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 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 ——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的确,善于沟通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让人感觉舒服,并有助于您的成功呢?
1 L- {1 i0 M ?# M. L4 [* C4 E/ r
, O) x! H. v1 g8 e8 I/ [
: ]) I& M' r q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 D; f- b& r' y( I2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 J8 m$ E. v- l8 r$ p# |
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赞美是沟通最好的桥梁。
" V2 M- }9 h. g5 B
. q$ d# o1 ]2 }8 y
3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 m' m2 q6 m( r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有人替你做了一点点小事,你只要说谢谢、对不起,这件事麻烦你了。至于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这种缺乏感情的客套话,就可以免了。
3 M; A5 s9 a. ]% H5 k
4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M9 j9 a! m z( S0 O- J
5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 W" C0 ~& x1 g$ H( q' P) F
5 h1 N1 E1 a. t# O6批评也要看关系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 T9 P7 l3 r1 g+ f3 e) x* L% r
4 I) M/ ]& D1 @3 W$ V t4 p; c( X- F7批评也可以很悦耳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 G4 |0 b* ]2 M; z
8时间点很重要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下班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休假的心情。
& q j% ]2 s" e- D+ x
9注意场合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
' ^9 F! G+ X- d0 H! K1 }10同时提出建议提出批评之外,还应该提供正面的改进建议,才可以让你的批评更有说服力。
6 V" A3 c2 W8 W. F$ k+ J) H5 b
+ U8 s* r1 \9 X [8 [
11避免不该说出口的回答像是:不对吧,应该是……这种话显得你故意在找碴。另外,我们也常说:听说…,感觉就像是你道听涂说得来的消息,有失得体。
" u( _/ q" r, U! J, t& P, }' B V12别回答果然没错这是很糟的说法,当对方听到这种响应时,心中难免会想:你是不是明知故问啊?所以只要附和说:是的!
9 P/ I7 z2 L( W, K g0 D13改掉一无是处的口头禅每个人说话都有习惯的口头禅,但会容易让人产生反感。例如:你懂我的意思吗、你清楚吗?、基本上…、老实说…。
- y3 n X- T8 h" z( m# D14去除不必要的杂音有些人每一句话最后习惯加上“啊”等语助词,像是“就是说啊”、“当然啦”,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就会显得不够庄重稳重。
7 z* K4 u' ^/ B+ ]15别问对方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你在一场活动遇到某个人,他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在某家公司工作。千万别问:你公司是做什么的?这项活动也许正是他们公司举办的,你要是不知道就尴尬了。也不要说:听说你们做得很好!因为对方可能这季业绩掉了3成。你应该说:你在公司担任什么职务?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别问,因为有可能他没工作。
8 e: B8 Y+ y4 f* _* N; o16别问不熟的人为什么如果彼此交情不够,问对方为什么?有时会有责问、探人隐私的意味。例如,你为什么那样做、你为什么做这个决定,这些问题都要避免。
% N% }- t. V. }6 j1 I17别以为每个人都认识你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绝不要说:“你还记得我吗”万一对方想不起来,就尴尬了。最好的方法还是先自我介绍:“你好,我是×××,真高兴又见面了。”
- C) j+ f0 S; X/ p& r/ c18拒绝也可以不失礼用餐时,若主人推荐你吃某样你不想吃的东西,可以说:“对不起,我没办法吃这道菜,不过我会多吃一点...”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真心喜欢并感谢他们准备的食物。如果吃饱了,可以说:“这些菜真好吃,要不是吃饱了,真想再多吃一点。”
9 D4 ~/ A3 {2 v% r* ~( n, e19不要表现出自己比对方厉害在社交场合交谈时,如果有人说他刚刚去了纽约一星期,就不要说上次你去了一个月,这样会破坏对方谈话的兴致。还不如顺着对方的话,分享你对纽约的感觉和喜爱。
" e4 ?! s8 K8 J! w; R
20不要纠正别人的错误不要过于鸡婆地纠正别人的发音、文法或事实,不仅会让对方觉得不好意思,同时也显得你很爱表现。
3 g, i; o: J# G
21不懂不要装懂如果你对谈话的主题不了解,就坦白地说:“这问题我不清楚。”别人也不会继续为难你。如果不懂还要装懂,更容易说错话。
6 E! k1 E/ |3 `, ]
22掌握1秒钟原则听完别人的谈话时,在回答之前,先停顿1秒钟,代表你刚刚有在仔细聆听,若是随即回话,会让人感觉你好像早就等着随时打断对方。
4 d6 Q# z; E3 W- Q3 k
23听到没有说出口的当你在倾听某人说话时,听到的只是对方知道、并且愿意告诉你的。除了倾听,我们还必须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如何?从事什么工作?如何分配时间与金钱。
. v: ~/ u2 E) D24选择合理时机当你有事要找同事或主管讨论时,应该根据自己问题的重要与否,选择对的时机。假若是为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正埋头思考时打扰。如果不知道对方何时有空,不妨先写信给他。
+ j3 R T; u; b
25微笑拒绝回答私人问题如果被人问到不想回答的私人问题或让你不舒服的问题,可以微笑地跟对方说:“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既不会给对方难堪,又能守住你的底线。
3 x, B& f9 D/ X" |' M26拐弯抹角回绝许多社交场合,喝酒总是无法避免。不要直接说:“我不喝酒。”扫大家的兴。不如幽默地说:“我比较擅长为大家倒酒。”
+ ^' L* \4 f7 @ c" [( V% a# Q- x0 n: v
27先报上自己大名忘记对方的名字,就当作是正式场合,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或拿出名片,对方也会顺势报上自己的大名和名片,免除了叫不出对方姓名的窘境。
$ v* H. P% m$ Q3 @5 @, q
28不当八卦传声筒当一群人聊起某人的八卦或传言时,不要随便应声附和,因为只要说出口的话,必定会传到当事人耳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只要说:“你说的部份我不太清楚。”
1 Y' p$ n% L9 O! Q
29下达送客令如果你觉得时间差不多该结束谈话或送客,但对方似乎完全没有要起身离开的意思,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得打通电话,时间可能有点久…”,或是:“今天真的很谢谢你来…”。你也可以不经意地看看自己的手表,让对方知道该走了。
- ?( u' X7 B( Y+ k$ X5 M30让对方觉得他很重要如果向前辈请求帮忙,可以说:“因为我很信任你,所以想找你商量…”让对方感到自己备受尊敬。
+ e; {2 G0 ~* s E }. C
31直接描述现状和部属意见不同时,不要直接批评,而要说明不同点在哪。
8 e0 Z. A. D. x$ y+ P32寻求解决如果部属绩效不佳,应该要询问他可以如何解决,不要采取威胁态度。
$ i: b$ Q5 t6 t$ ]7 ?
33主动表达帮忙如果一时之间无法解决部属的问题,不要说“这种事先不要来烦我,”而是告诉他,我知道有谁可以帮忙!
' C, |& w' ^2 ]1 Q34说话语气要平等主管切忌说“我有十几年的经验,听我的就对了。”比较好的说法是:“这方法我用过,而且很有效,你要不要试试看?”5 {) {4 E# @# t/ ?# E
$ H d& ]6 {7 I0 r9 }2 h( Q
) p' Y% P" q9 w( K2 o% z( `# P+ V+ ?% f- t+ P: a1 F* B" t
【延伸阅读】
R0 }' r* b/ d8 X7 T. C% l质量人面试常见十大问题(跳不跳槽都看看)
, K: [" w0 Z2 X t# j/ X# q每年春节后都是换工作的时间段,有些朋友会有换个新环境的念头,质量人也不例外。除了真本领,面试也是进入理想工作单位的重要一环,那么,问题来了,质量人面试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以下十大问题及点评,值得你花点时间仔细阅读。
' X" d7 J: V2 b
! L6 v' B7 K9 r8 H7 J* Z3 L: g2 y+ E
一问:简单介绍下自己目前的工作内容及重点。
- p8 C# X! I' U
点评:这个问题是面试中最多,也是面试官提的第一个最多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在面试官了解你的同时,你也能充分展现自己。笔者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把自己精彩的一面展示给面试官的同时,也可把自己的一点矛盾或困惑甚至在工作中的一点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并说出。这样给面试官才能觉得你并不是一个完人,而是个实事求是的人,在工作中也真正动脑筋了。选代表性的重点,简明扼要的介绍自己,不要忘乎所以夸夸其谈地说到面试官要打断你。
% p8 F* A5 a4 t4 g! f5 G; b二问:对于现在工作的产线质量你是如何进行改善的?
7 p, W% C" [' W: B( _点评:在叙述时传达几个意思:如何发现问题的,如何查找出问题的根源,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手段,怎么组织大家解决,是不是从系统到现场地将问题彻底解决的,有没有一个防范的措施对这个改善的情况进行个追踪,可以通过一个实例将这些讯息包含进去。这个问题根据之前说所的,我们一定要选自己成功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最好是严重的缺失,经过你的努力有了成效,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根据成效的大小和质量问题的严重性来选择回答。
1 v7 f/ H3 X s3 L# P
三问:现在公司对于产线质量使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控制的?
3 b1 F% L' ~ b- `% l5 S点评:很多朋友由于自己长期学习,或在6SQ的耳闻目染,对先进的质量手法都会有所了解。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在说此问题时把你不是很有把握的质量控制手法说出来,也不要在说的时候让人觉得你现在工作的企业根本不可能用到这些控制理念或手法,这样面试官很有可能在要你回答第五个问题时着重考察你,这样反而让你陷入困境。
. ^! o5 S# z; w+ C8 u+ |3 M
四问:是否有制定检验标准的经验,如何制定一份好的检验标准?
@' j8 n- [9 A
- X" y2 O& g" F4 |4 e' t& |' x; l点评:一句话:一切标准为客户,一切标准为企业。也许大家觉得企业与客户就和发货与质量一样永远是矛盾的两个个体,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制订标准为的就是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这个问题面试官要问的会比较少些,但是问到同时没有经验的时候我们可以回答:检验标准的雏形是根据我们客户的要求进行,同时我们在某几个点加入了怎么的方法控制,是为了起到怎么样的效果,如果后续工序发现此检验方法失效我们又是如何去解决的。
3 j/ B8 q, ^+ B1 E& T$ q五问:对于数据的分析,目前使用过那些方式?用简明扼要的语句进行说明如发现不良情况又如何处理?
% L. u6 c. I o: G1 Z
点评:首先必须让面试官知道你的控制手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其次你们是如何很好地运用此控制方法去发现问题的,发现后你是怎么第一时间解决的。在我看来很多企业都不能很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这样一个程度,有的甚至控制手法原始而简单,所以在这里你就可以把自己的一点想法也融入进去,让面试官觉得你的回答和你的现场管理比较优秀。
9 S% z$ `: S5 [+ K1 Z7 L3 m
六问:在质量与发货出现矛盾时你作为一个质量工程师如何处理的?
+ r' n+ n& J) A: N
点评:最重要最头疼的问题出现了。但是也很简单:协调。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你一定要向面试官传达一个讯息:在出现此问题时我第一措施就是协调,在不耽误发货的前提下尽可能把不良产品控制在场内。如果是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会危及到客户安全或丧失其产品功能的质量问题,你要表现出很强势的一面,你可以上报质量主管及副总,在他们的协助和支持下你是如何完美地解决此次问题的。最后不要忘记说通过此次事件在后续你是如何想方法去进行控制,以防止此问题在此发生的。
$ x9 v# \8 J& b [4 t七问:自己的下属在进行过程检验时与产线员工质量意见不一致发生分歧,你将如何解决?
) o: v1 U& I, R2 _
点评:这个面试官也问的不是很多,但是问到也就和第6题一样的头疼。但是人出现歧义无非两点:标准表述不清、人员理解有误。所以你在到达现场后了解了必须做出判定,但是也有产量与返工的矛盾时你必须毫无保留地支持你的检验员,从而展露你领导的地位。
( s8 z: O3 F4 o/ b- y, x
八问:你接受过哪些培训?你对检验员与产线工人做过什么培训?
3 b' |; b8 Y2 B
点评:你个人的培训只要是你熟悉了解的新方法新事物都能算是你的培训。对人员培训一定要是你很有把握的东西,并且最好说出在你培训前后工人的差异。
+ P3 M D& x: A5 X! \+ m" G6 F九问:你对你现在的质量工作有什么满意的地方和欠缺的地方啊?
( ^- ~+ K4 L. A
点评:对你自己的满意之处可以是你之前回答的个人业绩也可以是自己通过培训学习认识到的新理念。欠缺可以和第10题联系起来,为什么去新公司?为的就是弥补欠缺。
& a; R) L h! r8 ?$ l( X6 f+ Z十问:你为什么要离开现在的公司,你选择来我们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2 }1 o) [) c1 ]0 k
点评:谁都知道跳槽的很重要一条就是薪水,但是不能明说。你可以避掉这块。比对你现在企业和新企业的不同,让他觉得你就是缺这块,在把你之前经验带来的同时也是来学习的。面试官问这个问题其实也很没有意义,感觉结婚时候牧师问愿不愿意一样,只是例行,但是大家却在上面放很多心思来说,没必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不能紧张,要自然,让面试官觉得你所说就是你所想。
# V( B' d5 l$ ?2 X! z
0 T& Z! q+ E& M/ J
/ c' B: i5 J; ^. P0 l; Y4 ?& ?) Y- End -
# N2 s; A! a& Q0 G
1 a4 o% B' v5 o+ G) S2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