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山西运城市银湖环境治理投资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中毒窒息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
( t4 T, D1 N& F8 W! X( A/ [# _2 @0 Z* m
) c" R# P! Y+ H: h8 r+ Q; p! t
近日,山西省政府安委办对运城市银湖环境治理投资有限公司“5.13”事故进行了通报。
3 x8 n" w# t" e4 {6 w* q: C
' u& R# c9 x3 F( m6 y' E: h# }3 M6 V1 B- Y' d& m
2019年5月11日,运城市银湖环境治理投资有限公司因二级泵站污水泵排水能力下降,进行泵体解体清污检修。5月13日上午10:10分左右,两名维修工配合进行泵体冲污工作,一名维修工在撤离过程中中毒窒息晕倒,另一名维修工救援过程中也中毒窒息晕倒,泵站负责人带领附近其他人员进入泵房内泵坑中进行救援,先后中毒窒息。
# z2 N+ n0 c( z$ V+ n
( u, T2 d# l% N# D
经初步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风险辨识管控不力,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二是盲目施救导致事故后果进一步扩大。
" I3 h0 {4 }' Z
《通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监督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本辖区、本行业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掌握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各项规定和审批程序。督促企业进一步修订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杜绝盲目施救。
$ o3 O& \) R, t# c4 Y7 n《通报》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立即组织开展有限空间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重点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不到位、安全防护装备和监测监控设施不齐全、规章制度不落实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特别要督促企业结合现场作业特点,深入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面辨识风险、评定风险等级、有效管控风险,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水平。
, N$ l9 \! a3 p/ j
中毒窒息事故的
应急处置
) e0 U4 Y2 U) \4 y8 S; T3 m* B" M如何预防中毒窒息事故?
# n' k ^2 d! g5 ^
1、对从事有毒作业 、有窒息危险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其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4 l% c5 h8 e# f. \5 Q' }
: W9 l' m- z0 j) H% A# ~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对作业环境的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进行分析。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
& N3 z1 p9 Y3 T2 t8 r8 i3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不得大于10 mg/m3)。
# H1 O. X3 k: Z$ ]
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1次,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 o3 j% n" ~+ P: T2 i+ `( w
3、限制进入人员数量,尽可能少的人员进入,假如进入人员多,需要在进入者名单上签字。
" Y; Z5 e# e0 \. B
在有人进入时,监护人一直在入口监护,且要能目视看到进入者,假如空间阻碍不能看到进入者,则需要通过语言经常保持沟通;
B- H% h" c7 Z2 C, i5 {6 r4、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建议按照如下优先顺序进行救援:
( ?" h6 R* Z$ l; ?% `" p% `+ V: U
* G' }0 ^# u7 K$ L" k窒息中毒发生后,如何应急救援?
. a7 ?- Y7 I' n6 r应急救援准备:
. X. m3 y: B- m; p窒息性气体中毒多发生在密闭空间,一般可按照密闭空间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救援。
. ?: T( |7 T. C& X8 m2 |! o% Q+ s$ J
8 U- F3 P$ s: l2 L2 i
2 {3 v& `% u* U- K& B( D- g) I1、救援机构应具备有效实施救援服务的装备;具有将作业者从特定密闭空间或已知窒息性气体危害的密闭空间中救出的能力。
% {3 e; J/ A" D. G
2、救援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的窒息性气体中毒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每个救援机构至少确保有1名人员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复苏术技能。还要接受作为密闭空间作业者窒息性气体中毒所要求的培训。
7 g! q+ s. B+ H0 I2 I" m! H3 p3、救援人员应具有在规定时间内在密闭空间窒息性气体危害已被识别的情况下,对受害者实施救援的能力。
@5 x; b! j5 H5 [1 \
4、进行密闭空间救援和应急服务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9 `* s b& U! n, M6 Q告知每个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危害;
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个人防护设施,并通过培训使其能熟练使用;
无论许可作业者何时进入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外的救援均应使用吊救系统;
应将化学物质安全数据清单(MSDS)或所需要的类似书面信息放在工作地点,如果作业者受到有毒物质的伤害,应当将这些信息告知处理暴露者的医疗机构。
8 t2 H7 z7 {! m F
5 _2 v: O' ]! S. d( s5 D
救援设施:
}1 @$ e* w$ k! ]( B; y9 |救援吊救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每个作业者均应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绳索应从头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证明从身体侧面也能将工作人员移出密闭空间的其他部位。
& h# g. F6 p0 l5 @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况下,可使用腕套,但须确认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选择。
8 J- D6 P( M O0 C
在密闭空间外使用吊救系统救援时,应将吊救系统的另一端系在机械设施或固定点上,保证救援者能及时进行救援。
8 I- G+ ^ r! j* l: {
救援方法:
9 Q: G8 |( p6 l. w
# @1 j7 }3 a( G6 S
1、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 A; f3 y0 N! q4 O" z8 z: P8 S2、呼吸抑制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心跳及呼吸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术,直至送达医院。
5 f* z6 @- W: D$ e+ I# ~3、凡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者,切忌对其口对口人工呼吸(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除外),以防施救者中毒;宜采用胸廓按压式人工呼吸。
' z6 C- O- \, v# @
来源:综合整理
1 [- l1 S' Z! m% s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崔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