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A7 ?; ]2 E2 R. g5 N7 R) w本文主要围绕公益类和经营类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营模式,对其财权独立性,权责分配结构,以及人事聘用和薪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合质检系统实际,认清、摸清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行模式显然已经成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的当务之急。
8 Q' v( `/ n5 g$ y6 C# D, |. V
0 u5 U5 f8 _3 {: m" ?; e) d' F6 U" s% [作者 | 朱怀球 林文都 胡君正
9 o# G+ y8 t& g! L# R6 [! `# R% b
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产业发展,支撑自主创新、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环境和社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于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营模式的关注也不断增强。
# a' \- @% F- |本文主要围绕公益类和经营类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营模式,对其财权独立性,权责分配结构,以及人事聘用和薪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合质检系统实际,认清、摸清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行模式显然已经成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的当务之急。
# o8 N9 M! O( o/ X" [% g检验检测运营模式分类
1 o$ d# f% a9 o% g* I' B0 \: [* }& e- V3 V1 W7 Y# _2 _1 d$ v5 h* J
1 J, i# I3 r* H4 x
检验检测机构按照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可大致分为公益类政府检验检测机构和经营类社会检验检测(或称商业检验检测)机构两个大类。
8 C. Y. M5 L* u
( s m! M1 T0 x* C' }
公益类政府检验检测机构是为政府监管和政策法规建设提供支撑,为重大国计民生提供技术支持,对社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机构。
7 Q b# L+ r/ V, f+ _) v经营类社会检验检测机构是研究先进的测量科学技术,依据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对商品性能进行市场化检验检测,并向客户提供数据,对商品质量的符合性做出科学、公正的合格评定的机构。欧美成熟的检验检测市场都是以经营类检验检测机构为主导,公益类政府检验检测机构为补充的中介市场。目前浙江省检验检测市场正处于向成熟中介市场过渡阶段。附表列举了两类检验检测机构的主要区别。
/ _; g. J) B. f- T, ?
6 E5 |% ~2 ?) @( L3 Q事业单位机构和企业机构运营模式对比* B) m$ P7 A; Q
7 p: O- T) X- g) d" N Q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的组织类型,检验检测机构大致可以归为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和企业检测机构两大类,分别对应公益类政府检验检测机构和经营类社会检验检测机构,两者分别占比34.53%和 60.72%。从运作方式来看,企业检验检测机构主要采用公司化运作方式、而事业单位机构则对应行政化或半行政化的运作方式。
q! I3 @) o) g" b& Z下面主要从财权独立性,权责分配结构,以及人事聘用和薪酬管理三个方面对检验检测机构公司化运作和行政化运作进行对比分析。
3 x ]4 N7 f3 g. q. A" _1、财产独立程度
3 _2 K) E% g7 b1 C! u
企业机构对检验检测资源享有绝对所有权,因此能更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这些资源。企业机构享有法人财产权,即企业法人有接受投资、进行经营、经营的结果由投资人承受的权利。企业对检测设备仪器、实验室场以及营业收入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独立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而对于事业单位机构来说,财产的独立是相对的。这些财产主要是由国家预算拨款组成,所有权一般归国家所有,机构为了进行工作和开展业务活动享有使用、处分权和相对占有权。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按接收国家财政拨款额度,可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前两者对于仪器设备和办公实验场地的使用主要限于使用价值的消耗,较之企业机构财产独立性明显较弱,不宜以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为主。自收自支型单位由于不需要财政拨款,相对拥有较大自由度,但仍受上级部门管理和监督。
# z' a7 M2 q" Q' \5 R对比来看,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独立性更强,在对检验检测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而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在财税收支上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检验检测机构以公益服务为主并不意味着机构运作上可以放弃独立性,如何推进政府在公益服务类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能转变,释放公益服务型检验检测机构的独立性,是今后事业单位机构分类改革的目标之一。
0 \% ^5 h$ s" j2.、权责分配的结构
( J3 W' {, I5 B5 G在具体业务部门的管理架构上,检验检测机构通常采用事业部制,一是按照业务线划分业务部门,二是根据业务地域范围划分区域部门。按照各个业务部分划分,设置该部门负责经理,实行独立经营和独立核算。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说两者兼而有之,或以其中一种划分方式为主,矩阵式的组织架构更为普遍。
事业单位型检验检测机构在组织架构上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院长、副院长或相应主管人员负责具体机构业务管理。如浙江省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呈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点,组织架构复杂多样,部分规模较大的机构出现了多种模式的重叠设置。
/ K% A4 D2 R; I0 P对比来看,企业类检测机构公司制的治理结构对于权责的划分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因此在权责分配上更加清晰细致。部分规模较大的机构,权责划分的目的既包含公益服务,也包含获得营利收入,主管层和部门间的职责存在交叉重叠,容易造成人员冗余。
1 |8 A1 ~4 g+ s, \2 S& z7 Q
3、人员聘用的层面
* F% R- I6 }. S0 }, M
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的人员聘用存在较大差异,相比而言事业单位机构的聘用程序相对复杂,人员的增减和调用都需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自主性较弱;而企业机构在人员聘用上拥有较大自主权,人员流动性更高。企业机构可以根据企业效益和需要自行决定内设机构的数量和人员编制的数额,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向社会招聘合同工人,不需经有关行政机关批准。在工人合同期满以后,根据《劳动法》《企业法》等有关规定决定解聘或续聘。而事业单位机构在机构编制上的管理权限,一般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列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调入人员必须依据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一定程序经机构编制、人事等部门审核批准,自主性较差,流程也较为繁琐。因此,事业单位机构人员相对比较稳定,而企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3 S- J" \+ k/ D# K# i7 T+ l4、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
" Q, @" h! z* d1 b
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员工的工资主要来自于企业营业收入,检验检测业务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员工的工资水平,企业效益好则可支付工资高,反之则少,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实现员工和企业利益统一。员工的绩效主要是指员工对企业盈利的贡献程度,对于检验检测人员来说,主要衡量检测技术水平和业务完成量。企业机构在薪酬支配上有充分的自主性,为激励检验检测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技术水平,企业倾向于拉大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员工整体工资水平,尤其是提高优秀员工的薪酬。
: R+ Z* ^' E2 |( h/ m而事业单位机构具有一定的公益服 务性,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因此事业单位薪酬分配的自主性较差。2015年事业单位改革后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三元结构”工资制,即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岗位绩效,其中岗位绩效的目的在于按岗取酬, 按业绩取酬。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的从业人员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工作,较高阶的技术职称相应的工资也越高。事业单位的薪酬机制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并不以创收为目的,因此考核方式也有所不同。同时为兼顾公平,与企业薪酬机制相比,事业单位内部工资差异也较小,但收入相对稳定,不会因机构入不敷出而削减或拖欠工资。
8 f' w5 U# d4 r O- End -
! D( Z6 F0 q. E' O-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