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友提出的疑惑:“我在一家大型本土企业,感觉到压力很大,无论是绩效指标的压力还是领导重视程度,甚至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和自己原先设想的并不一样;同时也一直对欧美外资企业的 ESH 文化和实践特别感兴趣,希望了解二者在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上的具体差异,以及自己接下来需要注意的地方。”
; ?* K0 i9 N# C' E3 @% i
周德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不仅说出了本土企业和欧美企业之间的差异,同时也为各位安全人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 S J" Y! T; }: r, ]% H( f/ U
ESH在二三十年前,还是个典型的舶来品。虽然经过几十年的落地发展,大型的本土企业基本上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全管理方式,但现在距离欧美企业 ESH 还是有差距。
) y6 E+ q2 k P
这种差距就体现在我们经常说的“安全文化”上。无论十年前特别火的“杜邦安全文化”,还是现在非常流行的“3M 安全文化”,“壳牌安全实践”,我们谈得比较多地,都还是欧美企业 。
' J: }' V& t6 @( K那么,本土企业和欧美企业在安全文化实践上到底有什么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的呢?我们先从企业文化的差异上谈起。
* L& P( j( D) J4 _
能够在数十年前进入中国,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潮,这些现在我们经常谈到的欧美企业应该都还是其同行业中的优秀代表,由于其发展的阶段已经高度成熟,所以企业文化上,欧美企业和本土企业主要区别在于对“集体决策和个人领导力“的态度上。
7 f6 I6 O$ \, G) w2 _. |8 K一、集体决策3 ?, ~$ ]1 h; a v/ _5 s' d4 W
在很多欧美企业,我们经常会听到“workshop”,”brainstorming”,”risk assessment”, “town hall session”这样的词,这些词都体现出了个人意见的重要性。
! y! w8 z# x9 c' Y3 Y8 m; ?4 s# O不管是最高领导者,还是一线的项目组成员,都被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的决策制定,需要听到多方的声音,其优点在于更多的“以人为本”;
" Q# S! k3 j! a; Z8 W0 h' {* s
当然,不过劣势也逐步显现,即“决策流程缓慢”,很多时候会由于照顾少部分人的感受而做决策上的妥协。
0 n& D* k# O2 B- d6 d# L( T相比之下,在大型的本土企业,很难做到一样的集体决策。
8 c7 \" c$ k$ `) G! G" k+ ~/ b7 }4 w) x/ a. n
往往就是领导拍板就直接决定了,这样特别容易造成“领导一言堂”以及中层和基层过分强调服从,而丧失了思辨的能力。硬币的另一面就是这样的决策和执行速度非常快。
- s- V" G$ D0 s; s
- l" u. Z( ^7 q2 x1 G3 M二、个人领导力9 k* |0 q4 {8 m; S ]2 U
在欧美企业,个人领导力是很关键的。这里的领导力,不是领导带领团队的能力,而是在每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影响他人达成卓越绩效的潜质,也就是说,哪怕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你的身上也一样能够体现出领导他人的潜质。
- B. R- @6 Y& [- `5 t! o而在本土单位,绝大部分的企业对于“非领导岗位”能力的考评还是 100%强调执行,执行,再执行。
8 N, [( t4 R+ z/ |
如上在企业文化上的差异,也影响了在对待 EHS,EHS 团队等方面的态度。
; J# y* G6 @* h. e+ a! F& e3 |
坦白讲,EHS 的地位无论在本土企业还是在欧美外资企业,绝大多数都没有达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里同行的地位 – 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组织的设定上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
; W' E% w+ d0 U但相比之下,欧美外资企业中,EHS 的工作还是相对规范一些,这其中既有这些外企由于组织的文化的影响,也有出于企业形象维护方面的考量。
+ I8 _# [) e9 u* n1 d, u* b在EHS 文化上,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的方面:
# h' b7 d" ?' C% u1、 很多本土企业把 EHS 的最大价值限定到减少事故起数上。
, o/ V4 S n5 L诚然,EHS 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体系的建立,风险的控制和能力的培养,最终推进安全绩效的持续改善。但安全绩效绝对不简单等同于事故起数。如果只是短视地看到最终事故数量和影响的变化,而看不到过程改善的意义,最终 EHS 的工作将变得特别被动,很容易成为”背锅大侠”。
- m, B3 c, s5 ^( N7 R7 @
2、 EHS 的专业性没有被重视,经常被很尴尬地误归类。) y- ?6 Z1 j, G1 w+ W- O- c1 D
EHS 其实是相当专业的学科,其专业性一点也不亚于财务等核心部门。但是由于 EHS 不直接创造利润,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很多本土企业将 EHS 纳入到了综合管理部,行政部,人事部,总裁秘书处等各种部门的下属管理,最终导致 EHS 就只能发挥巡查检查的非常一小部分职能, 外人看来相当鸡肋,从事EHS 的人员自己也会感到很迷茫:向上晋升去做人事?行政?还是其它?好像和EHS 关系都不大!
3 i* K" i* V: h: P/ ^; j7 g% q3、 EHS 完全需要视领导眼色行事。
& J. i& ?1 s, ]/ Y( VEHS文化是一个强领导文化,这个在任何企业都是如此,领导重视是绝对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仅仅依赖于一两个大老板的表态而去实施 EHS 的工作,建立所谓的 EHS 文化也很难。
8 {+ F& i) p% v! `* H2 [
, [" K' Q! y* j8 g' \5 V/ W' t
很多本土的老板对于市场的敏感性和解读能力要远远强于欧美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但是他们差在“不职业“,也就是对于他不熟悉的职能领域往往没有任何热情,有的容易发表一些错误的观点(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最终影响了企业上下所有人对于 EHS 的认知,而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中,要靠 EHS 人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这种不公允的认知几乎是不可能的!
8 ~7 O1 y! i+ v4 y! @' t6 h6 Q
当然,本土企业的 EHS 也有其优势的地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每个人可以负责的范围相当大,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
P' Q& S5 S7 |: ~% g* S+ H( w针对于以上的文化差异,我对于那些身在本土企业做 EHS,但又希望了解甚至加入欧美企业 EHS 的同仁有如下的建议:
/ [7 q5 `/ Y2 O% p4 _& q
1、珍惜你现在的工作机会。不要轻易放弃,除非你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新的方向。
8 ~# H' u; m1 L Z0 b# h2、本土企业能带给你的东西有:强大的承压能力(不要玻璃心),以及执行力。这些对于你今后的EHS 生涯,甚至是转岗到其它,都还是有帮助的。
7 N& U) z$ y) Q' d1 a3、 给自己设定个可行的目标去改善现有的 EHS 文化。不管是领导者的态度,还是其它。只要你做得足够专业,可以让领导刮目相看,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尊重和认可 EHS 的努力(而不只是结果),这是企业里最应该有的EHS 文化。
O6 D N) i$ _5 d( q$ Z4、充分抓住现有的机会,学习专业知识,考一些有价值有分量与本职工作有帮助的证。EHS 的专业积累主要在工作的前 5-8 年,等之后升任管理岗位后,真正能深入了解技术的时间就很少了。
% L6 E4 N0 Z# c
5、如果有打算跳到欧美外企做 EHS, 则需要提前多了解欧美外企不同的企业文化。可以的话,结交一些来自这些单位的朋友,听听他们对于企业的评价(虽然经常是抱怨)。同是欧美企业,有的风格很强势,有的则希望大家和气一片,哪种更适合你?这个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5 G6 G- W0 s @; T/ G9 x/ O `$ d6、不管什么时候,EHS 英语还是要多积累。从读和写开始,到听和说,这对你的眼界还有以后的职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 ?6 E, S2 y0 a+ A! `6 T
/ w. F( N' M, h3 d如上建议,虽然每条都很简单,但执行起来都很需要努力。真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