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 V! |" O5 T) I
- H- h( ^5 H% |* V! ?+ M L T为了控制产品检验过程的风险,有效的检验策划成为了关键。本文介绍了有效的检验策划应该考虑的因素以及检验策划应遵循的原则,为审核员验证检验策划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制造企业策划检验规范提供一定的帮助。
9 A0 O* J8 f( t3 {文 | 何贤伟 安 钢 杨红斌# w% `& e/ G6 {9 ^3 m9 K$ n
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出厂产品连续出现某些问题,企业束手无策的情况。此时,企业的管理者会抱怨质量检验部门把关不严,把责任全部推给质量检验部门,这是不公平的。
影响出厂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比较多,而笔者发现,即便是由于质量把关不严所导致的问题,原因也往往不是出在检验实施上,而是出在检验规范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上。检验规范是检验策划过程的输出,也就是问题出在检验策划上,本文对检验策划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一、检验策划的常见风险
6 k" X$ U: H! X# x6 ^5 V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检验策划时只着眼于技术要求、工艺要求、产品执行标准要求等,往往忽略以下问题所产生的风险:检验策划的依据不正确、顾客要求不明确、变更不能及时反应、不考虑质量风险等。 ! `) {/ j) x0 z; N
二、检验策划的风险控制
) b, T: Z3 m* {* |9 f; H9 I
1.检验策划时应考虑顾客的要求根据“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检验策划应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包括明示的、通常隐含的要求。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往往更多的关注产品执行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及要求,而忽视顾客的要求。
2.考虑法规和强制标准的规定国家强制标准要求的检验项目(比如CCC认证产品)、生产许可证要求检验的项目,强制要求的安全特性等,这些要求必须纳入检验策划。
; t0 V. I7 P+ O% c3 j
3.检验策划的合理性科学合理策划产品质量检验规范是有效实施产品检验的必要条件。产品质量检验是控制质量风险的手段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可能会带来什么风险、会导致什么结果甚至损失,在策划时应考虑清楚。因此,策划适宜的检验的时机、检验频次、检验项目、检验的方法、抽样方案、判定准则等,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进行检验策划时,以下因素,可作为检验策划的输入。6 @9 p8 k, A' v+ A
) ]: n! J! q0 a( I5 M(1)适宜的检验时机和顺序。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考虑适宜的检验时机。
②考虑适宜的顺序,比如铸钢件,要求检验表面硬度、金相组织、机械性能等项目,一般是先检验表面硬度、其次检验金相组织、再检验机械性能,因为如果前面项目不合格,通常就会导致后面的项目不合格。同时检验顺序还宜考虑检验成本的问题,成本较低的放在前面检查,成本较高的放在后面检查,前面出现不合格,没有必要进行后面的检验。
③考虑适宜的场所,有一些采购零件,公司内部不能实施检验,需要提前到供方的生产场所处进行检验。有些出厂产品检验,公司内部不能实施,只有安装在系统上才验证出来,需要安排在产品使用处检验。
④考虑适宜的状态,比如形位公差精度要求很高的机械零件,只有在机床上装夹状态下检验,否则零件从机床上卸下来,就不能测量了。
# W' Q' V* F* @# h, G8 B8 l(2)考虑关键零件和关键特性。
所谓关键零件、关键特性,是因为该零件(特性)失效,会导致整机性能失效或者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对关键零件、或者零件中的关键特性应策划严格检查。
2 k" Q, b8 D6 q) ^! _$ o(3)考虑质量风险高的项目(特性)。
主要包括:
①不合格品流入到下一工序,不能发现或者不容易被发现,后面会带来损失。
②不合格品流转后,后续的生产成本较高。
③不合格品流转后,处理这个不良品费用较高。
④不合格品流转或者出厂后,由于设备及工具问题,导致处理困难。
⑤不合格品出厂后质量问题会引起顾客抱怨、企业信誉损失、潜在顾客损失。
; K) ~, r$ |6 M) Y
(4)考虑已经发生的或者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
由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存在的缺陷,导致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这些也是检验策划的重点。
6 a m# Q2 K0 N, u% [+ ?
(5)考虑用户在产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产品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分析原因,可行时转化为可以控制的技术特性,并作为检验策划输入。
5 q) V- V8 X: D2 e7 r. A) ]
此外,检验策划还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比如产品的质量水平、产品的用途、产品的市场定位、企业的生产设备、监测设备的配置、检验人员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检验规范。6 }' K% `0 p1 d* I1 b& @
三、检验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 e4 I0 g$ ?9 ~* p; G8 w01动态原则2 `& F+ ~- y. J7 G0 h3 C3 \& ^
检验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质量风险的改变而变化。如企业改造了生产设备、签订了出口的订单、确定了向高端产品发展的战略、强制标准发生了变化、老顾客有新的质量要求等,这些变化都会引起质量风险变化,应对之前的检验规范进行评审、必要时重新进行修改,以提高检验规范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 a9 M* {# y! g0 u* Z+ ]: E1 K: A7 {
02控制质量风险的原则
* r0 l: H# O( [# u: J! v
质量检验活动的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控制质量风险的手段之一。产品检验过程的绩效最终以是否控制质量风险、降低质量损失的效果来评价,如果不良品流出较多,出厂产品质量问题多,证明产品质量检验没有达到预期的绩效。
03科学原则
! [3 j. ^5 u: P d, D- }! n( S
抽样方案的策划,应有科学性。采用抽样检验时,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同时样本仅是批的一部分,如果抽样方案不科学,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本来质量好的批,有可能被判为不接收;本来质量差的批,又有可能被判为接收,技术通常说的α风险和β风险。因此抽样方案策划时应考虑产品标准的要求、接收水平的要求、故障危害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的结果等,以确保抽样方案的科学性。
04适宜性的原则
2 E$ }8 D) N. T% W; n* X% r5 m
产品检验的要求应与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应,如生产流程、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员的素质、产品质量水平、产品的市场要求及法规要求等相适应。
05全员检验原则
2 X: a1 ~" w, ?+ B) d& x% O: g, V
检验活动不仅是专职检验人员的检验活动,也包括操作者自检、互检、过程的监督检查,这也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原则的一个体现。
, @0 F, T- j8 R) f
* s8 t: B! A' P! i
总之,有效的产品检验策划,是控制检验过程风险的前提。检验策划的输出通常是产品检验规范,在规范中需要明确:检验的时机、场所、具体的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案、判定准则、必要的检验记录等,检验规范应该简单明了、便于使用,检验规范的发放应该符合组织文件管理的要求。' T% }; ?9 D z& |/ Y
参考文献:
[1]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第23章,检验与试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