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I7 P T1 j" q5 E6 y1 n& R5 x- c* V7 V% |& X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 Z1 @9 e/ f; q( ~0 t \
+ a; ^$ v r! f* M: z& Q! S4 [# |( N/ O" Z. T1 A9 H! O
0 ?6 Z9 |0 u/ x. Y$ W* k5 X% Y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更大程度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国务院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决定对15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
* a4 ^( T8 C- N% N; r4 c6 H: A% p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方面,通过修改《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15部行政法规的35个条款,取消了临时导游证、防雷单位资质许可等20项由地方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
5 |' L2 i2 G6 s, D' \9 j0 ^在加强后续监管方面,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强化了有关部门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从事相关活动的监管。一是增设了从事有关活动需具备的条件。比如,取消重大动物疫病病料采集审批后,《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增设了进行重大动物疫病病料采集应当具有与采集病料相适应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三方面条件,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疫情管理工作。二是授权有关部门制定事中事后监管规定。比如,因教学、科研需要在非疫区进行农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研究审批取消后,《植物检疫条例》增加了因教学、科研确需在非疫区进行对植物检疫对象的研究,应当遵守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 e7 X8 @. |8 ]$ s- } n文件原文
6 x! K1 v( g7 o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87号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8 K* t, r7 `! }( X% S, f9 m7 s6 G总理 李克强
2017年10月7日
! Q2 a+ J9 u* R0 N9 i
% I: B+ e. K4 E/ k. o( I) a
5 u$ g/ s/ D: C7 ^7 J- M! t/ J& I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5 T, L h" O( \& f7 C; Y7 B' |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对15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 B z$ v" \+ Q. ]
一、将《植物检疫条例》第十三条修改为:“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对象的研究,不得在检疫对象的非疫区进行。因教学、科研确需在非疫区进行时,应当遵守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 |; o) a) k* l( y5 B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指建筑物及设施,应当服从河道主管机关的安全管理。”
. [3 M* X" M; r; W. H# j三、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中的“确需从事捕捞、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必须经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关批准”。
5 D& i* Y" n7 Z( u! Q# u四、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n' m! ]. W4 D% t \
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编制方案,方案应当符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第二款修改为:“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应当严格按照前款规定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2 [; _# r/ ^& w1 f+ p7 e) u% F/ a
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外国人进入自然保护区,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海洋、渔业等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批准。
9 ?$ w: N2 M' w- L' f$ ?/ \1 }" z, b% t3 |“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国人,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未经批准,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采集标本等活动。”
$ p: z e5 S& Q# h! P( I
第三十七条修改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6 @8 p! G* Y2 V- t, F! [
“(一)开展参观、旅游活动未编制方案或者编制的方案不符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的;
& L1 r. c1 q% j. L G. |
“(二)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
8 ~, W: C6 @, Q3 `6 J“(三)不按照编制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
% s9 H. K* Z8 S! b' Q* B: v
“(四)违法批准人员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或者违法批准外国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
. s" D& m. P1 d9 H! l1 D“(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 S9 g7 I8 W" G( q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向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或者向采集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
& F% c1 I8 I3 N
第二十条第一款修改为:“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经进出口者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查验放行。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有关野生植物进出口的资料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 U/ L7 R. q d7 m* ?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应当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 C) F' s( Q/ s; R. {第二十七条中的“或者未经批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修改为“或者未经批准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
9 H n- l' M( R9 _$ O六、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四条修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
7 B6 h9 w/ Y- g# }. \; \* @; {
“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旅游行业组织注册,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
7 v b. S0 m4 D" |( i" V, c8 ~
“导游证的样式规格,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规定。”
4 d# A& N& ^. P5 K
删去第八条第三款。
6 |6 l6 v" }& V Z1 T/ E4 B七、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2 i& ^" r( @6 d
八、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
# C9 Z# G+ m3 s& i) p7 H: P
九、删去《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二款第四项改为第三项,修改为:“(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其他材料”。第三款修改为:“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组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合格的,方可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 [/ o' B/ |1 \. Q# K& w/ W删去第二十二条。
( `: ?8 x7 A5 |6 ?9 O
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为:“境外公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材料;符合下列条件,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检测确认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不存在危险,并经安全评价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B, W' {7 K. ]( B) f: y) r+ {“(一)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
6 }9 I/ T) O8 [“(二)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经过科学试验证明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无害;
" c0 N& S* G0 k: d0 e1 S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 e& W- D z3 \( n) d6 o+ E第三十五条改为第三十四条,修改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m* J, @2 ]8 p2 Q4 H( T
第三十六条改为第三十五条,删去其中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
1 o4 v* S) ^( N) N# m9 I+ r
删去第四十九条。
m4 n1 q" r/ g' P/ {& G( D) j: `% B0 R第五十一条改为第四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口、携带、邮寄农业转基因生物未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的,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比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 _* f1 k. e" f9 a4 W0 e
十、删去《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
' |# { t! L) h4 Q& p
删去第二十五条中的“情节严重的,由原资格认定机关取消其棉花加工资格”。
& H5 z; |1 g$ E: {% u, _十一、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中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
# B% C- w% p2 F: U
十二、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中的“资格管理和”。
7 o+ Q7 C! \/ u9 G
十三、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重大动物疫病应当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集病料。其他单位和个人采集病料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8 A! M, I. H) x Q& P- F. Y$ d' i
“(一)重大动物疫病病料采集目的、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4 \4 A; `8 f# U1 f) x- c" s“(二)具有与采集病料相适应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条件;
+ m) Z6 H9 N+ S; |“(三)具有与采集病料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以及防止病原感染和扩散的有效措施。”
* J: F7 w" m$ N% ?- V7 l8 G+ o' E
第四十七条中的“擅自采集”修改为“不符合相应条件采集”。
( U/ g, _8 u. e4 N6 m& K
十四、删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中的“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 ?8 v: a. g" L- Z" g删去第三十九条中的“第二十五条”。
$ g9 e4 f0 a; t- }( ], F/ a删去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第二款修改为:“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活动,或者经批准进行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 H4 y3 f! o5 d8 w) E7 M! C8 w- @7 H十五、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 r- G: l! Z0 j+ g K6 x! X* A“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可以由取得相应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 `+ P/ K/ |# [0 t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和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其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 ^$ ?; C, m" i0 R0 E* w( R“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建设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应领域内建设工程的防雷管理。”
* U' k# F3 i+ V3 B7 S删去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的“专门”和“设计、施工”。删去第二款中的“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可以在核准的资质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
z3 b3 s9 ?7 w( N
删去第四十三条第三项中的“设计、施工”。
0 i$ Q# f8 Y. g3 O. O L删去第四十五条第一项中的“设计、施工”。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雷电防护装置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施工的,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
8 [- D# O( Z, g$ L此外,对相关行政法规中的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 r0 Q/ P5 M+ p" h( s& k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z% e$ g+ [# b% `4 `+ L0 t
- End -
( ]& V; `: j, v9 ?) w* {$ r( C9 \4 z, T/ A( O6 c1 k"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