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kojak585 的帖子
% o0 q8 S1 W: O: ? W2 x% {4 d. y" X. F2 D8 P
首先,赞同你的英语解释是对的。
6 Z J. @( e, s0 e! ]6 U5 W再来看看本案例:' D! Z' S/ }0 ?9 s* O
实际上,这个案例所陈述的事项,现在在第一阶段审核时就要进行审核和资料搜集的,具体详见“CNAS-TRC-002:2009管理体系两阶段审核的合理性安排和实施”。5.1的内容,现在基本上都安排在第一阶段审核时查证了。5 ~& n# Y# G# R4 S8 |& w/ }/ Q
我不知道其他机构如何,但关于企业资质、相关特种作业人员资质、特种设备的检验报告,包括其生产、检测能力(含校准情况)等等这些关乎认证风险的内容,我本人在第一阶段审核时都一定会关注的,没有的话,我会要求必须整改并提交证实资料后才会进入第二阶段审核。否则的话,到二阶段时就非常被动了。9 `9 T+ l# ~! Y) D
象本案例的情况,我绝不会到第二阶段时,再去人力资源部门去开个6.2.1的不合格。5 Q' }1 |* f+ H- I2 M; |
* u0 G, Q0 B; P( ~8 y( a仅针对这个案例就事论事的看,其也明确表述了审核的对象是“问组织领导”,回答也是该领导,而不是某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管。更显然是审核最高管理层时的场景,而非部门审核的场景。& w4 h9 W2 h! F8 @ T+ [8 [1 L% Z% K
本身是企业领导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你去开不合格到员工身上,合理吗?从该组织领导的回答看,谁最应该对这种事负责呢?7 R& n W+ F W; Z6 F1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