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一类 | | | | | |
基础管理 | | | |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使用管理人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属于需要调试的成套设备或者机组的,使用管理人可以自投入使用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 |
| |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类别、品种、用途、数量等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其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1)使用石化与化工成套装置的;(2)使用各类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大于50台(含50台)的。 \' D. s* |, b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数量、特性等配备适当数量的安全管理员。按照本规则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并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1) 使用5台以上(含5台)第Ш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2) 使用各类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20台以上(含20台)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使用单位可以配备兼职安全管理员,也可以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但是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使用单位;( M8 [) U: V* G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数量、特性等配备相应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并且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应当保证每班至少有一名持证的作业人员在岗。 |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第2.3.2条、第2.4.2.1条、2.4.2.2.2、2.4.4条; |
| |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节能管理制度。
) g) `- N4 x7 G' g4 V' Q 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8 J+ d& S' S8 Z- B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a0 u: N h* L5 s
(2)特种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1 @' m8 x1 v( d1 E" [# b
(3)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锅炉能效测试申请实施管理制度;
6 b `( c+ r$ i9 e" U# Z (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5 ]; x6 U* K0 W: c+ c0 i$ j4 f (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5 ^4 a7 X0 b& P3 P
(6)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9 Y% W2 c! y& }- U; x$ `
(7)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7 w4 g! E6 s0 D+ {8 m, E5 |
(8)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2 O5 C A/ o& L3 S+ `& y2 X( N) p) m (9)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6)第2.6.1条 |
| | | 按照使用管理规则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并且作出记录;其他使用单位可以在综合应急预案中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的内容,适时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并且作出记录 |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第2.12.1条 |
|
|
|
| | | 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9 ^- u2 ^ A) ?' L9 d& H* {
(1)使用登记证;/ {% M$ |! [1 M3 W |4 H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Z9 p( b. j& v- B1 U
(3)特种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资料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含合格证及其数据表、质量证明书)、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书、型式试验证书等;9 v t9 X' F9 c) ^+ N
(4)特种设备安装、改造和修理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安装改造修理监督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 z) ]" U7 j4 m/ A
(5)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和定期检验报告;$ s* L4 [% v3 S. u! t
(6)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U, G# x" `1 |$ @( x$ T
(7)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维护保养记录;) n% Z. A' c- |: O* o
(8)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检修、更换记录和有关报告;* f& e4 t3 ^: \ P# j5 E
(9)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及事故处理报告。4 ]( R$ a9 u7 D- |
使用单位应当在设备使用地保存2.5中(1)、(2)、(5)、(6)、(7)、(8)、(9)规定的资料和特种设备节能技术档案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以便备查。 |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第2.5条 |
| |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取得相应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 |
现场管理 | | | | | |
| |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每月对所使用的压力容器至少进行1次月度检查。并且应当记录检查情况,当年度检查与月度检查时间重合时,可不再进行月度检查。月度检查内容主要为压力容器本体及其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各密封面有无泄漏,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第7.1.5.1条 |
| |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压力容器装置巡检制度,并且对压力容器本体及其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第7.1.4条 |
| |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每年对所使用的压力容器至少进行1次年度检查。年度检查工作完成后,应当进行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状况分析,并且对年度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消除。 |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第7.1.5.2条 |
| | | & H2 y( H. c8 A X# J5 C- [
移动式压力容器临时作为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 e7 E$ R7 V6 u (1)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
L4 i2 G9 @' Z! d (2)在满足消防防火间距等规定的区域内使用,并且有专人操作;. K4 U, o; B! R3 |! t. Q
(3)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5 P \/ C$ J7 M4 Y e
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改作固定式压力容器使用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0 E5 B5 r: K: z& F+ d
(1)由具有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文件;
! S( X. H8 k1 K" Q: ] (2)由具有固定式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的制造单位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改造;* }, Y- k/ X$ T: f7 Q# b1 R
(3)改造后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应当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 |2 w9 E# F0 Y5 w8 t* I; h, E( I+ \ (4)改造施工过程应当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
, A( {" O: g8 i: ^2 r7 g% a1 y7 _ (5)注销原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重新办理使用登记;: }8 {! i2 F E( A( N& ^3 U
(6)禁止使用期限到期后进行改造。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第2号修改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