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是工厂生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如何进行车间管理,对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尤为重要。今天,认证君和你分享一套完整的工厂车间现场管理指南,请收好!
5 k2 [5 U, p2 I- N
0 j0 C- y9 \) S& X. [1、车间管理职能
, S& x/ ^. z- s- n制订计划
+ _) ]- G0 |- q; b计划是任何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是一切现代化大生产的共同特点;是各项工作的指南;是动员和组织企业职工完成用户需要的产品的重要工具。
9 m# l, _6 H) c: U+ ^车间管理的计划职能首先是制订整个车间的活动目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它能使各道工序以至每个职工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能把各个生产环节互相衔接协调起来,使人财物各要素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
! I5 m" I! {5 B7 a有了计划就有了行动的方向和目标;有了计划就有了检查工作改进工作的依据;有了计划就有了衡量每个单位每个职工工作成果的尺度。
0 J m7 \+ f5 @. P. `% r O" x
车间不参与对厂外的经营活动。车间制订计划的依据是企业下达的计划和本车间的实际资源情况。车间除每年制订生产经营和目标方针外,主要是按季月日时制定生产作业计划,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设备检修计划。
7 r/ ]9 y; F' e4 @. p* q* z组织指挥
+ A/ P8 Q) F1 e; L- K# K1 N
组织指挥,是执行其他管理职能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完成车间计划,保证生产,使之发展平衡,并进行调整的重要一环。
% U( {# K/ x. d: O: B& ]; m
车间组织指挥的职能:
+ Z1 s. K/ b( }& R2 R1 f4 ~8 t: f# w
一是根据车间的目标,建立完善管理组织和作业组织,如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选择和配备,劳动力的组织和分配等。0 R7 }/ V$ h, x; J3 D4 O7 r
5 A1 e! C0 z4 e H二是通过组织和制度,运用领导艺术,对工段班组和职工进行布置调度指导督促,使其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使相互之间保持行动上的协调。1 J5 o' v/ }, q+ `( o1 n
; f9 o; A, }; k7 M4 D, @! X s/ Y
监督控制
监督就是对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计划的实施,上级指令的贯彻过程进行检查督促,使之付诸实现的管理活动。控制就是在执行计划和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把实际执行情况同既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的管理活动。
" d2 \; V0 l! `7 g生产服务
由于车间是直接组织生产的单位,因此生产服务作为车间管理的一项职能是十分必要的。
4 P, B6 o% E. f% J9 }生产服务的内容:
' k; S: ~/ Y) G( V- \8 L/ D. l! ^& A0 d0 C9 f# T! E- \- l
激励士气
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其基础在于车间生产现场职工的士气。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车间负有直接激励职工士气的职责。
6 M U* _9 A; D0 R激励士气,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地吸收职工参加管理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车间任务的完成。
5 z- J5 a" J; V% Z3 a8 M3 Q% M# C' g车间管理的全部职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履行这些职能的有车间主任副主任工段长班组长及车间职能人员。
! ^8 s0 A6 t6 \3 J2 u0 ^+ t; M& l) A2、如何管理车间?6 v' ]9 g3 S" l: O
企业文化的推行者
一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极推行者。一个国家,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国粹;一个民族,具备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民族精神;就是个人,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精神支柱!
% U7 ]" e9 e6 S9 \% t, j" F$ N0 Y如此,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民族才能长久不衰,个人才能坚韧不拔。作为一个企业,其精神支柱其灵魂就是“企业文化”。
6 Q* R$ M& h! `$ ?( H
纵观世界五百强企业,无不非常重视和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想做好生产车间管理,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首要工作就是要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熏陶员工激励员工。
" ?! x( C5 j3 I1 R! G
" {& \, s6 ]5 D) S- H9 n; {8 ]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史,增强其对公司的信任度,使其热爱公司;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清楚公司的目标愿景发展趋势,提高员工对公司的信心,从而坚定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甘于奉献;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各项制度,使其清晰个人的发展目标,树立竞争意识,从而推动公司的生产发展。要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各种场合,积极推行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4 K" n- v/ D9 r* n
# _0 N4 u7 j: E- {
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
二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会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失去了纪律的约束,势必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
! u* e' v( ~* N4 t8 s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熟悉和推行公司已有的管理制度,更要逐步建立完善车间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员工的行为规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尽量使每一项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根据使用反馈情况及时更新,变无规定可依为有规定可依,从各个方面规范员工的行为。
3 m% h" q& p7 z; q; z$ g; o并通过日常的检查督促,逐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鼓励员工自觉按规程去做,固化良好行为,改正错误行为,为车间管理的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v1 {2 j- c) f& h
安全生产的倡导者
三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安全生产的倡导者与实施者。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是企业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保障。
R4 A3 y) n; f" ]7 c; l- `% |0 o3、人机料法环
/ U7 ^* h# X) A L8 c0 \3 i/ g6 {6 }" C4 M& R v
不同的工种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要求有不同的安全措施,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措施法则,可归纳为对“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
. G8 R, z9 O! v; y# O, |! [! n
& F' }2 \! V5 f' k1 K) I0 D“人”,即人的管理
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生产车间岗位的人员需求程序应是非常规范的。
# A8 G$ g5 w) V3 M
车间新需求的员工,根据公司所荐人员的详细材料,先形成定岗的初步意向,然后到辅助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在这段磨合期中,车间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然后根据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形成书面资料,反馈给公司,以落实定岗。
* l/ z' M4 C3 _5 |$ n/ K# \
对初评不能担当本岗位者,车间通过以培训再教育等途径来提升该员工的综合能力,以达到胜任的目的。如再不能胜任的员工,则谢绝录用。
' F( Y0 y8 [6 \. ^- n* j在日常生产中,车间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通过表扬鼓励奖赏等激励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信心和激情。
1 b" g( [6 h5 Q- @“机”,即机器设备的管理
机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保障。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根据设备保养的复杂性,对每台设备定制 “设备责任牌”,落实专人负责。
n6 ~* R2 F6 \7 X公司不定期开展现场管理检查,并建立相配套的奖罚制度,使每个设备责任人形成自觉保养设备的良好习惯。员工在交接班的时候,必须有机器设备运行情况的交接记录,一旦发现机器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排机器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9 N" y- C7 a- t! F! v8 U3 A6 N6 Q( O
8 t8 f) P/ k: R! A0 f" {) ?* i
“料”,即物料的管理
物料管理是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因素,由于化学物料的特殊性, 物料性能的转换相当快,也就是说,从低温到高温,从低压到高压,由稀变稠等一系列反应,伴着一种物料的加入,只在瞬间便可完成。车间从领料人员开始着手,应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通晓每种物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对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计算精确。
4 ?! ]5 U; M7 ~# e+ G( @, r( ~4 s
对于不适存放的物料,严禁在车间停留,做到现领现用。领料人员必须对仓库原料进行及时检验,严禁将不合格原料领进车间。为此,车间还应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培养员工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 Y% w" \, m" c
“法”,即操作法,指导书
操作法是引导操作的路线,在操作过程中路线不能变。有的操作工特别是新员工对操作法常有疑惑,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除了解释,还应派出经验丰富的老操作工进行手把手教导,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和掌握。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车间还应根据原始记录显示记录仪,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提醒操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与规定完全一致。
, J w! C" G8 T, n% }& j3 W: v) {# j
“环”,即环境的管理
环境可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也是创造优质产品的前提。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结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的5S管理思想,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通过开展自查与互查的方式,结合车间实际制定相应细则。
" j3 O' q2 }& k9 O4、安全生产管理6 O0 C/ H& h" `+ l, S1 A
针对每个不同岗位,车间还应制定各岗位的职能考核细则,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奖罚根据考核细则所规定的条例进行,进一步提高操作工在操作工序中的细心程度。
) H/ W, W$ P. G# ^9 X
总之,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一定要认清:安全生产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长期不断的持续性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还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7 X+ s7 v: b- F' C9 x. L$ _6 ?①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必须坚定不移。
) O0 |% ]& g1 g* [: Y: U
首先是管理层要更新观念,破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其次是要在员工身上下功夫,卡死职工素质关上岗关和思想关,一切按标准办事。要善于研究职工思想动态,把隐患消除在岗前岗下;再就是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工作,做到严而不死,注重感情投入,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 L( e% L4 u$ F) G& i/ O
②安全管理必须注重对作业过程的控制。
4 f1 I$ H. _8 I# l$ b
一是要建立管理考核机制,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监督,真正发现和处理动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消除形式主义;二是对基层部门考核检查,做到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在深入现场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结果检查,杜绝片面性。
3 c4 M, C5 @/ u* O
③安全管理必须实现由外部管理向班组自我管理转变。
5 m. L3 d2 D9 `* g首先要建立班组考核机制,建立车间考核班组班组考核小组小组考核岗位的逐级考核框架,把责权利下放班组,将责任和权力变为压力和动力,以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中的自控互控他控。实现班组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从基础上夯实筑牢第一道防线。
" l P1 L- i' b: X4 p4 j/ i2 q
+ [6 }$ C& F8 S+ ?3 p7 C④安全管理应做到超前防范,关口前移,抓好典型。
3 ^7 b% i+ m: o( @9 k一是要主动出击,自寻压力,敢于揭丑。对存在的突出安全隐患,要抓住典型,扩大教育分析,使责任人引起震动,使员工得到教育。二是注重确立防范措施,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日常检查发现和管理工作发现的突出共性问题,迅速制定防范措施,果断予以纠正,查找工作中的关键人关键岗位,重点加以控制,达到预防问题发生的目的。
" r2 y2 B- _; @3 x7 a2 x
四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注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和资源。一般的生产工序中,在日常工作中都会产生诸多的“浪费”,其实,在生产管理中,通常也会出现“七种”浪费。
* u9 {/ `/ }1 }3 g+ ~! X R
这“七种浪费”不仅发生在生产现场,如果仅仅关注现场存在的问题,而不解决被现象所掩盖的本质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即使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也很有限。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了解这“七种浪费”产生的原因,更要注意避免和杜绝这些浪费因素,节约成本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7 H0 y& q: V5 Y' ^- End -
7 ?- ]' } i/ k1 ^8 T. E& L
/ g1 G% s( X+ H$ A)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