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幼儿园 于 2023-2-12 13:14 编辑
0 ^9 |/ w3 }% ^! q3 o0 \5 @" D2 C% d
! m3 h0 t& M& _- V' G* m4 Z z/ I 是的,关于审核事情“能动手尽量不要动口,能整死尽量不要留活口”。
4 K: W; m0 N9 Z+ g 审核需要规避风险,审核员就必须吃透标准要求,按《管理体系审指南》要求去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同时也必须让被审单位做好一些基础工作,包括编制、使用和保存必要的文件和记录等等。( v, O6 m5 m9 h0 C' [! y/ e
但是,个别人不可一世地指责以前及现在的审核工作,指斥认证审核标准,振振有词地鼓吹他的审核“经验”,说审核要“忘记标准要求”,说企业不用学会使用这种ISO标准,声称审核“永远不向企业要文件记录”。 并鼓吹他审核的“老规矩”:“审核全条款只要3小时,其余时间喝茶休息,…”。“随便写点,推荐发证”。还说“审的东西超过60%就算及格了,从审核内容讲资质保住了就可以了”。介绍说 “现在的审核也就那么回事儿,主要是企业知道该准备什么照片和视频了。。。然后每天和企业连线一两分钟截图。。。然后我就去做核酸了,一般做一次核酸需要7个半小时。”…还有许多谬误,俺没有精力和兴趣去分析点评了。- H5 B: \ O9 @. u" F, C( y
——请教一下,大家按他这套突破审核的基本准则(底线) 的“经验”去审核,能规避审核(稽查)的风险吗?他鼓吹这种经验是不是在误导损害审核新手啊?…
* Z! F! o, ~0 B 7 ^. x0 `. \) X, W
——咱们只是提醒一下,不可存有我不一定撞上“抽查”的侥幸心理,照他这样去“审核”各种风险太大,此路行不通。8 g( p+ N A: S6 W% B5 ^) b
我们只是在探讨,并欢迎任何人参加讨论点评。$ u6 K, R3 E2 V9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