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147|回复: 1

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及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6 17: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及分析4 ]" t: Y! h6 F# v0 \
2017-05-04 中国认证认可
* }( G, i& y% ?" E; Q0 z* M' E( J' ?. Y# [
6 ~, \5 P. f6 s  e9 l! O% h* T3 M

6 c% D6 I3 f/ }& v- Y9 i$ T2 W案例1
5 G0 w: [5 E) Q8 [
某厂产品声称执行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产品的检测温度为25C士1oC,湿度<60%”。但是审核时发现检验室并没有温湿度控制手段。

+ L9 |3 O# N5 {" h: a) {
审核员问:“温湿度问题如何解决?”
" q# p9 z4 K0 c4 G) K9 ?
检验员说:“上次审核时已给我们开出了不合格报告,由于考虑到资金紧张,而且同行业其他厂对该产品的检测也不考虑温湿度的影响,另外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我们可以参照执行,进行一些改动,因此决定将该条件删除。”检验员出示了厂经理办公会的决定,取消对温湿度的要求。
1 R, T# U* C. U5 W
在销售科,审核员看到与顾客签定的销售合同上,填写的产品执行标准仍然是该国家标准。

: v: n$ [% Z# z% N' V5 o
案例分析:
国家标准有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对于推荐性标准,是建议企业采用,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如果企业对外声称是执行的GB/TXXXX,则该标准对于企业就是强制性的了,即要求企业百分之百执行该标准,否则不能声称执行此标准。当然,可以说是“参照执行GB/TXXXX标准。”
/ L" A- M* Q) O/ r
本案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 @5 X; R* g4 s* ?  t+ T! x2 E4 T
案例2

" y( w. b% O) t  @
某乡办企业承接开关厂开关柜箱体的焊接加工,审核员发现焊点间距分布不均匀,问工人:“工艺指导书对于焊点间距有没有规定?”

) U( P7 C5 j6 Z
焊工回答:“工艺没有规定,我们都是很熟练的焊工,凭经验就知道应该掌握的焊接间距。”

5 A- h8 B7 X2 e
审核员在查看《焊接工艺》时看到对于箱体每边有焊接点数的规定,但没有间距要求。

  y5 M! C: J# U1 x! F, [
但是在检验科查阅《焊接检验规程》时看到规定:“焊点应该分布均匀,两点之间距离应为10cm土2cm。”上述两份文件均由总工程师批准。

; w. t% Y$ [1 I. b/ k3 a
案例分析:
本案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检验规程》对焊接的要求不同,说明文件之间没有协调一致,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的“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 j$ c1 H2 k3 y! l- R9 [6 p5 w
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原因在于领导在审批文件时,只是履行形式,没有认真地把文件审查一遍,以便将不合理或矛盾的地方排除。

3 W3 s( t0 H& }, t  _2 G* P: ^+ Y案例3
4 f  u9 p3 {4 z  o3 e3 S' }
审核组在审核某铸造厂时,在稀土铁硅合金熔炼车间的检验记录中看到,记录的“出炉温度”栏内填写的都是1100oC。现场操作没有看到测温仪表,审核员问:“对于温度你们是怎么检测的?”
& G% p8 F8 z0 u$ C( H+ E
检验员说:“应该用红外测温仪,但是我们觉得温度测的不准,因此我们的记录是凭经验写的。”
* w- _- _& E- F* V! z2 {7 Z. Y
审核员要求出示测温仪的校准记录,检验员由办公室取来检定证书,证书表明该仪器是上个月刚刚送到区计量检定所校准完毕,结论是“合格”。审核员问检验员:“你们使用红外测温仪多长时间了?”

) z& ^; ~9 w( G, j6 s/ ^
检验员不好意思地说:“也就这次为了认证才买的,大家使用不习惯,就没有用。”
" e6 f" g& _% Y7 j& y/ }* m
审核员进一步查看《熔炼检验规程》,上面规定:“使用测温仪检测温度,应在熔炼温度达到1100oC时出炉。”
8 S8 ?- t. ?: g
案例分析:
既然测温仪是刚刚校准完毕,说明仪器是好的,检验员不使用仪器测温,违反了《熔炼检验规程》的规定,是检验的有章不循。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 [/ i& x5 t2 Y' i+ i) s  R
检验记录上的记录栏“出炉温度”与《熔炼检验规程》所说的“熔炼温度”不同,文件矛盾,这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的“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2 p  G2 m+ s3 d8 `) j+ k案例4
- _% ^% V" W, b7 B+ Y
某建筑装饰构件公司对外承接楼宇室外的装修设计和饰品加工任务,在设计室审核员看到员工们正在使用CAD软件进行装修效果图的设计。设计室内有工作电脑十余台。

. T5 }% X+ x& K2 u( N
审核员问工作人员:“你们公司有多少台电脑?”

5 S/ j3 B6 O3 `0 W
工作人员回答:“有30多台吧”。
8 M, l( }6 ~' z# C# b
审核员:“全公司都哪些部门使用电脑?”
% i4 x6 J( ]2 w$ ?4 H
工作人员回答:“技术档案、财务、销售、车间统计、工艺等部门都有电脑。我们正在计划建立公司内部的局域网,以便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 }# g4 T8 T$ U7 N6 P+ }! s9 f
审核员:“你们经常上网吗?”
$ j) S3 d9 Q' `# D# T+ U- I* p" y6 R. z$ R
工作人员:“各科室都有人上网。”
1 _+ X5 U; l8 T& W" f/ u- Q- n
审核员:“你们公司对电脑有没有主管部门?对于电脑的使用,例如上网下载文件、查杀病毒等有什么规定没有?”

. d& E5 E3 O' |7 y
工作人员回答:“我们公司没有电脑主管部门,好在大家对电脑都很熟悉,有了病毒一般自己都能解决。”

5 W  D0 n8 R6 s3 q) f! \3 X
在销售科,审核员发现由于电脑感染了病毒,电脑里的客户档案丢失,销售员正在为此而大伤脑筋。
8 h" p+ M/ _( T# N7 t
案例分析:
电脑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一段时间中美之间爆发的“黑客大战”也暴露了我国许多企业对电脑防病毒的意识太差。
凡是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组织,尤其是经常需要上网的部rl,应该对电脑的使用管理起来。首先要确定电脑的主管部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电脑的使用,包括上网、查杀病毒、文件下载、文件备份、外来软件的使用、电脑中文件的编码、检索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主管部门定期检查。

  M3 f4 k4 _8 U: N: R
电脑的管理属于“基础设施”的控制,也属于“文件控制”,因为电脑中的数据都是文件。

. T, n! m. P# {6 ?
因此上例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及“4.2.3文件控制”的规定。
& t5 q' L$ @( W5 Q3 c7 t
案例5
, m. O' |. M! l. O6 I1 B% W! b: ?
在机加工车间,审核员要求查看本月的检验记录,审核员在翻阅时询问检验员:“检验员在检验记录上签名表示什么?”

$ v# j; U+ y3 B+ |. h& e: L
检验员:“表明已完成检验工作。”

, Y" g5 h5 f6 o+ ]- v
但是审核员发现,检验记录上检验员签名已签到31号,而今天才20号。检验员说:“反正是我一个人检验,这样是为了方便,所以就提前签完名了。”
  A2 s+ E# D% p2 E
案例分析:
在检验记录上签名,表明检验结果的负责人。当还没有进行检验时就把名字签上,这明显地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 a. @  {' ?) N9 ?( l
案例6 ( t! B; c$ D! ]8 ?4 O; O  p
涂料厂《进货检验规程》规定应对每批采购的物资进行进货检验。审核员在质检科查阅进货检验记录发现,3月15日和3月20日两批进货的钛白粉,合在一起只提供了一份检验报告。

+ `' B6 q' {. G: F- w: g% t% C/ H
检验员说:“这都是一个厂的产品,所以我们就出一份检验报告了。”

1 I8 c0 B/ m3 M7 V7 g' Y, e4 ^! Q# t
案例分析:
这属于检验的有章不循,违反了标准“7.4.3采购产品的验证”的规定。

+ ~/ j+ I, i6 k6 \0 S2 ?8 _# j
案例7
. G3 J  p* G6 Q
在采购部,审核组看到《采购部工作手册》中规定采购部质量目标的一个内容是:“采购物资合格率100%。”

4 w+ G2 c% s# ?" Z$ a9 \3 n) O  v
审核员问采购部经理:“采购来的物资能保证都是100%合格吗?”

$ k8 Q) {0 d5 ?
经理说:“凡是不合格的物资我们都退货,所以进库物资可以保证100%合格。”
( `- k  ?+ _) I' `$ M. I: [. d- a
审核员问:“你们对于退货的情况有记录吗?”
) A6 q( ~3 {1 ?' L) a4 x9 [
经理答:“没有记录。”

- w" i0 i9 Y# N2 E
案例分析:
既然不合格的物资都退货,当然进库的物资应是100%合格了。这个目标定的意义不大。采购部可以把目标改为,例如“进货物资一次交验合格率98%”。采购部应该记录供方进货物资的一次交验结果,这实际上也是对供方的一次评价记录,每个月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对供方合格率进行控制,作为对供方质量重新评价的依据。
: Y  ?6 J& u9 O" j; n" ~: q! x6 N
本案违反了标准“7.4.l采购过程”的“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 m+ N/ W) l% t# P: b! a# G( I- s
案例8 ) M% O( y) |, _. j  L( x) M$ y$ C
在某电热水器厂市场部审核员了解对于顾客满意程度的调查情况。市场部经理很高兴地说:“我们两个月前刚刚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在销售我公司产品的商店发放《满意程度调查表》,由于我们人手不够,还请了一些学生来帮忙。”

/ h- Z3 c" L" A  I: Z8 [, n8 h
审核员问:“发放了多少份调查表,回收情况怎样?”
5 H, q' Q) }  m: v7 }5 W
经理:“大概发放了六、七百份,基本上都回收了。”边说边叫小王把调查表拿来。小工拿来一大擦已回收的调查表。

  g" w: l% P$ ^; B* n* i: q, u
审核员查看了调查表的内容,上面罗列了很多问题请顾客回答,例如“您对我公司产品质量是否满意?”、“您对我公司产品售后服务是否满意?”、“您对我公司产品有何改进的建议?”等等。

$ g: S( K* i/ e9 A1 L2 i: m" N
在翻看调查表时,审核员发现有三份调查表中,顾客反映产品外观电镀层有脱落现象,虽然不是关键部位,但是很影响美观;另外还有顾客反映热水出水口有发生漏水的现象。
5 _8 y( R  Q7 F, u# b+ u" a0 [
审核员问:“对于这些调查表是否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问题你们如何处理的?”

& K1 ]" J. |0 K+ w& g$ z# Z
经理:“最近由于工作忙,又赶上旺季,因此还没来得及处理。”
% o: M' n* m1 `
市场部的质量目标规定:“对于顾客反映的问题,根据情况,最晚应在两周内给予答复。”

- v# O( Q# H" W1 U7 X  a, q
案例分析:
两个月前进行的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到现在还没有统计分析,这失去了调查的意义。不能光收集数据而不分析,这违反了标准“8.4数据分析”的“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违反了“8.2.l顾客满意”的规定。

, D6 g5 I9 X& y7 n
审核员看到的三份调查表反映的顾客抱怨,工厂没有按照市场部质量目标的规定执行,违反了标准“8.5.2纠正措施”的“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及“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

0 G3 ~+ ~+ j+ M! B. [ 案例9
. L" `+ ^4 f$ o
某乡镇润滑油厂希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是请来咨询公司进行现场了解情况。在车间咨询师看到一个大的搅拌罐,下面用煤火加热。车间主任介绍说,这个罐里放的是基础油,我们加人添加剂,边加热边搅拌。

, ^% S& S7 L1 X4 q# |% Q
咨询师问:“为什么不用蒸汽或电加热,而用明火?”
车间主任说:“由于我们目前资金紧张,因此只好用煤火代替蒸汽加热。好在我们一直很注意安全,因此没发生过问题。”
# J; C, O5 L& e& P+ R
咨询师说:“这样做是明显违反安全规定的,应对设备进行更改。’这时厂长插话说:“别的公司也是这么做的,听说也通过了认证。”
: v/ U9 B: Y: d0 s! G: X8 k
案例分析:
用煤火加热油罐,明显地违反了安全操作的规定。如果企业不改变这种做法,说明在基础设施方面资源配置不足,没有满足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
, x  l3 B! X- }/ ~( a  @& U
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规定。
( S3 ~& w0 k9 K7 p8 G  g( D' D
案例10 * T( E2 u6 c% l1 V( ~  n- e
在某建筑公司业务部进行审核时,审核员查阅公司承担的当地乡政府办公楼建设开工的有关文件。结果发现该项目的中标日期是5月3日,而工地开工时期却是4月1日,公司与甲方签定的施工合同为4月20日。
  u3 j0 B9 e: t4 K
审核员问业务部经理:“这是怎么回事?”
1 E7 X6 F5 m3 I8 S1 Y2 y
经理笑着回答:“这种事儿谁都明白,招标只是个虚的。跟当地乡政府搞好关系,施工许可证还没发下来就进驻工地了,其他手续都是后补的。”
; A/ ?0 D* [5 d$ X$ k  n- d" @
0 C) M. F& v. |% i  |- L* W
按照国家规定:建筑业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度,实行公平竞争。
( }- E( d( X( x. X
案例分析:
这种现象在实际中常有看到,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角度来看,公司这样做明显地违反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也说明在公司有关的人员中关于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意识太差。
. v# v( m! f/ {% k+ q+ n( n
本案违反了标准“5.1管理承诺”的“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的规定。   

- r! M, f2 }( o7 @+ t# ~' J0 |
( e. J- y1 B+ B; @/ v; r

点评

游客
海!外直播 t.cn/RxmJTrC 禁闻视频 t.cn/RJJZmvY 这GFW防火墙,每年要花几百亿。网友评论:害怕人们知道真相,只有在信息封闭的环境中,才能实施“谎言变真理”的阴谋。看这个..  发表于 5-8 16: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5 13: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