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k' A6 i: C7 k8 m G0 V7 u, z) C$ T% L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的前辈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尤其是通过一些典故,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质量管理的原理。
6 e6 C0 c" n2 {. l4 P- O& h0 y$ I7 G8 P0 e3 \$ D+ t
+ I- E# r: B# K( S- _1、割草的男孩
- |* M, W, _8 B+ s( F" k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 \) C- e8 z8 ^. K6 H9 s, U
启示
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 e7 G; ]( D) b* D9 Y
做质量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动的,只是延续出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的模式,如果能主动查找问题并解决问题那才是完美的质量管理模式。 这也就显示出了一个质量管理者的精髓所在 。
. m4 x! I' Q0 K. B0 R% v) }! Z; i2、三种人
, d5 {3 S5 ^7 W* D! r
路上有个坑,第一种人是等人掉进去后救人,第二种人是树立牌子,建立标识,第三种人是填埋了坑。人们会感激第一种人,记住第二种人,忘记第三种人。质量管理(QA)就是第三种人,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但领导反而看不到你的工作和成绩。
启示
第一种人是被动质量管理,出了质量问题我来解决,此时老板看到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费用或浪费,花了老板的钱而又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和奖励,何乐而不为!
4 {6 _7 D5 T. v8 l
第二种人是“绕道而行”,能避开问题却不能最终解决问题。虽然工作效率低了或成本大了,但是老板也能知道避免了质量事故,还是会得到老板的肯定。
; ~( n: I5 j4 a: H) I9 ~1 S& H% n
第三种人是预防管理,化质量事故于萌芽之中。以预防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质量管理员(QA)就是第三种人,工作就是填坑,排除质量隐患,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但领导反而看不到你的工作和成绩。
/ x1 p$ G8 B" s$ j2 J% {: g1 N4 J3、扁鹊论医
9 l* e% `+ o( M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长兄医术最高呢?”
+ n7 f6 J+ ~. z# T- }' F ~扁鹊惭愧地说∶“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水平最高。
3 E7 c8 @) Z4 S2 h: ^启示
以上的“病”可以理解为“质量事故”。能将质量事故在“病”情发作之前就进行消除,才是“善之善者也”。
7 k- E" F+ J- w4 ?- G
预防质量事故 ,要从“小病”做起。也就是要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对于成功处理已发质量事故的人要进行奖励,同时,更要对预防质量事故的人和行为进行奖励。 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许多企业悬挂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质量管理误区。
0 Y2 k v4 ^" D$ ~: D8 k5 f4、降落伞的故事
+ M3 F o" H) i$ S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在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使得降落伞制造商生产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
4 H3 D7 {) }# D
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说 No, 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理便专程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看是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为品质没有折扣。 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 m8 G0 V; U5 |. z6 o8 e
启示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对产品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任何产品,只要存在一丝一毫的质量问题,都意味着失败。 许多人做事时常有“差不多”的心态,对于领导或是客户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觉得对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满!
$ V) j. ~& Y+ w" N
5、袋鼠与笼子
& a! y2 h) `% W# c2 ]5 G3 @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又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所以再次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 e' p8 X2 l- O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个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 n5 R* Y/ _: b- i. i. W7 {2 q0 J启示
这是一个典型的本末倒置的例子。他们不是去消除根源——“关门”,而是去加高“笼子。”在作质量问题调查的时候,如果不找到问题的根源,那么,永远无法消除这些质量问题。
) F5 I S: f; `# Y- m( c
同时,还将造成企业成本的升高——“加高笼子”。所以,作为质量人,我们要经常问自己,“我们的袋鼠笼子关好了吗?”
& _& e, x( |+ F6 R1 h, {% V6、曲突徙薪
; b" m+ c; O; A. M# [
客人到主人家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
/ a v4 k4 f7 d) P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
0 s" G5 b* f6 e+ s9 S. `8 x启示
预防重于救火。客人告诉主人需要“曲突”和“徙薪”,其实就是告诉主人需要预防火灾的出现,因为“直突”和“薪”是产生火灾的重大隐患。只有去除火灾的根源,才能预防火灾的出现。不仅需要提出预防措施,而且要更进一步地跟踪改善措施的有效完成。
4 {: i; v8 J. H V. u" \# P
" ?) S# J0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