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审核目的有规定,应当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强调该建议没有约束性。$ }# }, A8 T8 @* D3 q
——这个当然不错,这类建议对最终的认证决定也没有影响。
3 z* j5 D# O8 I4 ?) m3 ]. |7 C
& i4 T! d, M3 _* g. j* t请问:增值审核的审核准则应该怎样定,审核目的应该如何界定6 }9 h5 a( c! ~
1、增值审核并不是要超出审核准则的要求,这个要明确。' G. { I8 k# X) g2 Y" g
2、做惯了第三方审核(特别是国内机构的)的审核员,大多习惯了审核目的就是去做个符合性评价,完成一套材料以便机构能顺利把证书发下去就行了。
: i0 k; x8 m* k; A$ x# I我倒是觉得,对于我上传的那个文件内谈到的4种体系成熟度不同的组织,认证机构的审核目的除了符合性评价外,确实可以有所区别。但这需要做一定的前期工作(标准7.2.3的顾客沟通),理解受审核方的真正需求后,确定审核目的,并安排能力相符的审核员。
9 r5 F6 ]- n j$ \( v# w( s2 S5 q7 q虽然,这样的活动基本没机构去做(可能是不想做,不愿做,不屑做),不等于这样的做法不值得做。对于定位于服务高端客户的机构,这样的做法会慢慢显现出其价值。
( H9 [( b) [ r+ ~2 F, {) h- n8 r. T; A6 y' Y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