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7-17 2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46、审核员在某阀门生产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第二阶段审核,该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包括有质检部等职能部门,主要生产车间有4个工艺相同的砂型铸造车间,5个工艺相同的机加工车间,9个工艺相同的装配生产车间,现场审核时审核员按分工对质检部进行了审核,负责人提供了阀门检验标准,审核员看到了标准上规定阀门出厂前应逐件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1.2兆帕(mpa),保压120秒,请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
6 A. R+ X5 @" d8 i- t' F5 \1)砂型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生产车间是否符合多现场抽样要求?为什么?
$ `! v8 V" H+ V4 w4 [2)砂型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生产车间分别应至少抽取几个样进行审核?如何得来? 3)作为审核员你应该如何进行审核,写出对阀门出厂耐压试验过程的审查思路。
; Q6 J. p( m9 p0 s【参考】
3 A* L- w" |! B! R1、符合多现场抽样的要求,因为该厂4个砂型铸造车间,5个机加工车间,9个装配生产车间分别采用了相同的工艺,符合CNAS-CC11-2010《基于抽样的多场所认证》“3.1.1所有场所的过程应实质上属于同一类,并按照相似的方法和程序运作”的条件。
@% V, h" W+ l7 Q( U! Z w2、抽取砂型铸造车间2个、机加工车间3个、装配生产车间3个进行审核,二阶段审核依照CNAS-CC11-2010《基于抽样的多场所认证》“初次审核:样本的数量宜为分场所数量的
$ j0 d0 d0 C$ M* I3 l平方根),计算结果向上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计算得来。
. S7 g9 C+ J i2 K2 Z3、检査表
3 b, T5 ?: Q+ ?: f( o■ 查阅检验作业指导书,确认其耐压检验的方法、所用设备、仪表以及实验压力、耐压时 间等检验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评价其检验标准的适宜性;! g% \1 Z3 L8 T( s& v! F
■ 抽该项耐压检验的记录5-8份,确认是否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检验,记录是否完整, 耐压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J2 m6 w1 R6 _% k0 w7 N
■ 如出现耐压检验不合格,其处置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及其程序的规定;对于纠正后的不合+ h! h4 x4 l2 V' h" I% ^7 Q3 u
格品,是否进行了重新验证等(按8.3的要求进行追踪);1 m& n( }2 s* H$ D
■ 查看检验现场,所用检测设备、仪表等是否符合指导书规定,是否经过检定或校准并在 有效期内;询问操作人员是否熟悉其检验标准的要求;现场观察是否进行逐件检验,其 试验压力、保压时间等是否符合检验标准的规定。- g9 B7 B8 ]4 s0 b! l" i
/ q6 h% C3 B8 X, g& _: H/ j0 e) k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6题,共30分) u* n P6 O% j' @
请对以下场景进行分析,写出不符合标准条款的编号(写到最小的阿拉伯数字)及内容,并写出不符合事实。
* Q% X6 Z7 J \" w
$ B+ e) Z2 C+ x, l. w" j" W47、在连铸车间查见《连铸坯检验规程》ZY-LG-02中的第二部分“(二)连铸坯的检验标准” 对连铸坯鼓肚缺陷允许高度不超过边长的正偏差,连铸坯端部的切斜不超过20mm,此规范与YB/T 2011-2004《连续铸钢方坯和矩形坯》中的“连铸坯端部的切斜不超过22mm”相应规定不一致。% x V) Q. u0 I/ J- L8 U/ ]
【参考】连铸车间《连铸坯检验规程》规定“连铸坯端部的切斜不超过20mm”,与YB/T2011-2004《连续铸钢方坯和矩形坯》中“连铸坯端部的切斜不超过22mm”的规定不一致。不符合GT/T19001-2008标准7.1“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之规定。! \( i9 T2 }0 }. |0 u# g
i! X% o" k0 a( Y9 W7 J# J
48、审核员在办公室看见该办公室使用的“公司管理文件汇编”中,有15份文件均为第二版,查阅受控文件清单上表明其中有8份文件己是第三版。于是审核员问你们对作废文件怎么处理。办公室文件管理员说:“收回销毁或盖作废章。”审核员看了一下15份文件上都没有作废标识。+ L+ @% I8 i6 h$ x) {8 I
(考试时间:2008年12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2年3月,2013年3月, 2013年9月,2014年6月)
# M3 `& x! M1 |- B5 t【参考】
; P6 h$ T6 n2 l" N3 f4 G不符合事实:办公室现场保存的“公司管理文件汇编”中8份文件已经作废,但未按文件规定“收回销毁或盖作废章”。
+ x9 |4 Z# u0 p/ ^& A I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4.2.3“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
' J' q7 ~& f! g* d, i: l A! S( M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之规定。
7 I$ }+ O. Z/ I: ]! _& o% }" f! `: r S" W, g3 m
49、审核员对热处理工序进行审核时发现,作业指导书规定热处理温度为860±5℃,但生产现场实际温度为840℃,审核员询问操作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操作工回答:“我们一直就是这样操作的,作业指导书规定的不对”。2 l" T/ Z( q* J% E
(考试时间:2009年12月,2010年12月,2011年6月,2011年9月,2013年3月,2013年9月,2014年3月,2014年6月)
+ C% v7 }6 M+ s Z I$ u【参考】3 ?1 C$ l& a- X" f, a1 o
不符合事实:热处理车间作业指导书规定热处理温度是860±5℃,而生产现场实际温度是840℃。
7 s, @ s* ]+ ?9 l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5.1“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之规定。- ]! B8 D0 G' g2 l( R' A
8 [/ N" P0 v: c- r$ K. i50、审核员在某食品包装车间里,看见工人用一台电子秤称量待包装的食品。审核员看见食品包装袋上注明每袋食品的重量为50±0.50克,审核员抽查现场已称完重量的两袋,发现秤量值分别是48.30克和48.35克。工人解释说:“每袋的重量都是够的,只是这台秤不准。”审核员看见秤上贴的校准标签上表明该秤是在校准周期内的,但该秤在不称量食品时确实不能回零。- p5 E9 ~2 ]/ k2 b
(考试时间:2011年9月,2013年3月,2014年6月)
/ B6 a9 ?1 l' h【参考】
; q: O; Y( d5 o" N不符合事实:在食品包装车间,称量完毕待包装的食品不能满足重量要求,经查使用的电子 秤在不称量食品时不能回零。( v+ {0 Q4 o* }
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6,“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5 v! y( u- e+ H: S: [6 E
51、在食品厂车间,审核员发现窗户敞开,窗外是一条市政路,车流量较大,烟尘滚滚。车间主任解释说:“天太热了,车间又没有空调,没办法,只能开窗通风。”# m" d# w/ A% n
(考试时间:2007年9月,2008年12月,2010年3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2月,2012年3月,2012年6,2012年12月,2013年3月,2014年6月)
( ^6 X8 z- {2 B: M: A: |【参考】0 `% T8 f+ r' H# R( I# U
不符合事实:食品厂车间,窗户敞开,窗外是一条市政路,车流量较大,烟尘滚滚。' c6 w& y! Y7 O6 s7 h, q1 A. ?
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6.4“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之规定。: m4 F2 g$ s: ]# v7 \
2 n# c" `+ u4 D g/ L- D52、大宇工程建设公司承包了广发大厦的全套设计和施工工程,在施工前,监理机构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基础钢筋比常规设计的直径小了0.5mm,随后向该公司的设计处提出疑问,设计处经核对后承认计算错误,并解释说:“因为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再作核对计算,这次出错,也可能是用错了计算机的软件。”
N6 I5 k! T+ g* A- o【参考】
. b+ o1 j! { Y: f1 x3 ^) T不符合事实:大宇工程建设公司承担的广发大厦设计中,基础钢筋直径比常规设计小了0.5mm,经核实,该公司设计处未对设计结果进行核对/验证。
: }; i" }: P% ^" ^" w; C6 Q! p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7.3.5“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之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