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974|回复: 2

如何将员工的个人经验转化成公司的组织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21 14: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如何将员工的个人经验转化成公司的组织经验2 z) \+ y( |/ {3 g3 t6 h; m( m
0 D" b4 |) n: ~7 [9 w) f. m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2022-07-20
! |4 m, S6 c  h' W. J
2 n0 H7 F$ i( y' ]; {4 @

6 L/ z, T- n7 w7 x9 [# W! T

5 o# u7 a0 e) q- q
经验
导读:企业缺的不是经验,而是传承。每个企业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如同零散的“珍珠”,每一粒都光彩夺目,但如果不能通过管理机制把它们传承下来,当员工流失了,经验也就流失了。

1 \9 M  }. y5 ~" l% b* T% g
近日,有1位企业老板给我打电话,他向我抱怨现在人难招,问我能不能帮他介绍几个中基层管理人员。该企业年产值有6个多亿,员工也有几百名,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偌大的企业依然摆脱不了对经验型人才的渴望?

6 Y: T; q) k: U* z
企业真的缺经验吗?很多企业办了10年、20年,我发现最有经验的那个人往往是老板,老板既得懂业务又得懂研发,还得懂经营、管理。曾经有个老板跟我讲,他说他连叉车都会开。

/ z! T2 r0 S9 A  S- y; a
为什么企业创办多年还是摆脱不了对经验型人才的依赖?为什么老板成了企业里面最有经验的那个人?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是经验传承的问题,即如何将员工的个人经验转化成公司的组织经验?简而言之,就是将老员工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复制,当来了一名新员工,能够快速地让新员工掌握优秀老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 \% D! b8 \; c
那么,具体怎么做到呢?本文给你5点建议。

9 [7 x1 E4 U6 r/ k( a4 ?
1、个人经验的发现与挖掘
经验分三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手做为纯。朗欧咨询调研过数百家企业,我们发现,大部分工厂没做好员工经验的发现和挖掘工作。我们没有明确的数据去体现员工的工作业绩,员工做好做坏、做多做少一个样。

3 k+ @5 ^8 X" c: t2 e
那么,如何发现并挖掘员工的个人经验呢?比如,通过劳动竞赛、技能PK的方式,让工作经验和能力突出的员工脱颖而出。再如,通过“师带徒”、“老带新”的活动,让经验型员工浮现出来。

; u) `. W" j# A2 X
2、个人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个人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是持续改善业务流程,组织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技巧、信息、文本、数据等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进行提炼、加工、整合的过程。

) h: k( m, U7 b" Z
我们在工作中通常会发现,有的员工不管做什么产品,不仅质量稳定,而且效率高。很多员工都羡慕不已并产生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通常这位员工会说,这是经验吧。
9 G& O, R8 W" y$ K  O- o8 ^
由此可见经验的重要性,但问题是这个经验往往只有个别员工有。因此,当我们通过技能竞赛、师带徒等活动发现了一批经验型员工后,接下来我们要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将宝贵的经验标准化、显性化、方法论化。
: p) M8 R2 l  y$ G' N+ J
比如,通过SOP的方式,把优秀员工的作业流程、作业方法、操作技巧记录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分析”,利用照相机、摄影机等声像设备,记录优秀员工的操作动作,形成影像化的作业指导书。

9 h8 ?5 u4 A/ U1 N( j" b
  3、个人经验的呈现和分享
在企业里面,每个员工其实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但问题是,每个人脑海里的经验或者说“绝招”都是隐性的、孤立的,它没有变成企业的组织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我们要把它挖掘并呈现、分享出来。
! K% y6 ?0 }7 F/ R
将员工经验总结和提炼后要在企业公共场合呈现和分享。比如,将优秀员工的经验制作成作业指导书后张贴在公司的宣传栏;在饭堂的小电视上,播放优秀员工的操作动作视频。这样既可以增加优秀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主动学习。

( c# L) ~" I8 ?' y
4、设计经验转化的动力
员工为什么要将个人的经验分享出来?如何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将个人的经验转化成组织经验呢?其背后的动力源泉,作为管理者要把它找到。

/ E4 a+ X3 C3 p  N: T3 H
比如,做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只要员工愿意把他的经验方法分享出来,并配合拍摄成视频,公司给予200~500元的奖励。
' \0 n$ {0 X9 q; ^; f
再如,做一些精神上的激励,员工在工作中有创新、有“绝活”,不仅可以得到物质上的激励,还能得到以其姓名命名工作法的荣誉。如“张三操作法”、“李四操作法”、“王五操作法”。这种荣誉感和成就感甚至比物质激励更有用。

; ?+ o$ a+ x- [1 E3 b' d
这些被冠名的员工除了获得物质和精神激励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他们作为评先评优、提拔晋级的重要对象。如,在提班组长的时候,必须是从这一些得过奖、贡献过、分享过工作经验的员工当中选取。
5、建立持续转化的机制
任何事最难的是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我们仅仅做到让员工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出来是不够的,还要建立持续转化的机制。
1 S& L! [9 x, T1 \+ M7 m
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周期性的评定,设立一些固定频率的奖项,每个月设立一个“鲁班奖”,每三个月设立一个“詹天佑奖”。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月、每三个月都有固定的获奖人员产生,内部的竞争氛围就有了,组织就有了活力。

3 N4 h7 C" E( U+ T% \
再如,我们固定周期地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各个岗位最顶尖的、最厉害的技能型人才也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只要他涌现出来了,我们又把他的经验进行发现、挖掘一下,提炼一下,总结一下,呈现一下,分享一下。你看这就变成了良性的一个循环圈了。
结语

2 t0 n1 x" t# Z0 Q. p8 H/ U2 b
做到如下5点将个人经验转化成组织经验:做好个人经验的发现与挖掘;个人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个人经验的呈现和分享;设计经验转化的动力;建立持续转化的机制。

  `1 a" Q, m5 v! m/ m. U2 `9 k' `' }
个人经验通过组织记忆的方式变成组织经验,并通过激励机制的建设,让转化的过程可持续,从而保证组织活力。
; g$ ~! s9 q$ m3 ]! n- w

" R4 `2 H% C5 s

55

主题

6232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5
发表于 7-22 02: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经验转换。这儿可能存在一个知识产权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8-1 10: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