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17|回复: 0

CFDA开始向保健食品开枪、动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3: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CFDA开始向保健食品开枪、动刀!2016-04-21 蒲公英 [url=]仪器信息网[/url]! s2 S4 y. M3 H  F9 i

' g% x+ N+ M4 X  w& i' X, E
5 J9 ~  M0 ^4 l0 T, p' {3 n
近来,一份涵盖40家保健品企业的名单在国内保健品行业圈内广为传播,内容来自本月由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的通告》。
! S* }$ N6 l3 _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该通告涵盖40家保健食品企业,其中有7家企业此前曾因种种问题,受到监管部门曝光批评。此外,这份40家企业名单中,共计有10家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
; x2 n  B0 J' V
谈及此次对40家保健食品企业进行检查,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像去年我们对银杏叶(事件)大力度处罚,以及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一样,要用依法、科学、信息及时公开等手段,对违法企业加大惩处。”

. _; F+ N' x( z) ?
$ X2 p* N& i+ h, O- f# e) y7 O/ e- ]. g* V8 B+ T& \
近年来,中国保健品市场蛋糕持续扩大,市场规模已增至2015年的4500亿元,但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虚假宣传、质量安全等问题,饱受诟病。
0 b3 b0 V# T2 K4 ^( J. h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往常规的“飞行检查”等不同,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保健品企业名单进行公布,显示其即将对保健品行业“动真格”。
6 k& e/ C4 m/ g) [0 C
在加大惩处的同时,保健品行业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今年3月,酝酿已久的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制终于出台。业内人士预估,这将大大改善行业生态,更多企业进入保健品产业,使得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春天来临,未来资本布局和并购加剧。

( ^$ V) ~( o! }; _( n$ N
40家公司上抽查榜

9 [" Y9 I, H& [+ f! s
继去年颁布“史上最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令”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将对保健品行业进行彻底的整治,日前该局首次公布了针对保健品领域的抽检企业榜单。

* I+ u- Q, i& r& D( c* N+ V
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披露的《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的通告》,涉及包括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在内的28大类共1452个企业,其中保健品企业40家。

9 U. D3 C  d  P; W" H
据悉,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生产行业的批号持有企业有2500多家,产品批文1.5万多个,市场上的保健产品已超过5000个。

& l0 l. H  ]5 l% l9 `' `: O' f
“在这么多的生产企业中,重点抽检这40家企业,之前还没有过先例。”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表示。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食药监总局如此做法,实属罕见。
, {7 j9 i" C5 X; E
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该局每年都会根据保健食品的检验、公众消费的反馈等为依据,将全年的抽检计划安排好。

6 F) z9 [  ~# ^( e
颜江瑛表示,国内保健食品企业众多,一次检查不可能把上万家企业都覆盖掉,因此会以分批的方式来覆盖不同的企业,“对公众影响比较大的保健品企业,首先是我们考虑的,然后列出计划来,进行抽检”。
( q( ~( c- s! f. i. \2 `
近年来,中国保健品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夸大保健效果、非法添加化学药品、违法发布保健品广告等,市场乱象层出不穷。
: `8 i' T8 L6 W+ ~) j
为此,各地药监部门常年以高压态势,整顿保健品市场。但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以往基本都是以不通知且不公布企业名单的突击“飞行检查”为主,此番筛选公布名单,被认为显示出药监部门由上而下的整顿决心。
* i' B7 V! X2 I  @* }$ v- Y2 J3 d
时代周报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内部人士获悉,此次该局将对企业进行多项检查,包含非法添加、是否符合标准、广告虚假宣传等。
8 I% G/ p' `: i/ J- C# ~( i
最新发布的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保健食品的投诉案例达到2389例,质量问题(903例)和虚假宣传(436例)最多。

: B* C1 h8 X- W7 Z9 M4 M: \, n0 J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所以我们在这块下的力度还是很大。”上述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0 Y* ~4 o, f1 |/ p: [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此次即将接受检查的40家保健品企业中,有山东圣海保健品有限公司、广东长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长兴”)、广东康富来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康富来”)、南昌市草珊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百合”)、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中科”)和威海紫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紫光”)共7家企业,曾被药监部门检查出违规宣传或产品不合格等问题,并遭到曝光或处罚。
* K+ D, L0 k( k( A6 f
公开资料显示,保健品行业的虚假宣传在国内层出不穷,令监管部门防不胜防。
. o7 F0 f; B1 Y: [( ~
如威海紫光曾在2013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展的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中,其金奥力牌珍源软胶囊产品,违法广告频次居高不下,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 T: r, j3 }9 q1 ^: q
此次即将接受检查的南京中科多款产品曾遭通报。据江苏省食药监局通报,2011年,该公司的中科牌爱特胶囊、中科牌番茄红素胶囊、中科牌甲尔胶囊和中科牌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广告,未经审批擅自发布,严重违规。
1 U1 Y3 [- D: _2 G
而在最近,贵州省食药监局进行市场抽检发现,广东长兴生产的长兴牌参茸口服液产品不合格。时代周报记者发现,这距离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不足一年时间,广东长兴再次爆出保健品问题。

, C8 W! Z9 ], L# r! ^- {5 q6 Q7 @- v8 [
2015年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公布2015年第四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抽检的420批次保健食品中,广东长兴生产的一品康牌鱼油软胶囊不合格。
除此之外,广东另外一家企业最近也遭通报。4月5日,广东省食药监局发布《保健食品企业飞行检查通报公告》,广东康富来药业公司未按照《食品安全法》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落实原料索证索票制度,如原料牦牛骨髓骨粉、卟啉铁等未能提供原料供应商相关购销票据证明。

7 s* L* Z0 x5 O& O; R+ R8 L
严重可吊销许可证

. |7 {& C$ q6 K9 \
“(按照以往的做法),既在实体店购买药品,也在网上购买样品抽检,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在涉及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渠道,我们在抽检时,都要涉及。”颜江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7 u) M+ B9 c2 m( A/ H: _
在此番首次公布的保健食品名单中,这40家企业都是目前国内保健品行业的重点、规模企业,全部持有国家颁发的GMP认证。
! c9 |, n) |8 Z; {$ ~- N6 m
时代周报记者独家发现,已公布的40家抽查的保健品企业名单中,共计有10家企业系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关联公司,分别为汤臣倍健、交大昂立、人民同泰和江中药业,以及石药集团的子公司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碧生源的子公司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瑞年国际的子公司无锡瑞年实业有限公司、海王生物的子公司杭州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汤臣倍健的子公司广州市佰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健生物”),和同仁堂的兄弟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d" C/ ^" G% S; _6 M* t
此次涵盖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如保健茶领域龙头碧生源,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天然维生素巨头养生堂子公司海南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同时还有外资巨头完美(中国)有限公司。

( e. ?3 o$ ?2 {
在业内人士看来,按理说保健食品上市公司其产品质量、管理体制等严格把控,出现问题的情况较少,而这次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列为重点检查名单中。
据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广东保健品巨头汤臣倍健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这份名单是首次发布,发布当天我们才收到,这次国家食药监总局没有给企业提前通知”。
" X8 O/ _% W% i1 L2 d! A
汤臣倍健主营保健食品生产销售,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拥有116个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其中2015年取得了23个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 r4 z9 l& R+ J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2016年3月份天猫排名前十的热销保健品品牌,相对于2月的排名,汤臣倍健成功逆袭,杀入前十排名第一。

3 `, ~+ r( t( F  c, [/ L
在加速布局市场的同时,汤臣倍健也曾遭到食药监部门通报批评。去年4月,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了对10个严重违法广告保健食品采取暂停销售行政措施的通知,其中就包括佰健生物生产的“汤臣倍健牌蜂胶软胶囊”,其违法原因是“利用消费者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做证明”,并在某广播电台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发布30次。

. a, x& U% `( k! g
事后,据媒体报道,汤臣倍健予以否认,并表示该广告是当地经销商擅自发布,同时并不存在产品停售的情况,还在正常销售。

1 D3 ?4 f" A% g  U0 ~- h
“这都完全没有条件可讲,只要有问题就进行查处,(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国家食药监总局一名干部在谈到该局打击违法保健品企业时,如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 N/ u. J' ]+ t* t5 ^  L
资本加速布局保健品业
- q9 x/ F8 M) \$ U& `; p
就在重拳打击违法违规企业的同时,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悄然变化。

& e, U0 O4 B3 ^9 T# m# }) S
3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披露,相关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估计未来俗称“蓝帽子”的保健食品将迎来大变。
: C* v5 Y0 F) B: k% a
这意味着,如果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实施细则明确的规定,保健品要注册,需要三年以上,备案会让时间缩短,需要三个月。

5 [8 v: ~: w. o
在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看来,制药企业、食品企业、外国同行都很看重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实行双轨制(指注册与备案相结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论是追加投资,还是并购都是可预期的。

4 R& r6 J. r8 o6 F9 C! }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部分进口保健品牌在中国销售的渠道多集中在线上,未来通过备案制后,便可轻松进入国内线下销售渠道,同时,未来国内保健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加大。

$ C+ L! p( d/ T1 J, X
4月18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13个部门共同发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第二批)》,共包括151个8位税号商品,包括部分主流保健品在内都重新出现在正面清单上。

5 ~& u/ W* q' {$ @, L1 u
目前,中国保健品上市总体呈上升态势,通过海外代购、跨境电商等渠道,进口保健品已经开始纷纷在中国抢市场。
$ V3 m' r, ^" L( C' l1 ]" w
如澳大利亚最大的保健品牌BLACKMORES,其有四成的收入来自中国。另一家美国保健品牌自然之宝声称去年“双11”一天卖出数万瓶辅酶Q10,总销量超过千万。
' f8 y# W/ G+ v6 c. |8 e
国内资本近来纷纷加速布局海外保健品这一领域。今年3月,汤臣倍健全资子公司香港佰瑞,拟与美国知名膳食营养补充剂生产商NBTY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拟投资0.8亿-1.2亿元,拟占合资公司总股本的60%。NBTY将“自然之宝”和“美瑞克丝”两大品牌及跨境电商业务注入合资公司,拟占合资公司总股本的40%。
此次合作,对汤臣倍健而言,可谓是重大利好,其获得“自然之宝”和“美瑞克丝”两大知名品牌在中国大陆的经营权。

* t. i& @5 z# M) M
此外,国内上市公司资本也往保健品行业看齐。4月16日,药品研发服务商泰格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公司董事长叶小平、董事曹晓春等18名合伙人签署《漯河煜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合伙协议》,该合伙企业作为保健品投资平台,专注投资于保健食品等医疗健康行业的企业,认缴出资总额为1.24亿元。
: w% E' ~6 I9 C+ }4 n. u$ C& o
0 o3 w$ e3 Q# ?" Y3 C3 n6 ?
8 f( n0 m3 O. L5 B) H
; A8 m1 b2 @1 W/ _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5-9-18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