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0 L' D5 d3 u# e
8 T ?8 a Q( V2 e5 k2 I导读:“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我们用了太多的时间来教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教他们不该做什么。
0 b, f' e$ h* [/ N: f$ D* ^- S& n
作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
来源:摘自《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
, k. h0 L+ v8 M! T
在我见过的所有领导者当中,有一半都不需要别人教他们该怎么做。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知道哪些事情不该做。”
& b/ E+ q2 i# `9 v1 V5 R: W k V我们会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受到奖励,却很少会因为停止做一些错误的事情而得到奖励。事实上,这两种行为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
" x5 S( H- Z. F P在停止错误行为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找出那些最普遍的错误行为。《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讲解了管理者最容易犯的21种低级错误,一起来看看。
01
+ N+ E" g, B0 [9 k; L* ^# W. Q
& A y: q$ o& X管理者最容易犯的21种低级错误
1 \# P) a/ W7 E8 I+ @. y5 _这21种低级错误,主要讨论的是行为,是许多人身上每天都会发生的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那些只会极大地危害你职场表现的行为。
# }1 g6 g5 M; a' G+ Q3 e这21条行为,每一条行为都值得细细品味:
9 ^) `8 u5 x/ o( p3 x1. 求胜欲太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打败对方——无论这样做是否值得。
; f" Y# @" X3 _
2. 太喜欢在别人的点子上“加分”。在每一场讨论中,都太想表达自己的意见。
+ t5 r) i3 r; s" |. V- f
3. 太喜欢点评。总是要对别人的说法评论一番,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 Q7 E# M: \% V) y8 B3 s `6 J4. 总是发表破坏性评论。总是要为了让自己的言语听起来更深刻、更诙谐,而说出一些不必要的讥讽之语。
* i& `' I4 }! s$ [% H
5. 喜欢用“不”“但是”“可是”来开头。过多地使用否定式过渡语,实际上是在告诉对方,“你错了,我才是对的”。
4 F* U; w! a6 x3 A c _' c
6. 告诉世界你有多聪明。总是要告诉周围的人,自己比他们想象的更聪明。
: B8 H9 W& b# e, u. `% E
7. 在愤怒的时候跟人沟通。把情绪上的波动作为一种管理工具。
- L1 G9 u+ p- W+ O: {
8. 负面思维,比如“让我来告诉你这样做为什么不行”。总是要用自己的负面思维去影响周围的人——即使是在毫无必要的时候。
( O+ z/ X% _) T9. 隐瞒信息。为了让自己占有一定的心理优势,而拒绝跟别人分享信息。
1 W/ G2 }* @& S8 Z) u" @2 T) x4 d10. 不懂得表示认可。不懂得表扬或奖励别人。
1 O2 w8 h+ N7 u( f
11. 喜欢抢功。总是过于高估自己在某项工作中的作用——这是最让人厌恶的一种恶习。
6 _" z- e$ J8 E7 }! y5 P% G% g7 ?12. 总是喜欢找借口。总是把自己的坏习惯归结为某种无法改变的原因,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 f' h# e1 x& I4 Y7 c! c' [9 `' h13. 把一切都归咎于过去。总是把自己的失误或缺点,归咎于以往的人或事——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过失寻找替罪羊。
& d! F/ V& x N/ {14. 偏袒下属。不能公正地对待自己周围的人。
( h7 I' D; U0 o15. 拒绝道歉。拒绝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拒绝承认错误,不承认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人。
! B0 b% _* ]2 P. u9 A g: C7 c16. 不懂得聆听。对同事最不礼貌的一种表现。
3 i g; Y. r) H% N% p17. 不懂得感激。最缺乏礼貌的一种坏习惯。
+ L2 E* [* ~( w, E; i3 e* @
18. 惩罚报信人。错误地攻击那些本来想要帮助你的人。
, U# r4 T, K) I( Q j8 ^3 F# k0 Q19. 乱找替罪羊。总是把自己的过失推到其他人头上。
" y) s; n8 O) N# z% G# ?! s
20. 过于强调自我。把自己身上那些无法改正的缺点,看成一种美德,总是强调“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 Y* S9 B% z% j \7 @# p" I21.目标综合征。过于关注目标并不是一个缺点,却常常是其他所有坏习惯的根源。
" X; L5 c6 K8 n9 ?
以上21条是一些我们每天在工作中都会不自觉地重复很多次的坏习惯。要想克服这些习惯,你只需要:找出问题;明白这些问题对你周围的人所产生的影响。
02
$ f& O. j5 [4 b& r
5 c: ?- E) s& Z% g怎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8 D7 L: ]& K' j. F2 {% u/ h
1.观察性反馈:重新认识你的世界
2 E1 e/ N0 L6 E1 _5 F' b/ E5 i方式一:总结人们对你的那些不经意的评价
1 S3 s; G. j' A! \+ T1 g j我们总是在不停地观察,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并没有抱有任何目的,也没有对自己看到的现象作出任何评判。
0 N/ w: M! ?5 L6 a$ H. x+ V3 _- F! u这里建议大家抽出一天时间,认真留意你所听到的,人们对你的所有评价。只要听到任何关于你的行为的评论,哪怕感觉跟你非常遥远,也要把它记录下来。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仔细阅读你所作的记录,标出哪些评价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
F9 J5 @5 O2 t& K7 o4 s
在你仔细分析所有那些负面评论的时候,你可能会从中发现一些明显的模式。例如,说你非常愚笨、不能集中精力、做事总是虎头蛇尾。
2 B7 r0 ~; H% w
你可以把它作为反馈时刻的开始。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开始渐渐了解自己——有些评论的确是客观而真实的。
! T5 _$ V1 d( b5 P
方式二:“关掉”各种声音
# d# q4 Y5 U. C- X4 r+ W+ p找个时间,“关掉”声音,观察周围人的身体语言。他们是否会努力把自己的身体向你前倾?他们是会仔细聆听你讲话,还是会不停地用手指敲桌面,好像希望你赶快说完?
# {. G6 V0 _4 w) M7 b
他们是会尽量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还是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你的存在?这些动作,或许并不能向你传达任何具体的信息,但却可以让你看出周围人对你的态度。一旦你发现周围人的反馈大多数是负面的,你就知道,自己周围同事对你的印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6 p. M5 T$ { K; R3 `或者也可以换种方式,你可以在举行小组会议的时候第一个到场,“关掉”声音,保持沉默,注意观察其他人在进入会议室的时候有何反应。他们的反应通常可以反映出他们对你的看法。
b- ^( P4 B9 W' I7 m% s$ S观察一下,当他们看到你的时候,是否会冲你微笑,然后找一个靠近你的椅子坐下?或者他们只是生硬地打个招呼,然后坐在离你最远的地方?仔细观察每个人对你的反应。
+ y: W& ]. r; t \# Q
如果大多数人都坐得离你很远,那就说明他们对你的反馈意见是负面的,这时你就需要在某些方面作出改进了。
) z7 Q3 v+ c- U& X( I
方式三:填句练习
4 q( C6 {: \1 I0 J
找出一个你希望有所改进的习惯,任何对你有意义的事情都行,比如说保持身材。
* ]) r5 ~& [( Q& ]# p7 ]
然后列出实现这些目标可以给你带来哪些好处,比如说,“我想让自己保持更好的身材,要是能做到这一点,我就可以……”,然后你来填完这个句子。
) q& W3 K, X; S ^& w
在进行填句练习的时候,非常有趣的一点就是:你所列出的收益越多,它们就会变得越个人化,慢慢就与你的公司没有太大关系了。
$ |# s# [1 v% n+ {, h" @
方式四:注意吹嘘之言和“伪自贬性言论”
! `' ?. k& W& l有这样一种非常奇怪的心理现象:人们经常会在自己最不擅长的问题上大加吹嘘。
/ j& }( U! \* {) W L F
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少有人能够避免。你通常会如何夸奖自己?你所拼命吹嘘的东西,其实正是你的弱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你的表现恰恰就是一种最真实的反馈信息。
2 |$ d4 [3 Q o# M- B. b每当我们说出一些自贬性的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了,因为我们很可能会从中吸取到一些反馈性信息。比如,当我们听到自己随口说“我并不懂得该怎样向人表示感谢”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 B$ w& z, p) x7 a" F6 }8 S) q当然,也有可能我们的确不懂得如何表示感谢。但当你坦白地承认这一点的时候,说明你很可能并不愿意改正这一明显的坏习惯。
5 S" _. i; e; W* g那些自贬性的言论,无论是真是假,都可能为我们提供最真实的反馈信息。所以下次听到自己说出一些自贬的话时,不妨告诉自己:“注意了,这句话很可能会给我带来一些启示。”
4 }1 @( u" ]) Z! G- F
方式五:学会征询家人的反馈意见
# f7 k9 L o5 s' k# L
你在工作中的那些坏习惯,并不会在你跨入家门的那一刻消失。
' U# l+ ?, h" a2 _
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但前提是他们本身愿意作出改变——有时你可以通过他们的家人来告诉他们这一点,而不一定是他们的同事。
8 z. ^; ] ]6 F" c找到自己爱的人和朋友,或者任何在自己生命中最为重要,而且发自内心希望你能成功的人,征求一下他们的看法。每个人都想知道真相,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q4 G( k1 g/ C# f# z `. s. z2.关于道歉
" W, z" ?/ p( }- C: p道歉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有魔力、最有修复性的举动之一。它也是我在指导我的高管客户们时最为核心的工作内容。向一个人道歉的意义不亚于一纸血书。
/ [5 F+ z/ B/ Q" u
那么如何道歉?
3 H7 B5 O# u4 L0 O我们做过什么,以及为什么而道歉都不重要。你道歉的原因可能是你为伤害某人而自责不已,可能是你因为不小心忽略了某个人而感到内疚,也可能是你因为某件错事失去了某个人的真情而伤心不已。
3 t+ |2 B3 c+ I
自责、内疚、伤心,这些都是非常强大的情感,强大到足以让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去向别人道歉。但关键并不在此。仅仅是情感并不足以打动人。
' ]3 [8 p8 i- e, k* _! C, k, X( @
真正重要的是道歉——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5 X/ x0 @# ~1 T% ^3 j$ G首先告诉对方:“对不起。” 然后再加上一句:“我今后一定改进。”
1 A( C2 v6 O( k2 M
然后……你闭上嘴巴,保持沉默。
3 k% g" y6 N$ ^0 f2 Z+ c
千万不要辩解,不要让问题变得复杂。什么都不要说。这时你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会让道歉的效果大打折扣。
# Y0 F1 N+ B' E7 _" B2 {- Z/ B; {# ]最后,关于道歉艺术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尽快进入,尽快结束。要想真正矫正自己的行为,前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越早结束道歉,你就会越早开始下面的工作。
8 |3 f: r9 ~" \: S/ i3.告诉世界——为自己打广告
: K/ q, U) G4 F
做自己的新闻发言人,最主要的就是保持对信息的掌控。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呢?
2 r8 G/ s7 s- ?" q. ^; E9 I
◎把每一天都当成一场新闻发布会,而你的同事就是最挑剔的记者们,总是在迫不及待地等你发布一些新的消息。知道人们在认真地关注你,你就会变得更加警觉,并不断告诉自己要保持高度警惕。
+ M8 @- Q( I- A- F' p
◎把每一天都当成打动你的目标受众的机会,你要不断提醒人们你真的在努力。把每一次错过这样的机会都看成自己的失败。
2 I: b3 \, d$ K1 c5 e# T" M2 n
◎把每一天都当成征服同事的机会。总是会有一些人希望你失败,无论是私下里还是公开的。所以,一定要保持警觉。一旦你注意到了那些希望你失败的人,你就会知道该怎样对付他们了。
+ _* D2 i7 \ c" T: p
◎把整个过程看成是一场选举。记住,你不可能用自己的选票把自己评为“新版本的你”,只有你的同事们才有这个权利。他们是你的选民。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你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 s% ~0 e9 p4 y◎用星期和月,而不是以天为单位来预测整个过程。最好的新闻发言人不仅是最好的消防队员,而且还知道该如何把握长远利益。
. t! ?: R% {9 g& V3 a0 ^6 D
你也是一样。无论你的短期目标是什么,从长远来看,你都应该设法让人们感觉到你是在修正一个人际交往问题,直到把问题最终解决。
, E8 _3 v* r% V' Q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你就无异于在自己的身边培养了一 个“媒体兵团”。
% Q D1 P& o% Z2 @' N! }* \4 _; w4.聆听
8 Y) ]. P s# Y; [+ n; I
优秀的聆听者通常会做三件事情:他们会在开口说话之前仔细思考;他们会带着尊敬之情聆听对方;他们在作出任何反应前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样做值得吗?”只要能够掌握这些,你就可以成为一名积极的聆听者。
( A8 ]: Y/ e7 F4 G; Y- _# M' v' ~! x2 x
以下具体方法可以尝试着进行演练:
& R/ u8 h$ H! X3 x* {; m◎聆听;
+ A' a/ P; A2 e- A+ [4 W4 d" E7 h8 e
◎不要打断对方;
3 Q6 U" M& }2 \( z
◎不要试图完成对方没有说完的话;
9 w7 b& K# d3 G$ o
◎千万不要说“我已经知道这个了”;
& G4 I% U; o: ~) ]( B7 G9 r3 t7 n◎甚至不要表示你同意对方的话(即便是对方表扬你的时 候,也只要说一句“谢谢”就可以了);
4 V) L2 V- h& Y9 Z% V3 u7 w$ c" m% T◎不要使用诸如“不”“但是”“不过”之类的字眼;
- n; u6 r1 o( p+ r# E4 [6 p◎不要走神。不要在对方讲话的时候,让你的眼睛或者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9 _/ y: S6 Q; D5 O+ k" a◎在对方谈话的间歇提出一些聪明的问题,让对方感觉你 一直在听他讲话,将双方的谈话向前推进,同时请对方继续说下去(并且继续保持聆听);
$ ~6 U' f% J$ c+ N7 T$ j% j0 I◎千万不要试图让对方感觉你有多聪明或者是多幽默。记住,你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对方感觉,他很聪明,很幽默。
0 @+ K+ R) Q0 D5 G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的话,你将会发现一个惊喜:你越是克制那种表现自己的冲动,你在对方眼里就会变得越了不起。
结语
q! w: M7 [% Z% r1 E( b随着你管理的团队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你需要修炼的,是让人长期追随的能力。一旦躲开了这些低级错误,人们对你的看法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可你、尊重你、心甘情愿长期追随你。(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