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qaz147 于 2022-1-13 15:42 编辑
5 I# O3 C7 Q: s+ |7 J. v: x; B
* U9 J5 |, V( n' ?第1个问题,机构为了成本考虑,就按国家规定1/3底线来派监督,我也认为这个规定不合理,监督要审的内容不止初审的1/3。单Q为例,专业内容8.3/8.5/8.6/8.7要写吧,领导层也要写,其他条款监督1不写监督2也要写吧。
) g& F* |" {3 ^% e单Q小企业就最明显了,初审2-3人日,监督1人日。。。啥活你都全干了,3体系还没那么明显,因为监督起码有3-4人日保底。
+ t$ {, z G5 _1 [; t. f$ ~) h, {' |% J$ E
第2个问题,非专业审核员也可以审核生产服务现场,只不过是审非专业罢了, U1 I* n$ J' w- r& [1 y' ^
QESF4个体系,6个人日,就几种玩法,最常见的是3人2天和2人3天,由于食品体系是高风险,专业评定困难,基本都是工作经历评的,所以每个专业的审核员都很少,2人3天1个专业,这种安排很均衡了,要派2个专业不容易的3 f) }3 g2 A/ F: _$ G( E8 E&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