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安全评价报告华而不实,百密一疏,患莫大矣!" ~# l8 ^9 C9 ^: h
% ]6 u7 S) H( J( m* Y安全永无止境" \, T! g7 p$ m7 G
3 @6 z% ^* [; G5 V8 A! I/ s
& R* z/ W* n) ~/ K( X
' R/ f; d! u! `) F. a0 R8 G) E+ R6 l昆山汉鼎爆炸事故追责极为严厉,前所未见,极具震慑力 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发生重特大爆炸事故。10天后,也就是3月31日7时12分左右,位于昆山开发区雄鹰路66号的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数控机床加工车间北墙外堆放镁合金废屑的集装箱发生爆燃事故,造成7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186万元。: d. ]/ q$ i) ?9 T
事故调查报告建议,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有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部门总监、副经理、车间主任、车间领班(兼职安全员)、安全经理、专职安全员和安全专员等,也就是说,几乎是能想到的、和安全生产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员全部“沦陷”。昆山汉鼎爆炸事故追责结果非常令人震惊,前所未见,极具震慑力。4 }. b9 Y3 R H4 M( W
二 安全评价报告百密一疏,错误导向,昆山汉鼎风险管控不到位,终酿成大祸 2011年6月,昆山汉鼎委托江苏久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其厂区开展环境评价服务,并出具存在疏漏的环境评价报告,环境评价报告书中将镁合金废屑列为一般固体废料,对镁合金废屑的环境风险认识不足,仅提出了通风防潮等一般性要求,未将其环境风险纳入评价范围;未明确镁合金废屑存放场所,对历年来汉鼎公司在镁合金废屑的环境管理上具有导向性影响。! M% N; @& e" w/ `0 ~2 R, c
5 t! J/ R3 O! o: f
2016年6月,昆山汉鼎委托江苏安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对其厂区开展安全评价服务,并出具存在疏漏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未将汉鼎公司内临时设施纳入安全评价范围,未对镁合金废屑的危险性进行辨识,未对镁合金废屑的贮存提出相关安全管理要求。
" ]. p; b3 r& U. F4 g0 v5 L2 l
: [3 ?$ Z! u: [7 n; W2018年9月,昆山汉鼎委托江苏泰康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其厂区开展安全评价服务,并出具存在疏漏的安全评价报告,未对镁合金废屑的危险性进行辨识,未将涉事集装箱纳入评估内容,结论为较低风险,未对镁合金废屑的贮存提出相关安全管理要求。
" U7 D3 P' \1 A& }0 @4 o- X: o) t% E# x
尽管如此,昆山汉鼎管理人员普遍对镁合金废屑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中介公司提交安评、环评报告后,均未认真阅读相关报告,未辨识出镁合金废屑的废物属性,忽视了其危险性,未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昆山汉鼎对员工缺乏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镁合金废屑长期违规堆放在集装箱中,在历次更新并公开的隐患空间分布图中未将集装箱区域辨识出来,在公司组织的历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中均不同程度的忽略了集装箱区域的危险性,均未排查出存放镁合金废屑的集装箱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终酿成大祸,教训极为深刻。 三 安全评价报告华而不实,百密一疏,表现在哪些方面?7 K- M7 j- I3 Q1 M; D( Z
1、安全评价报告之“华”
0 R* _0 g, A6 r$ n4 |. V" P) ]) \" s4 L6 B7 U- X5 U/ a
项目概况、评价对象和范围、单元评价、对策措施和整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条文等内容一应俱全,格式规范,图表齐全,数据翔实,洋洋洒洒几万言,签字背书龙飞凤舞。
9 ?. i; i( `0 d C$ L
) B$ u6 r$ f# K1 Y2、安全评价报告之“不实”
3 l# ` J6 F0 K' l0 J/ W( D5 v Y6 F* k* V- ^ T
安全评价过程不真实、评价结果不真实,弄虚作假,目的就是帮助客户企业骗取相关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不到现场认真核实、检查或勘查各个细节,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逻辑牵强附会,故意隐瞒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或其他危险源和周边居民区安全距离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关键问题,内容重复,一派胡言、前后不一。安全评价弄虚作假的情况,在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非常普遍。0 m0 v- R5 @5 p" Y a$ q4 j7 _
8 r, |, g$ b9 c4 k4 w; T% N, @
3、安全评价报告之“百密”. [: B; x3 U' L# `4 U. I6 k
2 E, Z* }7 u4 P) G
或公开招标或议标,合同约定;或不是“红顶中介”;或故意误用、错用评价依据,回避某些关键问题,采取宽松的标准规范,打“擦边球”,帮助企业过关。很显然,评价依据的准确性越高,报告的规范性越到位,报告的真实性就越强,虚假报告出现的机率就越低。
% q& Z3 s* k9 I1 @9 s7 ^; Q/ U% j( Z# B6 Q ?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痛斥、指责安全评价机构评价依据不够准确,因为我国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很多,不成完整体系,同样的问题规定打架、冲突、不一样,如危化品安全距离法规标准就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93号),安全距离有50米、100米、1000米等等;有的条款含糊笼统,不好执行。
1 g; V% u+ C7 J2 e& e/ W- J
" [" f! P' o3 T5 V M, c5 \* Q0 u4 |" d! l4、安全评价报告之“一疏”
- L0 d) r- H4 n
% W+ N& B+ H/ d# ^( ~(1)随意选用或错用安全评价依据。安全评价人员不认真分析项目的针对性及特殊性,一味图省事,任意粘贴自己已评价项目的评价依据或重复使用类同项目的评价依据,造成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误用、错用,甚至将验收评价阶段使用的标准、规范照搬到予评价阶段,超阶段使用。, L8 j N+ s0 h/ z0 P
: R7 B! e! L0 P( W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对于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没有进行辨识和论述,没有辨识分析危险有害物质的分布、存在状态、温度、压力等条件,对有关危险化学品物料的危险有害性的辨识分析零散、不系统、不全面。
# j( g" j y" F9 n+ W1 E6 A+ ^4 J Z" J* Q& |; D
(3)风险辨识不全面、有漏项。风险辨识没有覆盖所有工艺流程、所有区域、所有部位、所有作业场所、所有系统设备设施、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以及所有变更,没有科学合理划分好评价单元,评价只关注职业安全事故(通常的人身伤害事故如高处坠落风险),而忽视化工过程重大危害风险辨识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风险辨识不充分、不全面、不彻底,评价对象、范围有缺项、漏项。昆山汉鼎爆炸事故一个间接原因就是没有辨识出镁合金废屑存放场所的重大风险,造成严重疏漏。
5 _( Q4 ?' U7 r; L3 d3 q9 y6 \9 @: k( b
(4)风险辨识扩大化。风险点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状态、状况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有些评价人员忽略立足于本质安全进行分析的概念,对生产过程和设备、设施盲目进行假设事件的管理因素和人为失误分析,甚至做出大量设备缺陷的假设,造成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扩大化。
( U" a3 U8 B# u I" [. K5 Y$ O
8 t; S+ u. V7 O& g3 ^(5)评价方法单一,定量风险评价结论不可信。安全评价人员多采用或偏好采用简单、操作便利的安全检查表法等定性评价方法,不熟练掌握科学的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定量计算内容不规范,如分析层次不清楚,缺少原始数据来源,不记录计算过程,突然给出计算结果,不围绕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有些计算结果无意义或明显矛盾,使评价结论缺乏具体分析内容的支撑。
( w6 S& I& o' K! _5 h& B$ Z" G: _" A5 L
(6)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结果偏差较大甚至错误。验收评价报告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盲目抄袭安全预评价报告中辨识内容,造成辨识结果和生产场所实际偏差较大,甚至造成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错误。* g2 I! r8 U& [, F% w2 O+ a* L+ ]
! r/ h/ _' a7 Q, S
(7)安全对策措施针对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不强。风险管控措施或隐患整改措施内容虽然较多,但仅是泛泛而谈,不痛不痒,不够具体,没有针对性或可操作性或操作成本过高,缺乏经济性。
1 ?8 a* Z* M( V8 M3 D0 L( Q# I9 ~/ P' u$ B+ A
(8)安全评价结论不明确或太绝对。安全评价结论粗糙简单、含糊其辞或千篇一律,没有包括符合性结论、预测性结论和建议措施。安全不合格项整改建议书中,整改内容表达不准确、未定位,整改项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具体、不明确。例如,安全检查表评价小结过分简单,在汇总完不符合项后,未对本单元的评价结果给出比较明确的综合性意见。验收评价安全检查表中检查结果一栏,均填写为“符合要求”,对如何符合,未介绍其符合内容,也没有将存在的具体问题列出,令人不可信。
]) X v" z, t. G9 v9 s! y$ r1 Q k( {$ U& g m( v0 Y4 S
(9)其他技术性错误。报告内容前后矛盾,前后没有呼应,结果与结论逻辑关系混乱或不清晰。例如,评价报告前面已辩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在后面的措施建议中却没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企业拿到报告也不知如何来预防及处理,没有真正达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另外,评价报告文字编排错误、丢页,建设项目内容、工艺流程、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叙述不清、漏项,深度不够,建设项目依托条件不成立,单位简介不能充分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四( ~- G) Z' k- q& d; }9 N; c! ^
为什么很多安全评价报告华而不实,百密一疏? 1、安全评价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性,安全评价报告模式化、形式化
8 \4 P2 D, a$ \8 a
; |% a Q6 f* W9 Y8 u责任心是做好安全评价的基础。有的安全评价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肃,甚至不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核查或勘查,现场情况了解不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结合实际情况,闭门造车,内容拷贝粘贴,改头换面进行洗稿,照葫芦画瓢,照搬照抄,内容空洞,张冠李戴,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评价报告模式化、形式化,全是共性没有个性,导致一份评价报告应用在任何报告中均适用,只是变了项目的名称、地点及相关的项目概况。2、安全评价人员貌似专家,实则“砖家”,安全评价质量和水平差
9 s+ s) j& A( \' f
4 `" Y( E( o, Y: \5 s有的安全评价人员不具有安全专业背景或相关技术专业背景,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学习不够,不具有系统工程理论和思想,缺乏基本的安全评价素质,不掌握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不了解不同风险评价工具的适用范围,缺乏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专业技能,导致分析评价错误,评价程序不合理。这些安全评价人员一知半解,讲起来头足是道,纸上谈兵,做起来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缺乏专业权威性,貌似专家,实则“砖家”,是纸老虎。& z4 x: y0 r5 y: N6 ~, [1 L
* a1 T% k# ~7 H+ F
3、企业无所谓安全评价报告质量如何,安全评价人员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能凑合就凑合
. L- Y- W h$ P5 V& O# _& @4 U! j1 K7 m3 Y. `! O- K
安全评价已成为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等危险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高危领域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很多企业不重视安全评价,没有多少企业真正想了解自己的隐患而去请评价公司来评审,也压根没想要一个科学有指导意义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的唯一目的就是取证,所以,价格越低越好,质量无所谓。再加上安全评价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要完成一个复杂的工艺评价,短时间内出高质量的真实报告,有难度,再加上给的钱少,安全评价人员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自然安全评价报告质量低劣,不能清晰、准确、系统、全面反映所评价事项。
1 v3 ^) ]" I1 U |; S' g% _, P$ o$ r
4、安全评价机构唯利是图,受制于企业,违法成本低,铤而走险6 d( U( V/ k7 v
I. D @) F; w7 f2 _+ Q安全评价机构为了利益,为了生存,只能按照企业的意见意图,完成评价工作,只能弄虚造假,整治“助纣为虐,暗示、提醒、协助企业炮制虚假材料,拉拢行政审批官员,使虚假安评报告一路绿灯,骗取相关行政许可。加上我国对安评机构弄虚作假、质量低劣、漏洞百出报告的处罚成本极低,似蜻蜓点水,不痛不痒。如果不出生产安全事故,安全评价造假风险或质量低劣危险性极小,即使受到行政处罚,也根本不会伤筋动骨,所以就铤而走险。
6 I1 A( ~. h8 x, [+ {
/ |5 C* y9 @4 H# F9 D' h" u% y) \) i5 ?+ d6 I
五
) L, _: {$ w, Q! \/ o$ e 安全评价报告华而不实,百密一疏,患莫大矣!祸莫大矣! 安全评价作为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安全评价的依据,政策性是安全评价工作的灵魂,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针对性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
, G, I: d( w6 ]1 {4 t% q. R
: u4 J3 E6 ^( u/ o安全评价旨在从根本上控制、消除事故隐患,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安全评价是企业安全的基础要求,是企业减少事故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口,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个科学、公正、严肃、有针对性的安全评价报告,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风险控制、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执法等工作,对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着重要作用。
- Q: k: G+ e, G1 @& R9 H, y; m0 Y$ ^' s
企业借助外力,花钱购买安全评价服务可以发现自身不能发现或很难发现存在的风险、问题和漏洞。企业在拿到一个科学、公正、严肃、有针对性的安全评价报告后,应将评价报告作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的重要参考;应尽快组织有关人员认真阅读,对指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实地核查,需要整改的立即进行整改或落实隐患整改“五要求”。另外,企业也应当将评价报告作为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常用读本。当一个安全管理人员深入学习评价报告后,不仅可以极大地扩大其安全工程知识面,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还可以作为企业内部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材料。: H, Q1 E2 `- r" {/ X
6 s" w/ O+ _. y- j& |* L. Y但是,通过虚假和失实安全评价,蒙混过关、披着“合法外衣”的项目和企业,立即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雷区”和“定时炸弹”。实际上,虚假和失实安全评价就是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掩体”。
9 B0 p, E- O7 R3 q- W3 R" @ n+ n" \7 h, B; D9 J) n
而对于很多重视安全生产但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能力的企业,存在有疏漏或严重漏洞的安全评价报告,或许就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导火索”。5 t6 A& k" }1 ~# \0 T& R2 w% d
5 u% Y7 N, N7 W
昆山汉鼎的高层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仔细阅读含有疏漏的历次安全评价报告,也没有自主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更谈不上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终于暴雷。一声巨响,炸出了多年安全评价报告的漏洞,炸出了企业相关人员缺乏风险优先意识的漏洞,炸出了“花钱买安全评价买不来安全,主体责任更不会转移”的真理。1 k6 [, o9 b. M# {5 e9 M7 g* j
( T% P- F( }! h, X; T' b; p. M
因此,从天津瑞海“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到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再到昆山汉鼎“3.31”爆炸事故,血的教训启迪我们,安全评价报告华而不实,百密一疏,患莫大矣!祸莫大矣!细思极恐。# i& p8 ?( Y9 w! G# @, { Y
0 d$ _/ f, U. I5 X$ ~
由于安全评价机构素质良莠不齐,企业必须要有火眼金睛,甄别安全评价机构的优劣,甄别安全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被各种假象和所谓的资质迷惑了眼睛,对安全评价报告列出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理解,结合实际,现场查验,深入思考,认真鉴别和消化,既不见得全盘接受,也不可全部束之高阁;既要重视和发挥安全评价报告的作用,也要借一双慧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u0 e, y; c企业需要借助外力,但又不能过度依赖于安全评价机构或其他咨询服务机构的“一条龙”服务或保姆式服务,要知道花钱买服务,买不来安全,要注重培养专业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要注重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特别是生产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树立自主搞好安全生产的信心,脚踏实地,重在落实,稳步提升自主安全管理水平,从而筑牢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本文来源,安课网云课堂 ( c/ C* j& ]+ n2 [' O! R
, x4 z% S/ c+ V5 e6 H$ p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