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55
|
我的入门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 |
点评
呵呵,咱们还是都别说了,不值得跟评。
你现在入门了吗?这里“一个卖油条的,做的很好,”是想讨论油条(产品)审核,还是想讨论油条制作的管理体系审核?自己没弄清楚,还想教训别人?把这个分清楚再来吧?!
你贬低别人,说别人是一群老工人吹牛,不懂企业管理,百分之99的审核员都是混日子的,而你是一年审100多、咨询40多的忙人,你忠告大家,要“忘记标准”,有谁支持你的“高见”啊?你不懂胡扯,大家权当佐餐笑料了?
快别吹了,一群老工人吹啥啊、、、懂企业管理吗。。。百分之99的审核员都是混日子的。拿个鸡毛就是令箭了
我读大学时,你出生了吗?我当主任审核员时,你在何处听课?我从认证行业退休时,你还没有进入这个门槛吧?这里审核经历比你丰富的人多的是,轮得你来“忠告大家”吗?不自量力的呼唤“忘记标准”,真是一个笑柄!
你一年才能审几个啊。。。边角料型审核员。。。懒得搭理你
点出你“经典”存在毛病,你根本回答不了,只能胡说八道攻击人身,转移方向了,正显得黔驴技穷。
这语言理解能力。。。一看就是中专毕业的,你们能考上审核员本身就是这个行业的悲哀
“一个卖油条的,做的(得)很好…”你依据什么说他“做的很好”?什么标准?审核员就一定要说他“做的很好”吗?“你论证不出他做的好,那就是你的审核能力有问题”——可能油条吃多了?你要为卖油条的逼迫审核员了?
术语审核证据是指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信息的范围十分大。
我就那么一说,杠精啊。。。再说了,食品法你也不看,怎么就敢套用了。。。食品法里哪些需要检验,哪些需要留存,那些需要查验,要仔细去看。。。法不禁则可为。
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有证据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必要的证据,卖油条的是不可能通过9001认证的。最起码的食品行业需要留存必要的原材料进货来源相关证据。
| ||
|
||
| |
| |
| |
| |
| ||
| |
| ||
点评
我知道你说的抛开标准,其实就是标准记载心中的意思
| ||
| ||
| ||
| |
| ||
| ||
| ||
| |
| |
| |
点评
不要小看一个小螺丝,也会出现大麻烦,要看具体场合。美国航天飞机就是因为一个橡皮圈损坏而炸毁的。
执行标准不是艺术创作,可以任意发挥的,虽然每家作业指导书(技术)可以五花八门,但管理标准要求只有一种,除非你能修改掉ISO标准,否则,大家都必须循规蹈矩执行标准。
认证审核有灵活性,标准许多条款都有“适用时”、“适当的”表述,这就是可灵活应用的。但是,有许多条款是“应”…,这就是强制的要求,贯标者必须执行,若没有说明该条不适用的理由。就必须执行之。
QES的没事找事、略绝对了。个人认为QES标准像木桶理论,既然企业能存活、显然有其存在理由、甚至优势长处,但不等于没短板。以油条卖很好为例,我家楼下油条也卖很好,但油烟味、风机噪音、垃圾等明显短板客观存在~
西游中,孙悟空杀伐果断,但领导唐很不喜欢,相反,猪八戒的弯弯绕很得领导心意。同理,什么样的领导、就会什么样的行事风格,从人性的角度,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原来是点”点评“啊哈哈)
这话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授课老师讲的,他审核军标20多年。。。在他看来,我们QES的就是没事找事,一个破螺丝的生产也要去抄袭一下他们的军标。。。
| ||
| ||
点评
只要是“人”这种生物在操作、执行,就必然有N种可能,无论标准如何规定。
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各企业可以各有所爱,但标准上管理的要求还应该按领导而更改吗?——技术与管理要求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不可混为一谈。
|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3-2-5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