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你的内审在走形式吗? 2015-06-18 [url=]质量与认证[/url] 0 H' K4 @# L: m5 G6 u5 b$ S
6 v4 |9 l- F9 P6 N对大多数组织而言,内审员的审核水平都是组织管理者“永远的痛”。虽然内审员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并附以一系列的“内审程序文件”支持,但一次次“走过场”式的审核费时费力,效果却强差人意。“条款式”的审核无助改善组织的实际问题,也无法应对顾客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久而久之,“内审”成为组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但人员疲惫,劳民伤财,管理层也逐渐失去兴趣。 - C: R* a- |& R# a( l* L
S$ l, V- o$ X6 x; \8 i; b 如何才能让内审增值?真正成为组织的有效管理手段与工具?ISO9001中大力倡导的“过程方法”给出了指引。结合汽车行业关于ISO/TS16949提倡的APA(Automotive ProcessApproach)审核思路,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审核的思路及方法(CAPD审核逻辑),以求达成审核增值的目的。- e. I0 c; ]. [3 D
; b( q( U# \& U4 z& }" ?5 ]: k
ISO9001中对内部质量审核的要求如下:
' J s0 a% C5 A4 t+ E( P
: }3 b# f) Q2 e7 r( r
/ w- B8 r) T2 v; I8.2.2内部审核
* O; T6 |1 A4 U* S# P3 j. z. U0 i, g' [% ~, [5 X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 f3 I; ~4 ]( m+ [' j0 W( o5 F9 f' ~3 B: Q. Z
a) 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不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 p0 z$ D* Q/ f0 A8 F' N7 b! h. ^: F4 F- ~
b) 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4 |2 q* W8 _' q& o; s& p9 O8 R9 p
3 d) V$ ?: z; w8 Y) a+ o" S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审的两大目的--符合性与有效性的审核。所谓符合性审核,它是基于条款的审核,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准备一份“条款式”的查检表,逐项对照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符合的准则(即审核准则)--要求(requirement)。什么是“要求”?在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而不是条款。
) W% s- L. I0 v0 R2 K3 S& v5 N2 P7 j
但如何审核过程的“有效性”呢?它是基于“过程”的审核,显然那种“条款式”的查检表难以完成任务。/ E# h' {1 P& E' x" s* |
% o H9 v6 E1 u( T基于条款的审核:6 s7 ~( K% _# e- s$ A3 e
K" |. {5 `3 j. n- 检查要求的符合性
7 T+ I6 v4 Q! z | - 检查是否满足要求5 T( i$ Z$ a" F- Q' x+ H
. @; B3 ?9 W, o8 P+ Q; |; {, i/ x2 M8 B! i
基于过程的审核:: e& ?4 m+ u0 }% M
9 Z. _: w. v% L: B
- 从组织定义的过程及其顺序、接口入手;
' h- L, y" h/ A" T8 _# U! ~3 E - 基于经验,尤其是顾客关注的问题,优化审核思路(audit Trail);0 S9 \* |2 d' h9 y
- 重点关注过程结果,顾客满意,持续改善行动;1 n V; K n1 \ g" f# y- o z
- 判定质量系统(QMS)对于标准及顾客特殊要求的符合性。9 @: ~- Y' T5 z/ ?( @- t( E0 {
. a, m0 [3 m q/ H" G3 [! r2 j' ], E
5 T# ?* o, S2 P
显然,第二种审核(基于过程的审核)才能很好地兼顾符合性与有效性的审核思路。
; I% i' W4 t7 l# F3 ^* @5 Q- ~7 f6 h% T' k6 ]4 D
为了完成“基于过程”的审核,必须理解ISO9001中的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要点如下:
8 C5 G. `* s2 L4 r& t
8 X# z/ Q( m6 Ha).理解并满足要求;2 \3 z) Q: u+ x7 n
b).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3 }, O5 v! Z F+ [& O4 a% ~4 Ec).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9 v6 u6 ~3 o/ V1 pd).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H( |: Y# k" H) n& `# E) Z" z
/ {% z5 ~4 J6 j) z. l “理解”和“满足”谁的要求?当然是顾客的要求。谁是你的顾客?下道工序就是我的顾客!# a! v9 m1 _7 M h0 [8 ?7 {& ]
, p% R" T. A8 T9 u' H, i- l* R 非常正确!“下道工序就是顾客”。比如来料检查过程,谁是顾客?当然是生产制造单位。它们对来料检查过程有什么要求?当然是要求来料符合要求。这可以从一系列的过程业绩指标(KPI)中反映出来,如“上线不良率”,“一次合格率”,“顾客抱怨”等等。0 w! Z" I$ {8 I* N' A9 ]3 ~9 V
% X) f6 q- @6 A) [) N
那么如何对“来料检查过程”进行审核呢?ISO9001中推荐PDCA的思考方法如下:
+ k7 c, o. ^7 h; }8 \1 X+ e. v, F' U, g8 |3 A8 A5 k3 ^) R5 A* R% L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过程;8 S2 Q2 Z8 M g6 I
D—实施:实施过程;
6 |; F. [0 ?) V" V& F: c9 XC—检查:获得过程绩效及有效性的结果;
9 W7 J* q* }! q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善过程业绩。
% E' ]' u) Y0 ], h. d8 L' V0 d) a3 u0 y9 |8 Y
PDCA的方法当然适用于审核过程,只是顺序要重新考虑。汽车行业过程方法中提倡应按照CAPD审核逻辑进行审核。
/ W1 S# _& u7 `) s) j6 c* B. F% A0 ]" M& p4 F
再看看来料检查的审核思路。9 Z0 o/ p; V1 [- C% g
9 V' U) f* l+ ZC—检查:先从“来料检查过程”的业绩(KPI)入手。判断指标合理吗?数据及统计的方法可以接受吗?具体可以关注生产制造部门的“来料问题”“FTT”,“顾客抱怨”等等。" q1 o4 v9 H" d% x8 V3 U0 a/ u
! C6 A' s0 p6 c- s
A—处置:对于这些问题,业绩指标及实绩可以接受吗?“来料检查过程”的过程所有者意识到了吗?之前的预防措施是什么?有什么纠正/措施吗?有没有改善的空间?% E# ?; }, ]2 _& v1 n
4 R9 |5 o! r) \ d$ E
P—策划:来料检查过程是如何策划的?考虑了以前的来料问题吗?来料检查的作业指导书,抽样数,检查项目等能保持满足生产部门的要求吗?(合理性判断)/ E: c+ J6 F6 C( {, k; q
% U. B1 V7 A, P) [7 ` z, i5 a' ]D—实施: 来料检查是按“策划”的要求进行的吗?过程相关要素如人员能力,职责权限,资源,激励等方面可以足以支持过程策划的方法有效实施吗?如果都“无懈可击”,为什么仍然“顾客”不满意?再从CAPD考虑审核线索。4 a0 a! j. H6 @4 t7 g4 w( d2 S( b
3 M a4 @. Z. p& m" v$ r( y
CAPD的审核逻辑驱使审核员从“条款式”转向“过程方法”,并重点关注“过程业绩”。内审核员如能掌握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审核的有效性,使内部质量审核真正关注过程的有效性,成为组织改善的有力工具。
, K& f. y; D- F" M# T5 _& k' F" b$ z5 W4 B; D) q3 z4 M: v
, p+ S4 f7 S' l! ^7 b' |6 x
6 t" I" c( }; W4 H8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