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D/ Z/ A6 F/ s# o: |! T6 R; a- F
+ F# G0 E" f4 c# O/ J y i" }生管
导读:生产管理重点是品质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说的QCD。
G' Z! ^6 U! }所谓QCD,从狭义上讲,是对质量、成本、交货期进行控制;从广义上讲,是整个公司管理的持续改善。
$ |1 I5 K% H" f. C+ e" V
一、品质管理
外部市场的竟争不外乎是品质,价格,服务三要项。谁要主宰市场就必需要取得品质,价格,服务的绝对领先。
4 \1 g" c) Q3 h; q+ U: l# Q
经历过一些公司,皆有以下问题,为了达成产值,产量目标,从而投入大批人力,工时,反而造成新进人员低品质,多任务时,低效率。
/ N0 u! ?/ C, R/ w( P) `
(一)从品质管理来看:
$ y. { ^: U4 N' g0 F3 I
1. 大量新进员工缺乏品质管制意识。
3 v* n9 H" Y+ ~; y8 U2. 基层干部缺乏工作教导实务经验。
* U& ~( m/ W$ G) ]3. 整体忙于目标产值追求,问题盲点即不断发生。
$ t, W) }, B p$ z* b4. 虽然问题有分析,但是落实度很差,执行力度欠缺(说话一流,文章二流,做事三流)
! W% n) V- o6 l+ Z5. 人的品质待教育,生产制程要改善,产品良率须提升。
( z8 j7 x6 o! g- Y3 i
(二)内部品质管理:
3 I2 r. v3 p1 E4 U& z ^
1. 内部品质管理包含三个层面:现品,现场,现人。(即产品的品质,过程的品质和人的品质)。只有高素质的人在最佳过程中,从事研发生产,才可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
& D( `2 a* U/ Q' ]; O! _2. 产品品质好坏决定于生产过程中4MIE(人,机,料,法,环)尤其人的品质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
& X7 k4 @* c- W3. 品质异常处理:要以QC手法(层别法,查检表,管制图,散布图,鱼骨图,直方图,柏拉图)依不良因素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对矫正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案之执行,一般工厂不良因素主要是人为管理,物料异常最多,而人为管理疏失往往是产品重工及客诉的最大要因。
4 R' p$ k3 X3 |6 |$ |
4. 对策:以教育训练提升人的品质,并落实改善品质措施。
( c6 X1 j6 s( h- G(1):短期(立即执行)
3 H4 P+ N6 J) K" P! W1 c& N. v2 s$ ~用QC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实施对策,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时时从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
5 ~- W" Y4 N1 t1 h(2):中期(有效训练措施)
, s, ]- c) I/ N$ a; K$ |
实施班QCC活动(每周两小时)针对每个岗位一周以来报表反应出来的品质状况(当然最起码报表必须是真实的)让作业员对品质管理提出看法与问题,使其有参与感,进而加重其责任心,品管圈活动中可运用脑力激荡,QC手法,品质改善提案,QCC竟赛等各类管理训练措施。
9 h6 ^, t9 g. [1 h+ S9 o7 P(3):长期(积极教育训练)
4 F& [' b( j8 D w
A.不定期或按计划全面实施职前,在职品质教育。
$ b7 ^; K' b0 Y
B.公司举办年度品管圈竟赛,品质征文,征图,品质标语,并品质演讲等意识教育,用来凝聚形成公司全体品质意识,从而提升全员无形中的品质观念。
2 Z \/ \; t' g3 S
C.落实ISO9000之精神,教导全员ISO是平时的作业规范,而并非是应用一时审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内作横向及纵向全面展开,则公司全员皆为审查员。
6 B1 \+ Y+ R) C( Y5 j3 d
二、生产管理
管理是让过去的问题不再重演,想出办法并实行改善;是对将来的问题先作预测。并作出对策方法。万一发生了问题,要想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并能把问题发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方法,并立即实行。
) Y6 b. ^3 M& c生产管理重点是品质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说的Q C D (QUALITY COST DELIVERY DATE)。
2 J- j% F3 V" w; ?( x6 \# c" l生产管理要对总体生产力进行管理,总体生产力=品质良率*生产效率*机台架动率*目标达标率*周转率。
4 m Z$ n/ q# |( s- L- _
如何提升总体生产力?
& Z( m, Q9 u+ n# @. B, Z1. 实施中,基层干部实务教育训练,主要内容工作教导,工作方法,工作改善,工作安全四项基础训练,(巡线并立即指导改善是最常用一种方法)
) m( f I. f+ [ j3 Y
2. 探讨效率改善:
2 I0 ]6 X& D+ C& |* D2 H' [ {
A. 制程平衡
B. 源头管理
C. 突破制程瓶颈(针对制程中的瓶颈,必须能回答以下问题:)
" I9 }4 ]8 X3 z. y& h$ B- X7 Z
a. 问题点:什幺是当前的瓶颈?
$ o% Y: M8 d! d n, C1 d: qb. 要因:应该要改变什幺事情?
; f" G O% w( |6 I4 Dc. 目标:要改变成什幺样子?
) r! p9 r! r* v) ]! `d. 方案:要如何改变?
6 ]; [5 ?8 S; q* a* w
3. 机台架动率提升采用轮班制
, V6 Q* D: u0 M! o8 `
4. 目标达标率的完成是通过节报(每二小时)对生产计划及时追踪,修正并实施追加等以达到目标。
三、成本(COST)控制" |, [ c' C8 H! N# Z: j+ S
成本是料,工,费三方面支出的总和。
- r* r+ y2 b% W* W( L' w" S; b1 v如何控制成本?
% c3 A8 @5 ~; E* f3 w. P9 D6 w+ D
1. 材料方面
( `# ?0 }8 V5 Q( P' K: k* A; zA. 采购单价:要求厂商降价,寻找新厂商。- y% U1 G* e1 M8 u0 g
/ P8 x! g. Z: T! g! n' B3 V
B. 技朮改善:制程改善,寻找替代新厂商。
, v A( ]9 u- }7 W& u% Q5 c/ E6 Y
* v b/ h4 l% v1 W) D
C. 损耗管理:人为原因采用记缺点扣薪处分;制程采用要因矫正预防。: S' V5 u4 N8 S( n. I/ h% }! {6 X
/ o! J/ @% J. u3 D w9 {
D. 呆料预防要求BOM表100%准确,设计变更依实物落实进行。
- n( y7 }: j5 ~/ G6 x
2. 直接人工
# ^; X+ x; c1 T4 L$ {# UA. 产量提升:追求生产绩效,提高人效。; s/ u$ i/ ~3 U/ ^
1 v! f6 _' `" T9 l$ X7 ^
B. 人员调节:实施人力支持制度。3 {8 D/ r( u4 q' G: \5 Z, F. P
( _' f8 e* ]0 {1 v9 }6 [( R! f
C. 技朮品质:实施人员多能工训练,QCC改善活动。
8 ?8 o7 f" @% Q5 k L3 K3. 制造费用
/ t6 e. U& y" ~: s8 p$ r, g
A. 用人费用:定员定额,加班要因改善对策。
! v6 L9 u+ c9 a9 X: p- r1 ~/ P' e( f4 [
B. 合理利用资源:考虑是否一条流水线人员可以增加(以减少多流水线本身固定耗电,流水线磨损etc费用)。* {, s; s3 ~3 m" M; Q2 V- f7 F
* F& _, {0 Z3 s" U' \7 p. |
C. 事务杂费:定额预算制度。% g: b$ W& v8 J7 n9 N
' v* w7 I( T* T R2 B
D. 能源费用:教导员工养成随手关水电的习惯。
. l( b) d2 x' R" @3 _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互联网,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