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739|回复: 0

反思 |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相比,缺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5 18: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反思 |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相比,缺的是什么                      2015-03-26                                                 [url=]质量与认证[/url]$ Z4 l* N; C; d# ?" w  P; N

: w5 v" F. x- V6 L. v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相比,缺的是什么?坦率地说,中国制造业整体上还缺了精神,一种求极致的精神。中国制造要想真的升级,改变粗放、低端的形象,非要有这种精神不可。
3 l1 b5 r' n) r5 u

# v. d3 o& K5 ^: ^2 a  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落实“中国制造2025”做了部署。“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容易让人想起德国的“工业4.0”,也容易联想到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确实如此,“中国制造2025”所追求的,正是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 F9 S# J. z* K: v1 e
7 v0 C. ]7 c2 K; O! w
  更具体点说,中国制造的升级版,期许的是由大变强,以及能够包含更多的创造因素。很多年里,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较为低端、粗放的状态,“山寨”形象挥之不去,问题不少。即便是模仿,也往往缺少有创造、有智慧的模仿。正因此,中国制造升级的压力和紧迫性都很强烈。
, _- A3 e! h3 M4 Z/ B' A& n* N/ W  u9 u% o2 V, W5 R  r3 l
  “中国制造2025”,主要落点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上,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是在制造业的“高大上”部分发力,是具有前瞻意义的布局。今天的世界舞台上,各个具有自身优势或特色的制造业国家,都在为未来的激烈竞争努力做着准备。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在哪里,是否能与群雄共舞,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这无疑是一个严肃的考题。, M7 B+ G% G, g  |$ x0 u

" G% H9 Y; ]" g+ @% V: Q4 I  整体来看,中国制造的升级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产品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缺乏、创新投入短缺、贸易壁垒高筑等,都是人们常见的问题。有业界人士就戏言,中国制造其实还是在2.0阶段,想要迅速4.0,谈何容易?这种说法当然未必准确,但也指出了中国制造所面临的深刻困境。7 G% r+ S+ x% ^+ p5 G

) y$ y6 W9 r$ M2 H! N  显然,中国制造的突围,需要系统性的努力。比如,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可以减轻税负,为中国制造略微松绑;比如,大力投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以此摆脱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情形;再比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创造护航。“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则是在另一个重要维度上为中国制造的未来卡位。
8 U, N+ g) Q$ E; ~/ e# ]2 z9 E/ @: }1 K. C" ~1 n7 ?2 t
  制度、政策等层面的努力,对于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大有助益,但这些还都是外在的力量。在竞争的舞台上,真正的将军与战士,是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与从业者。中国制造能不能彻底摆脱“山寨”形象,能不能改变“别人吃肉我喝汤”的状况,重任还在这个群体的身上。坦率地说,中国制造业整体上还缺了精神,一种求极致的精神。中国制造要想真的升级,改变粗放、低端的形象,非要有这种精神不可。
' [, n# U) t  Y% I1 A2 d* k/ Y! v7 h3 ^, s6 V
  在德国制造那里,这种求极致的精神表现为德国制造业界对于技术、创新、质量的高度追求。国人信任德国制造,难以用“佩服”二字简单概括;在日本制造那里,尽管中日关系一直有些摩擦,但日货却让国人心绪颇为复杂——撇开其他的情感因素,国人对于日货也是推崇认可的,而日货的质量,与日本工业技术背后的“职人精神”密不可分;在美国制造那里,以苹果为代表的企业所引领的创新高度,亦会让国人(不只是“果粉”)从心底里赞赏。" C! Q# s1 y: |2 p5 R
  F% Z% i" g1 x6 s, o! ?6 ~* h
  这种求极致的精神,建立在对企业生产产品最终目的的完美体认上。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存在的价值,不只是通过生产产品换回财富,而是通过自身产品服务社会。这种求极致的精神,也体现为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真正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中国制造之所以“假冒伪劣”较多,本质上是没有充分重视质量。一些企业主会找各种理由推延转型、减少创新投入,这固然与环境因素有关,内在里亦与自身的追求不足有关。0 d+ j$ x; t2 H3 h

6 B% C7 f( ^1 N1 l& A  @  所幸,对于中国制造目前遇到的困境,方方面面都有共识。从中央政府到微观企业,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的愿望也都很强烈。这是中国制造拥有未来的关键所在。在这些之外,制造业界也得补上“短板”,尤其是要对求极致的精神多一点追求。
; g  X3 S4 @8 F3 W2 G$ j+ M# F
% l8 m2 z2 i: J" O  d. `0 K延伸阅读:
& ]; h$ Z$ k2 R
6 C" p0 a$ {$ n; ~+ c% D李克强: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0 A! J' \( t, ^9 Y" I

# Y; }2 E  A7 s
- A" i$ Q5 o# p8 h3 A

9 [( D- o; ?. Y  m$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5-9-19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