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成为一家无困扰的、预防为主的公司,就需要每个员工都真正了解质量的内涵。
1 @9 K* o& ?8 @ t4 C5 o* c
质量,和一般人打高尔夫一样,经常是浸泡多年而其实根本未窥堂奥。
5 z, v3 y* G1 s X* u0 X5 m“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这句话已经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如果还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大概其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一百年前。但毋庸置疑的是,检验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3 }5 L3 s: V% M# S2 ?
& ^3 T6 r1 E' O7 P2 b& z% g/ I
! D/ h* l7 o( e
在笔者看来,检验是为了不检验而检验。这话看似拗口,但却折射出质量人的终极追求。笔者曾经跟人开玩笑地说“做质量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最后把自己开除掉,因为如果人人都是检验员,人人都是质量管理者,那就没有必要单独设立一个质量部”。这就好比如说军人失业就不会有战争,医生失业意味着疾病消亡一样。我们需要抱有这样美好的愿望,或者把它当做一种追求。
0 v v, z. `# L# E
一位长官曾这样对笔者讲“质量管理,我们不要去做验尸报告,我们要做体检报告”,我深以为然!验尸报告者,事后检查也,体检报告者,事前预防。也曾听一个朋友这样说“看一个公司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你不一定要去他的工厂,也无需去做一次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你只需要跟这家公司的领导者聊一聊,看看他(她)在谈话中有多少次提到预防,有多少次提到持续改进,那这家公司的质量管理状况怎么样就基本清楚了”!
- l. f+ }9 J* u y0 I3 [
* S* F/ k5 k8 [- Q# L/ C1 @4 X# V% b) c. P8 R
可惜的是,很多的公司,把质量管理等同于质量检验,甚至直接把质量部称之为质检部,将质量部门的功能阉割化。质量部门每天面对着一堆的“尸体”一筹莫展,对如何改进和预防不良事故的发生却无暇多顾。此情此景常引以为憾事!
* S+ x: a+ ?5 `
不可否认,ISO9001是个好东西,但你要说哪一家公司因为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而因此变得“高大上”了的话,那么请允许笔者做一个悲伤的表情!为何质量管理体系会处于这样一种客户不信,管理者不屑,员工不解的地位?或许某些公知的总结会一语中的:“这一定是体制问题”。
6 {7 y* [! S# ^6 N, k. C" T$ o6 w
但即便是如此的不堪,每家公司仍然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乐此不疲,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体系认证本身的范畴,而是上升到了面子的问题,就好像你没有体系认证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一样。
# Y0 i" G8 L5 I# Q: L3 _% \8 Z) W
7 }' D6 U; Z5 `1 P4 G5 r
至于里子,是不是对公司有所助益,是不是能增值,那可能不是考虑的重点。有人或许会讲,是那些无良的认证公司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在这里,我只能套用那一句广告语来回答你: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6 U* `# ^, S" ?' S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被玩坏了的质量体系认证,更不是那普通得跟营业执照一样的体系认证证书。而是按体系要求实实在在的实施和改进,即所谓PDCA。
- n! a6 c/ `6 V) `0 N: B& S& r+ X
最后以质量大师克劳士比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质量,和一般人打高尔夫一样,经常是浸泡多年而其实根本未窥堂奥。真正想成为一家无困扰的、预防为主的公司,就需要每个员工都真正了解质量的内涵。
0 X! e. l9 M7 y$ g. Y9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