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741|回复: 2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不精准,仅帮助理解)

[复制链接]

7

主题

95

回帖

871

积分

学士

积分
871
发表于 6-4 1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 90012005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568/wps1.png
8.5.2条文要求的理解和应用:
定义:
标识:是指通过标记等来识别产品、状态和唯一性的方法。标识分为:产品标识(如流转卡、物料标识等);状态标识(如质量合格、不合格等);唯一性标识(如批号、身份号、二维码等)。
可追溯性:通过唯一性标识和保留其记录可以实现溯源的方法。
1. 需要时(本公司有需要),工厂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用流转卡、物料标签等)标识产品以防止不同类别、特征的产品混淆   要求一
2. 工厂必须在全过程中(材料、半成品、成品)按监视、测量要求(如用合格、不合格标签、印章、标牌等)标识产品状态以防止放行和误用不合格品    要求二
3. 当有追溯要求时(本公司有追溯要求),工厂必须控制产品唯一性标识(如用批号、二维码等方法),和必须保留其记录(如生产、原料记录等)以实现溯源   (要求三          

1 B0 z. e: c" Z# @( [2 f6 j7 Y: q$ e' A
q

106

主题

5164

回帖

6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62962
发表于 6-7 1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角尖 于 6-7 13:41 编辑   [/ d$ q& H2 R, Z1 x

! l/ e1 D; c; a( @% c# D不错,请继续举例说明,举例判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5164

回帖

6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62962
发表于 6-7 22: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角尖 于 6-8 20:11 编辑 # Q( c- B' p7 i6 V# C* P. E

; P4 n; n/ c+ R( f询问deepseek' H9 s0 b6 ]# X! i
问:
, B# o! P! ?! }# o* WGB/T 19001—2016标准8.5.2 “需要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的理解:目的是以防止不同类别、特征的产品混淆。没有混淆可能的不用标识,只要有混淆的可能的,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标识,而不是只要有区分的手段就不标识。这样理解对吗?# H2 W/ m5 G  K) `0 G/ ]- \8 p
GB/T 19001—2016标准8.5.2 “需要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的理解:目的是以防止不同类别、特征的产品混淆。没有混淆可能的不用标识,只要有混淆的可能的,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标识,而不是只要有区分的手段就不标识。这样理解对吗?
) Y" \; }( s4 q8 p4 |; s, j* |答:
+ P! D0 e/ T* n2 ~) _$ ]6 m% \/ N4 g0 s& s
你的理解基本正确,但可以更严谨地结合标准原文和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补充说明:  f* i' O# O! B
GB/T 19001—2016标准8.5.2条款的核心理解如下:, j! N: Q; F; j" E
目的3 L. ~8 U& j/ S- C- i3 L& `+ p
该条款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标识(识别输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性,防止混淆、误用或追溯失效。混淆可能发生在不同类别、状态、规格、批次等场景中,例如:% o9 b& M8 [$ E0 v, J8 D
! X( u3 Q. S4 v6 u" J, M

8 c* _) \9 H5 P" |( p: h不同型号的零件混放;已检/未检产品状态不清;同客户定制化服务的混淆。  x& \) X4 j4 g
"需要时"的判定
+ w+ u4 K( z3 A  i' q你的理解是对的:并非所有情况都强制要求标识,而是基于风险思维(见标准引言中的"基于风险的思维")。8 s( c1 _# X; J! A' f  R: g3 E6 G7 b
"混淆可能"是判断是否需要标识的关键。例如:若生产线上仅处理单一产品且无混料风险,可能无需标识;若多个产品共用生产线或仓储区域,则必须标识。& @5 F& r- B+ m; {' e/ o$ j; k
需注意:即使有"区分手段"(如物理隔离),若该手段本身不可靠(如人员可能操作失误),仍需补充标识。- `8 g! V3 `& s4 y' a; A$ K7 y
"适当的方法"的灵活性
; i0 k; l% p% K1 ]: h3 J0 P标识方式不限于标签,可包括:物理分隔、颜色标记、电子追溯系统、工艺流程卡等。方法的选择需与产品和服务的风险相匹配(如医药行业比普通制造业要求更严格)。' y: U  g1 ~% \0 _3 @
常见误解纠正+ G% J- @) O- D7 U) F. ]
错误理解:"只要有其他区分手段(如专人管理),就不需要标识"。0 d7 _, m" S2 }
标准意图:标识应作为可靠且可追溯的防错措施,不能依赖主观管控(如人员记忆)。
- F) w/ t8 h5 C: P
2 V% f' ]1 r% W2 B; _& d* x结论:
5 {) k- P! }% _9 Q1 Y2 G' B" G你的理解符合标准精神,但需注意:
/ A/ S5 W! Z: a1 G1 g9 [" H' w标识的必要性应基于对"混淆风险"的评估,而非单纯主观判断;
- Y/ I# W2 H4 V  w' c+ G3 O即使有其他区分手段,若其有效性不足,仍需标识;
5 a' |; n" M/ V# @+ E* [标识的"适当性"需结合行业特性和组织实际(如航空航天与餐饮业的标识要求差异极大)。
. e* ]' a" J3 M+ h示例
. |! a1 |* E( T, L9 i2 a无需标识:快餐店同一批次汉堡的包装过程。0 e" p0 U1 u9 H
必须标识:汽车装配线上不同型号的发动机零件混线生产时的批次标签。5 A0 V, [" Z1 c4 k' G9 y
建议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明确"标识控制程序",规定何时标识、如何标识及责任部门,以符合标准要求。
# h9 v; v* B# L7 A- u* t2 G0 I0 n& l5 s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1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