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通用机械的安全技术
/ e4 b4 e5 m' ?0 ]4 t0 h1、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0 y4 i& x2 F# Q
2、锻压与冲剪机械
$ d; ~; m% ~1 b; O: {6 W3、起重机械
) X* s/ n# [4 ? R: ^# p4、木工机械 p/ y# ~. a6 u9 y
5、焊接设备
) q/ @. L0 k2 w1 ^0 a3 \6、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 R; ^( f6 z4 K A0 R1 E! w- {8 y. Z
1、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
3 ~& d4 v: j6 h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方法将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设备。金属切削机床上装卡被加工工件和切削刀具,带动工件和刀具进行相对运动。在相对运动中,刀具从工件表面切去多余的金属层,使工件成为符合预定技术要求的机器零件。 # f% u! J W* `+ S$ R" E- T/ d4 T
1)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源 ( j0 E" e0 ~/ e S
a)金属切削机床的驱动电能:可能会使人员受到触电伤害。
3 d2 o6 n; K, H$ U; ab)相对人体运动的静止部件:如,操作人员接触切削刀具、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毛坯、工具和设备边缘锋利飞边及表面粗燥部分,可能会受到伤害。1 N" W) F" N, ?( L" l0 I+ Z
c)旋转部件:旋转轴、凸块和孔、研磨工具和切削刀具,易绞缠人体。
Y) T f8 Z j% L7 t% K0 b9 q' G1 q; rd)内旋转咬合部件: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面的咬合,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部分,可能造成人员的绞伤、碾伤。 * m: A, n& u% c9 V% {$ n- y
1)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源! u w c2 f& {* ^/ E
e)往复运动或滑动的部件:单向运动、往复运动或滑动、旋转与滑动组合、振动部件,会造成人员的伤害。/ m7 X& w( s! |: M- n1 I a" l
f)飞出物:飞出的装夹具或机械部件,飞出的切屑或工件,会击伤人员。 8 @% A% p; u) \, J- ~0 O# J' G# y
2)金属切削机床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 J3 R3 K' f$ s( Z) k
a)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7 C4 S; z" o; |9 s5 B r4 u' o
b)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
; G2 \* E$ x/ `" G0 B* Q0 {c)用专用工具清理铁屑,带护目镜。
. Z! X2 G% C* j2 Dd)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安防弯装置及设料架。, e# a& L* d; y+ T& w3 @' T
e)零部件装卡牢固。
5 W# u, j6 Y! J7 o" Vf)及时维修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等安全防护、保护装置。
4 }( }$ I; g' o% S* k# He)杜绝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等违章现象,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 v( A8 u4 w: u( ? E2 t4 c3)砂轮机的安全技术
1 s# Y6 f6 e) z9 d2 Y q/ ]" r砂轮机是机械工厂最常用的机械设备之一,各个工种都可能用到它。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它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它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职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 T& ]: \$ S' f7 ka)砂轮机安装 " g: x) |4 L* E. B
安装位置。砂轮机禁止安装在正对着附近设备及操作人员或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较大的车间应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如果因厂房地形的限制不能设置专用的砂轮机房,则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并且挡板要求牢固有效。
5 C. q5 \( r- o5 Y! |9 w5 T砂轮的平衡。砂轮不平衡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砂轮高速旋转时,引起振动;另一方面,不平衡加速了主轴轴承的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砂轮的破裂,造成事故。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砂轮在经过整形修整后或在工作中发现不平衡时,应重复进行调试直到平衡。
1 g) I& ^/ g2 ]0 B" Z3 \( xa)砂轮机安装9 `( i# J/ U& P. @2 c
砂轮与卡盘的匹配。匹配问题主要是指卡盘与砂轮的安装配套问题。按标准要求,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且规定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大10mm时应更换新砂轮。此外,在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 ?! l) w; p+ R* K7 m% J
砂轮机的防护罩。防护罩是砂轮机最主要的防护装置,其作用是当砂轮在工作中因故破坏时,能够有效地罩住砂轮碎片,保证人员的安全。砂轮防护罩的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65°;防护罩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不得随意拆卸或丢弃不用。防护罩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大于、等于30°时必须设挡屑屏板,以遮挡磨削飞屑,避免伤及操作人员。它安装于防护罩开口正端,宽度应大于砂轮防护罩宽度,并且应牢固地固定在防护罩上。此外,砂轮圆周表面与挡板的间隙应小于6mm $ |* x/ @. ?/ @1 y
a)砂轮机安装* |/ n8 R6 A% b! O. ^* K g
砂轮机的工件托架。托架是砂轮机常用的附件之一。砂轮直径在150mm以上的
+ A$ n2 S' y. f2 W: b) k- _# _ 砂轮机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被磨工件最小外形尺寸的l/2,但最大不应超过3mm。
+ D( R3 l+ L" L砂轮机的接地保护。砂轮机的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7 U" |# l+ D7 q1 r: c) v( g
b)砂轮机使用% u6 m9 E6 _# h# M
禁止侧面磨削。按规定,用圆周表面做工作面的砂轮不宜使用侧面进行磨削。砂轮的径向强度较大,而轴向强度很小,且受到不平衡的侧向力作用,操作者用力过大会造成砂轮破碎,甚至伤人。+ L! B9 W* E8 f' o
不准正面操作。使用砂轮机磨削工件时,操作者应站在砂轮的侧面,不得在砂轮的正面进行操作,以免砂轮破碎飞出伤人。/ D3 C7 n2 K6 [0 Z5 e8 ~% H1 h7 m" G
不准共同操作。2人共用1台砂轮机同时操作,是一种严重的违章操作,应严格禁止。
, ^$ D* M* M3 q. ^; R: v p2、锻压与冲剪机械3 d: W4 o" o( m7 F4 k# C' H( D/ M$ ]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的方法之一,它是机械制造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又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
' j! Z& q6 P3 {1 O6 h# R- }* D冲压机械设备包括剪板机、曲柄压力机和液压机等。
" E, j/ q T5 e' f# j1)锻压机械的危险源
) ]# v0 M: P3 w" m* U' v) ja)锻造生产是在金属灼热的状态下进行的(如低碳钢锻造温度范围在750~1250℃之间),由于有大量的手工作业,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灼伤。
0 A# [$ `4 X$ Z& {0 R6 ub)锻造车间里的加热炉和灼热的钢锭、毛坯及锻件不断地发散出大量的辐射热(锻件在锻压终了时,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温度),工人可能受到热辐射的侵害。
6 Z' A. P8 y' o# c6 i' m* u vc)锻造车间的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可能排入车间的空气中,不但会影响工人健康,还降低了车间内的能见度(对于燃烧固体燃料的加热炉,情况就更为严重),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v* D+ o& w+ e/ [& P! s' e6 u1)锻压机械的危险源" t, e* T( s# D" o
d)锻造加工所使用的设备如空气锤、蒸汽锤、摩擦压力机等,工作时发出的都是冲击力。设备在承受这种冲击载荷时,本身容易突然损坏(如锻锤活塞杆的突然折断)而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压力机(如水压机、曲柄热模锻压力机、平锻机、精压机)、剪床等在工作时,冲击性虽然较小,但设备的突然损坏等情况也时有发生,操作者往往碎不及防,也有可能导致工伤事故。$ O$ M4 K4 J$ h, s7 o" n
e)锻造设备在工作中的作用力是很大的,如曲柄压力机、拉伸锻压机和水压机这类锻压设备,它们的工作条件虽较平稳,但其工作部件所发生的力量却很大,如我国已制造和使用的12000t的锻造水压机。就是常见的100~150t的压力机,所发出的力量已足够大。如果模子安装或操作时稍不正确,大部分的作用力就不是作用在工件上,而是作用在模子、工具或设备本身的部件上了。这样,某种安装调整上的错误或工具操作的不当,就可能引起机件的损坏以及其他严重的设备或人身事故。
' V/ n0 E: j9 \, d, l. _1)锻压机械的危险源) k; o/ ~. ^! c1 g# a/ y" W
f)锻工的工具和辅助工具,特别是手锻和自由锻的工具、夹钳等名目繁多,这些工具都是一起放在工作地点的。在工作中,工具的更换很频繁,存放往往非常杂乱,这就必然增加对这些工具检查的困难,当锻造中需用某一工具而又不能迅速找到时,有时会“凑合”使用类似的工具,为此往往会造成工伤事故。% g% L0 ~/ h" C# f5 L3 \( w3 M
g)由于锻造车间设备在运行中产生噪声和振动,可能使工作地点嘈杂,影响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分散了注意力,因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5 a. B7 u1 z: W
2)锻压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
( C Y+ Q' M# h& ?0 f" A( q! Fa)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或毛刺。+ U+ ^* g% P( z' ?
b)外露的传动装置(齿轮传动、摩擦传动、曲柄传动或皮带传动等)必须有防护罩。防护罩需用铰链安装在锻压设备的不动部件上。
$ s1 j: t* ]/ E3 `0 g3 m2 k: i, Ic)锻压机械的起动装置必须能保证对设备进行迅速开关,并保证设备运行和停车状态的连续可靠。
6 K1 t4 H# _6 w& g8 _2)锻压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
+ c9 Q; S4 r+ ]! Q' vd)起动装置的结构应能防止锻压设备意外地开动或自动开动。较大型的空气锤或蒸汽一空气自由锤一般是用手柄操纵的,应该设置简易的操作室或屏蔽装置。模锻锤的脚踏板也应置于某种挡板之下,操作者需将脚伸人挡板内进行操纵。设备上使用的模具都必须严格按照图样上提出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进行制造,紧固模具的斜楔应经退火处理,锻锤端部只允许局部淬火,端部一旦卷曲,则应停止使用或修复后再使用。
. Y+ u0 p. {$ f, ?5 i N" Y1 se)电动启动装置的按钮盒,其按钮上需标有“启动”、“停车”等字样。停车按钮为红色,其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 r: }& }$ J$ B. N/ N4 c. W n0 V2)锻压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
/ J+ J/ U. ` ~5 _: ?: Ef)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以消除水击现象,降低突然升高的压力。 J9 r+ |6 B9 x8 X) D. |
g) 蓄力器通往水压机的主管上必须装有当水耗量突然增高时能自动关闭水管的装置。6 r6 q" b. Q, B) }
h)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安全阀必须由技术检查员加铅封,并定期进行检查。, _9 s; T8 T- T7 s% e; l" A' V) g
i)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 w8 k4 i O# K
2)锻压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 \- n q! v8 Y, D1 m
j)安设在独立室内的重力式蓄力器必须装有荷重位置指示器,使操作人员能在水压机的工作地点上观察到荷重的位置。6 z+ Y# F+ P) {4 ]5 b
k)新安装和经过大修理的锻压设备应该根据设备图样和技术说明书进行验收和试验。8 J( H: m5 e8 s% w$ X- Y
l)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锻压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u7 `2 a- [7 @' z) k+ \% {
3)冲压机械的危险源
( J5 N7 M& r u4 ~a)设备结构:相当一部分冲压设备采用的是刚性离合器。这是利用凸轮或结合键机构使离合器接合或脱开,一旦接合运行,就一定要完成一个循环,才会停止。假如在此循环中的下冲程,手不能及时从模具中抽出,就必然会发生伤手事故。
6 ]- ^( l( n! p. j1 Jb)动作失控:设备在运行中还会受到经常性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使一些零部件变形、磨损以至碎裂,引起设备动作失控而可能发生连冲事故。) _4 A+ L! [; p: ]. Q
* j' |' L% `* O6 w3)冲压机械的危险源
8 o* H, c+ R$ n2 I% u3 [c)开关失灵: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动作。
j4 d# Q' U* G& o& ?d)模具:模具担负着使工件加工成型的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能量的集中释放部位。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或有缺陷,可增加受伤的可能性。有缺陷的模具则可能因磨损、变形或损坏等原因,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发生意外而导致事故。 $ o* L1 Z0 O: y5 C
4)冲压作业安全技术 4 l( N& x; D3 N# i. r+ ?
a)手用安全工具。使用安全工具操作时,用专用工具将单件毛坯放人模内并将冲制后的零件、废料取出,实现模外作业,避免用手直接伸人上下模口之间,保证人体安全。采用劳动强度小、使用灵活方便的手工工具。# `& k" Z0 j, S1 z" l
b)模具作业区防护措施。模具防护的内容包括:在模具周围设置防护板(罩);通过改进模具减少危险面积,扩大安全空间;设置机械进出料装置,以此代替手工进出料方式,将操作者的双手隔离在冲模危险区之外,实行作业保护。模具安全防护装置不应增大劳动强度。
; T% }$ [- X0 m4)冲压作业安全技术
, G7 s3 ?) t- z2 w8 B: Zc)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形式较多,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等。
D5 m5 y1 x7 m6 |" X; Y机械式防护装置。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推手式保护装置,是一种与滑块联动的,通过挡板的摆动将手推离开模口的机械式保护装置;摆杆护手装置又称拨手保护装置,是运用杠杆原理将手拨开的装置;拉手安全装置,是一种用滑轮、杠杆、绳索将操作者的手动作与滑块运动联动的装置;机械式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对作业干扰影响较大,操作人员不太喜欢使用,有局限性。
: I! O1 t# k* S$ z) a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是一种用电气开关控制的保护装置。起动滑块时,强制将人手限制在模外,实现隔离保护。只有操作者的双手同时按下两个按钮时,中间继电器才有电,电磁铁动作,滑块启动。凸轮中开关在下死点前处于开路状态,若中途放开任何一个开关时,电磁铁都会失电,使滑块停止运动,直到滑块到达下死点后,凸轮开关才闭合,这时放开按钮,滑块仍能自动回程。# T) E5 g O9 D0 y: {
光电式保护装置。是由一套光电开关与机械装置组合而成的。它是在冲模前设置各种发光源,形成光束并封闭操作者前侧、上下模具处的危险区。当操作者手停留或误人该区域时,使光束受阻,发出电信号,经放大后由控制线路作用使继电器动作,最后使滑块自动停止或不能下行,从而保证操作者人体安全。光电式保护装置按光源不同,可分为红外光电保护装置和白炽光电保护装置。 " ?. S8 C2 d2 x! A
5)剪板机安全操作要求- T& I- z/ I$ A8 `6 V! g
a)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剪板机各部位是否正常,电气设备是否完好,润滑系统是否畅通,清除台面及周围放置的工具、量具等杂物以及边角废料。
W; I3 l$ r% v/ R4 m; lb)不应独自1人操作剪板机,应由2~3人协调进行送料、控制尺寸精度及取料等,并确定1个人统一指挥。
8 [2 ]7 p& a& M5 Uc)应根据规定的剪板厚度,调整剪刀间隙。不准同时剪切两种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板料,不得叠料剪切。剪切的板料要求表面平整,不准剪切无法压紧的较窄板料。
( B! y0 T# |# L. l4 _* a5)剪板机安全操作要求! o' ?' p4 U- _" }0 U! ] E
d)剪板机的皮带、飞轮、齿轮以及轴等运动部位必须安装防护罩。
: j1 X% {0 h B; R) C8 Ge)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最少保持200mm,并且离开压紧装置。在剪板机上安置的防护栅栏不能让操作者看不到裁切的部位。作业后产生的废料有棱角,操作者应及时清除,防止被刺伤、割伤。
; p# V+ F7 Y5 C, R3、起重机械4 o/ k9 n( E0 |$ ]* o" E
按运动方式,起重机械可分为以下4种基本类型: m7 H4 {* Q# w) b: h
a)轻小型起重机械。千斤顶、手拉葫芦、滑车、绞车、电动葫芦、单轨起重机械等,多为单一的升降运动机构。& l# n& g: d& i; E
b) 桥架类型起重机械。分为梁式、通用桥式、门式和冶金桥、装卸桥式及缆索起重机械等。具有2个及2个以上运动机构的起重机械,通过各种控制器或按钮操纵各机构的运动。一般有起升、大车和小车运行机构,将重物在三维空间内搬运。
$ `3 U6 N& ?- f+ t; Q9 J _$ f; M) \' gc) 臂架类型起重机械。有固定旋转式、门座式、塔式、汽车式、轮胎式、履带式及铁路起重机械、浮游式起重机械等种类。一般来说,其工作机构除起升机和运行机构外(固定臂架式无运行机构),还有变幅机构、旋转机构。 x( U$ a8 k( Y! H+ {; V9 {
d)升降类型起重机械。如载人电梯或载货电梯、货物提升机等,其特点是虽只有一个升降机构,但安全装置与其他附属装置较为完善,可靠性大。此类起重机械有人工和自动控制2种。
$ H S) H" z, m- T" e" C0 K l1)起重机械的危险源1 O" T) ?; A4 N9 n; L1 n# J
a)重物坠落:吊距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电磁吸盘突然失电、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断裂)等都会引发重物坠落。/ y \" L0 L w4 i6 r$ _) j8 d6 I
b)起重机失稳倾翻:起重机失稳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例如超载、臂架变幅或旋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原因使倾翻力矩增大,导致起重机倾翻;二是由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沿路面或轨道滑动,导致脱轨翻倒。8 T9 u2 `# W4 s% p; \- m( B
1)起重机械的危险源
/ q4 _8 {, s, R: m6 R- f# J, X2 y$ Oc)挤压: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使运行或回转的金属结构机体对人员造成夹挤伤害;运行机构的操作失误或制动器失灵引起溜车,造成碾压伤害。
+ u: ]2 [# g* L3 J5 `d)高处跌落:人员在离地面大于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伤害。
) F5 o, V4 K+ P' M8 t1)起重机械的危险源- y; m. b0 }/ e- m( j
e)触电: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其任何组成部分或吊物与高压带电体距离过近,感应带电或触碰带电体,都可以引发触电伤害。" X1 A8 }) N) l) b2 K# i# K
f)其他伤害:人体与运动零部件接触引起的绞、碾、戳等伤害;液压起重机的液压元件破坏造成高压液体的喷射伤害;飞出物件的打击伤害;装卸高温液体金属、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品,由于坠落或包装捆绑不牢破损引起的伤害。8 T# i3 d5 O+ M0 a/ L
2)起重机易损零部件的安全要求
3 F) N! V3 t5 s# q; z: Ua)吊钩6 I! G! O" p& K1 R9 g2 L
b)钢丝绳+ `" a4 ^8 t- g+ R j$ t
c)滑轮与卷筒6 L h5 `- O* W0 `
d)制动器
" e5 |+ _+ v0 g$ i6 j6 a
- A; n& k: H/ l/ f, c$ J% ia)吊钩的安全要求
O# e" M% g2 u1 `4 Q0 T9 _吊钩在起重作业中受到频繁重载荷冲击的反复作用,一旦发生断裂,可导致重物坠落,因此要求吊钩有足够的承载力,同时要求有一定韧性。
! ^$ F; n) q/ D' R' H; j9 U1 _1 V吊钩应有制造厂的检验合格证明(吊钩额定起重量和检验标记应打印在钩身低应力区)。否则应对吊钩进行材料化学成分检验和必要的机械性能实验(如拉力、冲击试验),还应测量吊钩的原始开口度尺寸。
3 ^$ t- k+ q- X4 ]( Ea)吊钩的安全要求
" [3 {& g3 g( S. ~2 B通过目测、触摸检查吊钩的表面状况。在用吊钩的表面应该光洁,无毛刺、锐角,不得有裂纹、折叠、过烧等缺陷,吊钩缺陷不得补焊。
# N9 k: {( L: h5 D% T( q# l& J通过探伤装置检查吊钩的内部状况。吊钩不得有内部裂纹、白点和影响使用安全的任何夹杂物等缺陷。
5 `/ ?/ H a$ d' T有条件的应安装防止吊物脱钩的安全装置。
, A. ?6 s4 E5 E6 i; l: l* n$ Yb)钢丝绳的安全要求
9 R S% I! N% j2 L. E% P% B; w* D钢丝绳是起重机械的重要零件之一,用于提升机构、变幅机构、牵引机构,有时也用于旋转机构。起重机械吊挂物品也采用钢丝绳。此外,钢丝绳还用作桅杆起重机械的桅杆张紧绳、缆索起重机械与架空索道的承载索和牵引索。5 J- u5 Z/ Z, I& I/ A; P
起重机械主要采用挠性较好的双绕绳。这种钢丝绳是用钢丝捻成绳股,再用数条绳股围绕1个芯子捻成绳。
/ n- I0 A4 V. f& Y- m f( a% P7 `1 c钢丝绳在使用时,每月至少要润滑2次。润滑前先用钢丝刷子刷去钢丝绳上的污物并用煤油清洗,然后用加热到80℃以上的润滑油蘸浸钢丝绳,使润滑油浸到绳芯。 . b2 A* X) O$ P# P% S' ^! `1 [
b)钢丝绳的安全要求! |5 J% ^1 @$ G' Z
钢丝绳的更新标准由每一捻距内的钢丝折断数决定。捻距就是任一个钢丝绳股,环绕绳芯一周的轴向距离。对于6股绳,在绳上一条直线上数6节就是这条绳的捻距。表1-2是钢丝绳报废断丝数。对于复合型钢丝绳中的钢丝,断丝数的计算方法是:细丝1根算1丝,粗丝1根算1.7丝。
# `0 A; M( U, E4 n R0 I钢丝绳有锈蚀或磨损时,将报废断丝数按表1-3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7 w: h; u z7 O7 `: `
c)滑轮与卷筒的安全要求
& v: u e; _' z滑轮、卷筒和钢丝绳三者共同组成起重机的卷绕系统,将驱动装置的回转运动转换成吊载的升降直线运动。滑轮和卷筒是起重机的重要部件,它们的缺陷或运行异常会加速钢丝绳的磨损,导致钢丝绳脱槽、吊钩。5 Q. V5 r2 I8 \7 \: s2 w
; t9 W& ~8 E( p5 S$ gc)滑轮与卷筒的安全要求
; Q3 w* r2 P( x- N9 M0 V滑轮的使用安全要求:
1 l4 N5 M5 _6 c5 s1 k" x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不应小于规定值。平衡滑轮的值,对于桥式类型的起重机与一般滑轮取等值;对于臂架类型起重机取不小于一般滑轮值得0.6倍。1 @8 _* J5 D+ d. P
滑轮不应有缺损和裂纹,滑轮槽应光洁平整,不得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7 p. [. c# B
滑轮应配置防止钢丝绳跳出绳槽的装置。
" k3 ~5 C) I# V- x7 r9 q, \, p2 a金属铸造的滑轮,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裂纹、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因磨损使轮槽底部直径减小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滑轮轴磨损量达原直径的3%;其他磨损钢丝绳的缺陷。
7 ~+ m3 T$ Y3 G. F; Y2 a2 b, X6 \' b" ~0 m$ ~5 _
c)滑轮与卷筒的安全要求9 ?3 x$ t: a+ `; M. l2 L2 L( B3 H
卷筒安全使用要求:
9 E7 ]' m' v) G- z8 Z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对钢丝绳尾端的固定情况,应每月检查一次。在使用的任何状态,必须保证钢丝绳在卷筒上保留足够的安全圈。. P9 J) u1 ]4 k' y8 D' c
单层缠绕卷筒的筒体端部应有凸缘。凸缘应比最外层钢丝绳或链条高出2倍的钢丝绳直径或链条的宽度。
4 Z" ~; {) }* K7 l卷筒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裂纹;筒壁磨损量达原壁厚的20%;绳槽磨损量大于钢丝绳直径1/4且不能修复时。- p% K# X& @1 u% D9 S+ ?
4 j( w- f& B8 g! N
d)制动器的安全要求' A% Q$ T( x5 \
起重机配置制动器的安全要求:
w$ r) @% H! e& x+ D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行、旋转机构都必须装设制动器;
3 _$ {0 o" F1 t起升机构、边幅机构的制动器,必须是常闭式制动器;5 }1 S8 L# n, Z2 s! ], A
调运炽热金属或其他危险品的起升机构,以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起升机构,每套独立的驱动装置都应装设两套支持制动器。
+ m! K' v3 p6 r% W7 Z6 F
" v: |& h- g6 f3 g3 O; u: sd)制动器的安全要求) K8 w$ |' S% f8 V/ B
人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必须装设制动器或停止器。5 `6 i) v7 u4 S, F: c: M
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满足下式要求:
% A2 I; Z0 S% l, } Mz≥kM
: c( H- ?1 o7 X; ]) v 式中:Mz—制动器的制动力矩;
9 O" c$ m7 T. n9 r% `6 L o M—制动器所在轴的传动力矩;* g' B5 a9 Y9 x0 f" I0 _) W6 W4 M
k —安全系数。! s, M+ W) q8 }% V+ ~
& t3 v1 G) [: }
d)制动器的安全要求
- y: E2 y, y {% i3 m制动器安全检查的要求:7 K: R$ }0 C3 c8 A6 {
制动轮的制动摩擦面不应有妨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沾染油污;$ o. ^% d, d6 o, t; }2 D" V* ]1 t
制动带或制动瓦块的磨擦材料的磨损程度;
! A4 v- I* ]$ ]& s9 A& @制动带或制动瓦块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70%;" ~. U- ^$ ~9 H4 X
制动器应有符合操作频度的热容量,不得出现过热现象;( z. R7 h+ ~7 i8 I# [ m; q0 x6 O7 I
控制制动器的操纵部位(如踏板、操纵手柄等),应有防滑性能;
2 I% I8 a6 M1 s5 o人力控制制动器,施加的力与行程不应大于规定的要求。2 n4 x" v, G8 g. m/ a; D, X. X" Q" U( d
d)制动器的安全要求8 w) p# i) [1 R V- U
制动器的报废要求(制动器的零件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更换或修整):
4 F! R1 @) Z, [% X& G( a) j9 h* ]裂纹;" l" _1 m/ C' ~# e! D ?, N/ W7 c* p
制动带或制动瓦块摩擦垫片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50%;) |5 B7 \2 }! j1 S D0 b$ M
弹簧出现塑性变形;
5 X- v8 Q; f2 C( p6 Z8 I# m; S铰接小轴或轴孔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5%;
* Z% f, s$ a- Q制动轮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裂纹;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40%;其他机构的制动轮的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50%;轮面凹凸不平度达1.5mm时,修复后轮缘厚度应能满足要求。
* U p4 h' U. T% u& Y% H1 c4 F3)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f/ N/ f+ l- E: d# `
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按安全功能大致可分为安全装置、防护装置、指示报警装置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几类。
" Q! x1 h) v3 ]2 Y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应按《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要求装设安全防护装置,并在使用中及时检查、维护,使其保持正常工作性能。$ u9 Q! j! ~1 R8 I9 T1 y- q
3)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0 V% y+ G! n1 K# z- U; Y, ? f4 x
a)安全装置,是指通过自身的机构功能,可以限制或防止起重作业的某种危险发生的装置。安全装置可以是单一功能装置,也可以是与防护装置联用的组合装置。安全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分为:) Y; t' k8 x4 G; [8 N `# t
限制载荷的装置。例如,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缓冲器、极限力矩限制器等。
1 P z' e/ q, V限定行程位置的装置。例如,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防止吊臂后倾装置、轨道端部止挡等;
# u) G, a" H! C定位装置。例如,支腿回缩锁定装置、回转定位装置、夹轨钳和锚定装置或铁鞋等;
0 k A: ~4 a! t. D# l3 r) R其他安全装置。例如,联锁保护装置、安全钩、扫轨板等。
" b- n9 x0 Z( h3 n0 s
' `. A& u7 M, R6 ~& t5 C3)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T7 r h- \8 o2 p$ p
b)防护装置。这是指通过设置实体障碍,将人与危险隔离。例如,走台栏杆、暴露的活动部件的防护罩、导电滑线防护板、电气设备的防雨罩,以及起重作业范围内临时设置的安全珊栏等。
6 x/ p }7 t% J7 y) ]% sc)安全信息提示和报警。这是用来显示起重机工作状态的装置,是人们用以观察和监控系统过程的手段,有些装置与控制调整联锁,有些装置兼有报警功能。属于此类装置的有: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幅度指示计、水平仪、风速风级报警器、登机信号按钮、倒退报警装置、危险电压报警器等。
, N2 }8 j$ m- W; q8 `: Q( Jd)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照明、信号、通讯、安全色标等。 4 b# K0 T& ~" U& ~% u
4、木工机械1 B- v$ J8 O$ L( ]0 O3 {& B" o. j! |
木工机械有:跑车带锯机、轻型带锯机、纵锯圆锯机、横截锯机、平刨机、压刨机、木铣床、木磨床等。
8 [" [5 t) v* }/ F木工机械的特点是切削速度高,刀轴转速一般达到2500-4000 r/min,有时甚至更高,因而转动惯性大,难于制动。( c( z8 }; `, I, g- z9 U3 d* x
1)木工机械的危险源
2 V9 }, B$ X4 V, z$ g7 F) h0 D: r9 b机械危险源:主要包括刀具的切割伤害、木料的冲击伤害、飞出物的打击伤害。
1 }+ y# j, }# _# _1 I2 v7 G% i生物性危险源:木工机械加工的木材有生物毒性、过敏性和活性等,可引起皮肤病、视力失调、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病变、过敏等。; K$ e( ?: `# h% I2 Z5 o5 q
化学危险源:化学防腐和粘结是木材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序,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引起中毒、皮炎或损害呼吸道粘膜,甚至诱发癌症。+ A# b9 ]' J* ^8 i) c, Z
粉尘危险源:木材加工产生的木粉尘可导致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可表现为肺叶纤维化。
" L a0 n4 j1 L" m# l7 V& f, i火灾和爆炸危险源:木材有发生火灾可能性;木粉尘有粉尘爆炸的可能性。
+ B* C' [- \4 g7 R6 G! p噪声和振动危险源:木工机械能产生噪声和振动。6 [: w2 L" C5 q/ A
2)木工机械的安全技术
3 g+ Q% d1 p* j4 v* \& sa)按照“油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和锯片有罩、锯条有套、刨(剪)且有挡”的要求,以及安全器送料的安全要求,对各种木工机械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 \! d+ i6 I# _b)对产生噪声、木粉尘或挥发性有害气体的机械设备,应配置与其机械运转相连接的消声、吸尘或通风装置,以消除或减轻职业危害,维护工人的安全健康。+ t9 T+ p2 T0 s1 f9 H
c)木工机械的刀轴与电器应有安全联控装置,在装卸或更换刀具及维修时,能切断电源并保持断开位置,以防止误触电源开关或突然供电启动机械。* ~0 R& p0 Q: G
2)木工机械的安全技术3 h( q; B" e( V8 U0 X
d)针对木材加工作业中的木料反弹危险,应采用安全送料装置或设置分离刀、防反弹安全屏护装置。
8 A( g0 \% K/ O. i6 L1 pe)在装设正常启动和停机操纵装置的同时,还应专门设置遇事故紧急停机的安全控制装置。: Z% a7 k s7 P# e5 b% i
5、焊接设备
, J* l4 X! C- S1)气焊与气割1 v2 _- ~# }3 U
气焊与气割的主要危险是爆炸和火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金属熔渣飞溅、烟气、弧光也会危及操作人员的健康。
; a" _* `3 T* B& [7 u* R 电石(碳化钙,CaC2)是气焊与气割作业的基本原料。电石遇水生成的乙炔(C2H2:)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水量不足且散热不好时,局部过热引起乙炔热分解,也可能导致爆炸。9 S. e" c; A0 o0 q: Y5 i
2)电焊0 d* s8 M5 E' K- N0 Q( L3 B
电焊是带有电击、弧光伤害、灼伤、爆炸和火灾等多种危险的作业。
8 f$ R9 f" s& b" a1)气焊与气割
, `5 l$ \8 V4 {a)电石储存和使用安全要求
% k3 J$ c; b. O R& q+ W, j电石应避免受潮,库房必须严防漏雨,盛放容器应密封良好,电石桶上应有防火防湿安全标志。
! [# v; O7 i6 s/ B4 Q8 l9 D电石库不得设在可能积水处,库房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25~0.6m。
* {# U7 X' }0 R" j7 n电石库房应为耐火建筑,房顶应设有自然通风的风帽,库房周围10m以内不得有明火,库房内设施应符合防爆要求。 ' @5 f) \" I5 m" ~+ y$ |
1)气焊与气割( y9 [. v# H( s3 A0 @$ n2 D" q
搬运电石桶应防止碰撞或滚动。. E V7 \9 ~; S# y: R
开启电石桶应使用不发生火花的被铜合金工具;使用铜制工具时,其含铜量应低于70%。
/ S* n: a R4 G! q空电石桶内可能滞留有可燃气体,其附近不得有明火。
) [8 B, u, T: H# N; f4 q l电石库应备有黄砂和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含水的灭火器。; x/ e3 t' K; S# H5 t3 e
1)气焊与气割% j; \* D: \( _4 p) t3 ~' h
b)乙炔发生器装置安全要求4 G4 q# M: F7 |/ G9 P
乙炔发生器本体及安全阀、回火防止器(水封安全阀)、安全膜(或卸压孔)应保持完好,不得有泄漏、堵塞。
) g: `0 g0 {0 @1 v8 Q5 m0 ^% N5 [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内的水量应符合要求,乙炔发生器内水温不得超过60℃,气体温度不得超过90℃。
" b) T, U, k9 o& p5 O2 k宜采用块度25~80 mm的电石,不宜采用块度15mm以下的电石和电石粉粒,以防分解太快。
2 p% ~* x0 L' N1 Z- ~. d% b- J如乙炔发生器内部冻结,只能用热水、蒸汽解冻,而不能用明火或电热器具加热。, n* k- V( W( ~2 `$ C
不得用氧气顶吹乙炔皮管。
) ?3 L* s8 n9 k, _1)气焊与气割! f; k Y& X7 z7 D
使用前,应尽量放出乙炔发生器内乙炔与空气的混合物;每班工作结束前,应放出乙炔发生器内的电石灰和污水。
$ F) F. V- C9 t; B) ]乙炔发生器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附近不得有引燃源。* }4 q) w' | e8 y8 v i
回火防止器只能接用一把焊枪;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应垂直安装;使用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前,应放出其内乙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冰冻季节,工作完毕后应放出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内的存水;冰冻季节宜采用干式回火防止器。$ ]) s0 ]; t* f2 L
炔发生器安全膜的膜片应采用响应快的脆性材料制作;其强度按工作压力的1.5倍确定。3 V( q' H I! h; v |1 q/ S: F
乙炔发生器内的压力不得超过150 kPa(表压)。2 V7 U, b9 |/ i3 {) \
气割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较乙炔的爆炸危险小,使用中应注意防止回火;气瓶出口应装有减压器。 I/ c# m! z+ T% }; N! l
1)气焊与气割6 W; m. n: T4 i
c)氧气瓶安全要求
, n1 _& K7 C8 k) g( N+ P5 V( S% F) |" i氧气瓶内压力高达1.5 MPa,有较大的爆炸危险。
B& I/ Y9 a: j' O氧气瓶本体及氧气表等附件应保持完好。
8 L7 _0 B7 F/ R装减压器前稍稍开启阀门,吹去阀门内的灰尘;减压器应安装牢固;装好后先缓缓打开氧气瓶阀门,再渐渐旋紧减压器的螺杆;装好的减压器不得漏气。
3 \ z) T, V" T& |4 ?氧气瓶或减压器冻结时不得用明火、炽热铁块烘烤或用铁器敲击,而只能用温水解冻。
1 @# ]2 R% Z0 _( z1)气焊与气割
5 a1 D" `# m) i( D G" n$ Q使用时拧紧皮管接头螺母后,应先打开气门吹出皮管内的灰尘和渣屑;不用时应将皮管挂起。
9 L$ T }4 v8 e3 |8 `( w' _4 D$ U氧气操作人员不应穿有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使用有油污的工具。
2 C. W6 A5 E7 }! D! u s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充气前应留有100~150 kPa的压力。; E( N: w! R0 ^$ j
氧气瓶应远离高温场所和明火,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
. u- h/ q3 y; O8 J- T2)电焊
# D. g: ^" I8 h+ Ka)交流弧焊机的安全要求
% M# ^* h+ X% f. {弧焊机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弧焊机应与安装环境条件相适应;弧焊机应避免受潮,并能防止异物进人。7 ]0 g6 v3 Z2 ^" e
弧焊机外壳应可靠接保护导体;为了防止高压窜人低压带来的危险,弧焊机二次侧的一个点也应当接保护导体。1 Q' s+ ]8 S% t+ R* W9 v
弧焊机一次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电压相符合;工作电流不得超过相应暂载率下的许用电流。: G+ @: m4 [; z- {; K: T
弧焊机应经端子排接线;接线应正确,应避免产生有害的环流。
! f, V7 e8 d7 }9 V ~( \- G: r' [3 K2)电焊
' P+ M R6 i8 @5 e$ X( B多台焊机应尽量均匀地分接于三相电源,尽量保持三相平衡。
# ?1 N' Q1 m( A0 O' ]7 r& M( f弧焊机的一、二次电源线均应采用铜心橡皮电缆(橡皮套软线);一次线长度不宜超过2~3m。9 w6 S: b0 s; Y- [5 f+ P$ }
弧焊机一、二次线圈绝缘电阻合格。
4 {3 V% C# x4 P! p, G0 I- R移动焊机必须停电进行。( O( M2 m! W( g, b8 S. E7 s
在电击危险性大的环境作业,弧焊机二次侧宜装设熄弧自动断电装置。
" g( D1 f7 b' y弧焊作业时应穿戴绝缘鞋、手套、工作服、面罩等防护用品;在金属容器中工作时,还应戴上头盔、护肘等防护用品。
6 D3 V( t8 G& z2)电焊' n+ Z% s3 q' e* X" d5 {$ @
b)电焊作业防火防爆安全要求! a9 W1 q* E- Y: @* D, L+ m9 \
离焊接作业点5m以内及下方不得有易燃物品, 10 m以内不得有乙炔发生器或氧气瓶。
! J0 c. k) P! B8 t" s z+ k& X; ~不得在储存汽油、煤油等易燃物品的容器上进行焊接作业。! w. ^- F! {- Y& |1 a
焊接管子时,管子两端应当打开,并不得有易燃物品。) K; V4 V3 m/ l% s7 p. L
不得带压焊接压力容器。
7 X6 Y4 z- m' I) R. z7 O不论是电焊还是气焊,焊接盛过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容器前,均应先打开盖反复清洗容器内残留的危险物质;在锅炉内、管道内、井下、地坑内焊接前,也应先清除其内残留的危险物质。
& V% |1 P* _% s7 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