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不少企业为什么容易亏损?并不是这些企业的管理不行,反而是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太高了,超过了它们的经营水平!
' |! ~% D: f8 U1 L5 _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水平上,但是很多这样的企业竟然开始了流程再造的努力,结果一定是亏损!
$ A& C1 N( W* _* w X( s8 H2 I我以同样的理由开始担心很多企业的管理培训,因为我常常被企业邀请为员工讲解领导力或者企业战略,我想这样的培训会产生反作用的,因为你给员工的培训超过了员工所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培训我称之为“培训过度”。
& l4 \, J. ]; w3 P4 s当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的时候,这家企业离亏损就不远了。
& z3 E/ M4 d, p0 h+ E( W" e( x
国外倡导领导做仆人,管理就是服务,但是我们需要确认管理到底为什么服务?
" {) o5 s* ~) o
我们知道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
1 `" p8 F) S7 F- z! j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可以这样比较来说明:
2 R+ h3 i9 J' q) z: N1 g" t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的时候,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
在经营上选择一分钱一分货的时候,在管理上就要做品质和品牌管理;
如果像联邦快递一样在经营上选择“隔夜服务”,管理上就要进行流程管理;
如果像戴尔一样用“直接定制”的策略,管理上必须做到柔性化管理。
7 J4 Y4 d) ^, |1 `
看看沃尔玛,沃尔玛的战略和许多中国企业的选择是一样的,“总是用最低的价格销售”,但是相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沃尔玛成功地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盈利和增长最好的企业,而我们的企业不是。其实沃尔玛和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战略上没有差异,成功之处恰恰是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匹配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业界很多企业“低价销售”鲜有成功的关键所在。
9 `0 R; @5 h; g0 G2 @, R" i# A组织管理观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管理活动,只有清晰的管理观,才会有清晰的管理行为。管理应对绩效负责,管理是一种分配,管理之所以不能凌驾于经营,是因为管理是手段,经营才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展示谁是管理大师。
; A3 t& G8 @+ ]1 A, P8 c" A6 M4 p1. 管理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面对的资源和环境,决定你应该采取什么管理手段,面对管理思路,你最好不要有喜好,不要刻意去设计,这都会导致你不能审时度势,犯机会主义错误。
o! h1 M; D8 X1 _2. 管理是动态的。今天管用的,明天不一定管用;别人管用的,你不一定管用。所以,权变很重要,在时间和空间(对人)上都要权变。“
2 n, u0 w9 j+ D8 B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