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K2 K+ A: ]. S
嘉宾简介:
+ \8 C6 A: y. U1 ?6 \, E范维澄,公共安全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住建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公共安全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
* O/ X/ V9 t& _+ f+ b
(以下为完整节目稿件)
$ O% j& C' W5 }( f& ~8 _公共安全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安全生存和工作,下边我们就主讲这个题目。. \; ]6 R# }* K$ S6 b+ R" }
3 |& @4 _3 f8 S- D. F1
“危机四伏”催生出一个怎样的领域?
6 X$ p3 ]" D$ v0 C# L* `" u
+ q3 s8 @' `0 D- K1 W* _. B7 K从2003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和纲要制定开始,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级的科技领域,名称就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领域是和农业、信息、人口与健康、城镇化、现代服务业等等并列的、十分重要的领域。当时国家一共规定了十个重点领域,公共安全是第一次出现。
! T" Y; C. f0 H9 D" D0 p5 w
我们平常谈到的公共安全,它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四个大的方面:
7 U) L" c6 N3 y# P1 @1 |" _9 d第一个就是自然灾害,包括了大家都熟知的地震、台风、地质灾害、大的森林火灾、水灾、旱灾等等。2011年日本“3·11”地震海啸,这场自然灾害一共造成了两万七千多人的死亡。不仅如此,后来它引发了核电站几个主要机组的泄漏,同时也引起了火灾、通讯中断、电力供应中断问题等等,所以造成了重大的次生和衍生的灾害。
8 N) B( ]( P3 C第二个就是事故灾难,包括环境生态的灾难,和生产安全的各类的事故。2015年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大的那次爆炸造成了一个直径97米的一个大的坑,2.7米深。这个爆炸在地震台站监测网上监测到,它是一个2级多、将近3级的这样一个地震。
* Y2 Z3 F2 \0 b" q+ @第三个就是公共卫生事件,像当年的非典,后来也包括了相应的食品安全、和人密切相关的动物的疫情,像禽流感等等。非典在人员伤亡方面,咱们中国的内地死亡了349人,中国香港300人,中国台湾180人。除了人员伤亡之外,其实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系统,还有对于人民群众的心理来讲,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创伤。
" W. k W% K L8 t第四个就是社会安全事件,这里面包含了重大的刑事案件,也包括了反恐、防恐、经济安全事件等等。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这场事件中恐怖分子的袭击一共造成了2998人遇难,其中包含411名救援人员。
/ p9 r- x3 u/ J7 p+ e5 Z
2
为什么要珍视那些“血的教训”?
) L$ ~7 b; |) w4 b) m
5 M' v' x/ o C如何从应对灾害事故当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恩格斯讲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 C0 s7 N0 b2 U) A
我们这儿举几个例子,一个是美国“9·11”事件的技术调查。“9·11”事件的调查,首先从技术上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一架波音767飞机撞到世贸中心这么高、这么结实的大楼的时候,为什么它会一个是不到一小时、一个是不到两小时就分别整体坍塌了?
/ n+ i8 }' l# g: r* ]% L0 D+ z5 _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是说,一架飞机的煤油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是不足以让这个楼坍塌的。所以这个楼的坍塌一定是它内部可燃物的燃烧,它的热量不断积累的结果。那么,它内部的可燃物是些什么样子的东西呢?了解一下这两个楼,基本上都是写字楼,从这个楼的剖面来看,基本上是一个一个的卡座,那么这样的一个卡座燃烧的整个过程当中,到底会释放出来多少热量呢?
4 {" T9 I4 E4 E2 w3 @% ?! }( g
在美国的国家建筑与火灾实验室是在这个全尺寸的燃烧装置里边,把这个卡座完整地摆进去,然后进行燃烧,测量它所释放的热量就会发现,几乎一个卡座所释放的热量就大于一个兆瓦。所以整个这个楼燃烧起来之后,它释放的热量是非常地多,整个火蔓延的过程,就是一个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而这样一些热量,就可以把楼的建筑结构承压的能力下降,导致了整个楼的垮塌。
1 |1 \1 W. a8 D
后来这件事情,他们一共在撰写的研究报告里面,在8个大的方面,提出了30条关于超高层建筑火灾防火设计的这样一些改进意见,这样一些改进意见,当然很多国家把它采纳成各自国家的防火规范、防火标准,也促进了高层建筑的进一步的发展。
9 x0 ~. j1 F! Y, J- o# g+ @从我们国家来看,举了两个例子:
$ l+ M7 L2 [* B& X( L- T4 \0 v. O/ c$ N
一个是2008年,深圳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特别重大火灾,造成了44人死亡。它当时是使用了自制的道具,向上发射烟花弹,结果导致顶棚海绵烧起来,烟气有毒,热量也很大。
0 W7 a8 T' E* ?9 K; j, `3 V4 o第二个是2009年初,在福州市也是一个酒吧,造成了15人的死亡,也主要是这种装修材料引起的。
. S p% U% e4 t: j9 R: u, S后来,消防部门很快针对这样一个事件做了仔细地调研了之后,提出事故鉴定的报告,就找出来它主要都是因为大量地铺设了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音材料和保温材料,造成燃烧起来出现了氰化氢等等非常有毒的气体。所以相应地就修改了原来的标准规范,专门就歌舞、娱乐场所易燃可装修材料还有不燃、难燃装修材料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
" I( v4 T! v; R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从一开始就这么几个步骤: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之下,来编制我们国家的应急预案的体系;另外就是在组织机构上,建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还有就是在科技上,也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安全这样一个新的科技的领域。就是说从体制、机制、法制到预案做了这样一个全面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在管理方面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
9 g* l3 [" u+ j. {. T" F
从“7·21”北京暴雨到“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从上海外滩踩踏到重庆万州公交坠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也日益复杂。城市,越来越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任何一个没有拧紧的螺丝钉,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近几年时有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昭示出城市治理中公共安全的短板,城市的运行与发展不断经受着各种风险的考验。怎样有效控制城市中的潜在风险?如何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安全的需求和期望?
3
如何打好“城市保卫战”?
$ _7 G3 c9 _& v0 L) W5 E
* G* T! e$ ^/ T3 d/ ?1 z. J% q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得非常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也日益成为风险比较集中的地方,公共安全的重点在城市。
& x3 z# |( D$ N2 p9 ~' H, N& b
城市有三个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各种形式的物,还有一个是城市的运行系统。城市自己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内部的灾变可能导致城市的突发事件。另外,城市还可能受到外界灾害,譬如说地震、台风,也包括了外来的恐怖袭击的这样一些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把这个城市运行系统里面的问题连锁放大,所以,我们非常需要保障人、物、城市运行系统的安全。
* O0 @3 r6 u" O( K* h1 g
人群密集场所的公共安全,其实一直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咱们国家在上海发生过,在北京密云彩虹桥也发生过,国际上像沙特,麦加朝圣的时候也发生过比较大的安全事情,所以这个也确实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3 _+ i% ]! Z# A& f8 t0 E% Y; }我们的城市究竟有哪些风险点?有哪些危险源?这些危险源一旦被触发成突发事件,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它危及的范围会有多大?危及这么大的范围,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应急救援的力量、应急救援的物资、应急避难的场所能够准备好?这个事情如果做得比较透彻,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比如某一个危险源转化为了突发事件,我们事先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的话,应对突发事件就会真正地做到有力、有效、有序。
* x# ]) C F, ~9 T4 p
现在提出来要构建智慧、安全、韧性的城市,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合肥,它作为安徽省的省会,这两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速度,在众多的省会城市当中还是很快的,至少是在第一梯队。他们也非常重视城市的安全,科研机构和产业对这点进行了快速的响应,研究出来相当一批增强城市重大生命线系统安全的技术和相应的一些装备。
7 ~' N; J( D, T4 T比如说大家都关注燃气管网的安全问题,因为一旦燃气泄漏,就会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合肥就委托科研机构建立了一套城市燃气管网泄漏快速预警的系统。这套系统现在做得非常有效了,而且投入了实际的应用,每年平均总有十几起需要预警的信息,这个系统也的确实实在在地发出了预警。而且城市燃气管理部门的应急队伍,也直接到达了预警现场,果然发现了问题,如果不及时排除的话,就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燃气爆炸。
% c7 J' L5 n+ A( ~6 H
另外比如说水,水的污染的监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一个河流里面,你采集了一个水样,发现里面有污染,但是这个河流的上游有好几家企业,到底是哪家企业造成的呢?现在研究机构也出来了相应的一个技术,叫水纹技术,就相当于我们指纹那样,就是说利用这个水纹技术,可以通过综合采样得到的结果,准确地找到上游是哪个企业排出污染物超标,为污染的监测和监管直接发挥了技术支持的作用。
6 K9 ?8 _. \3 Y+ [
再有像城市的高架桥,它存在生命期,设计周期比如说是70年,那么当它快接近这个生命期的时候,难免有的就会出现裂缝,有的就会出现位移,一旦位移超出了合理的界限,就会出现坍塌。
3 w; |- M$ v8 X
$ H" |6 z& {, r! u; t5 V在合肥那边,也发展了高架桥的位移、应力应变监测的技术,所以也可以保障高架桥系统故障的及时发现,保障运输的安全。
8 b7 c! J# `+ c* |3 l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安全防范的需要,带来了各种公共安全产品的几何增长。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致力于实现新兴技术与公共安全业务的融合,促进公共安全保障的技术迭代和体制革新。公共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将培育哪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的公共安全科技有哪些?并将在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 t( B+ U4 R7 f# I7 c( n) u
4
保障安全,什么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 m, z" h2 c; e% d# f6 ~4 Q
4 D1 `% L( |" J% s
1、安全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8 |5 Q% U" p& Z* e$ m+ b
安全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在国外的学者马斯洛提出来的需求的理论中,最基层的就是生理的需求,上面就是安全的需求。
- V( k' ^1 M( Q! ^) f+ s20世纪的时候,因为我国人均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消费的需求以吃、穿、用为主;到了2010年,人均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咱们国家超过了4000美元,消费需求就开始向住和行这方面来转移;目前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中等国家的水平,北京公布的数字大概达到了2万美元,所以需求就向安全、健康这个方面来进行转移。那么,从安全产业的需求分析来看,从产值来讲,全球安全产业2006年还是在1380亿美元,到了2015年已经达到了3800亿美元。
' o' `1 H! Q5 |, o
从它的发展趋势来看呢,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大而全这样一种产品的布局,这种就需要较强的资金、技术、人才的一些基础;另外一个发展的趋势就是向专业化发展,就是专而精,就是要保持产品、技术和性能的优势。它的特点是集中精力,发展某一类或者几类的产品,它的这个优势应该说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产品的高端化、高质量的发展。
0 f) X( @6 \+ N2、未来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会更有市场
" `1 t: B, W( p! _把安全产业分块,第一个方面就是公共安全的装备产业,就是从公共安全的技术支撑、技术创新延伸下来的装备产业。其实,公共安全装备是从传统产业衍生而来,起步比较早,在本世纪初已经开始发展,2007年之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 ~5 X3 K6 d E2 j7 g现在不少的企业也已经开始来做这样一些事情。从比较大一些的装备来看,我们现在有这种轻型高机动系统的解决方案,就是各种不同规模、不同性能、大中小相结合的这样一个应急救援装备的系列。这个里边也有中型高机动系统的解决方案,有高机动装备列装这样的一些装备。那么这些装备其实在我们应对突发事件这个过程当中,已经实际在应用当中。现在应该说,正在进入比较好的、上升的、发展的态势。
) E2 R) u0 R, t# ^! H* B
还有譬如说自动消防、灭火技术的这样一些产品。大家知道,这些年我们用锂电池比较多,锂电池有时候就引起一些火灾,或者是在汽车的发动机舱里面引起一些火灾。原来我们比较关注高大空间、高层建筑、复杂地下建筑体这样一些火灾,那么现在看,其实小微空间的火灾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方面。咱们有的企业就在这方面作出了创新,一方面对它的早期进行来探测,然后作出判断和分级报警,然后和灭火的系统相衔接,开展自动灭火。再有就是智能化的消防产品,现在有的企业已经率先做了这个可燃气体智能监测的这样一些装置。还有一体式消火栓水压监测仪,原来譬如说在一个系统里面,消火栓是不是正常工作我们是不知道的,如果要去检查也非常地困难。现在使用这样一些装备,它的检测装置就在这个里面,而且通过移动互联可以发出一些工作状态的信息,所以我们在监控或者指挥的地方,就能够确切及时地了解它的一些状态。这样的一些东西的应用,其实把原来一套消防装备,等于正在走上技术更新、走上新一代的一种路径。
# n" W- C; q$ E2 X" F
第二个就是公共安全管理支撑的产业。因为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其实是要靠各种各样的新的一些技术,它所形成的硬件或者软件的这些产品,包括了安全物联网的监测、各类检测设备、应急平台装备,那么这些产业就是支撑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的。我们国家2009年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上线,将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相融合,开始了我国应急平台体系的全面的建设。那么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从国家到地方,像有的省市已经一直到了基层,这个里面当然也包括了安防的监控,包括了多警合一,包括了应急联动等等。
) U9 @2 O/ G% r7 ?) o% {
第三个就是公共安全的服务产业,包括了像智慧安全城市的规划设计、公共安全社会化服务、突发灾害体验培训、应急模拟演练、文化的创意传播等等。在公共安全服务这一块儿,大概是这样四个大的方面:
% A4 {4 W; n ?
一个是咨询与方案设计。公共安全的咨询业现在发展得还是很快的,就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
% w2 a/ c+ L" j
二就是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既涉及到领导干部,也涉及到我们的应急救援的专业化队伍,因为他们要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像原来的消防队伍,主要是应对火灾为主,那么现在就是所有类型的突发事件,凡是要救人,都是我们消防队伍的一个使命和任务。所以这样的话,这个教育培训的工作当然就日益重要了。
' v( v) ?. H. Z# [1 h
再有一个就是文化创意的传播。公共安全其实第一位的就是人的生命安全。人的这个生命安全主要靠什么呢?其实国外有些统计,在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救出来的人当中,90%是靠的自救和互救。这个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咱们普通老百姓,应该掌握自救和互救的这样一种能力。
0 `3 Z! t- d/ z! |8 V9 K6 d还有一个公共安全的社会化的服务。如果消防能够搞托管,不是按原来的那么一种管理的主体和模式的话,那可能它的效率,或者说它的能力都会提升得很快。
, `! X- Q7 g- v2 N6 K' g$ a在产业发展的进程当中,其实民间社团和志愿者团队也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的安全产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就说,安全产业是为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来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的一个战略性产业。那么咱们这个民间社团也提出来安全产业它的理念:生命不可复制,事故可以预防,应急挽救生命,希望能够为社会提供人性化享受、智能化服务和本质安全保障。
0 ]+ M( G5 }' @4 T/ U4 }0 q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安全素质的提升,我们现在国家也有了若干支民间应急救援队,他们作为国家综合应急队伍的一个补充,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除了自身开展突发事件当中的应急救援之外,其实也在对社区和民众开种培训、演练,所以也为民众安全素质的提升在发挥他们的作用。
" o4 ]; f! u' A0 N# Q3、社区是公共安全治理的基本单元
" ]4 v! c7 w9 g4 K! x4 `/ o9 T安全产业的发展趋势就是,预计在未来的十年之内,公共安全和应急产业市场将持续增长。主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9 d( w% x2 C6 S( F0 _/ l4 Z
一个是由政府推动,主体是公共安全装备、城市安全的监测系统还有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第二个是产业将深入到企业、社区的这个需求,推进安全生产、智慧消防、智慧安全社区等公共安全社会化服务的落地;第三就是未来公共安全的教育、文化的产品,将在家庭、居民层面得到提升,然后带来更多的面向家庭、个人的公共安全产品。
6 @$ h; O1 I" m. d- H, V; R
安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是一件件非常具体的事,我们也需要研究一件件非常具体的技术,发展一个个非常具体的产业,保障我们国家的安全发展。要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