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5-29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好你的嘴: 教你如何用嘴去做人 ; J3 M1 f: b9 Y# W
作 者 秦林 书籍简介
6 X. c$ ~1 w, w- q6 S0 _中国人向来就不乏说话能力;要说缺乏的,倒是对说话分寸与后果的考虑。韩非的《说难》与《难言》想要留给后人的,恐怕也不是如何耍嘴皮子的技巧,而是教人说话时应该怎样把握分寸。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恰恰不看重分寸与后果,往往为图一时的口舌之快而输掉了一生。多说一百句话比多做一件实事容易一百倍。既然如此,为何不多说话少做事甚至不做事?国人的心态大致如此。因此世界上最难管的“祸嘴”在中国比比皆是。诸如三姑六婆、指点江山的谈资嘴;藏污纳垢、荣当国粹的垃圾嘴;光说不练、以讹传讹的寡头嘴;屡测屡误、屡误屡测的乌鸦嘴……嘴之难管,始于嘴痒。何以嘴痒?——“精神焕发”。 ...
: P- S. j: z! U# Z1 x, j" V. v - L! ~8 s6 s* ~
序言
/ B1 f* E1 `% c8 r( _( r 我对写口才书再不热衷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类选题经过多年的市场喧嚣,仍没有给人们健康的语言交往注入多少理性的情愫,倒见得越来越多非理性的“嘴皮子”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著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如果育人不成反倒成了助长某种不良风气的帮凶,我看这种书少出点儿也罢。 5 H9 ?' H2 @! k
9 ^ z5 J% Q5 I' @/ n P
, I; v% B9 ?; [, a6 q# |序言 , B" o5 T2 b+ |! k8 I# _
2 X3 F( ]9 v( q9 P 第一部分 今天你嘴痒了吗? ; \6 m7 M' `3 [, j5 o8 u
: \% | M2 z, [2 C
于是我开始琢磨如何“制造”一剂治“嘴痒”的偏方,甚至幻想着该偏方终有一天能上市,疗效是“一贴就灵”,这能使得普天下同样患有“嘴痒症”的匹男匹女匹夫匹妇匹老匹少匹官匹兵不再饱受其苦或堪负其累(俏皮)。
+ l- G, M- E- \% W; J
, Z% a; O# A; H0 Q4 z3 w" V! ]
+ i z) o$ s6 }6 o6 i" ~) C第1节 张嘴即来 . J2 w: |' _( _3 u9 U
第2节 观棋必愈 - ~0 M! L6 f+ T6 N& V$ [
第3节 “难言”之灾
0 O4 [- W- t+ k% g) B" Y. x- k$ @第4节 四类败嘴
" l* s; j7 _1 m$ w- j1 f4 j第5节 爱插话型 " @4 N8 }7 Y9 X$ z+ N9 }
第6节 唇亡齿寒
- Z* |" D& m$ ^2 b第7节 交恶之源
) |& v1 j g4 T第8节 向型之虞
% ?" x; C; ?9 T: x9 w+ L' K/ a( [第9节 百犬吠形 4 l! }, @0 w6 j- x/ z) v
第10节 篇末结评 ; }0 k4 w0 V$ S
, d, j7 {. ^4 T2 h
' K! }9 o0 i# J/ L2 V! o& q4 b' @3 `1 _( R& L. m
5 j. ^0 ]+ D( t/ \
第二部分 最难管的十二大坏嘴! 1 S- q+ z3 Z/ X5 }" \2 i- J/ B
5 X1 X6 \- k: ^* Y
外向型的人容易患“嘴痒”的毛病,他们可以不停地在说话,但难及玑珠,而内向型的人平素里比较静默,但静默并不意味着这种人必定是不会说话。比如里根当属内向的总统了吧?但在他担任总统期间,掌管的美国内内外外政务大事却井井有条。而鲜见的他在哈佛大学的两次演讲,博来的却是全世界的掌声。谁说性格内向的人口才不好来着?
: W$ Q' E1 }2 G( B& U' o* W
6 D& e: b* x/ h( n* e6 v8 a) d
* T( V& t6 V# w3 I& `2 D第11节 舌根无骨
! A3 d: g$ C+ q8 Y第12节 照本宣科 ' e8 I* y \( x1 M
第13节 举重若轻 $ K7 n9 _3 H3 C k% Q L4 g
第14节 飞去来器 - a0 [0 L' P* x: `& _
第15节 浮生于世
# O- ?9 {# E# n. V4 i" s- A第16节 藏污纳垢 8 W4 F1 t | S8 q; f0 I. d) ~* r
第17节 婆婆妈妈 8 N6 l6 g, O( n3 ~
第18节 矫揉造作
6 [- g2 K. {5 m- b! |$ d9 m第19节 吾之不理 X- r$ n/ e3 v# v( p
第20节 屡测屡误
7 N! s/ s3 L- H第21节 许之无慎
! p4 [$ T# U( k3 U9 ]第22节 语之巨人 1 x6 t. I3 S: g5 Q" ~+ Y
第23节 篇末结评
! Z. ?0 x" l: |/ Q3 R1 c P3 U ' Q. K! I3 B: q5 e: D! ~8 o
: ?0 V9 `2 M# K! i0 M
2 _7 r. O* r6 t0 k/ l, {5 U- l, z
2 z# Z' n* N4 B& t3 ^+ @
第三部分 舌为利害本,嘴是祸福门!
& V! G& [6 \1 {& @8 _1 e. O
6 q& Y4 B6 h; r$ s1 `6 ]上述场面并非无稽虚构,而是全世界从NBA球星到球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吻屁股佳话”。然而人们在这则评、传“吻屁股”故事之余,感想更多的并不是“吻屁股”本身,而是妄尊自大、口出狂言之祸! . g% E: \9 V8 o @1 I* x/ P: s: @
( M6 l6 S P0 Y! Z
. }1 u9 b* L/ v5 q第24节 官腔官调为哪般
. h! p+ a8 g( P+ @3 c第25节 伶牙俐齿莫若三缄其口
' R9 f) T0 ^9 Y; s% e, D第26节 谎言猛于虎也必死于虎 + R3 ^" G# F% g8 P6 u
第27节 以骂当歌,人生祸何
b; V1 P/ L8 ~; y m+ P0 Y6 d9 x第28节 口出狂言者祸必至
% |5 }+ ]' [* | l 第29节 狗仗人势而狂者 n/ `8 B# Y& f0 P+ D
第30节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之祸
5 q2 K4 w, T* Q6 A第31节 何必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
7 @. f; c6 R* M# t+ x/ v; L第32节 篇末结评
! f. d, }7 ~! O% l7 G
; H4 p9 T( I2 C9 i& Q' y) l 1 b; U* e C; \; L* P/ D: \2 [
* b0 }/ K9 f% Y" |+ R+ i 4 w* `# X5 k. E+ Z
第四部分 没有分寸,何以“话圆”
# ]/ ]: W$ v# i+ A$ ~" o7 ]4 q : O4 g# N- d/ |* [6 Q6 K X0 c8 y' @
登台演讲,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完成的事;即使能完成的,也未必每个人都算得上是成功地完成。那么什么样才称得上成功的演讲呢?一句话: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演讲,或者是给听众带来心动力量的演讲,才称得上成功的演讲。
, K, b5 r" d, b: }. g5 _, i' S; D 8 J2 K8 `" z3 e' Z' @8 j6 w: h
1 m+ c5 V3 x. M- n& F2 C- D
第33节 时机是分寸的调和剂
, s6 Z8 k" E" n! P! l第34节 事件是分寸的施展台 # k E z( d8 f) h) }4 m/ s
第35节 对象是分寸的变色龙 ) @& _1 z% d7 c7 O* g7 O) {
第36节 场合是分寸的试金石
4 z# i& A7 a# k C. _5 y# \. V( W第37节 演讲成败重在分寸
/ @8 e- O8 i' M1 G9 A 第38节 假如接听电话不讲分寸 ) |4 N/ X$ U1 V- A; r
第39节 关于分寸的一般禁忌 6 R" [- z# |& W$ _
第40节 个人不幸话题的禁忌
4 c6 m# }' |6 O7 | h第41节 篇末结评
3 o7 `1 z" E# H w! ^+ b 0 i; E; S4 O/ |9 ?4 R8 V, L2 ~
9 R# _% a* S' K4 T
0 O( k8 T+ N5 g. F$ m& W . B) a, I) c6 R7 x2 @1 x. E
第五部分 职场:管好你的嘴
! q$ P3 ?2 E! w9 |7 R4 l 9 a: o( O+ y# L4 M$ k' ^/ h5 z, I
服务行业的员工除应接受基本的语言训练,还应结合本行业的性质,准备一套相关的待客迎言送语模式。优秀服务员李淑贞就有一套很具人性化的迎言送语,其奥妙,就在于视对象的不同而致以不同的语言—— 2 Z5 y7 g: f5 i. Y# Y, [: e
! n# \7 ?" X( o+ Q# x) G6 d5 O
: d5 p* r$ }6 l第42节 老板:别把员工当狗训 + }( ~5 f. R& z# U; {( o
第43节 现代职场的五大语言雷区 7 o, h, {( Z- r+ N
第44节 无所顾忌 2 X& y% }5 r' R+ L! H9 p' \/ `
第45节 求职面试的八大“嘴忌” 5 C( F/ j7 n) M0 k
第46节 关键时刻反应木讷 ( T; u# D' K& v9 }* ^0 H9 x
第47节 巧嘴伴君不为伴虎 * K. f3 N$ g9 d/ A
第48节 多旁侧,少直入 ' m6 j" Q1 F9 J
第49节 嘴能揽客,也能轰客 0 z/ r# m4 |6 W3 g* \8 A) e
第50节 干推销的就是要靠嘴吃饭
; d8 R, @4 T6 O4 X2 |3 s, e8 M第51节 关键时刻可以玩些语言小花招
$ _2 s0 ?/ b+ I第52节 跳槽了,给老团队多留点口德 # P& _3 l1 K' b5 H$ `- j* V
第53节 篇末结评
4 t+ a5 K$ d4 @! K/ T+ z $ O; i. Y! x; Q3 T0 x8 G
2 n2 C% v5 H+ ~' K! t$ x, @
: ]3 a9 }4 m+ E7 i6 j* o( O
8 g- e$ {4 n6 \ W& Y- t* q4 a 第六部分 好言好语好社交 ) b2 [) _& }7 R6 {* {- x. h' ]
: X& {0 r9 g8 q2 b0 {4 s好口才当然有益,但不是事事如意!比如沟通,我认为仅有好口才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内秀品质。就像一组被称为很好看的吊灯,只有在接通电源,看到它的照明后,我们才能接受“很好看”的评价。
& s% F( A5 V* Y1 e+ `+ V; V ; H! f& H+ L0 k, t% e$ v, q* E, b
N* U$ w4 `0 h* t2 v) R
第54节 和陌生人得体说话 ( M) K* P, X& K p
第55节 莫逞一时口头之快
) R( `: m3 i! T: O! f第56节 别动辄狮子大开口 2 T" C; @0 k- ]- o0 Y0 t
第57节 忠言未必要逆耳 ' B5 x$ \4 V% {+ A/ A8 {9 L# @
第55节 别轻易滥用口头禅
. `9 R, b3 s! M- I) u8 o6 Y 第56节 好口才未必能成就沟通 1 Q% e `0 Q \
第58节 为名嘴快嘴的口误申辩 ' t1 W5 |, z/ M w+ v- E
第59节 让无聊者闭嘴的“空口道”
2 Y7 P" f/ @5 c2 ~. [) ^+ h& [第60节 篇末结评 0 Y( ?$ b9 l9 S
; v- q, S0 z* [5 H- u5 e
8 j7 n5 S0 \: |8 Q9 @2 N
. R! ]: `' n4 f% `# X2 g8 C/ E;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