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219|回复: 0

管理没有“下不为例”,否则后患无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9 21: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管理没有“下不为例”,否则后患无穷!
* R! [5 ], V! j2 n0 m4 q7 Q2 x( l2017-10-18 工厂托管 朗欧企管
/ m* E  i' {& a/ J1 _+ j$ G' G' ~; W+ [  |- x
管理没有下不为例否则后患无穷/ j8 q6 V5 T2 ^# n8 O3 S: o3 ^/ I3 J6 r; L
来自朗欧企管& P2 J) Y$ N& X! U$ Y
00:0009:43' x5 P# M7 t1 z
管理/ E! U: ?; v% Y: p
导读: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是个细活,必须要拿捏好管理的松紧尺度,管理过松会造成员工的工作状态散漫的局面,管理过度又会扼杀员工们的激情,松紧之间体现的就是管理者的技术及境界,但是一定要切记,不能对员工说“下不为例”,不然后果很麻烦。文 | 毛小民
/ ~" N+ ~8 W6 ?' k2 I1 a' w# b+ F" r& F, I7 ]
在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许多企业管理者喜欢用“下不为例”来处理员工和下级触犯制度和规定的情况,并美其名曰人性化管理,有的管理者甚至喜欢在大会上或在公共场所,宣布对员工和下级“下不为例”的处理决定,用来显示自己宽大为怀的管理风格。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处理方式遗患无穷。
; Y3 F/ J9 k8 P: A4 \
8 c* C# `0 \9 u' ]% J制度化建设一直是许多企业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所始终坚持的工作,但是在实际中,许多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却流于形式,大量的制度被束之高阁,员工面对制度依然故我。有的管理者把这种现象归罪于中国人制度意识不强,员工素质不高等。当然企业推进制度化建设不力,固然中间有文化等因素的存在,但是殊不知“下不为例”也是造成企业制度化建设无法有效推进的重要因素。# i# j, N# Z: l) i6 P; M. H# a
& x( G% W1 i5 i6 ]6 T* @
那么下不为例对企业管理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 N) }9 A/ n9 `1、“下不为例”首先伤害的就是制度的权威性3 A3 A3 a5 j9 G5 I. B

5 g1 E7 T) l- P, i" R; r) k* J4 @企业制度一旦推出,就具备一定的刚性,触犯者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才可能让触犯者得到教训,认识到制度的严肃性,同时让那些准备触犯制度抱侥幸心理的员工引以为戒,坚持执行制度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大家自觉遵守制度的习惯。但是下不为例却使制度失去了权威性,没有了权威的制度自然难以有效进行执行。) Q1 d1 W$ l0 g! M# ~
; }5 m+ k3 T( ~. J9 r) s" K
不过有的管理者就会说了,下不为例只是针对初犯者,但是对于继续触犯者,则按制度给予处罚,并不是说否认制度的权威性啊。其实正是这种思想害了这些管理者,这是因为企业的制度不可能只是一种,既然这种制度可以下不为例,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制度都可以下不为例,如果所有的制度都要下不为例,那么制度的权威性怎么还会有?# i" B6 V  O- j7 [4 Q+ M
" ?' m  H) O0 I9 B& R* E
如果公司的员工都在想办法触犯一次制度来赢得一次下不为例的“宽大处理”,那么谁还会考虑制度的权威性呢?所以,如果管理者真想下不为例,那么就把下不为例直接写进制度里,显然没有哪个管理者会这么做的。
+ k& [( ?/ p: ], N1 Z# r* c. G2、“下不为例”会破坏制度的公平性
" x% M. s; M: w: R. T+ A
7 e7 B% E; N$ ~: W8 {  v9 `企业在推进制度建设过程中,就需要确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否则制度让大家认为是对人不对事的游戏,那么就很难让大家对制度信服,从而不去遵守。
$ U* u# u! c6 o& B+ O- @) R1 I9 c' F5 S5 S9 o; r. u( s
尽管管理者认为下不为例是自己对首犯者的“法外开恩”,被处理者会对自己感激,而且自己的警告也可以对其他员工产生警戒作用。但是殊不知,这样做已经破坏了制度的公平性,大家会认为凭什么他能下不为例,我不能下不为例。3 G. `$ H' v2 j

1 P% E1 ?; k+ }$ o而且管理者原来的初衷也难以达到,那就是那些被下不为例者开始会认为管理者对自己照顾,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既然这次可以下不为例,说不定下次还可以“法外开恩”,于是这些人就会首先成为继续破坏制度的“勇士”,这样反而会让管理者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处理吧,这些人的感激就会变成怨恨,不处理吧,其他员工就无法管理了。而对于其他员工来讲,既然制度不公平,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老老实实去遵守制度呢。  Q6 t4 W% s+ L6 w& g0 k
3、“下不为例”会损坏管理者的权威和信誉6 v" m! W; s& o
# P: i/ f9 K9 X4 E8 R
我曾参加一个公司的销售会议,在会议上该部门的销售副总宣布对其中一个销售经理由于触犯制度的处罚决定,但是刚宣布完,那个经理马上就表示抗议,当时我们一下子就愣住了。
; T; [* M$ S* `3 r
: b2 E' c/ w. ^1 `. C销售副总马上发火道“这是公司的制度,你触犯了就应该受到处罚,你怎么会有意见?”销售经理马上就大声说“触犯制度被处罚,我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上月王经理也触犯了同样的制度,为什么你没有处罚他,这次我触犯了,就要处罚我,你不是在看人下菜碟吗?难道你们是亲戚?”
+ ~1 O4 Q% H  V# D: \4 b& Z+ g
, H! e8 i8 A+ A; y1 v  [  J) ^销售副总接着说:“上个月制度才宣布时间不长,王经理是制度宣布后第一个触犯制度的,我已经说过了,念王经理是制度推出后首犯的,所以我说下不为例,今后谁再触犯,一定按制度进行处罚,难道我的话你当时没有听到吗?”销售经理显得好像情绪更加激动了:“那王经理第一次触犯制度就可以不处罚,我这次也是第一次触犯,凭什么他首犯就不处罚,我首犯就得处罚,反正处罚结果我不接受,要么大家都处罚,要么大家首犯都不能进行处罚。”
, R* f6 n: L9 _# [( u0 l+ g# H) t
* ]7 l6 E( z; }% F. P9 D会议在两人争吵中不得不宣布散会,本身准备在会议上还要研究的一些议题也无法进行下去了。& y# P4 L0 q. {; K5 A

1 \7 @# _8 a0 U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尽管那个销售经理的问题处理方式有问题,但是问题的起因却在销售副总的身上,他的下不为例让他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f; C& l  Y' ?+ ~" M
7 @- q+ d: C! F* V( e
所以,看似下不为例是管理者认为一种可行的管理手段,但是处理不当会严重损坏管理者的权威和信誉。它会直接导致管理者所推行的制度和所说的话,被员工和下级打上问号,从而导致大家不再信任管理者,使管理者的工作无法有效进行下去。2 h+ t5 D) m! y3 I1 d2 a( ?
4、“下不为例”会在企业形成大家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毒文化9 W, `* e0 p1 b$ Q# y

$ R. A6 Y; u8 X& g6 ^在一个企业中,不管你承不承认,总是存在文化的,而且这种文化还会影响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员工日常行为,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环境对员工的影响还存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发生的。
  Z& {8 D0 a2 F- E, ?0 _/ E
1 q4 [( X& G; A/ ]我们也经常发现一些员工在一个管理比较规范、制度执行的比较彻底的企业里,会自觉去遵守企业的制度,但是到了一个管理比较混乱、大家都不把制度当作一回事的企业里,时间长了也会变成一个不把制度当回事的员工。. C, g# A, M9 ~

2 {3 d  ^4 t8 R9 |4 @所以“下不为例”一旦成为公司的一种文化现象,就会养成下级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形成下不为例的习惯,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形成大家都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现象,于是企业的毒文化也就产生了。+ U' ^3 j5 o% q6 M

3 R" X- O4 V. P* a因此,当我们的管理者还在为“员工没有制度意识、执行力不强、管理工作难做”发愁的时候,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下不为例的管理者。其实有时管理工作并不复杂,那就是世上凡事最怕“认真”二字。
* p% Q) ]$ ?! y% S/ A1 N& Q. @7 O* L2 @# `$ Z(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5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