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江苏扬州高邮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现场火光冲天(组图)2017-07-06 14:12 h. a$ {$ x) p" f$ T, u
8 w6 i; W i! V5 p7 `
今日(6日)上午8时左右,江苏省扬州高邮市天山工业园一家化工企业突发爆炸,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目前,大火已得到有效控制,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现场冲天火光,不时传出“嘭嘭”的爆炸声。 扬州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消防部门是9:09接到报警后火速赶到现场的,初步调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为该企业锅炉压力容器发生物理性爆炸,没有网上传播的含化工原料爆炸。 目前已经稳定燃烧,正在控制。起火部位为厂房生产车间,爆炸物质为氢气罐,主要燃烧物初步判定为树脂混合材料。 锅护爆炸属于物理性爆炸,在爆炸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锅炉为什么会爆炸呢?有什么危害呢?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压元件的某些部位超过规定承压时,薄弱处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储存在锅内的饱和水蒸汽就立刻从破口处冲出来,瞬时间锅内压力降至等于外界大气压力。
/ E& b+ h6 P- L8 _$ B$ ?" }- K+ { 此时,由于冲势猛烈,使锅内一部分饱和水剧烈汽化、膨胀,锅内少部分饱和汽也随之剧热膨胀,造成压力再次升高,破口进一步扩大。 由于饱和水和饱和汽在十分之一至二十之一秒的时间内迅速膨胀完成,就像火药爆炸时气体急剧膨胀一样,成强大的冲击波,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锅炉爆炸时,由于从破口处冲出的汽、水有很高的速度,当与空气或进面接触后,便会产生巨式的反作用力,使锅炉腾空而起或者朝反作用力的方向运动、翻滚。 立式锅炉爆炸部位多在锅壳与炉胆下脚圈焊接处,爆炸时,汽、水向下喷射,从而推动锅炉向上腾空而飞。卧式锅炉爆炸部位多在封头或管板与锅筒连接的焊缝处以及锅筒接触火烙的部位,爆炸时,汽、水向前后或向下喷射,可使锅炉平行飞出,也可使锅炉原地翻滚。 锅炉爆炸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只有少部分消耗在撕裂锅炉钢板,除将部分碎片以及与锅炉连接的汽水管道、阀门和本体抛离原地外,其余大部分能量在空气中传播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致使周围大量设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并造成人员伤亡。
/ L* u6 J f1 ^% _5 X0 z( K. z2 b7 D5 p2 p0 s0 E1 w
锅炉爆炸的原因有哪些呢?
: v1 J9 J( t1 x+ E超压破裂。锅炉运行压力超过最高许可工作压力,使元件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应力。超压工况常因安全泄放装置失灵、压力表失准、超压报警装置失灵,严重缺水事故处理不当而引起。 4 y7 x' H* @! [% V0 F) I
过热失效。钢板过热烧坏,强度降低而致元件破坏。通常因锅炉缺水干烧。结垢太厚,锅水中有油脂或锅筒内掉人石棉橡胶扳等异物等原因引起。
9 o3 W6 }' |$ \, a, Y" l v) ~8 w腐蚀失效。因苛性脆化使元件强度降低。
! H* c3 F2 I4 ]: E. Z裂纹和起槽。元件受交变应力作用,产生疲劳裂纹,又由腐蚀综合作用,开成槽状减薄。 0 m% F+ R# o9 C+ C
水击破坏。因操作不当引起汽水系统水锤冲击,使受压元件受到强大的附加应力作用而失效。
" ]0 ?" Q+ S3 G4 u修理、改造不合理。造成锅炉爆炸的隐患。
1 i& F, X. L- l1 e先天性缺陷。设计失误,结构受力、热补偿、水循环、用材、强度计算、安全设施等方面严重错误。制造失误,用错材料、不按图施工、焊接质量低劣、热处理、水压试验等工艺规范错误等引起。
0 @+ y' ~ Q8 }0 b5 l& G7 J5 L
1 T K2 M2 {0 I4 c8 L$ G& Y% p, t, |0 ~7 |9 R8 d, ?2 u
哪些措施可以预防锅炉爆炸呢? 9 j3 a' { ~2 |# W! I9 h/ J- ]% E' _
防止超压措施:合理设置、定期调校、正确维护安全阔、压力表、水位表;
( F* y) X' }' G$ U防止过热措施:合理设置、监视、维修、冲洗水位表,防止缺水,防止结垢和异物、油脂进入锅筒;
5 d1 q6 I2 [. {# J防止腐蚀措施:水质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法规和标准,加强维修保养;
: K, g# ?( O" ]+ m& k防止槽裂:不骤冷骤热,减少交变应力,检查易起槽部位,及时修理;
5 e6 n& c* k+ V2 n% C2 B防止水击:注意汽水系统的疏水,保持水位稳定。无水位异常情况; . N/ |7 z/ \1 J
加强设计审查、制造监检和修理、改造的审批工作,铲除事故隐患。
1 x9 ^& W" D. t7 h & k. U9 I) g0 I2 }
内容整理自扬子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
}0 v) O1 G5 N- f4 M7 o+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