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认证机构风险源头的控制& l% o5 E D8 t' S7 o
工业与服务业事业部 陈凌
8 o8 ^7 l3 [! g" ?8 E: R 认证机构的风险控制可以由源头、实施和监督几个阶段来看,风险的源头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源头是引起后续风险的起因,只有对源头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确保最终的抗风险能力。
* |3 | ?- I! @6 d! }9 k1 J 认证风险源头的外部风险可以理解为客户质量、客户认证态度和意识等,内部的风险通常是机构内部管理、沟通等存在的风险,如由于人员培训不足,导致其能力不足以满足岗位任职要求而存在的风险隐患;管理制度或法律法规传达不通畅、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违规风险等。内部风险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机制来改善,但外部风险则必须由一线人员的判断来把控和辨别。他们必须时刻将风险意识放在心中,并利用各种方法将风险源头予以控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机构须注重以下几项工作:
6 R) p) s, Z/ h2 B2 l% V5 e 第一,注意对业务人员的培训管理和知识更新。
4 m3 e1 I3 R8 p; c' U& B$ E) { 由于认证人员所销售的产品是无形的产品,既无法直观的将产品展现给客户,还需要在产品交付之后,对产品的更新、运用负有责任。因此,培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不论是基本的业务常识,还是标准的更新、审核导则和要求的变更都需要持续地传达给市场一线人员,一旦培训不完全或不及时,很容易对风险忽视或无法辨识,这时认证的风险就会加大。
0 X, W% j- m4 x% ], ] 第二,加强对合同评审的确认和监督。: B* Y4 J1 `9 H, |/ q
如标准条款要求,在市场人员接触客户并确认合同前,应特别加强确认和监督,如要求市场人员提供有效和书面的客户信息,有效证明文件,必要时对签约前客户进行符合性、真实性抽样检查等。
0 U5 m( n" p# e7 W+ L# n 第三、后道审核程序对前道市场过程作监督。, z: m8 s- w* U/ ^ J
即使在合同评审、市场接触初期未完成风险的识别,也需要通过后续审核对风险再进行辨识和追加把控。以ISO14000客户为例,在评审时需确认其法律法规和符合性,如果在审核时发现仍存在风险,也应立即采取措施,将风险进行控制。, p g( J. _' z! J+ V. c& b% |
只有时刻将风险意识放在首位,才能确保机构的认证品质,只有把源头控制住,才能减轻后续环节的风险压力,机构才有更多的时间将精力投入到提高客户满意、提升认证质量等工作上,机构才会走得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