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f9 v' {8 B2 s# i$ N( d2 z
加班的时间占据你人生多少时间呢?一整个人生,你将花30年睡觉、10年工作、6个月看广告、51天决定穿什么、3天算各种账单……是不是觉得很多时间在自己无意识中悄悄溜走了?今天,让我们开个脑洞,假设人生有来世,这一次,我们换个规则:将所有交错发生的共性片段集合到一起,再无间断。
" {9 G+ ]: M1 c6 L8 N" \
: h9 u- i7 ?' D2 n) C8 {6 j8 c7 \
7 U" S1 G7 k! k" t' x# ~你会花两个月在你家门口大街穿行(北上广可能更长)。
9 J! v% y" W% Q& Z9 q8 a6 ]
, Y; Q: k. a$ q, _: z
用三十年的时间睡觉。
& z8 |# f7 T4 {0 N* A! W
' g$ b5 F9 ?- Y/ v5个月的时间坐在马桶上看杂志。
7 V' k2 Y, e! k9 N/ {
0 G3 k1 ^' v, n3 ?0 z用27个小时经历一辈子的疼痛:骨折、车祸、割伤、生孩子。
" }& g" w7 i, ^9 A( i
0 C) l; i, ]% J: x3 M) R6 U- ~熬过去之后,接下来的人生你会轻松很多——因为再也不会感觉到疼痛了嘛。
9 E" _6 @, G t6 u
但剩下来的并不全是欢乐时光。
# h: G* j+ a# P9 a0 A. |你仍要花6天剪指甲、6个礼拜等红灯、3个月洗衣服、18个月排队、2年的时间来做各种无聊的事情:比如盯着窗外发呆……然后花四周坐着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O4 X: Y6 x5 C0 @: k* T. o6 I
3 j. _# C& M% E6 t最后,你会有四分钟的时间来回顾你往生的生活。
9 ~1 R: s. ~9 R5 a3 t2 R1 n$ M
这些整块的时间被分隔开来,再没有持续200天的淋浴马拉松,而是切割成各种各样的碎片穿插在整个人生,比如孩子搞怪的笑容、比如彩虹出现瞬间、比如一曲钢琴。
3 n" X- ?1 ?+ z: }2 s. x
6 p6 @9 A6 Z6 D
- `9 L5 d5 \5 [2 O2 l, q! ] G, W1 e" }' S, O0 Y; a- q- h
这个短视频改编自David Eagleman的《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 B, R2 _8 T( _( z) w* A
6 ?. B* I; Z" e! s& Z作者让我们从上帝视角来观察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的。其实,即使重来一遍,也不过是将我们生前的生活,换一种形式重来一遍而已。
9 g5 a& P0 s. p1 ~
无论怎样的形式度过人生,我们都要花上同样的时间成本:30年睡觉、10年工作、以及恋爱、生病、老去、死亡。
" q( f6 t7 b, e: n唯一不同的是,你的时间成本是否值回票价。
3 m; I& R+ G) }0 I
除了睡觉,工作的10年占据了我们人生的最大版块。对于职场人而言,最宝贵的就是工作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它是我们改变现状、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渠道。
/ ]# x( b% H2 R6 y. }
你将如何选择度过这10年?
8 Y( Q: k7 a0 l% y1 }: O4 i在Buffer为团队寻找合适的员工时,我们欣赏的往往是那些能打破八小时工作制的人,因为八小时制从逻辑上看就是与高效率相悖的。
. s* N& j% o. }
每日平均工作时长与工作日的效率效果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与个人的产出水平也联系甚少。工作时长从4-16小时都有成功的例子,一个理想的工作时长听起来本就不现实。
|- E+ Y+ s p: u6 z" P6 |
我进行了一些研究,来优化工作时间。
0 p6 V' z& u" x/ d/ z: q- r! J
1时间管理?早就过时了请管理你的精力; s. ]! r7 s9 c) x8 w/ d
所有人都在说时间管理,但我要说的是:管理你的精力,而非时间。
+ h6 N: S4 k1 u
我们的精力分为以下四种:
/ _1 q! ~! g9 h) m& I身体能量:你的健康水平如何?
! r$ W# l: u" n: f情感能量:你开心吗?
3 C9 Z6 I; d# ]) ?
思想能量:你能对一件东西保持专注多久?
, m5 K+ [ Z9 b7 t# `精神能量: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目的何在?
3 {& T( a0 }2 P3 |/ {, E. H! @
. z) W) ]3 M; }, q7 @$ Z+ t
如何进行精力管理呢?
4 P4 e; N" D C. H7 `; C“
3 W( W6 o, _$ k+ W- y$ M+ c
”
& v0 ^( p# w' D% ~9 ?7 n( ~" L/ m2八小时是浪费时间90分钟更高效
8 |) A! m! X, y2 b0 Y我们常常忘记,机器是线性单向移动的,人类却是在周期性前进。
, o& u5 z) c* J9 |: B2 r
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追求效率,首先就得关注这一循环周期。
& p6 m- X$ }# a) J5 o* C) P' g
, u' s% o7 e. o, V/ z8 s4 D% n& k7 P& j. [; q0 I E+ G. P
对于某项工作来说,我们最多只能保持90到120分钟的专注力,之后我们需要一次20-30分钟的休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充电然后能量满满地接受下一个挑战。
8 Q$ F8 L! u2 p7 N( N因此,与其问自己一天八小时内能做完多少工作,还不如想一想,在每个90分钟内,我能完成什么。
4 l6 k, p1 Q/ Q' ~7 b, W( E( _高效率工作的基础是专注力。我们都已经知道可以将一整天分成好几个90分钟,现在,我们还需进一步对这个90分钟进行分解。
; {% s) p/ l8 n4 S/ e# ]5 F4 E3 h当我们的大脑只接收一项任务时,我们就能很好地从干扰中分离出真正重要的内容。当我们面对多任务时,我们的大脑会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因为实际任务与干扰已经混杂在一起了。
: I1 @3 n' H* j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多线程任务同时进行,因为这样我们容易在工作时分心;
( u4 X/ w) ?4 T$ ]: ]- I% ]
当你手头只有一项任务时,也要尽量减少可能引起分心的事物。
$ } u0 I6 J# ?( B3 D3专注力是第一生产力
8 i) I0 w% p0 c9 c1 f6 r( y2 r知易行难,现在就给你提供一些小妙招:
1 n7 ~: E% I9 ~1 [! i9 t
人为设置最后期限
8 q$ ? |9 O( v4 H
& j* w( z6 Y2 r9 L
长时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其实是件挺为难人的事情,尤其是还没到最后期限的时候(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 Z' S# ~" ^+ M" e0 n$ u
研究员福田圭佑建议说,覆盖个人注意力系统,人为设置任务的最后期限、并对自己奖罚分明,将推动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6 A# c2 t1 Z% A! o* ?% A
将你的一天分割成一个个90分钟
% Q# g5 _( q4 S: l
* X0 ]2 X0 O1 O7 E& F1 c" B
每天工作6、8、10个小时,想想就觉得难过。这个时候,主动把一天分割成4到5个90分钟就很有必要了。
+ F: X0 Y- l) f' z# |# b
后者会让你觉得自己只需要完成4个任务就好。
- Q! I& A5 g; m! T: S3 s$ a真正给自己休息时间
) p$ o" \9 b2 @* _" s" `
0 X4 k0 i6 \2 m
只有这样你才会真的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4 u7 l4 h8 J, a7 h+ [8 _“最优秀的人未必就是那个跑得最快的人,而是那个能充分优化休息时间的人。”
- @8 c2 O( x- ?) x/ e q
我们往日程里填满各种各样的工作,甚至早已遗忘“休息”二字怎么写。
! T ]2 G& E/ G" k因此,你首先就该安排好休息时间——打盹,读书,冥想,吃点零食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 M& g# C0 X- u$ C8 j% N& w一个提醒也不设置
7 I0 v, k( S% J9 U, Q, |: @* [. o+ B$ @* R6 F! |& j1 C1 Q
我得到的最好最有价值的建议来自于乔尔的零提醒设置。
9 D4 S* J+ }/ V5 y0 ]
在专心工作的时候,屏蔽群消息,不设置微信聊天提醒等等,可以让你更好地提高注意力。
& c2 g4 g- `0 j6 q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被同时问一个问题:你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是什么能力?他们给出了相同的答案:“Focus”(专注)。
* f3 _! k6 Y/ g% z% X6 p4 s: F
专注是每一个人想有所成就的唯一途径。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把自己的所有的力量专注在自己最想实现的目标上。提升专注力,走好职场这“10年”。
6 S/ e, t5 d$ s* L1 S5 V
- End -
5 D9 I. `8 d3 m2 ~
- E$ N! u8 Q' ^* V1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