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8 j3 \2 F( X5 ~- r8 P5 P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难改正的问题,也为犯错后的理由。质量事故是每位质量人都不愿面对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预防,有时终究难以避免,只是事故的大小问题。以下8个问题就是我们在质量管理当中常碰到的事情,而多数质量事故,正是源于这些常见错误。
& G/ e# u' C( B9 H. e# X
" ^( Y$ R, X* f. O1质量事故的分类
5 W& o8 w0 A( |& {说到质量事故,首先大家想到的是量事故的分类。认证君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有两种分类法:
. ]: A9 G% k# @$ _& ~3 J
: E2 @: G# e; F- i
一是分三类:一般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
/ X8 F+ W; T$ G, z1)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1 i% X' Q! c" `8 v9 k6 y! }! _; na、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 2 I+ |, g3 [. \: d& }, C
b、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8 K! k4 p0 s- ]: E8 E
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事故 % i( _0 ~/ s% Y) y J
a、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 d) O& k+ a( i. Ub、严重影响使用工程或工程接否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 o0 ~# J, j/ w* @
c、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6 @& T* w, e# l; n4 i
3)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类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属建设工程重大事故范畴。 : q. Q) i& I, c
a、工程倒塌或报废; 1 j D4 u" W6 k# t: D0 ~% I p
b、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伤3人以上; " J: c) A* h! D* E- H$ q' M
c、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 m5 r( b. d2 x/ b" {5 A/ o/ ]! C# t) V) O8 A
二是分四类: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e0 l9 j6 K i8 S. c! K1 y; T: M, P
4 p4 f! |# V! E r: L& ]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C3 G/ m$ E' u- ~0 u$ L
) H: @/ s, B, p& `2 t0 r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Y# r" k- W' @) n3 w
! r, \7 z9 h# e+ Y3 d- ]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 {! p3 b) |1 |, g$ }28种常见错误
9 l; \! ^' D2 X0 A y( u6 b当然,如何分类只是对事故的造成的损失进行一个评定。作为质量人,如何避免或减少质量事故发生,才是首要责任。以下8种常见错误,请各位质量人远离。
3 @- l9 X/ T6 @5 w( N0 R
错误一:这次就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 Y2 ]% V6 V K, W, d6 @* E大部分的检验员都不喜欢开不良报告,当然供应商更喜欢了,因为开了不良报告后,要拿着不良品找这个上司签字,那个上司签字,还要通知采购;供应商来厂返工还要对重工方式确认,重工完后还要重新按照标准抽验等等,拒收一批,比正常检验三批的时间还多。所以,很多时候,检验员在抽到不良品数少的情况下,但不良数已达到了AQL拒收的标准,仍然贴合格标签上线,这是不对的。之前我带的检验员,基本上,每个新的检验员都要吃一次这样的亏:在检验的时候只发现了几个不良品,结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良品批量地爆发,导致生产停线等现象发生。所以,当抽检达到AQL的拒收水准,一定要开单、拒收。
. n' i& o/ n, N2 y: o有些检验员怕开单麻烦,发现不良后,采购说,这个问题我叫供应商过来重工就好了,就不要开单了,因开单麻烦嘛。当出现这类现象时检验员通常都愿意帮这个忙,和采购将问题压下去,结果供应商处理不及时,导致生产线没有物料停线的情况都有,有的物料进料已三天,还未签单等等。上级不知道的情况下,视为检验员未检验就会说检验员的时效性问题。因此,检验员在检验到不良后,应该及时开单。
5 W* U5 A- `! V# q) }
错误二:采购、业务、技术部、生产说这个可以放,于是我就放了
5 i7 R7 i* R, ?2 l) X2 \( S
要知道,检验员的检验依据就是检验标准,检验标准有图纸、承认书、检验标准书、样品等等;若发现与标准不符时,你应该是给你的上级确认。而非其他部门说了可以就可以。检验员的管理、绩效考核全在品质部,既然你听其他部门的,那直接调去其他部门不就得了。
3 \) j( A4 f6 k+ V9 z0 E. S# L* B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检验员检查到该物料不合格,采购说,这个不影响,我给生产线打好招呼了,他们愿意生产,不会投诉你的,结果检验员也没有上报上级,直接贴上合格标识,上线生产。导致生产线投诉、停线,采购也不会去承担这个责任。当物料造成生产困扰,其他部门只会问检验员是怎么检的,不会去责怪其他部门的人。不合格的结果只有检验员承担。
% |! _3 a4 u; S& L
所以,检验员若发现不良时,判定结果只能听从直接上司的,而上司改判允收时,也需在不良报告上注明改判原因。
$ X4 v) k3 Y3 W% m4 i' E" u: S错误三:我以为
1 O6 L+ {4 R# s" s. P% E6 Y当检验员未做到把关的职责时,问其失控原因,总会在开始时说“我以为…….”做检验人员的人不应该说“我以为”。当你在说“我以为”时,你就开始在为自己的过错找理由,找借口,找了借口之后还再犯。再者,若遇到问题不能确认时,应先向上级咨询、确认。因此,我要求我的员工在犯错误后,不能说“我以为”,我要想知道的只是导致这次未检出的原因及下次检验时你要怎么做,才能把好关。
8 g( M% b9 h8 H
例如:这次检验我抽样方法不对,来了6000个,有5栈板,200箱,按照要求应该抽验32箱,每栈板平均抽样6箱;每箱抽6个;而我只检验了一栈板,共检验了三箱。不良品未集中在这栈板上,导致我未抽到。后续我要按照标准的检验抽检方法去抽检。
2 L( c* r" I) O0 K2 l- u- e错误四:凭经验,搞关系这个物料不会出问题,免检
; m0 q: `8 \" Z: e这是老检验员常犯的毛病,很庆幸,检验员能够对工作进行终结,知道检验重点,但方法不对。一直不出问题的,可少检,但不可免检,至少应该检查外箱标识、拿一个产品来作全面检查。通常,针对不出问题的产品,第一箱和尾数箱必须要检。这样,至少能保证物料不会出现批量性的问题。
) | ^4 F/ f$ x. @' q# C6 C2 t; K这个厂商(班长)跟我关系不错,昨天还给我买了水喝,还给我烟抽,这次不良就算了,PASS。这是检验员的大忌,一般公司都会发生。就因为给朋友面子,结果把自己陷进去了。当你放了这批不良造成客户验货时退货、造成生产线困扰,那么,上级领导第一先问的就是你是怎么检验的,为什么这个问题都看不到?就因为一个面子问题,造成公司损失是不可取的。
7 m0 a5 `: i5 Q i8 s. S2 h
错误五:这个问题上次开单都被改判、特采了,这次就不开了,直接贴PASS
- J/ {, o* S8 T+ S( x! h) Q
, r F6 i. G3 E有时候,因物料急于上线,会出现很多改判情况,导致检验员误以为此现象可以接收。第二次检验时发现有同样问题,就不开单了,上线后导致生产投诉。
5 G% L3 q* }: |9 v上司会改判此批会有上司的考量,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有的与客户沟通,有的与生产沟通、挑选等等,均是限此批。所以,在发现不合格后,虽然上批被改判,但应该同样地开单,拒收。
7 C( I4 \5 s, l3 c* q- [% H+ w
错误六:漏检项目
3 |6 X3 J7 m# f* u+ M) l因为物料是急料,采购、生产部都在催,所以,该有的检验项目还有几项没有检,觉得应该没有问题,贴上PASS标签上线。每个公司,因采购时效等原因,基本上都有急料问题,急于上线的物料均有采购跟催检验员检料速度,生产、仓库的人员在检验员旁等检验员把物料检好,立马发料,这给从职经验并不丰富的检验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心慌,有些检验项目并没有检查到,就直接贴pass标签上线生产。结果因为没有检查到的项目有不良现象,造成生产停线而遭到处罚。
* q$ R5 K, ]4 V( B3 S; N# |8 r
急料部分通常都是采购一个一个电话催供应商快生产,采购只要能在规定时间内把货催过来,其它的品质问题都不管的,供应商为了能正常交货,拼命赶货,生产出来的物料品质会好到哪里去呢?越是急料就越要仔细地检查。通常急料更容易出现品质问题。当采购或其他相关单位人员催促检验员赶快检验时,要求他们到规定区域去等,检验员应该按照要求将所有的检验步骤检完,确认没有不良才可放给生产线生产。若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 A( m' L% {+ ~5 w3 b错误七:发现问题后不再按流程检
& N; a9 Q" R9 z! t2 y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不良现象A,开单后,经处理(重工、特采等)上线生产后又发现了不良B。检验员都按照检验程序进行检验,一般检验顺序为包装、外观、机构尺寸、性能检查。有很多时候,当检验员发现了一项不良,则该检验员很高兴,停止检验,马上开具不合格报告。这个在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吃了不少的亏,当检验员检验到外观不良(刮伤),因急于生产,采购特采上线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另外个问题:尺寸问题,无法组装…….
1 A, S! ?& v' k* E% _8 f因此,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不良,也应该把所有的不良项目全部检验完,对检验结果记录,待检验完成后再开单。
! V2 f& T* E3 l错误八:返工后产品不再重检
# k: _, l8 W& q7 v: p检验过程中,发现了不良,经供应商或生产重工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少检或直接PASS。有很多时候,供应商派出的重工人员工作并不认真,想早点回去,或重工过后出去玩玩,结果,有很多物料看都不看,有些箱都没开放在中间。而检验员去检验时,以为供应商全部重工完成,象征性地抽检一下,就贴PASS,让供应商的人走了,结果上线后仍然遭到生产投诉:来料不良……
% ^* p% S; O& z因此,针对供应商重工后的产品,检验员也应该按照检验要求对物料重新检验,当检验到不良后,要求供应商重新重工,直至检验合格为止。
4 [* ^2 v( a) \# I4 c9 Q9 _! I& ^
出现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应怎么去改善这些问题呢,那我们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如何来做呢?那就是我们管理者平时应重点放在员工培养上,重点放在员工习惯的养成上。
/ V' @/ k; }, W# Z/ R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