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em]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而违反《安规》的行为。其实质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或没有认识、或随心所欲,但都习惯成自然,因而危害性极大。下面就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的时机和场合做简单分析。
1 s7 T! p/ i4 t* u& @% I3 b* \1 企业安全管理松懈,制度执行不严的时候
# j$ x- k( P' u& }/ P& u: W0 @2 q. T. D在这个时段,由于安全管理松懈,各种规章制度在执行、考核、监督上不够认真严肃,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造成职工安全思想放松,工作随意性大,极易发生违章而导致事故。
% ]# g! W0 ~9 l6 \" ]& u$ T+ G
! r( b$ x% z. ^% o/ n2 在节假日或夜间检修时
. p. v, R" g! o8 w- O7 s7 N
由于设备缺陷需及时处理而又找不到工作票签发人开工作票时,往往也是习惯性违章容易发生的时机。在此种情况下,履行检修开工手续,往往被“习惯性忽略”,仅对系统设备做安全技术措施,而在组织措施上省略遗忘,因此也就埋下事故的隐患。
; |5 D3 t% Z/ t& \
0 B5 u+ v% V" Y8 U8 J# `1 p3 在工作结束或临近下班时
1 z3 t; A$ Y, A$ u9 U+ D9 v! h) r
因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而使得工作人员安全思想放松溜号;人的体力、精力下降,对事故的警惕性有所放松;遇到问题时甚至会急于求成省略工序而忙中出错;或怕麻烦越项操作,或因检修工期已到而工作还差一点儿收尾结束时,不按规定办理延期手续,一边工作一边拆除安全措施、联系送电的行为屡见不鲜。
1 l6 g& o6 |2 l8 x# m9 C. @6 f- d8 g, f' T0 r0 F
4 在单独分散进行工作时
& `- l; C- h6 b; ]资料表明,单独工作时(尤其是在偏远的岗位单独工作时)发生习惯性违章的概率要比集中进行工作时发生的概率高得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单独工作时,作业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在思想上存在大意和侥幸的心理,甚至认为:“反正领导也不会来这儿检查,即使违章也不会被发现”。因此,不戴安全帽、不执行操作票制度,不按规定执行操作监护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 F6 k# F9 L& Y' l
' C1 `/ ?; G+ u' r
5 主观经验主义思想作怪
% k, f4 f8 e% j/ M
在很多事故例子中,常常有很多是因为凭经验盲目操作而导致的。其实所谓其“经验”,不过是习惯性违章的隐性重复,不进行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凭老方法行事,而忽略了因为人员、作业环境、运行方式等客观条件的改变,出事后还百思不得其解,常常认为“以前一直就这么干的,这次算倒霉……”。所以好的经验固然要发扬,而这种所谓的“习惯性经验”是万万不可取的。 9 g$ k# O( b1 g0 [& F+ b# p, _
/ g. N E9 N9 o. \; h* P* T
[size=1em]实际上,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职工本身的安全预防意识,只有不断拓展反违章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把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保证长周期安全运行。
+ j# w, m! [" v w s
本文来源,河北安全生产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