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007|回复: 0

陈春花:“改变”是你最大的资产,能抛弃你的只有你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5 21: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陈春花:“改变”是你最大的资产,能抛弃你的只有你自己: k: a; A. _/ V) C0 A8 {/ a
陈春花 [url=]春暖花开[/url]
( m% D8 u- C' d6 _6 B# Q5 Y
改变的秘密,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建造新的东西,而非与过去抗衡。——苏格拉底
4 j+ C0 Y4 |3 q( {5 W
8 O" g. K& V0 v* X

4 e! f5 y+ Y# @& C
这是一个随时被迭代的时代,是一个随时创造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未来,是一个变化远超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已经划过天空,而有些曾经稚嫩的企业已经照亮当下。在这样一个被变化加速的时代,可以说,变是唯一的不变,变化是常态。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兼并、收购、出售甚至倒闭,也可能是一瞬间发生的事。要是发生一件,就有人在传播领域提醒「你又被抛弃了」,感觉的确是要加重焦虑的。

" d: I3 q/ l8 A* m: e8 a. F9 }7 O  N! t0 T( @: V$ o, s7 r: S
1
强者的本质是在变化中成长

2 s5 b1 `4 n% a
- _3 r* h( V* t. F) u  G3 _/ Y
, h! W/ y, V; N! l
创造顾客本身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市场,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很容易获得这样的认识:只有在不断变化的经济中,或者至少是视变化为理所当然、且乐于接受改变的经济中,企业才能够存在。变化会产生新的顾客群体,也就意味着新的机会。因此,那些拥有创新能力、持续成功的企业,会非常欢迎变化并拥抱变化,因为他们深知,变化正是获得机遇的绝佳时机。

+ [; c/ L! V. l. X( C
纵观很多企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不断的兼并、收购、出售等变化中,总有些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抓住机会,自我变革,主动转型,发挥战略、组织转型、文化传承以及落地执行之间的有效组合,通过确立新的战略、调整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等举措,使企业得以实现更强更久的发展。

0 z3 i% b" }% D1 T" _  t
也就是说,改变对于追寻基业长青的企业来说,是个永恒的主题。
# n1 @0 N0 H. Z% _. p/ ~+ K+ T

( G& \2 C" m. n1 c
27 B6 q& A. c& K7 }
改变的五大阻力
' m$ G1 v7 m, E) E' x

! D  u' ~' N  w3 s* D5 y( X0 f0 B! u# z( [  Q/ Z# g
俗话说,禀性难移。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智模式指导着个体的思考和行为,而心智模式与个人的成长经历、信念、价值观、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教育、自我认知等有很大的关系,并且深受思维惯性、看问题的角度和偏好、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已有知识等的局限。心智模式早早定型,让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动化思维,以更快地做出选择。但是,一旦做出了某种选择,这一选择就会不断地自我强化,从而使人在想切换到另外一条路径上的代价越来越大,即这种自我强化会导致个体的路径依赖。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相当于部分否定自我,放弃已有的经验,重新塑造人格特性,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0 `; t# c& E( [$ m4 G( O( F! q
个体不容易改变,组织也一样难于「对自己下手」。组织的改变,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改变是企业的转型。要成功转型,就需要破除一些转型的阻力。在我看来,组织转型的阻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p8 W8 X! K- `# A
1.过于迷恋现有核心竞争力。
6 ], J1 K  h* t& r7 h+ Z$ c
一家成功的企业,可能已经有较长的历史,甚至已经成为行业领先者,这样的企业会非常自信于公司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能超越这一点,延伸新的能力,重塑市场竞争的新格局,那么,企业的发展可能会被这个核心竞争力所限,甚至被淘汰。
" w- s0 K( m0 ?' g1 T3 l* k# K
2.无力打造新业务。
/ L7 }1 R# C6 c' H9 k( V9 _
过度专注于原有的业务领域,并对已有的经验津津乐道,就会形成组织的路径依赖,所以就会想当然地忽略新业务,甚至遇到新业务的机会也认为不需要或者不可能。
) I5 n& i5 u. M" z
3.部分管理者已经落伍。
2 T$ G1 Z& i$ ~
现实中,有部分管理者是这样的:面对新方向,想都不想一下,就直接将其否定。抛开转型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失,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有的管理者不愿变化,导致其所在的部门或领域无法做出改变,最终导致转型失败。
: v+ T" f; v) w
4.不安与焦虑。
" Y+ F$ x8 C' A9 V% f
改变必然会带来波动和阵痛,打破「舒适区」,阻断思维定势,会让很多人不安与恐惧。为了让自己稳定和安心,有的人就直接拒绝改变。
3 R& j  L8 ^& C
5.避免冲突。
& v& V! D" {( y0 x0 b7 E! C
只要改变就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冲突。为了避免冲突,有的人就不愿意做出改变。

/ w' a1 P; d' {% w: Y
; W" D% K" V5 @
3
改变已经成为组织最大的资产

# |2 I. B# {" ^8 s2 G
$ R+ \! M& I8 s8 y. X! P) _" {. h7 P- L5 Z! N. n
当前,面对互联网经济的各种新技术,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新需求,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进入者以颠覆的方式强势出现……这一切都与过去的企业生存环境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为此,一方面,企业原有的业务本身会遭遇到产业调整的挑战;另一方面,企业要面对整个外部环境剧变的挑战。

8 b0 r7 z6 _! p* ]9 W! V# r2 K
那么,当遇到困难、遇到挑战、遇到压力时,怎么克服焦虑情绪,让自己更安心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呢?我的观点有四个。
' P2 }  ~) m9 e
1.所有的成功,最终都是人的成功。
% u! g. _- A4 E7 y0 E/ r9 v. S# I
无论环境也好、挑战也好、对手也好,他们永远都会存在。很多人问我:陈老师,你关心对手吗?我说:如果对手成长了,值得学习,我一定会关心;如果对手不成长,不值得学习,我就一定不关心。无论是环境、政策、技术、对手,还是其他要素,其实都是会变的。当这些都在变的时候,就一定不会成为你的障碍。比如,每到一年的年末,会出现很多对来年发展趋势和市场行情的预判。行情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但是绝不能作为行动的依据。行动必须基于目标、基于责任、基于追求。
/ U# [* A( e, Q( y
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判断,但是绝对不影响我的行动。我的行动只与目标、战略和梦想相关,但绝不与行情相关。对行情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的是,确保不要离开趋势,但不能因此决定行动。这也是为什么说,所有的成功最终都是人的成功,因为你有主动权,你有决定权,这一切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要牢牢记住自己的梦想、目标、战略和责任,因为这四个要素决定你的行动。我们可以看到,任何行情下都有优秀的企业,任何危机中都有触底反弹的公司,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有强者出现,原因就在这里。因此,你一定要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你可以做到。

0 ^' f" ~( H6 J* \
2.结果基于意愿,始于行动。

+ ^% b7 r0 z" r" v! `
怎样才能得到结果?结果就攥在我们的手上,结果取决于我们的意愿,我们想要的就一定是我们的。什么叫做胜利?主要取决于你的决心。胜利一定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追求,也就是意愿,意愿促成结果。当然,不只是有意愿就可以,还有一系列的行动和付出。要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得到结果。过程中,不需要有任何担心,也不要怕运气不好,因为世界是平的,命运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
* ?5 ?2 C$ x: z' d& Z5 J6 K; \
3.保持成功和领先的唯一答案是更用心。

$ g3 H) z9 @, r6 o0 q4 b& I
其实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成功者比失败者多付出一些东西。如果企业中每一个个体都多用一点心,每天进步一点点,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显现巨大的领先力量。所有人都用心多一点儿,保持领先和成功的可靠性,根本就不用担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人能仅仅依靠聪明获得成功,只能通过奋斗和付出。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离成功才能更近一点。
5 P0 \0 a- g4 Z$ g3 F
4.分享与共生才是可持续的关键。
+ ]- X7 o5 G* S, d
怎么才能保证持续生长、持续增长、持续领先?那一定是分享与共生。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一定要建立分享与共生模式。一旦建立分享与共生模式,我们的生态圈就可以真的活起来。如果拥有一个活的、有生命力的生态圈,内外部一起生长起来,就一定是可持续的。生命的真谛就在于运动、在于生长、在于共同生长的过程。这种共同成长,本身就分享与共生,所以要在机制创新、产业协同、内外资源整合以及每位员工的成长中努力。
. [( m7 A- E  R

! @& Z) g- W7 }+ F8 k# A4 a
也许环境会有很多变化,也许发展中还会有很多挑战,甚至无法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相信,有这四个观点的支撑,应该是可以接受所有挑战的。
; I: o, k4 t# Q5 N

( j  L$ z1 _  _) O8 Q  I+ ?: ~
4
能抛弃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 a0 ?2 o6 \0 F3 {+ f2 z/ f. @
# {- g7 g' L* p, k# b
抛开热点公号文的观点是否正确的争论,即便已经产生了一些焦虑,也没有关系。好消息是,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焦虑的存在也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适度的焦虑是一种能动因素,是建设性的正能量,有助于激发潜能,应对挑战。
# k: V1 V( u; ]$ B, f
作为个体,要认识自我、激活自我、挑战自己、完善自我,不断地学习——向杰出的前辈学习,向优秀的同龄人学习,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渐进式的改进,努力追赶,持续进步,每天都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当你遇到最好的自己,就会发现:能抛弃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 K8 ~  J+ i3 K* N
作为组织,要打开眼界,解放思想,认真向标杆学习,不断认识行业,理解转型,发掘组织具有的优势和优秀的基因,扬长避短。在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上的变革,既能像大船一样抗风浪,又能像小船一样好调头。变是为了不变,变的可能是使命愿景、产业属性、业务领域、组织模式、时间效率、盈利增长等,不变的是企业的永续发展和整个组织的团结及凝聚力。基业长青,需要组织拥有永远敢于改变的积极心态。

$ z5 M. G- F, ^8 z4 i
总的来说,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都要深入追求新的转型与变化,善于在战略层面去思考,站在宏观和历史的角度去考虑推动自身变革和发展的原因。然后,自我变革,主动转型,真正做到敢于放弃、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挑战,通过分享共生来驱动自身成长,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 O5 r! I, R3 E4 O6 j
因改变而美好。愿你不惧改变,变得更强!(本文完)

" o- K" f7 g9 p: W  t/ f; _# `

6 Q1 x: `2 h) z! K) d
5 S8 h) H; z4 Q/ `7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4 19: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