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724|回复: 0

案例:检修安全的正确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0 1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案例:检修安全的正确方式
- ^  Y5 W9 [7 w7 W2018-03-27" n& s0 x; g2 `. y

% h; q1 h. {! G* ^. [6 R/ Z+ C; Y
在化工生产装置检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能够充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某种失误,造成事故的发生。
2 @: u8 t$ j7 B* g: U+ Y, G. Q( Y
有关数据表明,在化工企业生产、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于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8%,由于工作中的不安全条件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0%,其余2%是综合因素造成的。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 a/ ^. r, ~$ z, f
. E- T) [1 b" {7 Z# Y# z( t
      1 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
# F( ?& Z5 D. d& r
      1.1 作业风险
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K: u8 y; V; s$ C& L

, t3 f* V% S& b
      1.2 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必须联系工艺人员把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排净、置焕、冲洗,分析合格,办理《作业许可证》。
" S. z9 @1 z9 R+ x: v2 n
" o: F" J! h& V% ?$ l: @
(2)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 W. U, c( o3 F1 Y+ `+ \1 }/ [
(3)低洼处检修,场地内不得有积聚的腐蚀性液体,以防作业时滑倒伤人。

# j" @3 r( D1 ~/ e3 g
(4)腐蚀性液体的作业面应低于腿部,否则应联系相关人员搭设脚手架,以防残留液体淋伤身体、衣物、但不得以铁桶等临时支用。
) V; Z, Q5 P& s9 Y+ a
(5)作业时,根据具体情况戴橡胶手套、防护面罩,穿胶鞋等相应的特殊劳保用品。
  F5 `8 n3 L8 e- H8 ^2 C; Q" [
* }  n* X4 V- o6 n5 T  v
(6)拆卸时,可用清水冲洗连接面,以减少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的侵蚀作用。
' |% t1 S" _" B- _
7 n' x  u/ u$ `$ [! T
(7)接触到腐蚀性介质的肢体、衣物、工具等应及时清洗;若有不适,应及时治疗。
) n+ |! [2 `- s, h  ^
7 f  _$ A5 ~: y& x8 b) f4 Y& f0 U" D
(8)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 I; G* E6 ?) a8 g/ q% @) e) R% X
& [" E  H- J/ o, I$ W2 C8 v: O, ~
2 转动设备(含阀门、电动机)检修作业
2.1 作业风险
! E9 T$ Q/ u9 t1 W
转动设备检修时,误操作电、汽源产生误转动,会危及检修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设备(或备件)较大(重)时,安全措施不当,可发生机械伤害。! ^( x! j# L% O+ \! @6 z
+ `) A! Y/ {; q9 F; z. U" J2 L$ R
2.2  安全措施
+ b& M  W7 d5 m
(1)检修作业前,必须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进行有效隔离,把动火检修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排净、冲洗、置焕,分析合理,办理《作业许可证》。
7 J# v- O7 v- ~& v1 `, O
1 F( _1 V2 @( L9 ~0 o
(2)在修理带电(汽)设备时,要同有关人员和班组联系,切断电(汽)源,并在开关箱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 G8 r/ i, x6 p, o
0 A. y) Q2 E- }6 n
(3)作业项目负责人应落实该项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和办理作业许可证及审批;对于危险性特大的作业,应与作业区域安全负责人一起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 K2 F8 v5 L  C+ G- ~+ ~2 y
) M- h0 m) K+ V4 U" R/ P. \- ^9 z. n
(4)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在作业前和作业中均要认真执行。
! F8 S* T) ]( S* c( v

- V9 h; {0 z0 u' W
(5)拆卸的零、部件要分区摆放,善加保护,重要部位或部件要派专人值班看守。
+ Z. G& V' }5 K
- w7 Q8 @& I/ D( [
(6)在使用风动、电动、液压等工具作业时,要按《安全操作使用说明书》规范操作,安全施工。7 Q) n4 f4 b$ ^7 h
8 T; o/ d% g0 K/ E6 c: o# A
(7)设备(或备件)较大(重),需要多工种协同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8 o( v8 n9 w. L7 c4 A6 g% W. Y: j
(8)加强油品类物质管理,所有废油应倒入回收桶内。+ m# q1 p: ?' |! e% c* t
! |; g1 ?2 {/ b9 p0 _, Z8 a: B/ I" f
(9)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3 h! h5 m0 o; E3 z
$ u$ [: a3 M' O3 \3 T4 V
   
1 m# l+ z- C( x* A% d8 q
% e! D- ?8 R7 B5 v. c/ F
  3 高处检修作业
3.1作业风险  
0 z4 u4 y- \1 u! J3 m. p
作业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容易发生人和物的坠落,产生事故。
( b- Y4 B# [% j" m4 k: U  F; y

0 h) J) J! F& g7 l8 \6 G
3.2 安全措施   
(1)作业项目负责人安排办理《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按作业高度分级审批;作业所在的生产部门负责人签署部门意见。8 C9 r! t; |1 e3 b. Z

" J' B; k; t& T8 `: q/ m
(2)作业项目负责人应检查、落实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梯子、吊篮)、安全带、绳等用具是否安全,安排作业现场监护人;工作需要时,应设置警戒线。: ^6 \) g% T. u# G( t0 ]* N4 `
% x8 y' v7 U& ^, z! `/ O5 }& N
(3)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使用安全带工作时,按照《安全带使用管理规定》执行;使用梯子工作时,按照《梯子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使用脚手架工作时,按照《脚手架 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在吊篮或吊架内作业时,参照《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 i' S0 F( S- H8 {
(4)高处作业时不应上、下同时垂直作业。特殊情况下必须同时垂直作业时,应经单位领导批准,并设置专用防护棚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 \$ d/ P1 z9 }
(5)避免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必须夜间进行高处作业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业负责人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出安全措施,并保证充足的灯光照明。

; M5 P2 ~' S4 h$ n$ O: T' g1 n
(6)遇有6级以上大风、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而影响视觉和听觉的条件下或对人身安全无保证时,不允许进行高处作业。
7 [. W0 J2 h( n& k5 [# e( W
(7)高处作业过程中,安全监护人要经常与高处作业人员联络,不得从事其他工作,更不准擅离职守;当生产系统  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高处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撤离现场;当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重新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 P6 `, A. I7 ?& c; o  `. M  S; t
(8)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 N( b8 N/ E# k, i! c
4 动火检修作业  

3 j* U0 W0 p" g6 ]- j; C9 U
4.1作业风险
9 I( `3 ?9 t3 ], f& x- [- u
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可能造成人员烫伤、火灾、 爆炸事故,弧光辐射、触电等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 }3 B& I% K4 A7 E/ U! ?: b
) m! r' m$ R, N# P' r' K
4.2 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1 U/ R, }( c0 ?4 F9 l/ S& [& D

* d; I( G$ p" d' F; H* _" {
(2)分析合格后,办理《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动火作业过程中,如间断半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 q$ K: G. G3 h; Q( b' B
(3)《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 N' R& v% G+ J: j4 }8 J9 b/ Y3 u  B
(4)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

+ I5 C7 y+ r  i0 B. I
(5)动火作业应设监护人,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在甲类禁火区进行动人作业,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提前通知专业消防人员到现场协助监护。

! n- o6 W0 Z* K7 H: l
(6)进行电焊作业时,要检查接头、线路完好,防止漏电产生事故。

! o0 f' ?/ ?3 r8 a/ x3 R
(7)气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2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应保持在10m以上,检查气管完好。

0 W1 [& @. L6 ~( b# v
(8)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阴井、电缆等要加以遮盖。

- s  x* \6 N* \1 `0 ?1 \
(9)可燃气体带压不置换动火时,要有作业方案,并落实安全措施。同时,设备内压力不得小于0.98kpa,不得超过1.5691mpa,以保证不会形成负压;设备内氧含量不得超过0.5%。否则,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 Y) X/ p4 {8 {( v5 W
(10)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
* u6 H' B3 E1 n' _- _' \3 G! h
(11)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 J. B; z' Z3 w5 X
   5  密闭空间检修作业
& `/ e* v& O# O$ k) E( {
  5.1作业风险

. `- k9 f* n5 Q
密闭空间内存在有缺氧、高温、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等隐患,安全措施不到位,易发生燃烧、爆炸,可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
$ I( @. ]% y+ X' A
5.2安全措施
. J. s! b" Z5 ~* f. L- F
(1)联系工艺人员切断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并采取上锁措施,加挂警示牌;有效隔离与有限空间或容器相连的所有设备、管线。
, O4 z) U3 c3 t7 \1 W" {
(2)密闭空间经排放、隔离(加盲板)、清洗、置换、通风,取样分析合格后,作业人员办理《作业许可证》、《进入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分级审批。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

& @) E. {1 ^; |7 [# Z+ i  h- {
(3)作业前,准备好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安全带、安全绳、长管面具、不超过 24V的安全电压照明、防触电(漏电)保护器以及配备通讯工具。

7 r) m1 K) `5 k4 j0 W) v# P
(4)监护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选择好安全监护人员的位置;监护过程中,要经常联络,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中断作业,撤离危险区域;同时,必须注意自身保护。

4 p) x& p$ Z8 g# j) S7 _; d
(5)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第一次进入密闭空间,必须佩戴好防毒面具(长管或空气呼吸器),必须系安全带和安全绳;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密闭空间作业人员实行轮班制,按时换班,及时撤至外面休息。
# I8 I+ G: M# i( @+ @' V9 G
(6)密闭空间移去盖板后,必须设置路障、围栏、照明灯等,以免发生事故。
* Z9 m7 u6 q" l9 B
(7)进人密闭空间作业,必须在线分析,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撤离。
, k2 o  P8 V+ e2 c7 q
(8)作业完成后,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6 S# g# T( G6 l* O8 `! c
6 电气检修作业   
% ?5 z) y* d6 J! `! q5 j
6.1 作业风险
电气检修作业时可能发生电击危险、电弧危害或因线路短路产生火花造成事故等,使人体遭受电击、电弧引起烧伤、电弧引起爆炸冲击受伤等伤害。此外,电气事故还可能引发火灾、爆作以及造成装置停电等危险。
0 q  i5 u# u& R8 A1 N9 ?' X

; c; L+ g, O- m1 D  N8 N2 A
6.2安全措施

' l) z* Y* @# S- E4 X
(1)检修作业前,联系运行人员切断与设备连接的电源,并采取上锁措施,在开关箱上或总闸上挂上醒目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的标志牌。

' }9 |' }: A" ?8 @
(2)所有在带电设备上或其近旁工作的均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执行《许可证管理程序》。
; u& a! _0 R) \2 V: N
(3)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符合“变电所工作时个人防护器材要求”),熟知工作内容,特别是运行人员签署的意见。
$ Q1 }: c# ^* S6 }! b7 h0 a
(4)电气作业只能由持证合格人员完成,作业时必须2人以上进行,其中1人进行监护。
! @' ]/ R+ G& L3 ?5 M0 A
(5)电气监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有资格切断设备的电源,并启动报警信号;作业时防止无关人员进人有危险的区域;不得进行其他的工作任务。        

1 ]6 u& E9 \/ Z/ _* K) Z: W0 ^3 Y
(6)在维护检修和故障处理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调整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定值。

7 C$ l; \4 h. [* O* U" d
(7)电弧危害的分析和预防,对于能量大于 5.016J/m2的设备,必须进行电弧危害分析,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工作。
3 P5 }8 s( a, G. b& Y) q$ F
(8)对于维修中易产生静电的过程或系统,应该进行静电危害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和程序,以预防静电危害。

* H0 h4 z- n6 q. Y5 @* Q6 {+ x) v, o
(9)金属梯子、椅、凳等均不能在电气作业场合下使用。
1 V( D% k4 P. [# Z+ j1 }( e9 ~6 B
+ k$ b( n% ?- `9 R% x5 T. y! Y  i
: T$ \- a) C* ]  D1 @5 ^
  7.结束语

9 q3 W5 P& W- K# g: S  W
进行生产作业时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靠全体员工的劳动和创造共同实现。重视生命,爱护环境;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落实防范措施,才能保障安全生产、安全检修。
% {% _- q5 n4 e9 v9 M8 g- G& }+ l" f$ V
阅读:25个检修事故
9 y# P; D' ]8 g% r3 s) D. B( E4 J

7 N' M! p6 T0 |9 N2 X; o& A, v6 e  D: I& X. u
1.检修前污水井冲洗不彻底,而井盖上仅盖一层石棉布,检修中污水井盖石棉布被施工人员拖物件时拖开,以致电焊火花掉入污水井发生瓦斯爆炸,井盖(7个)被炸的飞起一米多高,好在没伤到人。
( v6 P0 x! Y% a" v0 }
2.施工队图省事,违规使用助剂桶(空)顶替支架进行高处电焊作业,由于该助剂是以酒精做溶剂的,残留的溶液挥发成易爆易燃气体,当电焊机地线(绝缘皮破裂严重)碰到助剂桶时,发生爆炸,把站在桶上的施工人员抛起跌落地面摔晕了,幸好伤的不重!

+ k+ l4 C, I9 Q. O  m0 z1 |
3、催化装置刚开始开工过程中,由于气压机中间冷却器试压完毕后,一盲板忘记抽出,造成在开工过程中反应压力一直超高,影响开工,后停气压机,将盲板抽出,开工正常。

( K% q- C/ M0 J9 B% w1 C
4、在换热器检修过程中,一同事在拆卸封头时,手放在壳体法兰面,封头松动最后一个螺栓时,在空中晃动碰到手指与壳体法兰面,手指被砸断。

  [% |4 L( c: [  n; C3 z
在检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保护别人不受伤害),同时工作中要相互配合,特别是交叉作业时更应注意安全。
) h& X9 o3 Y1 }4 h! r
四不伤害中“保护别人不受伤害”有新意,力求方案完整,不给人犯错误的机会。
7 _6 y4 X2 m( g3 J8 G/ p7 [5 @0 D' \
在检修过程中碰到的事故太多,总之,工作中一定要细心,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 g. u0 n. p% m. W
5.压缩机抢修后急着开车,生产主任好大喜功,指示不按升速曲线的要求做停留,直接把转速拉到调速器动作转速,结果发生“空爆”!!!

+ {, t) Q: K/ r+ ?3 }5 b
6.分馏塔打人孔,打人孔前观察液位计失灵已无液位,底部放空因堵无液体放出,但打开时油水混合物严重烫伤3人,住院半年,其他人跑的快无大恙。

3 r5 O& h1 H# d8 X7 ~  ?% |
7.废油罐气割造成人孔盖飞上天跑出500米之多,还好砸在空地,水泥地面都砸出一个大孔,未伤人和设备。

* _$ B! S1 Y  Q
8.催化建成第一次开车未成功,原因内部再生立管有一团铁丝。

7 T# x5 `+ g0 U/ g/ U0 f
9.停电检修误操作造成装置停车

) Q$ j& |! T! z" E
装置机泵一般是一开一备,检修备机需要停电,操作票已办理,电工拿着操作票到配电室停电,结果误操作,把正在运行的机泵给停了,造成装置停车,而且部分设备超压损坏。

* ~, \' h: T, I: }; Y
10.我公司的事故,在高空焊接时,火花掉到地沟里,地沟旁的一个管道泄露醋酸,砰的一声,火串出好几米高。
3 z7 Q- ~% ?) J: _3 v
11.在一次大修中,我厂的煤气洗气塔内部发生着火事故,原因以水封当盲板,气柜倒入,幸处理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5 ^5 r  F( f9 r$ Y' ~8 y3 M4 b7 }9 W
12.某聚酯车间停车清洗期间,在一只热井的上方修焊管线,热井内约70度的乙二醇(沸点197度),焊渣落下,造成蒸汽闪爆,热井盖子跳起来少许,盖子上有人座着,将大腿轻微灼伤。
4 L" `2 a' q( Q" t; d
13.污水罐平台修复,罐体焊穿,爆炸着火,罐顶掀翻,一焊工轧在下面近10小时,不治;一人被抛至另一罐顶,被消防水冲下摔惨。
/ R8 _. T- X' J- w; z- y5 y
14.减压塔检修前,填料未钝化,中途自燃着火,犹如发射火箭

* v& H2 u) z4 |) }
15.反应釜在没有在主观认为釜内有机气体已经置换干净,没有仪器检测就动火检修,导致检修时,釜内着火,喷出火焰,还好只烧了点头发。

; g3 t/ c/ Z( B/ v( k% }9 a
16. 检修的危险比生产时大得多,每到检修我都很紧张,我们公司的大事故都是在检修时出的。
* m8 w- y: @+ \0 V* Y
有次锅炉重砌耐火砖,顺便改造上煤斗,在天花板打了个洞,结果碰上下雨,怕耐火砖淋湿,砌炉师傅又拿石棉瓦把洞盖上。

+ o% `7 e7 I/ K- Y+ M& d
当晚,电工上屋顶检查灯,踩到石棉瓦上去了,可惜刚二十岁的小伙,摔下来头部着地,脑浆流出来,在医院躺了三天,死了。
  m9 L4 h# \) p" u0 z" Y
还有次检修反应釜,拆人孔时有两个螺栓锈死了,班长图省事,叫来机修用割枪割,割第一个没事,割第二个爆炸了,人是抢救过来,变傻了,连妈都不认识,老婆也跑了。

6 ~" \+ s0 L5 V9 f& m0 e7 ?
还有一次,我们在罐顶抢修管,焊接时没有检查罐内气体,结果直径七米的罐顶炸飞起来两米,又落下来,那次我以为死定了,居然大家都没事,那个焊工辞职不干了。

3 f" l$ ]3 L, ~/ B
17.在检修时,分馏塔拆开人孔时,填料发生自然,造成填料报废。

7 p( p  s6 a* f. m
事后分析原因是塔内硫化亚铁暴露在空气中发生自然教训在检修时一定要分析好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好相关方面的安全工作。
  R' f1 |6 }: `/ W* z
18.检修蒸发器时,检修人员到现场后发现检修工具不齐,需相应检修工具,留下一人在现场,但此人未等人员到齐后就匆忙检修,因无人协助,导致管道拆开后落下扎伤该检修人的手,造成较重大伤害。
5 ?3 j" C: C4 y( z4 E0 R. U  B& K
19.我在一家氟化工企业工作,大家都知道氟是活泼的元素。有一次,在生产四氟乙烯时,班长没有按照规定对管道进行吹扫、置换合格就找人来焊接。

/ D) ?: V2 U( t' C
在焊接过程中因为里面具有四氟乙烯,在电焊刚点开,就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钢管碎片飞出150多米,直接把厂区的大门打个大大的烙印。

- z7 z  Q2 s* b& O- E  x! z9 l% D
所以在化工企业工作,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哪怕慢一点,作为干部,首先要为安全着想。

+ h) f' n% R, P4 g
20.我们公司发生过一次盐酸罐爆炸,因为工人在一个有1/6储量的盐酸罐旁打磨砂轮,碰出的火花溅入罐中,上层空的盐酸罐中存在逸出的氢气,火花将其引燃。
2 q9 y+ y* |* r$ u* Q( U0 e- m
工人见到上层的火焰,发慌,跑入操作间拿一泡沫灭火器向火焰上喷,火焰被喷入内部,5/6的空罐中都是逸出的氢气,于是瞬间发生爆炸,工人尸体被发现时,已面目全非。
: p* H( r- I# N4 B/ }% v  x& k
如果工人当时任盐酸罐上层的火焰着,火焰顺着往下着,氢气着完,也就没事了;或者更安全一些在罐旁用水冷却罐,任里面着,也没事,可是工人没这么做,发生了这种让我们觉得好笑的事情:盐酸罐都会爆炸!
& s" [. M2 G/ X- J
化工厂安全无小事啊!化工厂的工人一定得学好安全知识,多了解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 b3 A+ T' K8 G! U5 P* U0 d
21.停车时,所有的塔和其它设备都必须水洗干净(顶部和底部排放出取样分析含量),达到标准才排到废水处理单元。

9 Y& \. F$ f3 }% @
然后用蒸汽吹扫设备,在所有排放点都有蒸汽排出(必须关闭冷却水等),用PID图到现场对照,检查排放阀门是否堵塞和所有的管线是否蒸汽吹扫到。这样如果没有固体,基本没有气味了。
" @/ Z* [& r; A8 h& O% Z* r
22.大修时要求维修人员在改造现场管线前需要通知生产人员再确认状况,在需要动火的管线再次用水清洗和加盲板。保证没有可燃物。

: e) k2 R5 ~2 r" Z* h0 {
所有的特种作业都必须办理作业证,相关部门审批后才可以进行。
) o  f3 K! G( F( J; \# b: N
23.炼油化工装置的事故90%发生在大修和开停工过程,对于这种不稳定的过程,事先的组织计划安排、风险识别和危害削减措施落实、过程监控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不打无准备仗是关键。

0 k0 E  Y; M2 i+ c
正常生产中抓好平稳操作是保证安全的重要途径。其他的是各级部门、人员的责任心、能力问题了,需要长期不断的提高。
$ W  {2 C% [# ]2 x
23.全厂大停车,空气压缩机停车,氮气直接补压到空气管线,导致在槽里面工作二人窒息死亡!

9 y3 w" L' i% U. Q$ U* @+ j
二个槽是敞开式的,平时检修从来都很安全,所以说,安全操作规定是用鲜血换来的,大家一定要一条一条落实执行,光你想的问题一定没各种操作规定周全,二条人命.....

) I' f9 F* c' G- b) }% t. ^
24.前几日,公司里拆卸一个流硫酸的立管,我一个同事穿着牛仔裤,在下面扶梯子,旁边几个实习的女生在一旁观看拆卸(打杂)。
9 ^) Q5 {! ], \) p* {
硫酸立管有很长时间没修了,在立管下面经常有泄露,它外层是一层保温层,里面由于泄露,也积存了硫酸。

$ r8 k8 r" s% ?
先从上面卸的,卸开后,保温层与管子之间的积存硫酸大泄露,地上正好有一片水洼,硫酸溅起,你可以想像,那么短的时间,梯子上有人,同事不能跑,几个女生也来不及跑啊!

9 Y% D/ M8 s- M+ }1 a
同事回来后,就见他的裤子上前后6个窟窿,他说那几个女生当时都溅的满身都是,都呼呼的跑到水管那儿洗脸,他当时幸亏捂住脸了,全身都穿着衣服,要不然,梯子上有人,又不能跑,可能就面目全非了。

4 c7 k2 F+ K6 F: W
事后,我们都为他们几个庆幸,因为没有人受伤。分析一下,真的意外事件是意外发生的吗?偶然之中有着必然的因素。
6 _8 p, q8 k+ `8 |' B. S& o/ g
希望检修的时候多动脑想象,你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过,简单的做些提前预防,也许能使隐患降到不发生!

: _# d% @9 i1 l9 U) K5 l% r
25.正规企业都会有工人的安全教育课程,我厂也是一样,每年都要举行,而且还组织安全消防演练。

  H: Z" Y! F( M7 M
可是,每年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发生,比如有一年大修,凉水塔里面的有些结构需要重新焊接,于是工人在上面结构上用电焊焊接一些管道,不时会有火花溅到下面的平台上,平台上尽是流水的沟壕,而且能够看到一些积存的油渍。

, q' a' {: b9 t$ d9 N& C
按规范操作的话,在工人在上面进行动火作业操作时,下面应铺上东西,做些防护。
5 i  F% P+ w& P1 J
工人也知道,可是觉得麻烦,又是“凉水塔”,怎么会着火?!可是它还真就着了!
9 P) B6 o8 F7 j4 t" w
因为沟壕里尽是冷凝水回水的沟壕,冷凝水回水多少携带了些油,这些油在凉水塔底积存。

2 ^% a$ J1 j) n# _$ D
在检修停水时,形成一些上部飘荡的油渍块,火星从顶部落下,也许一两点火星没事,可是火星不断的从上面落下,于是,引燃大火:凉水塔里着起熊熊大火!
0 u" ~( p6 X2 d8 U: w8 |
还好,我们公司的消防队及时赶到,把施工工人从高处救了出来,保住了人命。这种事情在我厂就发生了三起,着了三次,同样的原因,只是不同的塔,发人深省啊!!!
——THE END ——
. \* a4 x- [5 g4 i- s, C( i

' y& }" v1 r7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5-9-17 11: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