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0564|回复: 16

事故的根源真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4 16: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事故的根源真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吗?- p8 s/ D4 j' H- _, M( h

" {& c8 a, k/ q7 {- e
事故的根源真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吗
王悦
& t) H& r) I/ `* `1 ?
' S* q( B. r1 |: V6 f: b
本文您将知道

什么是有感领导7 i! ]9 w9 [& m1 ]. l( Q

人到底有哪些习惯性违章

事故发生的根源在哪里

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绩效

3 U, A( C. a+ a% b7 n+ v
/ P: |8 g8 A, k* s

1 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 i0 d: g) ^) y

在安全管理领域一提到著名的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很多人都会觉得津津乐道。海因里希在针对50万件事故统计分析中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事故; 美国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美国安全理事会的统计结果是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结论;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结果是94%的事故与不安全行为有关;我国的研究结果表明85%的事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这些数字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至关重要,必须使安全的行为变成我们的日常习惯,我们才能享受安全。3 w; W) }: T9 J( e& ~4 d. F! ?
              

QQ截图20160604160129.jpg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9 c! |0 p; m2 R6 g; `, A

但是这个流传到现在70多年的理论正受到各自安全界的挑战。很多专家只关注了冰山一角理论伏在水面上的东西,而没有看到浮在水下的东西。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假。但是是否有人真的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反复问5Why直到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呢?


+ |7 {) w5 C+ B  `

QQ截图20160604160203.jpg    

5 O  t& c* W$ o/ T6 B

! `( V% X. n! K" i

2 关于习惯性违章


! q6 [# |4 Y% e' x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习惯性违章。

什么是习惯性违章: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平时总说的“三违”: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按照违章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习惯性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 c2 f6 w' p' j0 Z# n# \

QQ截图20160604160221.jpg


* A% J# p& E) ^: p; h, k

习惯性违章指固有守旧不良作业传统的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传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代人身上偶尔出现,而是几代人身上反复发生,经常出现的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的三大特征是具有普遍性、反复性、顽固性。

4 ^7 Z) c3 r4 n5 U; q! ^" w

习惯性违章是长期逐渐养成的、经常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 的作业行为,是人为失误造成的。它的特点是:经常地、反复地发生,涉及面广,有操作者 、指挥者和管理者;可能不导致严格后果,容易被人忽视,成为一种普遍倾向。习惯性违章成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 a! u2 n: Q  r1 \# E: ^

1、历史原因:很多人没有真正的把安全管理理论与实际的执行有机融合在一起。时至今日,仍有人把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甚至以为“执行不执行无所谓”,仍然坚持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良习惯做法。


% V3 H9 h/ i' j0 F

2、社会原因:一些职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产生习惯性违章的一个因素。同时具体的习惯性违章的做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前所述,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之所以在几代人身上反复出现,正是上行下效或师授徒仿的结果。

# U- E8 P8 k. Y% M/ T! _/ g9 e

3、心理原因:旧技能的干扰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很快,新的生产工具和工作方式不断地更新。然而有些工人习惯了以前的做法,总觉得新做法不如以前的做法得心应手。因为这些老做法经过长期的劳作已操作自如,从信息输入、判断到输出的全过程已渗透入脑以达四肢,因而要掌握新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就必须排除老做法和老流程的干扰,而在这新旧交替过程中,很容易使人离开新的轨道而步入旧辙,即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麻痹大意、侥幸心理、自以为是、求快图省事等是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因素。


; ]& K4 [1 i3 a  @/ t
2 }% g) ~+ Z0 n: F/ j

3 关于有感领导


8 e1 ~$ O1 K- y; K! k+ ]    总结归纳一下,所谓的习惯性违章并不是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的,都是管理者惯出来的。杜邦理论中好像就有一条:员工永远不会错,错在领导,所以才引出了有感领导的理论。( [+ _# M& h6 i6 E, I2 N

' A' ^5 `& ^3 r  S4 R0 C

什么是有感领导?顾名思义就是有安全认知的领导,是指企业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知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


. w) r# V1 t" W0 C: k0 c% f

所谓“有感领导”,是指有安全感召力的领导,即要求各级领导通过员工可以“看到、听到、体验到”的方式展现自己对安全的承诺。具体包括承诺与保障、带头与示范、影响与感染等方面。


% ?: _4 P& @* j+ C  K

安全管理老大难,搞好老大就不难。作为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的老大是否能踏踏实实的去学习一下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位,不要把安全管理人员当做“警察”“法官”“检察官”甚至“救火队员”的角色。真正的安全管理人员的角色就是安全知识和安全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教士。

3 P0 L/ S! G  ^" t8 F2 A6 V' `

真正的Leadership 领导力是去除权利的领导力。“以人为本、有感领导、BBS(基于人的行为安全)、互相关爱、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如果真正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企业的安全绩效搞上去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
' u6 H9 S. i: t- H

QQ截图20160604160238.jpg   y- J! \4 I" h; e2 z5 f" g& W
领导力的认知


6 a9 U  Z! w; ^1 q' h

4 如何提高安全绩效?从领导和组织下功夫!


7 Z' w( L  K; _9 m8 ~

很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承认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注:这里的领导,是各层各级领导)。所以,很多领导没有认识到也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一旦出事故在事故报告的根本原因里总是会有这样一段话:员工违章造成的事故。下面就没有分析领导责任和管理缺陷的问题了。

, c% ~% ^2 f3 n+ z

把事故原因归结为员工,领导就没有责任了。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了。


' {* N! @( S7 B; Z# N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长期在外企工作的安全管理人员对这种社会现象感到“痛心”。可以引用一句经典的歌词“心碎了无痕”来形容此刻的心情。请各位专家学者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也请我们的各位老板和领导深挖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提升整个国家的社会责任,落实每个企业的主体责任,识别、报告和消除安全危害是每个人的责任。
$ M! s% R! i1 Y


, x9 K* @5 W6 M  x) I! B* q: h' m' g
——END——

2 N. O/ v1 V; C
注:本文由「安全无止境」EHS微信社群群友 王悦 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8 r: w  ]& b7 o# z
小编写在最后:

如果每一个人都充分地做到绝对的行为安全,那绝对不会出事;但如此简单的安全管理不叫管理,人都有失误的时候,所以,将安全寄托于人的安全行为的组织,本身就是不安全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H% n3 p5 N7 k+ s% n1 V8 z0 C7 N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强调本质安全,强调组织安全。这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事故,提高组织安全绩效。

+ Y" b* B* ]9 f, u1 j! w

著名GE公司(美国通用电气),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采用并发展了HOP安全理论(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人与组织安全绩效),解决了该公司的安全瓶颈问题。


: a% a7 {  n  L. W6 T2 \+ B9 E. [2 I( k
发表于 6-4 21: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物的不安全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41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6-4 23: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7

回帖

1883

积分

硕士

积分
1883
发表于 6-5 10: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杀、自残”的根源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有什么?来个“头脑风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57

积分

小学生

积分
57
发表于 6-5 11: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6-6-4 23:21+ o1 ]. R6 I+ ]. z; B2 `
唉,好久不管安全,本不想再说安全。看了老安全转发的这些安全帖,心里确实不安全。干吗老转这些垃圾呀?不 ...
9 C! j8 z( p0 O6 ?" t7 G
好理论!问两个问题。
5 M5 c2 X0 y0 B* H8 e& R5 v1、有没有用5W的方法分析下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缺陷的致因是什么?7 r% z- g/ x1 \0 T0 v/ Y
2、大师,多久没管安全了啊?
) q& R* U4 a: A" b4 Q) |任何事故,都可以归结为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人摸了电线被电死,你可以骂:你眼瞎啊,知道有电还摸!别人可不可以问你:知道人家眼瞎还安排去干这个活?
8 }$ d9 f, c" P# I8 q) i文中有个核心句子您没搞懂。任何安全事故都可以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但这不叫安全管理,这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57

积分

小学生

积分
57
发表于 6-5 11: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6-6-4 23:21! _# o7 c4 Y6 F1 m
唉,好久不管安全,本不想再说安全。看了老安全转发的这些安全帖,心里确实不安全。干吗老转这些垃圾呀?不 ...

) H# v2 E! p) g* l9 {2 }1 ]1 X对了,再问个问题,大师没管安全,是高升了吗?还是做其他业务负责人了?您管过安全,应该知道杜邦的22要素里的安全直线领导原则吧?你做什么工作不需要管安全了呢?能给大家说一下吗?还是做了培训机构的培训人员?培训人员好像更应该谈安全吧?而且应该更专业,不要误导客户才对啊。原因都没找到,安全不去强化组织和领导责任,那不是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41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6-5 1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41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6-5 12: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41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6-5 12: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41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6-5 16: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 1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争论,问题越来越清楚了。在安全工作的实践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别是由此而推卸领导责任,那是错误的,也是与事无补的。

点评

对的,在注册安全师网站也常看见你。  发表于 6-6 0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41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6-5 20: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64

回帖

4081

积分

博士

积分
4081
发表于 6-6 01: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袜子真臭,洗袜子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41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6-6 0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6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