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理论多,实践少,流程多,执行少,警惕你企业的“巨婴”现象 , _+ `0 r* Q- S+ @: u% u3 a7 ~! N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3天前
/ w6 r# O) D( O' @) i" `' F中小企业不容忽视的巨婴现象!
- R% X; C$ k0 V$ R" t; e! u8 ]
+ S8 V! E3 w1 x; A" }, c& Q& S巨婴 导读:为什么企业越大越不盈利?为什么企业越大,反应速度越来越慢?为什么企业越大,竞争力反而越弱?你的企业或许已经陷入“巨婴”状态! ! ]( k: {' H% Y R% X- Y2 k
所谓“巨婴”,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有了成年人的年纪和身体,但心智还停留在婴儿阶段,呈现“幼态持续”状。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巨婴”,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比如,人人都在谈管理升级,但真正能够做到升级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高举红旗,原地踏步”,要么根本不动,要么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8 z6 ?" @& b& M1 D. J" O0 z- }( F4 |5 G. U& k# Q3 y' Y
在国内的心理学家中,武志红是其中被大众所熟知的一位,前段时间我看了他写的《巨婴国》一书,它描述的“巨婴”包括共生心理、极度自恋和偏执分裂三个方面,颇有感触,当然我在这里不是想跟你讲心理学的课,而是想结合近段时间我在企业里面走访、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来说一说很多企业里面的“巨婴”现象。我把企业里面的“巨婴”现象,分为“人”和“事”两个大的方面。
- {$ _) Q$ U. z- w( q5 }% q: ?体现在“人”上的“巨婴”现象 1、被服务的心理多,服务的心理少
! n! A" J% {5 }
8 b; Z. e p; U7 r, E: }' c6 r$ V
9 D$ A. F5 W3 ^$ x9 h9 w4 E! `9 }# e7 n9 u9 K
) x; z7 U% d! c) U3 D8 G7 x
我发现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在企业管理的过程当中,都有着过多的被服务心理,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更甚。他们通过多年的晋升,通过多年的辛勤工作,终于坐上了管理者的位置,但伴随而来的是强烈的被服务心理,认为层级低一点的管理者就应该为自己服务。 9 S5 c4 t/ w. X* W# y* l5 n
前段时间我在一家企业参加了管理周例会,管理周例会是朗欧服务的企业每周都要准时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各部门总结上周工作,制定下周工作计划和周目标的主要战场,各负责人都要做好述职PPT。我发现一个生产经理让文员去做述职PPT,自己坐在旁边,然后对文员说着要怎么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就是典型的被服务心理。当然我不是说文员、秘书不应该为管理者配备,也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确实是需要文员、秘书帮忙处理一些文职上工作的,但是每周关键工作的汇报PPT,还是需要管理者亲力亲为,这样工作才能更高效,会议才更有效。 ) p F5 o; A/ h+ `
类似这种情况,在企业里面还有很多,部门和部门之间没有一种服务的心态,更多的是希望别人能够服务于本部门,希望别人能够服务于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心理只会导致自己的动手能力严重下降。 1 h* k7 ~5 j- U) o) `
很多管理者原来在基层的时候,他的动手能力是非常强的,但随着他做到中层管理、高层管理的时候,很多的事情他都不会做了,这就是中小企业里面“巨婴”现象的一种体现,也许在你企业或者在你身上也发生了同样的问题,希望你能够进行内观,并去关注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 . g7 E) {7 r& t3 ]- ^4 _6 O% U
4 T( C4 h$ D; l+ g( u
2、理论多,实践少 % K. ]5 |* ^* y& F1 f
3 ~6 s3 W- @4 G# \2 Z: R9 V
; C' [; _0 m2 h# |! K2 _7 l- _1 G# J" F* b1 G; A" ~
: W7 ?/ R$ `4 v# `% u2 O2 E
有很多企业都会请培训老师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也会把企业的管理者送出去进行学习,进行思想上的启迪,所以,大多管理者都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开会的时候,讲的理论都是一套一套的。也有很多老板跟我讲过:“张老师,我企业做过许多的培训工作,不是说培训不好,培训很好,但仅仅是学了理论,不能在企业里面落地,大家开会的时候,谈起问题头头是道,分析问题逻辑清晰,语言描述也是非常精准,但就是没有解决问题。”
3 c' G' o4 c/ f# l# Y# L" W9 |这种情况也是中小企业里面“巨婴”现象的一种体现,员工的素质都很高,管理人员也都挺有水平的,但是落地执行能力差。由此导致在很多企业里面开会的时候,形成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老板坐在旁边,听着大家讲的都有道理,问题也都知道在哪里,但谁去解决问题,最后似乎都落到了老板身上。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落地执行能力差,管理者的理论知识没有跟实践紧密结合,这也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f( J. {8 N7 O
( [% X% R$ U! ?% S0 b. n3 j3、想得多,做得少 ' k/ `" M" C. Q" r6 V% p
1 f! A8 V7 H% ^, l% u6 x
+ M( N4 {2 m3 d3 D8 @2 g, s( `7 Q
; c. N. L- o9 c) }
- c$ Y9 M9 O$ n6 o0 Q我经常会去到企业里面跟老板、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经常会听到老板、管理者讲:“我有什么好的想法,但是因为A因素、B原因、C问题,最后没有实现”。 / g( L# Y& D4 u- ^9 s
这反映的就是中小企业里面人的执行能力差,没有执行的能力,天天就是空想。从能量聚焦的角度来讲,念头是最耗费能量的,你想的越多越耗费能量,你的能量就越不集中,这也是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的原因,想的多,往往你的行动力就差,你的注意力没有办法集中在一个点上,导致没有一个好的执行能力。 ; A. [$ z* C( ^. E9 n0 Z2 ~- F. R
从人的上面来讲,我觉得中小企业里面的管理者普遍存在三种“巨婴”的心理状态:被服务的心理需求大于服务的心理需求;理论多,实践少;想得多,做得少。 - N/ ~3 E% |9 b0 G, v$ f5 [# O
' o. |* ?; e% z% V0 W" z Q
体现在“事”上的“巨婴”现象 1、流程多,执行少 + k) m$ r1 v4 t/ ] H
1 l* [! D. n9 b" q! a
2 U$ R0 `4 C. F2 `, y
S* N& R+ j4 h v7 G% Q7 p; _$ r2 E: u, |
我去到企业里面的时候,很多管理者都会跟我讲:“张老师,你看,我们有很多流程文件,我们有很多规章制度,一摞一摞的流程文件就摆在那里”。每当出现这个情景的时候,我都会问对方一句话:“发自内心的讲,这些流程文件你们执行了多少?”每当被问及这个问题,很多管理者的眼神要么悄悄地从我的面部移开,要么低着头羞答答地回应一句:“执行的不多”。这就是很多企业里面一个典型的现象,流程规章制度很多,但执行的却很少。
4 S/ Z. F! D9 b3 {! |6 A尤其是中小企业(我指的中小企业是年产值在1个亿到10个亿年之间的企业,我把这个区间内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都不缺程规章制度,但是企业里面规范化的流程执行情况怎么样呢?我想节目前的各位老板、管理者朋友们比我更清楚,因为你们天天都在企业里面,深有体会。毫无疑问,流程多,执行少这种“巨婴”现象是不提倡的。
- W7 b4 }: F. y/ `1 @0 X; X$ C# J! j& p: s- v
2、方案多,动作少
8 Y: @8 l+ |7 X7 k- Y' d! E; Z+ q8 j$ b6 `6 U
& [( [) @; K* L$ M. h$ k$ x& J% b8 v
% i1 A" }3 o- H0 A5 z& R# r% b5 } ~$ U% r3 y
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过度追求方案的完美性。朗欧企管为企业提供驻厂咨询服务,当驻厂老师进驻到企业以后,首先强调的就是动作落地比方案完美更重要,甚至有些时候会通过降低要求来统一标准。只有当要求降低了,基本的需求才能够持续地落地,当基本的需求落地以后,再把要求提高一点,再进行落地,不断地循序渐进,不断地改善。俗话说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就像盖大楼一样,一层一层地盖,每一层都需要等混凝土干凝以后,再往上叠加。 9 E8 f/ D$ \5 f# B& n+ K1 [
但我发现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往往试图用快餐思维来解决问题。快餐思维的背后其实就是“巨婴”心理,讲的再直接一点,就是“变懒了”,都想着被服务,没有服务他人的心态了,没有动手能力了,没有执行能力了,没有落地能力了。 : N: m/ J+ u9 g) R2 s
5 Y; G# m0 q) b
结语
0 D8 W2 h" _+ s* j4 G- S9 B+ w( B7 ^0 V* H
上面从“人”和“事”两个大的方面讲了中小企业里面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的五种“巨婴”心理:被服务的心理需求大于服务的心理需求;理论多,实践少;想得多,做得少;流程多,执行少;方案多,动作少。我希望企业的老板、管理者都能够对“巨婴”现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能够从你能力的塑造,从你工作当中去避免“巨婴”心理持续的发展。
& R) r& f/ X5 S0 x9 L! j" \如果在管理的过程当中任由“巨婴”现象持续蔓延,最后就会导致整个企业出现“巨婴”现象,表现为:企业越大,经营幸福指数越低,企业越大,反应速度越来越慢,企业越大,竞争力反而越弱。我想每一个老板、管理者都不希望看到这种现象的发生,那就要从现在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每一件小事入手,来抑制、消除内心的“巨婴”心理。
" R B5 ^. i) `# F4 r" `% b; X1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