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o& ^7 ]$ J/ f! Y6 h
我画了一幅安全漫画《到此为止》,画的是钟馗前去安全检查,到了一个单位,从管理台帐中查出一些隐患和小鬼,就打道回府了,对生产现场出现的几个凶残的“大鬼”却置之不理。
" Y# _1 ^% k0 K6 W8 H1 S' U' U: i$ B/ a' [' M1 z. j
安全管理与安全检查,重视台帐、重视文件,重视记录,无疑是正确的;但忽视现场也是不行的,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的。
. S X2 R0 r6 c6 E8 _6 m) \
我也是有感而发,有的基层人员抱怨到:我们现在搞得资料太复杂了,两个人整天都在补资料,现场管控的时间都少了,安全员成了文员、资料员。
+ j2 I$ A% {) ^
风险在一线,隐患在现场。现场管理是基础和核心。如果一个单位的档案看上去很美,其实,文件与现场太脱节口号多实务少生产现场一塌糊涂,险象环生,那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 `3 @) K8 W7 ^+ X查台帐、查现场,都需要专业性和规范性来指导实施,但后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涉及各方面的安全规范和安全技术更加具体些,自然更辛苦许多。
- ?2 Z& F3 g: k% h如果安全检查只查到台帐方面的不足,就大胜而归,而不去现场真实查看,或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对现场的隐患说不到点子上,查不到问题,对隐患放任自流,工作作风不实不细,那就有被蒙蔽的可能。文件面面俱到,现场的安全措施和隐患整改却未必到位。
# @9 b! C* z. k: ~
风险没得以管控是极其危险的,对“钟馗”呢,甚至得不到检查对象内心的认可和尊重!防范不足,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针对性不强往往存在。
$ ~; q: r. R# ]特别是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往往检查设施设备多、检查操作流程少,检查制度台账多、检查现场管理少,检查专业人员多、检查普通员工少,提前通知检查多、随机突击检查少,通报督促多、严惩重罚少,不敢坚决亮剑,没有形成强大震慑,更没有做到一剑封喉。这种形式上的高压态势的“高压”,其实是泄了气。
1 I5 H4 V* A7 L对安全管理者而言,台帐要整理,现场管理更要抓紧,不能陷于文牍主义,要科学的分配安全管理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偏废,要突出重点,会弹钢琴。
3 @! r. `9 g' W; j对安全检查者而言,台帐要查,现场更要查,全面深入地查。按照“五铁”(铁心、铁面、铁腕、铁纪、铁痕)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守安全底线,演奏响生命赞歌,正真体现出工作作风和督查水平。
; ]8 d! h. V$ n Q" u i
2 P7 B# a% l/ o! L-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