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6192|回复: 0

管理红利时代,工厂要做的5个转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4 20: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管理红利时代,工厂要做的5个转变' n, W; y: F, L+ s" J1 U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昨天8 m" L4 \& `6 b  H0 a) b

. B5 ?: d5 j" x9 e# p; H
$ P- Z2 }/ C0 w
/ f) \) I; f! E4 X8 C
制造
导读:企业发展到今天,企业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过往的粗放式发展所依赖的规模红利、人口红利、政策红利正逐步消失。
% }2 [5 w' b5 @
在这种大趋势下,中国制造业该向哪里突围呢?朗欧咨询认为,基础红利时代已逝,管理红利时代来临。为了更好地迎接管理红利时代,制造型企业要做好如下5个转变。

; J0 }* V8 ?  Q3 ~# r$ j- @
   1、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在过去,我们通过人脉、关系、资源、信息优势可以很轻松地拿到客户订单。充足的订单、稳定的客户、大批量式的生产方式时常让我们忽略了管理。曾有企业老板说道,“只要把订单丢给车间,产品做出来了就有客户抢着要,管理不管理的,无伤大雅。”

. w2 d7 I/ P) `) [8 a
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扁平化的时代,我们的信息优势没有了,我们的各种关系的优势也逐步消失了,粗放式的管理再也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 q" `) t* ~3 y& Y& x8 X& H) H
企业要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抓好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每一个流程,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细化分解,落地执行。依托于精细化的经营与管理,中国制造业才能实现自然健康的成长。

# I$ K' a  p0 X6 f: p( [# w
2、从“求外”向“求内”进行转变
“外”是指企业“围墙”外的政府关系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等。然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依法治国越来越规范的大背景下,这些“外部优势”正逐步变成了一种基础通道。或者讲这种优势对任何人来讲,它都是相对应的,差不多的。
  d; I$ s! x4 Z6 w
“内”是指企业“围墙”内的技术优势、产品品质优势、效率优势、品牌优势、团队优势。在管理红利时代,我们要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的提升、生产效率、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团队打造上下功夫,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 G- M" W/ V! E; j2 Y/ c; M) ?
3、从吸纳人才向培养人才转变
在过去,很多工厂都在追求“短平快”,有订单了便四处挖人,都希望去同行业中挖一些所谓的高端人才。当然我不否认我们需要吸纳一些优秀的人才,但随着我们制造型企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逐步稳定,这个高端人才引进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小。

- J. U/ R1 H- p0 J7 X# G
比起人才本身,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有培养人才的能力。就像丰田说,“我们不生产汽车,我们只培养能够生产合格汽车的人才”。海尔说,“我们不生产洗衣机,我们只培养能够生产合格洗衣机产品的人才”。
% `1 I& K" e3 F' b* {$ T4 x! Q7 [7 t
一个优秀的企业就像一所学校,一所能够培养合格产业工人的学校,一所能够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
4 i4 t+ T+ N; X" f; ?
4、从野蛮式生长向规范化经营转变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在市场规则和秩序不完善的前提下实现了野蛮式生长。在今天,野蛮式生长的年代已经过去,企业发展要有规范化经营的转变。规范化经营是指我们要关注企业的管理和治理并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效率、质量和单纯地关注管理。
# E4 Z4 O( E; E& B  H! w9 A
现代企业不仅要抓管理,管理它永远是一个逃不掉的课题,我们还要注重企业的治理。企业的治理就是企业顶层结构的设计,包括股权结构,员工激励的整体结构,企业风险体系的建设等。如果企业规模足够大,有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构建国际合规的一个治理体系。

+ U. n( A# J5 ]% E. d
5、从传统的作业方式向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我们很多的工厂都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接外单代工生产发展起来的。那个时候我们要培养大批量的产业工人、基础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都是手工作业型的。现阶段我们需要把我们这种传统的作业方式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进行转变。
, o5 l( `1 |' m8 o1 P8 \6 [
自动化是指,我们要从单点的自动化到工序的自动化再到产线的自动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进。信息化主要指办公系统的信息化,生产作业的信息化。如,OA办公系统、ERP系统等。智能制造是中国造业发展的方向,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也好,还是我们工业4.0,总之我们需要朝这样一个方向去发展。

3 o0 X5 G; n; v  ?+ _8 M
结语
, u1 y* e( r% B# _% |
中国制造业在长期发展的历程中不可避免地置身于危与机之中,我们相信克服了危即是机。制造业企业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天花板,做出5个转变,积极拥抱管理红利时代: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求外”向“求内”进行转变;从吸纳人才向培养人才转变;从野蛮式生长向规范化经营转变;从传统的作业方式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3 V$ S! S5 [9 T( F0 Q; E' l1 |
7 ]6 f; n  j; A5 u" R+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8-1 08: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