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2 K, W7 L" B; k: S
五、现实中,基本上没有不评审就签订的合同。所以,有经验的审核员一般不就“未评审”与受审核方陷入扯皮(可能现在的受审核方一般也没有能力扯皮了)。而是将重点放在标准要求的“记录”——“应保留的成文信息”上——有记录,说明评审了。时机也可以核对了。 " S; g- p% ]9 ^4 L6 M
敢说 “现实中,基本上没有不评审就签订的合同” 这样话的,估计认为随便看几眼合同也叫评审,更不知现实中企业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失控案例比比皆是是一种客观存在(如常见营销部门为了冲业绩未经生产部门评审就盲目拼命接单,而生产部门则因为现有资源所限不能及时完成生产计划被处罚而抱怨不已。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好不容易匆忙接到个大单,到了探伤检验时却才发现产品因体积太大无法进入探伤室,甚至有企业产品装配完成后因体积太大无法出门而不得以破门出货闹笑话)。不知这厮脑子里是否还有评审(对客体实现所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或有效性的确定)这一术语概念。
: |; s/ r0 {; q审核中审核员应牢记8.2.3.1条款的下列内容:- l. G( a4 i! O
1、评审目的是否明确:组织应确保有能力向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 V) t; b: D2 C! l2、评审时机是否适当: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 S* y& T4 y- f- U. z2 L
3、评审内容是否充分:组织应对如下各项要求进行评审: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组织规定的要求; 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 e)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 S2 y, I& A% p4 \2 ]$ j
4、评审结果是否有效:组织应确保与以前规定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已得到解决。( o+ h. W$ S: y3 Q/ X
5、口头要求是否评审:若顾客没有提供成文的要求,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8 t4 X: W, K$ E
1 ^1 [# K9 @( `! Y/ ?至于与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相关的成文信息控制(8.2.3.2),题目并未提及,你据此判标的话肯定是会失分的。
' O7 F2 P- G2 @: i5 L;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