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k3 @+ h1 R, c3 q# P近日,苏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食品安全监测信息公告,苏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560ml/瓶”的康师傅“优悦”饮用水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两天之后,苏州顶津方面发表声明表示,发布公告前就对公司生产现场及同批次产品进行复检核查,结果为全部合格,并附上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份公函。为什么两个部门检测出的数据却有“不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5 d4 T# u% T4 _; _
6 k4 c, I3 l, C7 V2 p3 y
. t; G- O% m* T; {: C7 W3 I2 ?' j5 b1 C; U0 _8 r
近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饮用水“优悦”被苏州食药监局检出不应在饮用水中出现的铜绿假单胞菌。, \( W7 N+ z }) U: ~, V# ?
+ o1 r; u8 ^9 [$ N6 U% I8 p' s- n10月28日,康师傅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并附上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份公函,称其工厂资质及同批次留样检测均合格。
# ]/ E! H9 M9 \- k, O% h
对于两部门检测数据“不同”,苏州市食药监局应急宣传处潘姓处长向澎湃新闻称,目前此事仍在调查中,一旦有结果会通过该处室统一发布。而对于吴江区市场局的检测结果,潘姓处长未做回应。
4 [5 U- K: y1 O; e9 X! i6 x
1食药监局检出超标病菌. j# t6 O/ Y& O: r
10月26日,苏州市食药监局下属机构苏州食安办发布了《苏州市食品安全监测信息联合公告(2016年第17期)》:在全部抽检398批次的产品中,有2批次不合格,分别是不合格饮料1批次,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肉制品1批次,检出胭脂红。
0 `* H2 w( j2 }( x e% N# S
其中,不合格的饮料为苏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师傅“优悦”饮用水,规格是“560ml/瓶”,不合格项目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不得在饮用水中检出。
0 }6 Q+ ~0 x. ^该饮料的抽样时间为2016年4月23日,抽样地点为苏州时代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 S/ K x/ B3 K6 A1 g& T) i公开资料显示,苏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隶属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
: ]1 {# M% u* t4 ^5 ~
2康师傅称市场局核查合格9 W# y1 _# {" k# F
10月28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在其官网发布了针对此事的《公司声明:优悦水安全无虞》一文,该文章同时提供了一份由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复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于“优悦纯净饮用水”不合格产品通报的复函》。
+ {% D% c; R& Q* t% H28日,澎湃新闻联系到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华东地区董事长助理胡静,胡静也向澎湃新闻提供了上述两份材料。
8 K G) Y( d3 }; X0 w$ J康师傅的《声明》称,在苏州市食安办发布公告之前,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已经接到了政府内部通报,已对辖区内工厂展开核查,检验结果均合格。
( b' p2 F1 S* y- e4 G ^2 ]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复函》则称,对上述企业检查后发现,该企业持有相关许可资质,该批次产品出厂检验纪录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未检出;该批次留样产品和其他销售商处获得的同批次产品,经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未检出。
: F$ }: x, |( z3 `* L# A对此,澎湃新闻采访了苏州市食药监局。
3 K( i3 \$ m; g+ C苏州市食药监局应急宣传处潘姓处长向澎湃新闻称,目前此事仍在调查中,一旦有结果会通过该处室统一发布。
; j/ n3 Q2 ?% T
而对于吴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上述《复函》,潘姓处长未做回应。
* b9 v3 w7 G9 b' q
3到底该相信谁?
" _, @% \/ G. Z同款的“优悦”饮用水,在不同地区的监测机关,监测结果炯然不同。这份“优悦”饮用水收到的检测结果,分别来自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苏州食药监局。两者虽然层级不同,都有监管食品安全与否的职责,在交叉式监测中,监测结果却再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这让两个监测机构尴尬,更让“优悦”饮用水处于两难境地。
! J- X( f! c/ S: J8 |6 Z4 I
两个机构分别对同个检测项目进行了检测,一个合格,一个不合格,是双方采用的标准严格程度不同,还是一方设备、检测时出现问题,还是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有高低,这些都是一个待解的问题。倘若双方采用的监测标准相同,检测时也完全按照相关操作监测标准执行,那么,对于同一批次产品的监测结果,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同种产品监测结果不同,更像一个双棱镜,把产品监测环节存在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
, ]4 f: ~4 A- m/ I6 Y% ^0 l6 l事实上,近些年来,监测结果打架问题屡有发生。如河北辽宁对于辉山某款高钙奶的监测结果打架,吉林和上海对于贝因美某款婴幼儿黑芝麻面条监测结果打架。两大“国”字头监测结果打架,周大生珠宝面临尴尬。同样的监测机构,不同地区的监测结果也截然相反。监测结果打架已然并非个例,直接影响到统一市场的销售。监测标准已然成为市场统一路上的一道羁绊,一把暗锁,必须要清除。
9 \" T: e& y- Q4 ~- F$ ~
加快统一市场的建立,需要建立统一的检测体系,尤其需要从监测标准、监测程序等各方面规范起来,消除市场统一的隐形壁垒,使监测成为统一市场的监测技术标准支柱。如此,市场统一才会“优悦”起来,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得到彻底的保障。
2 G0 g1 T# x3 p s- R$ {两官方检测结果也打架,你觉得原因在哪?
4 Q& b! r7 A6 T5 F7 i8 j7 ?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