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Q# x7 O( L+ w7 C7 g6 e6 |+ i/ `6 y/ q' F* s3 B" g o# S* y8 N
管理
导读: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就是原则。”也就说,管理的本质是方的,其中最为本源的东西,就是:标准化、流程化、格式化。" r3 [: j& _) S9 r7 f# L2 l
管理就是做“标准”:把握尺度,强调规范
2 Y. v$ E, M2 t, c9 [3 E) w
4 [$ \9 g/ v/ P0 y, N/ M1 _" o
* T9 C& M- z+ T! l# t2 M4 [+ M' m4 S3 D& S; f1 a# a5 {" w' K& w" q
! q+ g$ |) R+ V$ ]! e
一位在业界颇有名气的国际酒店CEO,一直想搜罗国内具有潜质的中餐饭店到他旗下。一次,他慕名来到一家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的餐馆,连着两天在那家饭店就餐,而且每次都是点同样的三个菜:炒青菜、红烧鱼、番茄榨菜肉丝汤。
0 g% t/ R; I- n2 b" E) u- V他饶有兴趣地约见了那位饭店的老板,带着十分钦佩的口吻说:“我已在贵店呆了两天,让我惊讶的是,在不同时间里三次端出来的同一道菜,其味道、式样几乎都是一样,这说明厨间的工艺十分讲究,操作标准很是到位……”
! Q5 P0 w, J$ V- t
那位CEO很老道,看的就是标准;那位老板也极内行,做的也就是标准。凡事做标准,凡事有标准。
2 M$ ?3 ?! M5 a; [, C0 {5 X
西方科学管理鼻祖泰勒就是始于标准化的研究;福特汽车第一条自动生产流水线源自于各部位的标准化;风行全球的ISO质量体系,其本质就是由标准展开;最时髦的ERP无非信息、程序标准化的集成;PC作为产业在全球经济领域里迅速崛起,靠的就是标准化激活整个产业链。
; h( t7 b8 ?) s, s& X# I国际化公司之所以遍地开花,其奥妙之一就是具有生成和复制内部标准化的能力,表现在工艺标准化、程序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以及工作术语标准化等具体细腻的过程,把人的行为和意识巧妙地嵌入标准之内,形成其独一无二的核心基因。无怪乎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之说。所以说,不管现代管理如何演化,概念如何时髦翻新,其根本内核依然是做好标准。这方面,恰恰是国内企业的软肋。
& {) D$ D1 v3 O( B3 s, G' D4 w" ~4 S1 _5 z! ]; C0 r. C
6 H0 X0 p( u0 b
9 U6 g9 [1 H1 Y g, B管理就是玩“流程”:理清思路,讲究次序
" b, @$ p4 s {
% ~8 S$ {, ~$ H* r! K
0 b5 b! T0 ?0 ^0 v
0 S: n" x. s9 d: {' f0 v' T& z" `* f5 @' q# K+ J
假如,标准是一个点的话,那么,流程就是一根链。管理智慧的极致发挥,就在于横切竖砍的整合手法,把流程做得短而有效。人们常常喜欢把中国的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相比,其中一个差距就是中国软件企业的流程化管理远远落后于印度企业。仅以国际权威的软件业的CMM5级评估为例,国内企业只有10家,而印度多达50家。9 W9 Z( J% E6 }! F
" I0 T( x4 g( q: F3 G# W其实,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很大程度地“玩”流程。大到一个企业战略:IBM卖掉个人PC业务,本质就是缩短流程,裁掉了价值链中的累赘部分PC,集合优势做好企业市场。
B$ j; D* |: V5 R1 Z8 W, Y) O6 ]
大到企业内部生产链的切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极度丰富的条件,考虑把自己的后院变成他人的前庭,把自己的弱项交给别人成为强项,聚焦自己最有效部分,最直接地靠近客户,如戴尔。
) c: |) k( q% b$ _2 b小到公司内部的细微末节:为了适应外贸服装行业对交货期日趋缩短的新需求,最近笔者所在公司正在地调整现有订单流程,借助于ERP信息集成优势,强调一次把事情做正确;首先把客户的原始订单信息吃准,去掉多余程序,最后将原来的入库单、出库单、送货单、提货单四张单据,合并为一张装箱单;这样简单明了,不失为一条提高效率的绝佳路径。
3 V$ L2 z/ @) ~; h. w" ~
/ H ?; v; U% h# _6 u, o( C @- _; B
8 ~: F/ Y d6 Z, K管理就是打“格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 A1 Q2 n7 e% [
: I" m* d2 h2 n6 O6 f4 ?# j
$ }+ u$ A( O9 E' }) d ~
! `" H) O( L; i/ q, k0 m; n* `- y7 n+ E/ N( `& x6 l: F2 t
当人们发现一个人做一根针,其效率远远不如几十个人同时有分工的条件下批量性生产来得快时,就惊愕地发现了工业经济之所以取代农业(手工)经济的奥妙所在?社会化的专业分工。
- w+ d6 a7 f' P( s
- }8 G8 h0 B4 c效率源自于分工。组织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编织一个栅格般的有机体,精妙地把随心所欲的“人”视作具有灵性“部件”,嵌入其中,在标准面前成为惟命是从的执行者;在程序面前是忠实严格的衔接者,就像麦当劳员工一样,严格按照工艺温度、作业流程执行就好,几乎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
& G1 m6 B- b8 U4 E8 x
格式化的管理理念,并非与管理人性化相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聪明的组织都会遵循这么几条铁律:给人以权力,组织才有权力;给人以空间,组织才有空间;给人以规则,组织才会有效率;给人以利益,组织才有利益。因而,组织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放到了栅格里面去,理应科学地设置好可控的空间,其中包括了让人感受到应有的权、责、利。
2 p% U( |4 ^* N! B% ^/ B, ~
4 R8 f6 F1 t7 y& |4 F |; r Y6 I
0 R: t- s+ T$ m' o+ G" |# U* m+ k( B" c% ~0 e2 R$ w, |
结语
) {3 `7 |4 A3 ^6 H% P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两个目标并存:管理如何更加科学和管理如何更会有人性化。如果认为后者的追求比前者更加光明,那么大错特错了。”管理大师哈默尔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