X
+ d$ ?# {" c S: e3 ]) @' o停滞的资源在企业里可以说是最广泛的“隐形成本”,例如闲置的设备,积压的库存,低利用率的岗位职业,闲置的资金、搁置的业务等。他们虽然不一定会继续消耗企业的投入,但是他们却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企业会为此承担着利息等隐形成本。
& b/ ?" F# x# P' j) t. m0 f; b8 G所以说,一个企业里,停滞资源的多少,体现着企业资源利用率的高低。
6 b0 g3 Z# n# n* L8 g3 X" p- K J l8 B- [7 k/ e
( Z" ^2 z0 {/ s8 h [
+ |4 w% Z. }7 ^. E, M; h+ S$ Q$ b7 T
9
模具企业文化成本
) _; n) r2 u) P- h( B) |9 C b1 m: x% d. @
. }9 {* a, G# H
有人说企业文化如同一个企业的魂,会在其每一个成员的精神面貌中得以体现。这种文化在企业成立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建立,他受企业的创始人的文化、习惯、技能、职业、好恶等影响,因此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 P- P4 ]! m( d) `$ O! K* e但是说企业文化会成为成本,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事实如此。我们会发现一些工厂的员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极其低下,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只要进入,不久要么离开,要么也会变成那样,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环境”问题。而这个“环境”正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 w7 J& J& p M& i
企业文化如同企业的生命,会伴随企业的一生,只能调整,不可重造。
2 P. ?& ^6 W- _! B; g
* n3 u7 {2 E) [$ @: B7 C! [* w7 Z6 r( h' z0 `. a
- }4 |; r! }- w10
信用成本
, n D: D, A$ g1 z6 x. H6 Z- K6 {2 ^) O3 C$ w0 o0 B
+ v" Q9 `( k8 V9 q L
8 a+ ^' Q' N/ r6 m# s/ H这是一个牵扯到远期回报的成本,诚信经营如同诚信做人。我们发现,很多工厂,习惯拖欠供应商货款,习惯拖欠员工薪资,习惯克扣他人,习惯拖欠银行贷款等等,认为这样可以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 s- I' a1 a4 V, X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企业经营的严重隐形成本:首先,供应商一定会将时间成本算在其报价中,这类企业无法采购到最低价格的原料或服务。其次,员工薪资拖欠,违背劳动法规,有被惩罚的危险。
9 H0 J V" w' ?5 K3 s
而拖欠银行贷款,克扣他人,会给其信用度大打折扣,在企业某一天遇到困难时,会四面楚歌的。无疑,工厂为此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其实其并没有因此获得任何益处。
% |$ r2 U' ~/ x6 F4 r4 K, m6 b9 N: H6 q- Q3 ?2 Z. C8 r! M
( [# ?& L L1 g* x# j
# p9 ^- n- W' B. J& z11
风险成本
' J" v; E* p: u' V" L* h' P3 L
) y, [! O# @7 ]- T z" F3 j k6 j* n" d- i; ~7 @$ x
8 \9 q' k% x- Q& g) t8 ~! W$ ^将企业推向快车道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但是风险系数也因此而同步增加。特别是大中型工厂,他们虽然发展迅猛,收入丰厚,但是一旦出现危机,将是灾难性的。
) N) Q9 c, H2 e多个案例证明,企业的风险很多都是因为预料不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在风险发生前,都早以埋下隐患。而很多大型企业或者知名企业因为一次风险而消亡。可见,风险是举足轻重的隐形成本。而这种现象并非显而易见,实在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b ]1 ], u j# C z7 f% b8 A4 ^7 A
0 ]+ a' A- E3 f' R3 S
) ]) {# ?7 Y8 O% Q! ^: ?, w12
企业家成本
' n6 _- {8 k* ~7 ` Y q/ J1 \
8 ~# I" P4 f n& E6 A) @
5 r. I6 J# s6 m a" h“企业家成本”指的是企业的老板本身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有一句话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家如同一支军队的首领,其本身是企业支付成本最高的员工。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把自己变成了企业的“皇帝”,一切自己说了算,全体员工变成了执行的机器。但是,企业家个人因素的缺陷,将会为企业增加沉重的成本负担。
% `, k0 F8 K T* x% \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小型企业,但在大型企业里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成本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甚至是每一个职员。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我们常常强调,在你的范围,你就是领导,你有权决策。
0 B' E. w- c, I& m2 C* e8 q' I而很多领导者一直以自己为中心,这将大大降低了团队的作战能力,增加了高额的隐形成本。记得曾经对一个抱怨公司缺乏人才的老板说过一句话:“你们公司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和善用人才的智慧”。
# B4 E/ }% g/ T
) r- u) ~7 H& f9 H3 S* S; f4 h# y
9 c. F7 G" o; o/ d4 h5 b$ A; W! B1 u8 h
由上可见,工厂在经营管理中,常常要背负着很多负担,而隐形成本正是其中最重的一担。发现并有效降低以上隐形成本,也许是工厂进步的有力举措,这也是很多工厂真正的弊病所在。
8 u F5 p. y9 q) w1 g---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