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n7 o4 t5 J5 f2 I) \7 [
近日,江西省质监局、辽宁省质监局先后发布2016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根据通报,多家机构存在超范围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未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检测、报告结果失真、体系文件不完善等问题,并被监管部门进行相应处理。
& k* A6 N Q; R* ? b' A. q5 \
3 }: I; }2 ^( y3 ?2 H) X" E- ]8 w5 y# S
辽宁省质监局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检验检测
机构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
. X' x$ t( u& u/ r$ }根据《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辽质监办发〔2016〕108号)工作部署,省局于2016年7月至9月期间,组织专家对全省56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以及发现的主要问题通报如下:
8 P- S$ @9 N" r5 o一、监督检查的基本情况
7 I" O& M( d7 k) _9 j, h2016年监督检查工作,按照不同的检验检测类型,省局随机抽取了56个检验检测机构,按照事先设置的18个检查项目,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检验检测活动合法性、管理体系的诚信可靠性、有效性等专项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除2家机构迁址已不符合资质认定条件收回证书外,其他54个机构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超范围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未按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检测、使用设备和环境不符合要求、报告结果失真、无信息变更手续、体系文件不完善等问题。
2 J; b) M4 P2 Z/ M
二、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意见
$ C* c6 N) \; Y+ h8 C' _
根据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出如下处理决定:
* _5 y! d, S0 N* |! C, c(一)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存在涉嫌报告结果失真等问题的11家机构(附件1中序号为1-11),由省局约谈检验检测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向其通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机构所在地区的市质监局(市场监管局)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凡违反《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在整改期间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同时会同本局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调查取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
5 P5 q3 G: q8 s
(二)监督检查中涉及到场所、标准、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变更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等问题的15家单位(附件1中序号为12-26),责成机构所在地区的市质监局(市场监管局)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 A8 }( E" R9 X1 \7 |) \0 ?& q(三)监督检查中涉及体系文件不完善等问题的27家单位(不含迁址收回证书的2家机构及近期注销工商执照的1家机构),责成机构所在地区的市质监局(市场监管局)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省局将予以通报。
, M5 U4 k% D' v1 G4 ~- L2 ? \
(四)针对这次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通知各机构于2016年11月25日前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报告报所在地区质监部门。
: G* n: R" `3 k- H8 h. l附:2016年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 j `5 ]: z; S/ Y9 ~3 F d
序号 | | | |
1 | | | 检测报告第2016F018号参数水、粒度;检测报告第2016F099号参数有机物、酸碱度、水分、PH不在证书附表范围内。 |
2 | | | 1、检测报告BW20160025中感官、色泽、组织状态、气味、杂质、净含量等项目不在资质认定证书附表范围内
* P3 `# [* \1 A0 A4 Q2 s2、 报告编号BW20160019,BW20160021授权签字人超领域签发报告, j; j" X$ C: Z8 d) T. V
3、报告编号BW20160019中氨基酸检测日期为2.14-15,仪器使用日期为2.14日,与标准规定的检出时限不符。 |
3 | | | 监测报告沈苏环监技服字D2016d第(01)号流量参数不在证书附表范围内。 |
4 | | | 1、查到2016年3月开始对发出的检验报告有存档档案,未查到在此之前检验报告存档的档案证实
# \1 r l2 d6 Q- }" {7 b+ R2、:检验项目不全:报告编号(21071116072900015)车辆类型中型普通客车缺少侧滑项目;报告编号(21071116073000006)车辆类型小型汽车中缺少驻车制动项目;报告编号:(21071116062000003)车辆类型重型非载货专项作业车路试缺少底盘动态和地沟部件检查等项目
' ], g0 Q: A1 T! f/ [, l3、缺少检测辅助设备: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内窥镜,客车通道引道装置和行驶记录仪检定装置。 |
5 | | | 1、公共场所标准发生变化(新标准实施日期2014年12月31日),实验室未提出标准变更申请,但未核查到实验室使用作废标准实施检测的事实
}2 ^8 ?/ a7 Z/ }2、用于生活饮用水耐热大肠菌群检测的恒温水域箱已经损坏停用,但是实验室对外发放的检测报告中仍有该项目结果。 |
6 | | | 检测报告编号:P0052016080900009后轴制动,整车制动数据异常;后轴行车制动率150%,整车制动率116.3%。 |
7 | | | 1、编号20151230001的检测报告中有漏检项目:定置噪声、驾驶员耳旁噪声。
; O9 N9 H# k8 r# g1 K; R2、资质认定标志制作的不符合规定要求,无资质认定证书编号 |
8 | | | 1、机构没有上报法人变更情况' E' B' e1 x* E* @$ A. r
2、仪器设备工作环境不满足要求) A; i4 \, C2 c+ U" v5 Q) M
3、实验室在样品编号为D2015-11-02的检测报告中(签发日期为2015年11月12日),使用了CMA标识,该标识对应的资质认定证书编号2012060124G,该证书已经在2015年11月08日失效。 |
9 | | | 1、只规定检测报告保存期限1年,检测报告编号为:211223201504070431中整车制动率52.9%(未合格,合格值应为大于等于60%),出具合格等级评定
4 u! m% e8 T" }0 v2、该机构未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f! q X) M" K
3、在职人员未签署自我承诺, }! O% z+ I5 y$ x
4、检验检测专用章未更换;未制定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规定
+ K9 ~( s; s9 a8 i/ Z6 g. i k3 R4 o3 Q5、未对保证国家秘密不外泄做出规定7 D" M* B/ t. j g
6、体系文件中未明确规定非授权签字人不得在检验报告中签字,对外签发检测报告* Z T& ?3 t: H( B! j% A
7、该机构未在体系文件中对资质证书和标志不转让、出租、出借等做出明确规定 |
10 | | | 1、实验室未按照规定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年度报告; H3 b7 h8 R4 ~) r
2、生活饮用水“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项目,从2014年4月13日开始使用ICP-600离子色谱仪,该方法超出了资质认定证书的能力范围5 \! j: R: u O! z* c9 T
3、公共场所检测用GB18204系列标准,在2013年末发生变化,该机构未向资质认定机构提出变更申请,在未获得批准的情况下使用了新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并出具带有CMA标志的报告。 |
11 | | | 编号为沈北监服字(B)2016(004)号检测报告所加盖的CMA标志证书号为过期证书号 |
12 | | | 授权签字人离职后未及时履行变更手续(2014年起未出具报告检测) |
13 | | | 相关技术负责人等人员发生变化,未及时向资质认定部门申请变更 |
14 | | | 检验报告编号为2015419408140001中的硬度值为2.5,但原始记录中未见该项数值。 |
15 | | | 2016年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变更,有任命文件,未见报备批复材料。 |
16 | | | 报告编号为16-11/HB-003(脉冲喷冲吹袋式除尘器 葫芦岛市华东锅炉厂)中,检验依据为GB/T 6719-2006(袋式 除尘器技术要求);而证书附表中为GB/T 6719-2009(15.6),不是现行有效标准。 |
17 | | | 证书附表中标准:GB2125-1980、GB2126-1980、GB2127-1980、GB2128-1980已经作废。 |
18 | | | 标准GB5009.15-2014未进行变更。并在2015年11月26日,出具包含有此项的检测报告,报告编号:WJ-2015-109 |
19 | | | 未对GB/T18204.13(14、15、18)-2000标准进行变更备案。查看2015、16年样品交接记录,未对温度、湿度、流速、新风量进行检测,未出具检测报告。 |
20 | | | |
21 | | | 1、技术负责人、分场所地址变迁(未出报告),未按照要求提出变更申请
, [3 `$ M* J7 U) @3 Z& D% Z2、未上报年度报告。 |
22 | | | |
23 | | | 1、资质认定证书中地址与法人证书中地址不一致
3 x) |- S& o+ _9 j/ _2、实验室未按照规定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年度报告。 |
24 | | | 该机构在质量手册“结果和报告”章节中规定了检验报告,原始记录的保存时限不少于6年,但未查到建立检验检测档案的证实。 |
25 | | | 未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年度工作报告及未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
26 | | | 1、原始记录中引车员、登陆员与实际人员不一致,登录系统无法对人员进行更改$ K* I) ^: i) C3 a
2、该机构未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 Z# w2 O: |+ O3 D) [3、检验检测专用章未更换;未制定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规定
& X( P8 L* {: n8 k+ a( }. Q; {: \4、在职人员未签署自我承诺;“质量手册”中未对员工不得在两个检测机构从业作出明确规定
' {/ h7 D/ {1 X$ |' l- q5 D5、该机构未在体系文件中对资质证书和标志不转让、出租、出借等做出明确规定 |
27 | | | 1、未在质量手册中规定相关保密措施。, D8 h" E) z% b2 c6 M/ V
2、在程序文件“保护客户秘密和保护所有权的政策和程序”中缺少国家秘密,技术秘密的相关控制内容
- D; E+ X& i9 N3 R3 \, e3、未制定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规定$ Z! Z0 t4 I8 e$ B. I! s
4、对资质证书和标志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无明确规定 |
28 | | | (WT)第009号缺少SO2、NOx、烟气黑度等原始记录。 |
29 | | | 1、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
l' r" v, s3 s# e% Y2、程序文件中缺少国家秘密、技术秘密的相关内容
7 F/ B1 o# y/ ^0 q, {6 k N3、查到编号:2014330405000003的检验报告,执行标准填写的不准确,填写的是检验方法标准
9 \% q# S* Q7 K: m! D3 s4、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对分包项目的要求,不满足《评审准则》要求- a4 R; j. r# q" `$ x7 F5 A: ]1 ^
5、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未对环境、设施、设备及人员情况发生变化,如何持续符合资质认定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r) M7 s1 ^( Q7 E9 a% U! M
6、实验室规定了资质认定标志的使用,但规定的内容不满足《管理方法》要求
% S/ _' H' H ~! f# J) k) p7、在管理体系文件中未明确规定“不向社会推荐产品、开展产品监制、监销”等活动的内容 |
30 | | | 1、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
, p: v; R/ y+ K h3 T- c2、检验报告未按《管理办法》的要求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 ]( y6 S. w d+ ^2 h' L
3、委托检验合同中,未注明“异议复议期”周期,检验检测报告中缺少所用仪器设备的信息
9 T2 M! X& v: f# a# w$ X3 L( r4、未在手册或程序文件中明确规定“不向社会推荐产品、开展产品监制、监销”等事项 |
31 | | | 1、2015.4.8技术负责人万永强任命未到质监认定部门报备" l/ `, d+ G! c4 E2 d, @5 Z
2、CMA标识、检验检测专用章使用规定不明确
; f3 r h$ {. W3、报告2015402902103042干爽护垫中真菌菌落总数(GB15979-2002附录B7)无资质(工商委托) |
32 | | | |
33 | | | TC40恒温烘箱校准证书校准温度与认定标准GB/T 9740-2008规定不符,机构并未确认 |
34 | | | 营业范围有汽车租赁项目,体系文件中未识别出潜在的利益冲突 |
35 | | | 1、编号为20140304009中参数“纯净度”,而证书附表中对应的为“净度”
& |/ ]) x3 e8 G" m( ^4 X# [2、报告编号为2014030400中,检测依据不明确,原始记录中缺少检验依据。" V: T9 a1 y. E7 M
3、报告编号2014035014批准人的称谓为主持人 |
36 | | | 1、分包程序文件中未对分包的报告形式予以规定。
# y: l5 e3 v) H% `1 K- w1 {2、未对智能沥青延度测定仪证书编号ZS154454D117设备校准证书进行确认 |
37 | | | 1、奥欣职检(2016)第1005号检测报告包括三个报告,但报告编号只有一个。
. q6 L- B& O# K5 J2、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原始记录样品编号与原始记录中样品编号不一致。奥欣职检(2016)第1010号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不一致 |
38 | | |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均未对“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家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做出规定;没有要求检验人员做出承诺;没有发现在两家检验机构从业情况 |
39 | | | 1、经营范围中检验与评价、检验与技术服务的潜在利益应予以识别 2、机构已做公正性声明,对公正性做出控制。但应增强充分性,如:对第三方地位的识别与控制
$ d% t1 M9 l# Y3 w0 w0 V3、恒安职检(2016)第051号,检测报告缺少样品唯一性标识和样品状态标识 |
40 | | | 1、经营范围有“国内贸易”。近年没有开展该业务,公正性控制程序中未能识别
/ C& A2 A& p5 Q- ` j2、制定控制程序DGJC/TX-2/02-2016,需补充对利益相关方的委托业务及公司其它经营行为对公司公正性影响的控制要求0 w j; O6 g- p4 B, A
3、未查到有兼职情况,有不得兼职要求,检验人员未签订不在两个检验检测机构执业承诺
" g$ `7 f! t! _% h0 a- m6 `2 M4、编号为2016-FS-004原始记录中,样品预处理记录为“标准状态、24h”,没有具体的预处理起止时间,预处理温湿度值0 p" X) A5 \6 Z
5、《结果报告管理及发布程序》中没有资质认定标志(CMA)的使用规定 |
41 | | | 1、体系文件中未对“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家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做出明确规定;缺少检测人员不同时在两家以上检测机构从业的承诺
# J; u6 C7 x0 Z5 v4 a$ X3 c/ d2、体系文件中规定报告保存期为3年,仲裁报告为5年,与《评审准则》保存6年的要求不符' G1 D" w& s- V! z8 b- J
3、体系文件制定的资质认定标识及检验检测专用章使用的规定,但规定的内容较简单,不能满足要求, O2 I& a, G8 [$ I" u
4、未在体系文件中明确规定“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证书或报告”/ x5 A2 i3 C/ `5 m
5、未在体系文件中明确规定“不向社会推荐产品、开展产品监制、监销”等活动
9 Z4 l: Z- a/ {; n6、体系文件未明确规定如何防止“转让、出租、出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伪造、变造、冒用、租赁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使用已失效、撤销、注销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行为发生,及发生后如何处罚 |
42 | | | 1、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6 T9 g5 H- b: ~6 J2 ]% g
2、体系文件中,规定了客户信息等保密措施,但未规定对国家机密保密的措施/ u8 G! _ e$ k# @$ t3 v3 P
3、体系文件中有规定,但缺少检测人员的承诺书
4 ], W! A+ p: y9 s4 Q+ x4、未制定资质认定标识及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规定& E5 V7 B( [) T% @; ?
5、委托检验合同中,未注明“异议复议期”周期5 m9 m3 @2 p- U0 z: `
6、未在体系文件中,对“检验报告应由具有相应检验项目授权签字的授权签字人签发,不存在非授权签字人擅自签发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进行做出明确规定$ }" S a4 o. y/ b4 i* N9 d
7、体系文件中,未对“在环境、设施、设备及人员情况发生变化,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要求时,不存在擅自对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和结果的行为”的要求做出明确规定8 J# T3 R+ S- [9 }# H
8、在体系文件中未明确规定“不向社会推荐产品、开展产品监制、监销”等事项
5 i" b( T: \6 |" K( F9、在体系文件中未对此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
43 | | | 1、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 }0 E1 X t9 A) I
2、体系文件中有规定,但缺少检测人员不同时在两个以上检测机构从业的承诺书/ K8 T9 Y+ l2 F- ]9 O
3、未制定资质认定标识及检验专用章的使用规定
1 y, U* Y) M+ L( I- k4、未在体系文件中明确规定“不向社会推荐产品、开展产品监制、监销”活动等事项
3 o# C4 R! `! M6 w- E5、在体系文件中未对此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
44 | | | 1、机构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
D q; x8 N* Z o/ ?, B5 J2、体系文件不规范2 B; g" J1 ]; x9 x& Y7 f4 U
3、委托检验合同中,未注明“异议复议期”周期 |
45 | | | 1、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
* ?3 ]) ]/ i! U2、员工未签署不在相同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自我声明# F% [9 w6 {! D9 p0 ~) X9 P* @
3、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未制定资质认定标志和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规定
$ c" A3 I& Q4 _5 Q& ^& t. p7 m" Y4、分包的规定不满足准则的要求- m+ g8 x/ O- o j8 M
5、委托检验合同中,未注明“异议复议期”周期
" Y! `6 v* ]/ n5 W$ g. S& @! ~& l; c6、体系文件不完整 |
46 | | | |
47 | | | 1、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
1 H7 K+ ]& L, z$ a ]7 N2、有检测人员的承诺书,但体系文件中未规定$ Q. H1 P( X( p1 t6 x: |8 g
3、制定资质认定标识的使用规定# g; a# `' C! x# L! F1 W
4、未在手册或程序文件中对此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
48 | | | 1、未在手册或程序文件中对此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1 Q; G5 t+ V7 \2、体系文件中有规定,但缺少检测人员的承诺书 |
49 | | | 1、体系文件中分包原则(使用频率低、价格昂贵)与《评审准则》的要求不符' E# L m0 D8 J( b4 T( h; l6 C
2、未制定资质认定标识的使用规定
' Q* T% T/ ]7 [3 J! e3 r' k5 R# [3、体系文件中规定报告保存期为1年,与《评审准则》的要求不符
( B% v! W9 p; r4、体系文件中有规定,但缺少检测人员的承诺书
* d2 h* w! V$ z% _5、缺少授权签字人的授权书或授权文件# u8 u \5 p; W+ y$ i
6、委托检验合同中,未注明“异议复议期”周期( i2 p0 v! @8 K/ u$ I1 `
7、未在手册或程序文件中明确规定“不向社会推荐产品、开展产品监制、监销”等事项: X8 y; @% k+ o8 L) t
8、未在手册或程序文件中对此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
50 | | | 1、机构提供的业务人员档案(业绩档案)中未发现“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家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承诺
: J$ c/ |) ^7 _' j) J8 w. f% f/ a5 X2 H2、《程序文件》KZNJ/CX-13-2013 4.5.3c条款规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未按新准则修订
# L4 B4 W5 N# L3、机构不能提供“检验检测专用章”保管人授权及使用记录
# B: f7 N: e8 `; R( A. ^" Q1 J4、从抽查记录中发现“啶虫脒、涕灭威亚砜等”七个参数不在认定证书附表能力范围
1 T# U& c U) d& H3 a- d- Z1 m5、从抽查记录中发现有分包项12项,但机构不能提供任务分配部门(省农委)允许分包的书面文件 |
51 | | | 1、《程序文件》BPNJ/CX-13-2013 4.6.1 c 规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未按新准则修定+ y' Z# [% M5 k# x8 D
2、机构未制定“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规定” |
52 | | | 1、检验检测专用章未更换! i( {( W% ~9 Y! j. ]
2、该机构未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 Y4 n- a$ }) U% x3、对资质证书和标志不转让、出租、出借在体系文件中没有规定 |
53 | | | 1、未在质量手册中作出保密的规定
3 {9 P: C/ N* D! l2、机构在“质量手册”中尚未作出明确规定
5 K5 w/ o$ X0 Y& i* t+ ] i3、未制定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规定及未使用新版检验检测专用章3 O0 h5 t, n, g# z
4、对资质证书和标志的上述条款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无明确规定 |
54 | | | 该机构于2016年8月20日搬迁新址,已向市局报备并办理相关手续 | |
55 | | | 该机构已经迁址,实验室正在建设中,已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收回证书(未到现场) | 机构已经迁址,实验室正在建设中,已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收回证书(未到现场) |
56 | | | 1、授权签字人梁金华在2016年6月调离该机构,实验室没有申请变更) g$ c1 i- W& N9 R* x# X9 ]6 ]
2、被抽查的8人中,只2人(梁凯、薛慧娟)提供了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中甲方不是其从业的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城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该机构最高管理者自述其他人员派遣公司派给营口港务集团的人员$ H: d1 x) H7 h8 x) I* Z
3、H0022016070400003、H0022016071300033检测报告中路试制动性能MFDD分别为1.1和0.8判定为合格。结果存疑待省计量院确认。(经计量院确认,仪器显示正常,打印时整数位缺失,厂家将升级软件。机构对报告审核不严,应做整改) | |
+ ?- |* ~* E( ~1 R1 n; D江西省质监局关于2016年检验检测机构
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 b% R- B- b* B p
( x: ?2 h0 b* K% Z为进一步加强资质认定获证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主体诚信经营意识,培养合理、规范、有序运行的检验检测市场,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效能,根据《江西省质监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赣质监办发〔2016〕39号)要求,省局于2016年8月组织检查组对58家资质认定获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重点抽查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 x0 o/ f4 Q- \- K
一、基本情况
+ _! V" W$ w- D1 n/ \
本次共对涉及食品农产品、建材与建筑、机动车检验检测等领域,以及近年来现场技术评审和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有投诉举报记录、未按要求进行自查的58家资质认定获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除2家检验检测机构因未开展检验检测业务而未接受检查外,实际接受检查的检验检测机构有56家。其中,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14家,建材与建筑检验检测机构24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9家,其他领域检验检测机构9家。3 W, F2 H: e p; g
( P% U) e# b/ v5 Q8 F
此次检查省局组织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5名专家及本省的30名评审员组成15个现场检查组,采取泛长三角专家资源共享、省市县三级质监部门上下联动等方式,重点检查了检验检测机构遵守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换版及上报年度工作报告、统计数据等方面情况。3 X3 O1 _* z4 f9 p) K/ M4 ?
" F9 n. U0 M5 Y9 G9 H6 ]2 U
从检查结果来看,56家检验检测机构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应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其中,39家检验检测机构基本满足资质认定要求,占实际被检查机构总数的69.6%;5家检验检测机构部分检验能力不能维持,或资源条件不具备,占实际被检查机构总数的8.9%;12家检验检测机构存在违法检验行为,或管理体系严重缺失,不能满足资质认定要求,占实际被检查机构总数的21.4%。具体检查情况详见附件。9 R! D4 D0 D6 E% K6 a6 p/ S/ V$ E
. d0 T1 [3 l: a" a3 [/ _( v
二、存在问题
8 h w; ~/ B7 n3 C, l/ g3 f+ a
. x b" F- c. W8 Q" g5 }, g- B# v _
(一)部分检验检测机构未按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体系换版,或虽有换版,但未覆盖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相关条款,有关章节的描述与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不一致。
0 H7 h% `9 q, \8 i& p
/ ?2 g# h% C- ]
(二)多数检验检测机构未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中关于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规范、要求以及违反规范、要求所应采取措施完全纳入管理体系,如编写上报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使用、不向社会推荐产品或食品、不开展产品监制监销等。, _: B8 o9 s. y+ V. z' `
( W6 P3 o4 Y+ O
(三)部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和检验检测专用章的使用未按照国家认监委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
, W6 K7 ^1 W/ c9 y3 l7 o3 E( H( d; P0 i+ g N
(四)少数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原始记录信息不全;报告信息不全,结论不规范、不准确;检测区域未进行有效的受控管理;校准报告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认。
+ f+ J0 z+ A" _# [4 x1 ^* p. l6 j$ ?+ z! W* Y
(五)少数检验检测机构检测使用过期的产品检验标准;检验检测的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检测室中存在交叉不利影响问题;仪器设备的精度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 {. s7 m3 \/ Y1 |
6 L9 i6 N/ S% O4 [$ r q
(六)个别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管理体系严重缺失、超范围检测、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等行为。/ k! q$ @: w; _7 g: V! k% P
% K* i5 S* S* Z- o
三、处理意见' X8 V9 {' b; c. L( d1 L" D# B
9 H" P0 t4 Z0 G8 ?4 p' Y8 V3 |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规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 h' l, b& A% }3 j
0 |& l4 {7 b$ R& s- o
(一)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须针对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格按规定期限和相关要求进行整改,并及时提交整改报告。要不断强化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自律意识,明确检验检测活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更好地落实主体责任。要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及惩处机制,确保对外出具的数据和结果真实准确。
4 P& D" y0 K6 K( t2 E0 |3 {2 a* N" `0 C* n( c5 O$ s9 B- I
(二)暂停宜春市永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等12家检验检测机构(见附表一)检验检测资质,限期3个月内完成整改。由有关设区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局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依法进行处罚。检验检测机构按时完成整改并经省局原检查组现场核查确认后,恢复其检验检测资质。逾期未改正或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将依法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f' w$ x3 b/ A+ D8 h4 i, e8 T
& b' d: _) T) n9 C) e
(三)对九江市利海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等5家检验检测机构(见附表二),省局将对其资质认定能力范围进行调整。请有关设区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局督促其在2016年11月30日前到省局更换资质认定证书附表。8 t) o5 o5 O+ B1 x
" O; q( p# D; z$ ?5 |
(四)对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等39家检验检测机构(见附表三),由有关设区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局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于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对其整改情况的核查确认。逾期未改正或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要;依法进行处罚。需要调整资质认定能力范围或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的,应及时将书面处理意见上报省局进行处理,并配合好有关工作。2 b$ h$ M* V1 C4 H- y
3 f& D8 n. w T! Y0 U) w a
(五)对自愿提出注销申请的进贤县粮油质检站,省局将依法注销其资质认定证书。对本次未接受检查的江西远伟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有限公司,有关设区市局要在其正式开展检验检测业务后,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
# [2 y2 _) S9 l: \. J" b8 v( K7 z& {0 c) r5 z: I5 m
(六)各地质监部门要加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检验检测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遏制违法违规检验行为,切实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F8 z7 c1 r7 k2 @: u( T' q% Y2 x, ^
$ X& j% `- D7 [/ q1 x1 h
附表一:暂停资质检验检测机构名单
F K# }4 S/ B/ _# ^( O
" G5 e. t/ _' D: y, q附表二:资质认定能力范围调整机构名单
8 h7 N) E7 K4 Z, z, x( N' N5 q5 t i2 q9 z1 z% M- z% _6 }: R
附件三: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机构名单
' l; }; y) |# \- U, P* }, U
_- S# R8 m1 Z% f; A- ?; Y
- W' H( b- `) q附件四:注销机构名单
- p/ r. \" n- \
| | |
| | 未检查(该机构长期未开展检验检测业务,不需要资质,已提交注销申请)。 |
| | |
* F0 o' p; {1 X+ v-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