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我的意见吧,一起交流下,如果要全面、系统地去审核的话:
! v+ e" h/ i7 p9 ^1. 标准中对设备保养上的要求,是非常宽的,最核心的条款就是7.1.3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所需的基础设施,以运行过程,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这要求组织要做“维护”这件事情,且“维护”的结果要能使组织获得“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至于如何做,由组织自行决定,是非常灵活的。5 V9 s5 Z- V2 r4 O: ^: R
2. 先审查6.1 条款,组织有无基于风险的思维,有识别出设备运行和维护相关的风险,并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有无层层展开,落地实施了,效果如何? 这也是判定组织本身制定的维护保养制度是否合理的依据。
+ ?9 u- k: \0 r3 e; x3. 查看组织制定的质量目标中,有无考虑了设备保养这个要素(可能不一定有,但这要与应对维护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相对应,也是检查措施是否落实的方式之一),目标实现情况如何?(6.2)0 A5 t/ _( f n/ B4 T
4. 现在查看设备维护保养有无制定操作内容(这要与6.1确定的措施对应)、实施了没有、效果如何,即是否有利于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7.1.3/8.5.1 d)) , 如果出现保养不合格,或不利于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采取了哪些措施(10.2)
$ S0 x& W+ ^( L9 f2 G; H) w5. 如果在6.1中识别了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有无对其措施的有性进行评价。(9.1.3) (这也可跟6.1一块审查,提高效率)0 ~' T9 w; |# J( q8 g
6. 接以上,第“5”项,在管理评审中,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或目标有无列入评审范围,有没有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9.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