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官网客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949|回复: 0

限期治理制度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25

回帖

7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76471
发表于 7-31 1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1、限期治理制度的确立
) _7 ~% q# o) O& n      限期治理制度是对长期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污染严重而又未进行治理的单位,规定出一定期限,强令其在此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制度。限期治理是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一项有效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之一。
) T4 [% f2 h- J& f' }2、限期治理制度的意义/ q, z+ u5 k! v# ]% l
   ①它抓住了污染重点,因而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1 `& |9 F, j9 k, j   ②它在给企业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一定的时间和自由度,使企业可以规定的限期内,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治理措施。/ Q3 d# S9 |* L) t9 h" [
   ③促使企业在规定的限期内去筹措治理资金。" R2 I+ t7 T1 u

% m& p& b4 ?8 {3、建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原则. `% C! w3 H4 E; o) q
    ①实施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是以污染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并与污染集中控制、环境综合整治、污染物总量分配相结合,抓住突出的污染源与污染区域,在规划指导下,实施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4 ^7 F" I( E. Y$ U. I    ②实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必须坚持强制与自觉相结合,对那些污染危害十分严重,不治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污染源,必须强制限期治理。各污染源单位必须无条件地根据限期治理要求,认真进行治理。但强制必须与自觉相结合,只有污染源单位提高了治理污染的自觉性,限期治理制度才能得到顺利实施。
6 Z& Q! a  c4 {    ③确立污染限期制度必须从国情、省情、市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条件的可能。) F: M3 e$ w9 R0 k& j! c- R% n
    ④完善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必须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从长远看,若想使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坚持下去,并认真的执行,必须使这项制度的的基本功能建立在既要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又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楚上。
2 i9 a; i; Z! R; f: c    ⑤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的产生和确立,是以法律为准绳的,它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又要按法律程序来执行和完善。
& k8 g0 Q+ F: ^   
) f; A( J" d2 X* Y  V+ P4、限期治理的对象和重点) Z. P# Y( M4 y9 v4 b' \
    ①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源和污染区域;治理后对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厂群矛盾、保障社会安定有较大作用的项目。8 I$ f8 [( y) C8 ^: W/ F
    ②位于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城市上风向等环境敏感区的污染物排放超标的污染项目。+ ~; N5 `, `: ?8 s2 ^
    ③区域或水域环境质量十分恶劣、有碍观瞻、损害景观的区域或水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 C/ P/ Y0 d0 U- u3 g2 U' D    ④污染范围较广、污染危害较大的行业污染项目。2 K7 ~$ B# K9 @) V% u8 F
    ⑤其他必须限期治理的项目。
0 t+ t+ U' I4 S( P9 r
: M$ o! d4 ~/ v& Z( _# ^0 b7 M5 Z5、限期治理的发展过程及项目分类! S" N' ]# e6 r! G2 z9 m
    按限期治理的时间、范围、性质,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三种类型。+ C: _, s1 N/ {5 P
    两个阶段是由点源治理阶段发展到区域综合防治阶段。三种类型是:8 g+ o% r+ {0 |3 c# J
   ①区域性限期治理项目。指对污染严重的整个区域(或水域)实行的限期治理。如对某市某个区域污染的限期治理,或市区某个水体的限期治理等。" V( A  P2 F% e) o  [
   ②行业性限期治理项目。指对整个行业污染实行的限期治理。如对造纸行业制浆废液的限期治理,汽车行业汽车尾气的限期治理等。
$ w' V6 W5 c- A4 ~6 F   ③污染源限期治理。指对污染严重的排放源进行的限期治理,如对企业水污染源、大气污染源进行的限期治理。
/ L+ \: v- r- p4 z, F! X6 q# O0 R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源,由法定机关作出决定,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 $ k0 e4 z# V6 L3 _. o+ Q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0 `' D: w% H, P' ~. U8 _; a
  1.限期治理的对象
: h7 k2 B( a* R5 x; |$ g  目前法律规定的限期治理对象主要有两类: - z# o2 k5 k* w% r+ @- _8 g
  一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按规定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要限期治理。 % |  O1 M. B( r6 Q
  二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实践中通常是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是否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和危害、是否严重扰民、经济效益是否远小于环境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否属于有条件治理而不治理等情况,来考虑是否属于严重污染。 0 |) k9 b0 O/ g. b! h  A
  2.限期治理的决定权 / m) z1 h) N( T5 G" ]4 R
  按照法律规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中央或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 s: X" K9 n! J' ?# K$ T. m' r
  3.限期治理的目标和期限
: t9 p) ]- N2 d) H  限期自理的目标,就是限期自理要达到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浓度目标,即通过限期治理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
1 W  I5 D  Z  n; K! ^# a7 r: u: V  限期治理的期限由决定限期治理的机关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治理的难度、治理能力等因素来合理确定。其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年。" z1 d$ [' ~6 I; d' O! F

) _- Y  J( b" O) ]& i& ]8 O# }* X限期治理制度是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定一段时间进行污染治理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5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