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参考(刚才发错地方了,重发)。 意外得的专业给的答案0 y3 r9 Y8 Z4 y" O
4 ]* g* v2 o5 w0 G `- W/ ~
第1题:
4 P6 k8 l5 ]) Q4 O* e5 a审核员在某高层公寓施工现场通过观察、交谈和查阅资料收集了如下信息:该工程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地上28层,地下两层有防水要求,基础底板埋深-6.6m,底扳和地下室外墙设计要求为C30P8级抗渗砼及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总包单位A将预拌砼委托B商品砼公司供货、将地下室底板及外墙防水委托C防水专业公司施工,均订立有分包协议;土方开挖支护及降水方案由项目部编制,经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部部长批准后经项目总监代表李某审查认可;审核员抽查施工日志时了解到:2010年9月6日连续浇注底板砼1300m3,坍落度测试1次符合设计要求,标养试块留置了5组、抗渗试块1组共计6组;当抽查底板下找平层防水施工时,只查到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出厂合格证明、 C公司的防水资质证,当问及有否过程确认记录及作业人员有否防水作业证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说,“质检员有过程检查评定记录,都是合格的,这个队过来用过,作业人员可能有证,没向他们要过,有防水资质不就行了吗?”。( H; f4 F" P3 M, e1 ^6 H
问题:
, l. }( O( z3 j2 W① 您认为项目部对土方开挖支护及降水方案的控制有否问题?如有,请指出。
* j) E5 s8 M9 v② 对到场后预拌砼控制及试块留置是否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 B4 c/ y) E4 [5 t4 }$ H
③ 对防水作业控制是否到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说法你认为正确吗?理由是什么?
% ^7 ^, @* m, g④ 你认为对地下室防水作业需不需要过程确认?应确认哪些方面内容?6 O- A; | Z- |7 L' f1 z
6 D: Z; t/ `* f第2题. 情景% H, O s- m8 w; o, h
①审核员在某工程施工现场抽查了一份二层④-⑤轴部位 “砼结构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该部位施工记录发现,主控项目中“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一栏为空白,一般项目评定结果的合格率为100%,施工记录中混凝土浇注时间为2010年8月1日,检验批收记录由施工员王某填写,时间为2010年8月6日,检查评定结果是合格,监理工程师己签认。你认为有哪些不妥?请指出。
7 a5 G- O0 v6 z/ n②另抽查的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中,安全与功能检验栏空白,施工单位参加验收人员是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设计、监理签字齐全,你认为有否不妥?请指出。) ]$ r# `, ?7 I( X% j
③请说明施工检验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主要条件;9 v! O9 c8 j( _
④请按照国家现行法规、标准要求,编制一个单位工程峻工验收的主要程序(流程)图。
' K: \, j& W$ V4 D# L6 h9 N
7 {) c7 u( R* |; Q7 w& }第3题.情景:
& q- m; k3 `! I4 l) v①、监理在审查某特大型高层商住楼工程项目部开工报审资料时发现,项目经理李某有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证书,注册的专业是公路工程施工,请问监理能不能予以认可并说明理由?( [' |/ V( N3 S( ^
②该项目部采用新购进的现场移动式计算机自动控制上料计量系统,开工前监理应对此审查哪些内容?( a6 U/ a; q, z4 P
③、 该项目部计划从A供销商处购进B生产厂的水泥,请问监理应审查哪些评价资料和评价内容?
3 n# x0 ]9 Y' _0 m④、2010年9月5日购进了42.5级出厂编号为n0101号散装水泥500吨,出厂质量证明书3天强度合格,问监理应分几个批次做见证取样试验?如该批水泥经抽样试验不合格,你认为施工总包单位应如何处理?, D& k/ ?# X6 \% v
1 i% y! c2 p& K( }, z) i, B5 W+ \6 I$ a0 k5 o
五、案例题:" g5 L- K( [0 V( r2 n$ W, t4 e9 a
1. 参考答案:
" v% ]: _0 N% U& L, ]( m①有问题。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己超过-5m,属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方案按建质(2009)87号文要求应经专家论证后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和总监工程师认可。副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部部长和总监代表李某均不具备审批及认可资格,且未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
2 ]3 g$ N, R4 a( c②不符合要求。主要问题是坍落度测试次数及试块留置细组数均不足。理由:按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连续浇注1300m3时应每200m3留一组标养试块,本例至少需留7组;抗渗试块应按每500m3留一组要求,应至少留2-3组,且应根据需要增加同条件试块的留置组数。本例中分别为5组和1组,且无同条件试块留置,均不能满足规定要求。& F; @5 M4 `! n J* P1 a# \$ y
③对防水作业控制不到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说法有误。理由有三:* w7 t( M% w$ O+ F2 D
其一、地下室防水施工是特殊过程,未按《规范》10.5.2要求进行过程能力的预先确认及施工中的再确认; F' I% {3 _& M8 p
二是对主要防水材料缺少复检。按GB50208-2002要求应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场进行复检,待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A( P" O: x' t+ G; U
三是对主要防水作业人员岗位资格证缺少验证。GB50208-2002要求除防水施工队伍有资质证外,防水作业的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项目部未收集和保留此项相关证据。
0 o8 t: i' O" r8 j- h$ ]- w④ 对地下室防水作业需要过程确认。# s- u; W- F0 h( \& ^/ A' B M9 F
确认对象和内容应包括:作业人员资格与能力;所使用施工机具完好性;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否合格;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要求是否经评审;作业的工作环境是否满足等。
& l) r$ I8 t! B6 E9 l# l4 A并应定期或对上述任一项发生变化时进行重新确认并保留确认证据。
l i+ O* H/ L: F9 M
# v6 V2 }1 `& J Z% _+ a7 O2. 参考答案:
- ]) m2 I- n9 K+ `! f6 c* u① 错误有三:一是主控项目中砼标准养护试件强度至少需浇注后28天才能获取,且是否合格对检验批评定结论将起决定性作用,在尚未获取此项信息时就单依一般项目检查结果做为该检验批评定结论是不对的;8 H- H \2 ?+ t& K6 V7 h" H, V
二是有权对检验批评定签字人员应为施工单位专业质检员而非施工员;# L- N, K2 ] x9 e3 Z6 V) t& A3 F# w& ?( X
三是鉴于存在上述错误,监理工程师不应予以签认。9 f7 ~- `/ w" V, p
② 错误有二:1 {1 N- m+ m+ w6 I4 v t/ v6 c) l
一是“安全与功能检验合格”是主体分部评定合格必备条件人之一,此栏不应缺项;& D; S' n# W6 q6 \8 U
二是,按GB50300-2001标准要求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除项目部有关人员外施工企业的质量、技术部门负责人必须参加,本例缺少。& Y {" I# S: M. U" [) W) F
③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的条件:
) A/ N1 e. G' N: z9 d' V) J5 B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查合格。
4 ~( O2 Y& d% U1 {# {# W( a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 P! b& O) w( m4 P1 _
④单位工程峻工验收的主要程序:4 F& n9 x, p4 V* f8 {* H
9 |, j+ F- D/ D" w: w7 B0 s6 W
+ h) Y; E. ~% S9 X; F2 I; G/ S
. |/ X- }8 }8 @8 D+ h1 Q4 s% g
3参考答案:
/ J( k' L4 p0 {- f/ k' O① 监理不应认可。理由是依照《建筑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李某注册专业与实际从事的房建施工专业不符。
1 c, b$ E7 L4 H3 s: X4 S② 监理应审查:a施工单位对新购搅拌站评价选择合格的有关证据;b产品出厂合格证;c到场后生产厂、施工、监理共同验收合格证据;c对计量系统所使用的软件在使用前的确认合格的证据(注:见《规范》11.5.7要求)等。
5 Z& ?( @# Y5 W* T& M/ u③ 监理应审查:a施工单位对供应商A和生产厂B分别评价合格的证据及相关证实性资料。评价内容应包括:a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b专业能力;c人员结构和素质;d机具装备;e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的保证能力;f工程业绩和信誉等(注见《规范》9.2.1)。% ?3 m* K' x3 _& i% I/ {# g
④ 按照水泥检验批抽检规定(注:散装水泥同一厂、同出厂编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每400吨为一批),应分2次见证取样。如该批水泥经抽样试验不合格,施工总包单位应以下原则处理:/ J5 o4 _0 l6 f) F6 Q9 r1 {
a.可依据购销合同约定,通知厂家到场会同监理共同抽样复试,如仍不合格可拒收或退货并追偿损失赔偿;b与生产厂、监理协商降低一级等级使用和付费;c如加倍抽样复试合格,可仍按原等级使用不作处理。4 {4 ~: l5 W. o
' Q5 } r! c# l4 G
8 ^; m' O1 j# M; j& J
/ y* @/ O, ^3 K0 c6 ~5 K$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